?

多元整合推進幼兒課程游戲化

2023-08-08 02:33孫晉玲
教師博覽·科研版 2023年7期
關鍵詞:幼兒課程學習效率游戲化

孫晉玲

[摘 要] 游戲化是如今幼兒園課程開發與建設的重要理念。課程游戲化是課程與游戲的完美結合,讓游戲活動充滿教育色彩,發揮娛樂與教育的雙重功效。幼兒課程游戲化,不僅遵循了幼兒的身心發展規律,還有利于幼兒的人格培養與精神成長。幼兒課程游戲化,讓游戲精神與探索精神相得益彰。

[關鍵詞] 幼兒課程;游戲化;探索精神;學習效率;幼兒教育

游戲化是如今幼兒園課程開發與建設的重要理念。課程游戲化就是以游戲方式去組織和實施課程,開展教學活動。具體來說,它是指把幼兒教育的目標、內容、要求等融入游戲活動之中,使游戲成為知識的載體與學習的途徑,讓游戲活動充滿教育色彩,發揮娛樂與教育的雙重功效。幼兒課程游戲化,不僅遵循了幼兒的身心發展規律,還有利于幼兒的人格培養與精神成長。

一、游戲活動中蘊含的游戲精神與探索精神

游戲是一種自由的、快樂的活動,不僅表現為一種娛樂精神,還潛藏著另外兩種非常重要的精神,即游戲精神與探索精神。

游戲精神是幼兒在游戲活動過程中在情感、態度、價值觀等方面的表現,它是游戲的中心內核,是游戲的魅力所在。游戲精神是一種主體精神、體驗精神,具體體現為積極主動的參與意識、遵守游戲的規則意識、團結互助的合作精神等。

探索精神是指幼兒對所想知道的對象鍥而不舍的探究意識與求索精神,具體體現為對一切新奇事物的好奇心、打破砂鍋問到底的意識、不達目的不罷休的勇氣、不屈不撓的毅力等。

游戲所具有的這些精神內核,是幼兒成長的動力源泉,是課程游戲化的價值追求。幼兒課程游戲化,不僅可以調動幼兒的情感,愉悅幼兒的心情,培養幼兒的興趣,還可以激發幼兒的求知欲,激活幼兒的思維,孕育幼兒的游戲精神與探索精神。

二、幼兒課程游戲化凸顯游戲精神與探索精神

幼兒課程游戲化應當建立在培養幼兒游戲精神與探索精神的基礎上。在幼兒課程游戲化建設中,我們應當關注課程的“三化”與“三性”,凸顯課程的游戲精神與探索精神。

(一)“三化”中體現游戲精神

1.趣味化。幼兒游戲課程要激發幼兒的興趣,喚醒幼兒的主體意識,調動幼兒參與游戲的主動性。因此,游戲課程要趣味化,讓幼兒覺得有趣,符合幼兒的心理認知,激發幼兒的積極情感,從而讓幼兒真正成為游戲的主體,能夠完全沉浸于游戲中,充分彰顯游戲的主體精神。

幼兒游戲課程的趣味化體現在游戲具有兒童味,要從幼兒日常生活中選擇素材,用幼兒喜愛的一些活動形式開展游戲,讓游戲充滿童趣。在幼兒音樂教學中,筆者常常采取游戲教學,將音樂活動游戲化,以趣化音樂學習內容。譬如,在教學《數鴨子》一課時,筆者根據音樂內容,設計了游戲活動,讓幼兒戴上頭飾扮演小鴨子,跟隨音樂模仿小鴨子的叫聲和動作,學習小鴨子走路和游泳。有趣的角色扮演游戲,讓音樂學習活動趣味化,有效激發了幼兒對歌曲的學習興趣。

2.簡約化。要想激發幼兒的游戲精神,需要將游戲化課程設計得簡約,且具有可操作性,尤其是游戲活動的方法、流程應簡單明了,輕松易學。游戲要淡化知識性學習,淡化枯燥的說教,要提高游戲的實踐性,讓幼兒親眼觀察、親手操作,給予幼兒充分體驗的機會,體現游戲的體驗精神。

幼兒游戲課程的簡約化,體現在游戲主題專一,而不是多而雜。教師要勇于為游戲瘦身,要精簡游戲目標、內容、程序。課程游戲化教學的目標不宜過多,幼兒一般只要實現一個目標就可以了。游戲規則要簡單,游戲節奏要簡約,游戲形式要簡練。

3.合作化?,F在的幼兒幾乎都是家庭的“小皇帝”“小公主”,以至于他們容易形成以自我為中心、不喜歡與他人合作、不愿意幫助別人的意識,在游戲中常常和同伴爭搶玩具,喜歡自己一個人玩。

合作可以共贏,合作精神是一種重要的游戲精神。在游戲活動中,要關注、培養幼兒的合作精神,培養幼兒尊重謙讓、團結協作的意識和能力。在幼兒課程游戲化建設中,要將合作作為游戲精神體現的標志,多設計一些群體游戲活動,多組織幼兒開展合作類游戲,給幼兒創造合作的機會,在游戲中孕育幼兒的合作精神。

(二)“三性”中體現探索精神

1.啟發性。課程具有教育功能,是實現立德樹人目標的載體。課程游戲化是課程與游戲的結合,是借助游戲的娛樂性,助長課程的教育性。幼兒課程游戲化,旨在寓教于樂,在玩樂中探索知識,鍛煉各種能力,提升思想品德。幼兒課程游戲化要具有啟發性,要富含“思維因子”,能夠啟迪幼兒思維,培育探索精神。

指向探索精神的游戲化課程,要激發幼兒的好奇心和問題意識,促進幼兒思維能力發展。問題是思維的引擎,可引發幼兒思考與實踐。在課程游戲化教學中,教師要融入問題、誘發思考,打破認知平衡,引發幼兒質疑,促進思維發散。課程游戲化教學,要讓幼兒在玩中思、思中玩。

2.探究性。自主發展能力是幼兒適應終身發展與社會發展的關鍵能力,自主探究意識與探索精神是自主發展核心素養的標志。指向探索精神培養的幼兒課程游戲化,要體現游戲的探究性,而不是一味無目的地玩。

課程游戲化中的游戲是探究活動,不僅是一個娛樂過程,還是獲取知識、尋求真理的過程。在幼兒課程游戲化實施過程中,要用游戲激發幼兒的探究欲望,引導幼兒在游戲中發現問題,并進行猜想、設計、驗證,要讓幼兒手腦聯動,獨立去探索問題的解決思路和方法,鼓勵幼兒不怕失敗、勇于進取、持之以恒地探究。

3.創新性。創新是探索精神的最高境界。指向探索精神的幼兒游戲課程,要充分凸顯創新精神,關注幼兒的創新意識與創新能力的培養。不能讓幼兒僅停留于參與游戲層面,還要引導幼兒創編游戲,創新游戲規則,使幼兒成為游戲課程的開發者與建構者。

在建構游戲課程時,教師可以設計一些益智類游戲,如數字游戲、拼圖游戲等。在組織這些游戲時,教師可以和幼兒一起制定游戲規則,在此基礎上開展游戲活動,在創造性的游戲活動中引導幼兒感受游戲規則的公平性,體會游戲規則的多樣性。

三、當前幼兒課程游戲化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重形式輕實質

部分幼兒教師對課程游戲化存在一定的理解誤區,以為課程游戲化就是把課程教學轉化為游戲,在教學中非常重視游戲的形式,想方設法變換游戲的形式,以期吸引幼兒注意,激發幼兒的游戲興趣,而忽視了游戲精神與探索精神的培養。雖然表面上看課堂氣氛活躍,幼兒很開心,但游戲結束之后,幼兒的感悟收獲甚少,并未得到實質性發展。游戲化教學是一種教學活動,而不是平時的純游戲活動,不能重形式輕實質,不能重娛樂輕教學,不能淡化游戲的育人價值,不能忽視探究學習,而要啟智潤心、立德樹人。

(二)重結果輕體驗

游戲化教學不僅讓幼兒在快樂中學習,還讓幼兒在體驗中學習,在學思過程中獲得愉悅的體驗。然而,有些幼兒教師在游戲化教學中,往往重視教學結果,忽視幼兒體驗,他們的教學急功近利,游戲中很少給幼兒實踐操作、互動交流的時間,而是帶領幼兒走馬觀花、蜻蜓點水,沒有豐富的實踐經歷,缺少深入的體驗感悟,使得幼兒的認知和思想很難獲得有效提高。有效的游戲教學是游戲與學習的深入融合,使幼兒在愉快的學習體驗中建構知識、提高智能、豐富情感、塑造人格。

(三)重主導輕主體

幼兒課程游戲化旨在提高幼兒的能動性,激發幼兒的內在潛能,發揮幼兒的主體性,讓幼兒成為學習的主人。在游戲化教學中,許多教師重主導輕主體,對幼兒的干涉和指導過多,以至于喧賓奪主,剝奪了幼兒的自主權,束縛了幼兒的自主發展。智慧的教師會權衡好主導與主體的關系,做到導讓結合,少一些干預,適度導引,主動讓出教學時間,解放幼兒手腦,讓幼兒多做、多思,真正成為游戲的主人,成為學習的主體。

(四)重模仿輕創新

在當前的幼兒課程游戲化實施中,許多教師重模仿輕創新。他們在游戲化教學中,習慣模仿現成的游戲,不愿自主創編新游戲,喜歡組織幼兒開展一些模仿類活動,或者將游戲規則、方法、流程直接告知幼兒,提醒幼兒應該怎樣做,讓幼兒模仿教師的語言、動作等。其實,教師不僅可以自己創編游戲,還可以組織幼兒一起討論,共同設計游戲的內容、規則,讓幼兒參與到游戲的設計中去。

四、指向游戲精神與探索精神的游戲化教學策略

(一)情境催生,激發游戲與探索欲望

情境是一種帶有情緒色彩的具體場景,這種場景不僅直觀,還能夠營造一種情感場,可以激發幼兒的積極情緒。在課程游戲化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創設問題性游戲情境,將問題融入游戲,讓游戲帶有情感色彩與問題色彩,用疑問式情境催生幼兒的情感、思維,激發他們的游戲興趣與探索欲望,從而使他們真正成為游戲與探究的主人。譬如,筆者在游戲化教學中,經常借助幼兒熟悉而又喜愛的動畫創設情境,如《貓和老鼠》《喜羊羊與灰太狼》等動畫故事,通過生動有趣的故事情境,融入探究問題,引入游戲活動。

(二)引導經歷,在設計與實踐中體驗

指向游戲精神與探索精神的游戲化教學是一種體驗的過程,需要幼兒親身經歷、親自體驗。只有經歷游戲和探究的過程,幼兒才能深刻體驗到游戲的真諦,掌握探究的方法。有效的經歷不僅可以激發幼兒的興趣,使幼兒主動投入游戲活動,還要求教師當好幼兒的引路人,進行恰當引導,幫助幼兒跨越思維障礙,自主設計出有趣的游戲內容、合理的游戲規則,然后引導幼兒投入游戲中,體驗游戲的樂趣,驗證自己的設計,探究問題的答案,感受探索的魅力。譬如,在《比誰滾得遠》一課中,筆者在組織幼兒玩滾球游戲之前,引導幼兒猜想結果,組織幼兒嘗試自己設計游戲規則,開展游戲活動,充分彰顯了幼兒的游戲主動性與探究主體性。

(三)鼓勵交流,在討論與質疑中碰撞

在課程游戲化教學中,要注重溝通,包括教師與幼兒之間的溝通,幼兒與幼兒之間的溝通。交流是溝通的重要渠道,可以傳遞信息、交換觀點,可以融洽情感、增進友誼,可以交鋒思維、碰撞思想。游戲活動中的交流有各種各樣的方式,如言語的交流、眼神的交流、動作的交流等,而在以探索精神為核心的游戲活動中,討論與質疑是最好的交流方法。因此,教師要多組織幼兒討論,說說各自的想法,鼓勵幼兒質疑并提出獨特見解。譬如,在《比誰滾得遠》一課中,筆者以滾球游戲為載體,組織幼兒開展廣泛的交流,給他們設計了以下幾個討論主題:“為什么總是老師的物體滾得遠?”“這個游戲為什么不公平?”“怎樣設計規則才算公平?”在幼兒討論過程中,筆者當好鼓舞者與引導者,通過賞識評價,鼓勵他們積極發表觀點,鼓舞他們進行大膽質疑。通過引導幼兒討論與質疑,激活思維,開闊視野,推動探究走向深入。

(四)激勵競爭,在比拼與合作中探索

游戲精神是一種多元精神,既是一種獨立精神,又是一種集體精神;既包含競爭意識,又包含合作意識。在基于游戲精神與探索精神的游戲化教學中,教師可以采取激勵策略,組織幼兒開展比賽游戲,激發幼兒的競爭意識,引導幼兒在比拼與合作中探索。比賽類游戲活動,有個人對個人的比賽,有團隊與團隊的比賽。譬如,在《比誰滾得遠》一課中,筆者采用的是師生比賽,在“合作運球”游戲中采用的是小組比拼,這兩種游戲都能激發幼兒的競爭意識,促進他們探索學習。不過,筆者傾向于小組之間的團隊比賽,這種比賽既有助于激發幼兒個人的潛能,又有利于增強幼兒之間的凝聚力,從而能夠集思廣益,激發幼兒的探索欲與創造欲。

參考文獻

[1]張小燕.寓教于樂,推進幼兒課程游戲化[J].當代家庭教育,2021(6):33-34.

[2]李荔.課程游戲化,培養幼兒的人際交往能力[J].教育界,2022(27):113-115.

猜你喜歡
幼兒課程學習效率游戲化
文化、民間藝術與幼兒園課程
淺談幼兒教育中游戲與幼兒課程的融合
基于二維碼技術的多媒體學習效率分析研究
《線性代數》計算機輔助教學初探
初中數學教學之二三思
為幼兒園教學注入新的活力
游戲化語言:幼兒園活動游戲化的支柱
鋼琴學習中的內心默唱
幼兒音樂課程教學游戲化的方法研究
幼兒園課程游戲化教學的實踐與探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