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維爾紐斯峰會與北約在新階段的戰略重點

2023-08-09 03:31徐若杰
世界知識 2023年15期
關鍵詞:亞太北約峰會

徐若杰

2023年7月12日,年度北約峰會在立陶宛首都維爾紐斯舉行。

7月11至12日,2023年度北約峰會在立陶宛首都維爾紐斯召開。這是北約去年發布新版戰略概念(《戰略概念2022》)并全面啟動新一輪戰略轉型后召開的第一次首腦會議,既對北約過去一年戰略運行做出階段性總結調適,又對未來戰略重點進行謀劃部署??傮w而言,應對烏克蘭危機背景下的大國戰略競爭新態勢和繼續推動聯盟“全球化轉型”,是維爾紐斯峰會兩大核心內容。升級對俄羅斯的地緣政治施壓和加速“東向擴張”并升級對華制衡力度,是北約新階段戰略布局的顯著意涵。

政策宣示“新老結合”,戰略部署“新意頻出”

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評價維爾紐斯峰會“具有歷史性的意義”。峰會發表的聯合公報對《戰略概念2022》中的若干原則性表述作了重申,在北約作為跨大西洋集體防御組織的自我定位、捍衛西方“普世價值”的決心、應對各類安全威脅等方面老調重彈。同時,公報在總結過去一年戰略實踐的基礎上,對未來北約在全球范圍內的戰略目標進行了宣介,向世界預告了聯盟在下一階段的優先努力方向和主要發力點。

第一,繼續升級對俄地緣政治施壓,承諾正式啟動烏克蘭“入約”進程。在本次峰會之前,北約已經完成了對芬蘭的吸納,圍繞瑞典“入約”問題也基本達成內部共識,補上了對俄地緣政治包圍的“北方缺口”。峰會公報再次對俄羅斯在烏軍事行動“破壞歐洲—大西洋乃至全球安全”做出強烈譴責,重申俄是北約需要優先遏制的“最大和最直接威脅”,也表達了繼續堅定不移向烏提供各類支持的決心。

在此基礎上,北約全面提升與烏克蘭的關系:首次在首腦會議上公開宣布了支持烏的預期目標,要求俄“退回到2014年克里米亞危機之前的領土”;宣布建立北約—烏克蘭理事會,強調未來要依托該機制,結合北約與烏之間的“互操作性建設”及對烏“入約”審查,推動吸納烏成為北約成員國的進程。此外,也規劃了未來對格魯吉亞、摩爾多瓦、波黑等國的針對性援助,企圖從東南方向修補對俄地緣政治包圍圈的缺口。

第二,配合美國進行東西戰略整合與優化,加速“東向擴張”。峰會公報重申了“印太地區對北約很重要,因為該地區的發展會影響歐洲—大西洋安全”,呼吁北約的亞太伙伴國家為歐洲安全做出貢獻,在烏克蘭問題等方面向北約提供支持,同時也要求歐盟就東亞事務向北約及其伙伴國提供支持。這一聲明體現了北約領導者美國的意志,即希望借此打通橫跨大西洋和亞太兩大地區的戰略,形成一個“東西并舉、雙向聯動”的戰略架構,以此優化聯盟管理和資源調動,降低維持美國全球霸權地位的成本。結合北約和美國近期發布的相關政策文件,未來北約的亞太政策似將主要基于兩個“抓手”加緊落地:一是以美國為中心,整合亞太盟友資源,實現北約與美國在“印太”地區的各種雙多邊同盟和伙伴協作安排的融合對接,建立多種正式和非正式的政策溝通和戰術協調機制,提升決策一體化程度;二是在“戰略伙伴關系”等合作框架下,形成一個北約與亞太“志同道合”國家的政策協調網絡。

第三,基于“集團化對抗”的冷戰思維,協助美國升級對華戰略競爭,強化制衡。維爾紐斯峰會大體上延續了北約在馬德里峰會上確立的“競合并進”的對華政策大方向,即在指責中國對北約構成所謂“制度性挑戰”的同時,宣稱“仍然對與中國進行建設性接觸持開放態度”。但是,從具體內容來看,北約有意升級對華戰略競爭的烈度與廣度,維爾紐斯峰會公報共有15處涉華內容,宣稱“中國的野心和強制政策”挑戰了其利益、安全和價值觀,指責中國“運用廣泛的政治、經濟和軍事工具來增加全球影響力”和“試圖顛覆基于規則的國際秩序”。結合北約加速“東向擴張”的相關部署進行綜合分析,美國利用北約升級對華戰略競爭的邏輯顯而易見,即,希望將北約引入“印太”,形成一個地理上覆蓋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三大洋,成員包括美國、歐洲國家、美國的亞太盟友以及印度等亞太伙伴國的“盟伴協同”遏華系統,以相對低廉的戰略運行成本,強化針對中國的地緣政治包圍。

第四,推動聯盟的“泛安全化”轉型,打造“全球北約”。雖然北約表面上仍宣示其以歐洲—大西洋地區為基的地理屬性,但是從維爾紐斯峰會公報的具體內容看,北約的戰略關切遠超這一范圍。北約正在以“泛安全化”的方式推進“全球化轉型”,即,通過對“安全問題”范疇的無限擴大和模糊化處理,以“預防和應對安全風險”為名,把戰略觸角伸向全球各地。例如,宣稱因“非洲和中東的沖突、脆弱和不穩定直接影響到北約及其伙伴國的安全”,北約需要以多種方式增加對非洲事務的參與。

激化地緣競爭,攪動全球秩序

北約是當今世界規模最大的政治軍事集團,也是美國全球霸權體系的重要支柱,以及美歐跨大西洋戰略合作的樞紐平臺,這些獨特的身份決定了其戰略新動向勢必對全球安全秩序產生重大沖擊。

首先,是持續增加美歐與俄之間的地緣政治博弈烈度,進一步壓縮和平解決烏克蘭危機的政治空間。面對歐洲亂局,北約作為烏克蘭危機的直接當事方,其戰略選擇不是反思危機何以發展至此,與國際社會一道積極斡旋推動政治解決,而是繼續用“極限施壓”的危險邏輯升級對俄地緣政治圍堵,削弱地區和平恢復與安全秩序重建的希望。維爾紐斯峰會做出的遏俄戰略部署將進一步把俄逼入安全死角,可能引發俄更強烈的反制行動,甚至導致美歐與俄地緣政治博弈全面失控,歐洲乃至全球安全秩序土崩瓦解。

第二,是進一步刺激亞太大國戰略競爭,深化地區安全困境。一旦北約的戰略預期最終成為政治現實,屆時激烈且壓抑的大國戰略競爭將摧毀自由、和平、繁榮的亞太地區秩序,各國互不信任、相互戒備成為常態,管控地緣政治沖突的難度陡增,經貿往來、科技合作、人文交流等賴以維系的良好環境不復存在,甚至存在發生激烈地區沖突的風險。沒有任何亞太國家能在北約“東向”擴張中獨善其身,個別國家迎合北約追逐短期私利,置地區整體利益于不顧,極不可取。

內部分歧仍在,新戰略難以順利落實

北約在維爾紐斯峰會公報中對其未來的戰略落實充滿決心和信心,高調宣稱“北約仍是有史以來最強大的聯盟,將同過去一樣,在捍衛盟國自由和安全,以及為和平與安全作出貢獻方面經受住時間的考驗”。但是,這恐怕是北約的一廂情愿,實際情況難以完全按照其主觀意志發展,諸多因素將給北約新戰略的落實前景帶來不確定性。

北約內部存在的政策分歧并沒有被根除,“維爾紐斯共識”并不能徹底阻斷它們再次發酵甚至引發聯盟危機的可能性。法國總統馬克龍在峰會期間就表達了對北約向亞太地區擴張的不認可,尖銳指出“北約是北大西洋組織,相關文件明確了‘北大西洋這一地理范圍,日本不在北大西洋上”。隨著烏克蘭危機曠日持久地延續,美國的歐洲盟友日趨疲憊,在多大程度上愿繼續追隨美國與俄尖銳對抗,危機終將如何影響北約新戰略落地所必須的聯盟凝聚力,還需耐心觀察。

北約的“東向擴張”離不開亞太國家的配合,尤其是作為地緣政治支點的日本、韓國、澳大利亞、新西蘭四國,其抉擇和取向更為重要。然而,北約咄咄逼人的“進入印太”勢頭已經引發亞太眾多國家的擔憂和抗議,日、韓、澳等國民眾也有不滿。7月11日,日本民眾和部分國會議員在東京街頭自發組織抗議活動,反對岸田文雄首相參加北約峰會,認為北約可能會把日本拖入戰爭。韓國民眾同期也在總統府附近集會抗議,認為北約同盟染指亞太事務會加劇朝鮮半島緊張局勢,尹錫悅總統出席維爾紐斯峰會是在“以韓國民眾的生存權下注”。

北約如何解決自身戰略資源不足的問題,也會影響其新戰略的落實效果。北約的終極戰略目標,是在東歐和亞太對俄羅斯、中國實施“雙重遏制”。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北約需要調動大量戰略資源。美國積極拉北約“進入印太”并整合地區戰略架構,在一定程度上也是要北約其他國家分擔其同步投入歐亞東西兩線的高昂戰略代價。在歐洲盟友身背援烏和經濟低迷雙重壓力的情況下,北約“東向擴張”的核心癥結就在于其如何處理戰線過長所造成的戰略資源不足問題。

2023年7月12日北約維爾紐斯峰會期間,西方七國集團(G7)達成一項向烏克蘭提供長期安全保障的聯合框架協議。圖為G7國家領導人與烏總統澤連斯基發表聯合聲明。

猜你喜歡
亞太北約峰會
走向北約?
亞太首個拜耳“耘遠農場”揭牌
五片陰云籠罩北約70周年慶
特朗普邀巴西進北約秀“特殊”
外媒聚焦上合峰會:風勁帆滿待啟航
歷屆峰會回顧
亞太九號衛星發射成功
北約就焚燒《古蘭經》道歉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