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滅絕恐龍的小行星撞向現在的地球,人類會怎么樣?

2023-08-09 08:02魅力科學君趙天
奧秘 2023年7期
關鍵詞:隕石坑小行星恐龍

●魅力科學君 文 趙天 編

假如沒有出土的化石作為證據,很難想象地球陸地上曾存在恐龍這樣碩大到遮天蔽日的巨獸。學界普遍認為,前 的一次 小行星撞 擊事件,讓稱霸地 球的恐龍 消失得無 影無蹤,這一推測讓人惶恐不安——若是再來一顆這樣的小行將會面臨什么?

6600萬年前發生了什么?

一系列研究表明,白堊紀末期滅絕恐龍的那顆小行星,直徑大約為10千米,它掉落在如今墨西哥尤卡旦半島附近的區域,撞出一個直徑可達180千米、最深25千米的巨大隕石坑。如今,這個隕石坑的遺跡已深埋該區域的地下,被稱為“克蘇魯伯隕石坑”。

據科學家估算,此次撞擊威力堪比100萬億噸TNT炸彈同時爆炸,其釋放的能量大概相當于廣島原子彈的50億倍。如此猛烈的撞擊,瞬間導致整個地球都在顫動;很多沉睡的火山被激活,噴出濃炎烈漿;撞擊區域內的海洋掀起滔天巨浪,引發前所未有的千米高大海嘯;大量巖石碎片被拋向天空……可以想象當時的情況有多慘烈!

這些巖石碎片大多沒有達到地球的逃逸速度(逃出地心引力所需的最低速度),因此在被拋向無垠太空后不久,它們又被引力“拉”回地球,高速穿過大氣層,化為一顆顆惡魔般的耀眼“火球”。

這就是為何所有描述恐龍滅絕場景的影視作品里,都有“火流星雨”的末日景象。不知道的朋友可能以為這些是來自外太空的流星,殊不知,它們竟是地球上的巖石碎片。這些被點燃的碎石狠狠砸向地表,隨后大森林也開始熊熊燃燒。

小行星撞擊、火山噴發以及全球性的森林大火,向大氣層中釋放了大量的塵埃、氣溶膠等細小的物質。隨著地球大氣的流動,這些物質很快就籠罩住了幾乎整個地球,它們多到足以遮擋陽光,并且在空氣中長時間滯留,使地球表面陷入了一片昏暗。

沒有足夠的陽光,植物就無法進行光合作用,于是紛紛枯萎,自然界的食物鏈從底層開始崩潰。隨著時間的流逝,大量動物因為找不到足夠的食物而不斷地死去。這一系列打擊造成了地球上大約70%的物種滅絕,其中就包括恐龍。

若天災重現,會發生什么?

雖然地球不至于那么“倒霉”,但“墨菲定律”告訴我們,只要理論上可能發生的事,就一定不能排除其發生的可能性。而茫茫宇宙間充斥著無盡的“不速之客”,所以地球再遭遇一次直徑10千米以上級別的小行星撞擊,還是有可能的!

可以想象的是,如果現在的地球再次遭到這樣程度的撞擊,那么上述的一系列災難依然會重演,人類文明也很可能會因此毀于一旦,即使有少部分人類能夠最終幸存下來,也將直接回到原始時代。作為地球統治者的人類,也將重蹈恐龍的覆轍,走下“神壇”。

所以人類最好的應對之法就是阻止悲劇的發生——不讓這樣的小行星撞擊地球。幸運的是,如今的科學技術已經具備這樣的能力。

太陽系其實是非??諘绲?,就算是“小行星帶”之中,小行星之間的平均距離也超過了地月距離;再加上小行星和地球都在高速運動,因此如果我們提早發現有可能會與地球發生撞擊的小行星,只需稍微改變一下它的運動狀態,就可以造成“差之毫厘,謬以千里”的效果,如此一來,它也就無法撞上地球了。

以人類目前的觀測能力,直徑10千米左右的小行星是很容易發現的,如果真有這樣一顆小行星的運動軌道趨向于撞擊地球,那么它在木星軌道附近就會被發現。這也就意味著,人類有充足的時間去改變它的運動狀態,怎么改變呢?其實有多種方法。

比如說我們可以發射質量較大的無人飛船對其進行物理撞擊,進而使其運行軌道發生一定程度的偏轉。一次不行的話,可以多次對其進行撞擊,在必要的時候,甚至還可以發射熱核炸彈將其直接炸出當前的軌道。

如果時間非常充足的話,還可以考慮更加溫和的方法,比如讓無人探測器登陸小行星,并在小行星表面固定好推進器,利用推進器的推力使其慢慢地偏離原有運行軌道;也可以給小行星表面涂上大量的反光物質,借助太陽光產生的“光壓”就能將其逐漸“推”出當前的運行軌道。

萬幸的是,觀測數據表明,至少在未來的100年以內,都不會有滅絕恐龍的那種小行星撞向地球,所以現在的我們根本就不必為此擔心。

或許在100年以后,人類的危機應對水平也早已隨著科技的發展而更上一層樓,哪怕真有10千米以上級別的小行星來犯,也可應對自如,高枕無憂。

猜你喜歡
隕石坑小行星恐龍
NASA宣布成功撞擊小行星
我國發現2022年首顆近地小行星
科學家在黑龍江新發現隕石坑
隕石坑里藏著什么
恐龍笨笨
恐龍跑的快嗎?
小行星:往左走
恐龍大逃亡
一種基于隕石坑擬合橢圓的著陸器位姿估計算法
第十二章 再見,恐龍!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