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高校發展性心理咨詢的開展途徑

2023-08-10 18:04許群石晶晶
高教學刊 2023年38期
關鍵詞:開展途徑發展現狀高校

許群 石晶晶

摘? 要:發展性心理咨詢正逐漸成為高校心理咨詢的基本模式。與障礙性心理咨詢相比,發展性心理咨詢在咨詢目的、對象、方式、內容及主要工作任務等方面均具有自身的特點。根據目前高校發展性心理咨詢現狀,開展發展性心理咨詢的方式主要包括打造素質過硬的師資隊伍、課堂教學與課外活動相結合、個別咨詢與團體輔導相結合、階段指導與全程跟蹤相結合及建立二級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站等。

關鍵詞:發展性心理咨詢;發展現狀;開展途徑;高校;心理咨詢模式

中圖分類號:G642? ? ? ? 文獻標志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000X(2023)S2-0070-04

Abstract: Developmental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is gradually becoming the basic mode of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in universities. Compared with remedial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developmental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has its own characteristics in counseling purposes, objects, methods, content, and main tasks. According to the current status of developmental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in universities, the ways to carry out developmental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mainly include building a highly qualified faculty team, combining classroom teaching with 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 combining individual counseling with group guidance, combining stage guidance with full-course tracking, and establishing secondary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workstations.

Keywords: developmental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developmental status; ways to carry out;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model

一個人的全面發展離不開健康的心態,個體健全的心理品質是其成才的基礎。在全社會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的重視程度不斷提高的情況下,高校心理育人工作不斷深化的背景下,心理咨詢已經成為了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高校的心理咨詢服務和其他社會上專門機構的心理咨詢有所區別,其具備教育屬性。根據當前我國高校心理咨詢發展現狀和發展趨勢,可以看出大學心理咨詢工作的目的,從僅僅是為了解決大學生的心理問題、心理障礙,轉向了發展性的心理咨詢,使其轉變為一種以全體同學為中心,通過服務性工作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但是,由于大學生的心理發展具有自身的特點,再加上缺乏足夠的人力物力等資源,因此,在實際的執行過程中,高校發展性心理咨詢還會出現很多問題,這些問題會對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產生很大的影響。本文旨在通過探討高校發展性心理咨詢模式的特征、主要任務、發展現狀及其實施路徑,從而更加明確高校發展性心理咨詢工作的重難點和方式方法,為提升高校心理咨詢的實際效果和針對性奠定一定的理論基礎。

一? 發展性心理咨詢模式及其特征

根據咨詢內容進行分類,心理咨詢通??煞譃檎系K性咨詢和發展性咨詢兩種模式。前者指的是針對各種障礙性心理問題的咨詢對象,向其提供心理援助、支持、干預和治療,以消除其心理障礙,使其心理狀況朝著一個健康、正常的方向發展。而后者則是根據個體的身體和心理發展的普遍規律和特點,幫助每一個不同年齡階段的個體,使其能夠最大限度地圓滿地完成自身的心理發展課題,并能夠更好地解決心理沖突,更好地了解自己,認識社會,開發自我潛力,促進個性的發展和人格的完善[1]。相對于障礙型咨詢,發展性咨詢的特征主要有以下方面。

1)從咨詢目的來看,發展性咨詢以促進個人成長、學習與發展為核心。高等教育發展性咨詢的目標是協助年輕人認知自我,接納自我,發展自我,并在自我中尋求協調。學習并不只是專業知識的學習,其還包含要讓大學生學會生活、會學習、會思考、會創造、會關心及會自我管理。發展是一種全面的發展,其包含了適應良好、心理健康、成為全面和諧發展的現代人。

2)從咨詢對象來看,發展性心理咨詢的對象,主要是那些心理基本健康、沒有明顯心理沖突、能夠基本適應環境的大學生,幫助這些大學生解決在他們成長過程中以及心理發展過程中所面臨的矛盾和困惑。主要可以分為四種類型:一種是在戀愛、學習、生活、人際交往和求職過程中遭遇現實困境,但又不能很好地進行自我調節的學生;二是對潛能的挖掘,個性的改變、人格的塑造、能力的培養及自我提升有更大追求的學生;三是對如何規劃未來生活、職業發展、求職就業、情感婚姻和性問題等感到迷?;蚶Щ蟮拇髮W生。因此,在高校開展發展性心理咨詢工作本質上是為普通大學生的心理適應和發展服務的。

3)從咨詢方式來看,發展性心理咨詢形式多樣,除了比較常用的一對一的個別咨詢方式之外,其還經常采用集體輔導、小組咨詢的方式,開展形式多種多樣,比如課堂教學、專題講座、小組活動等也都是發展性咨詢通常會采用的方式。

4)從咨詢內容來看,在高校開展發展性心理咨詢,其重點在于:一是培養學生良好的性格習慣,使其能夠改變自己的不良行為、習氣,養成良好性格;二是人際交往方面的指導,使學生能夠更好地應對人際關系中的一些常見問題,提高他們的人際交往能力;三是職業生涯規劃指導,其旨在引導學生發現和確定職業興趣、性格、能力和價值觀等特征,從而使其能夠科學地、理性地規劃自己的職業生涯;四是自我提高,主要是促進大學生自我意識的提升和自我完善。

二? 發展性心理咨詢的主要工作任務

《教育部關于加強普通高等學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見》中明確指出,“高等學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要任務是根據大學生的心理特點,有針對性地講授心理健康知識,開展輔導或咨詢活動,幫助學生樹立健康意識,優化心理品質,增強心理調適能力,預防和緩解心理問題。幫助他們處理好環境適應、自我管理、人際交往、求職擇業、人格發展和情緒調節等方面的困惑,提高健康水平,促進德智體美等全面發展”。發展性心理咨詢的主要工作任務主要可以歸納為以下幾個方面。

1)提高大學生對自身的認知,增強自我意識。自我意識是一種對自己的身心活動和自己與客觀世界的關系的意識和覺察。其具有目的性、社會性和能動性,對個體人格的構成和發展起著調節、控制和矯正的作用。自我意識包含自我認識、自我體驗和自我調節三個層面,主要體現了自我意識的認知、情感和意志三種成分。作為青少年的大學生,其自我意識呈現出如下特點。自我形象較為完整,自控力得到加強,心理體驗深刻、敏感、細膩。然而,他們在“理想我”和“現實我”上不可避免地存在著一些沖突;對獨立的向往和依賴性之間的對立;自我封閉和期待被了解的心態之間的沖突;性成熟和性心理不成熟的矛盾及情緒情感上的矛盾。以大學生的個性特點與他們的心理矛盾沖突為依據,高校發展性心理咨詢的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要幫助大學生完善自我,健全自我意識,即正確地認識自我、積極悅納自我、有效控制自我,從而使高校大學生的心理素質得以健康發展。

2)提高學生的學業水平,使其懂得如何去應對失敗。挫折是指個體基于某種需要而產生滿足需要的動機,并在致力于達到目標的過程中受到干擾與阻力,使動機得不到實現,因此感到失意、煩惱、沮喪等。通常來說,挫折有兩層意思,一是指個體處于一種特殊的環境中,即妨礙了達到自己的目的,滿足自己需要的狀況或事件,這就是所謂的挫折情境,也可以說是挫折源。二是指當個人面臨挫折情境時,由于困境而產生的心理感受和情緒狀態,即所謂的挫敗感受或心理挫敗。其是人類從心理未成熟期到成熟期必然要經過的過程。在遇到挫折時,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要正確地指導大學生如何正確地對待挫折,如何正確地認識挫折,如何正確地調節自己,避免出現錯誤的舉動,增強大學生的“免疫力”。

3)加強大學生健全人格的養成。人格是指個體在行為上的內在傾向,表現為能力、情緒、需求、動機、態度、氣質和性格等方面的綜合,是社會化過程中形成的個人身心組織,具有個性化特征。整體性、穩定性、獨特性和社會性是其主要特點。心理學家 Erikson提出,人在各個時期所要面臨的發展問題也是不盡相同的,稱之為“心理社會困境”。他認為在成人早期(19~25歲)的大學生所面臨的危機,就是角色統一—角色混亂和親近感—孤獨感。只有處理好了這兩種問題,才能培養出良好的心態和良好的個性品質。塑造健康的人格,是為了在未來能夠更好地應對越來越激烈的社會競爭,面對越來越多的困難與挑戰,能承擔起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者的責任;是擁有真實的自我,真正實現個人價值的需要。

三 高校發展性心理咨詢現狀

1)咨詢理念:消極心理干預仍然占據著主流。2017年底,中共教育部黨組印發了《高等學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強調高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必須面向全體學生開展,培養學生的積極心理品質[2]。由于高等院校的心理健康專業教師數量十分有限,再加上近年由于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而導致的社會安全事故不斷增多。因此,在實踐中,高校仍然無法避免地將較多的人力物力投入到有心理障礙的學生身上,側重于心理危機的預防與處理,而對一般學生的心理重視程度和廣度方面,還存在著一定的欠缺。

2)咨詢需求:不同年級的大學生在心理問題上存在著顯著的規律性。首先,大學生心理問題具有共性,其表現形式包括新生適應問題、人際關系問題、情緒情感問題、學習困難問題、就業擇業問題和自我發展問題等。其次,不同年級大學生所面對的心理問題在類型、側重點上都存在著顯著的差異,并呈現出一定的階段性與規律性。比如,適應問題主要集中在一年級學生身上;二、三年級的大學生在人際交流、學習、情感等方面的問題較多;大四畢業生的擇業、就業問題更加突出。鑒于發展性心理咨詢的形式特點,其可以較好地解決大學生的心理問題,能夠根據不同年級的發展主題或不同群體的心理問題進行有針對性地咨詢??梢酝ㄟ^團體輔導、小組咨詢等方式,讓學生在現實的團體人際環境中更有效地解決心理問題。

3)咨詢隊伍:專業教師不足,心理咨詢人員短缺。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質量提升工程實施綱要》中明確規定,高校應按師生比不低于1∶4 000的比例配備心理健康教育專職教師,且每校至少配備2名。但是,很多高校因為受多種因素的制約,專業心理健康教師人數遠遠無法適應大學生日益增長的對心理咨詢服務的需求。除了專職的心理教師之外,高校輔導員是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最主要的一支隊伍。然而,輔導員的日常工作十分繁瑣,而且大部分的輔導員不具備心理學相關知識背景,沒有熟練掌握心理學的相關知識及技能,在開展心理輔導的時候,其經常會感到力不從心。

4)咨詢認知:大學生對心理咨詢工作有了更多的了解,但仍然存在一些誤解。高校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日益受到重視,他們在面對心理問題時,積極地向專業人士求助的情況日益增多。但是,仍然有部分同學不明白心理不健康和心理異常的區別,他們將心理問題視為膽小怯懦的一種表現,認為進行心理咨詢是一種恥辱的行為,所以他們不到必要的時候,都不愿意進行心理咨詢。這就造成了在高校中,開展學生心理咨詢工作往往會變得很被動,也會對咨詢的結果產生不利的影響。由于師資力量的匱乏,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專職咨詢師經常還要負責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課的教學工作,這就造成了一些同學把心理咨詢師當成了一般的老師,同學們對老師有一種天然的敬畏心,懷疑他們能否與自己進行平等的對話交流,這也導致高校心理咨詢介入困難。

四 高校發展性心理咨詢模式的開展方式

基于“立德樹人”的教育目標及國內高校心理咨詢發展現狀,目前高校心理咨詢工作應以發展性心理咨詢模式為主,并在此基礎上,更多地關注大學生的成長,注重對其潛力的挖掘,使其認識到自身的價值,促進大學生的全面發展。高校發展性心理咨詢可以通過以下途徑開展。

(一)? 提質增效加強培訓,打造素質過硬的師資隊伍

由于近年來高校大學生越來越重視自身的心理健康,許多學校的心理健康中心出現了學生預約咨詢越來越多甚至爆滿的現象,專職心理咨詢師的數量不能滿足大學生日益增長的心理咨詢需求。建設一支高素質、能力強的心理咨詢隊伍,是高校心理咨詢工作得以持續發展的重要保障。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加強高校心理咨詢師隊伍的建設,首先要更新觀念、提高認識、認真落實。負責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學校領導,要對心理咨詢工作給予足夠的關注,提高工作的自覺性和責任感。其次,要樹立一種新的人才培養理念,對專職心理咨詢教師進行系統化的培訓與教育,才能保證心理咨詢工作的持續發展。目前,高校專職心理咨詢師的數量與大學生的心理健康需求之間仍有較大差距,但其素質卻與大學生的心理健康需求存在很大差距。高校應加強對專職心理咨詢師實施“走進來”與“走出去”相結合系統性培訓,并制定出一套科學的培養制度與評價辦法。根據不同培訓對象的不同需求,按照分類指導和應需施教的原則,在明確培訓總體目標的基礎上,制定不同的分類目標。

(二)? 守好課堂教學主渠道,開拓課外教育新陣地

新形勢下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必須充分發揮課堂教學的主渠道作用,積極構建必修課程與選修課程相結合、課堂講授與心理訓練相結合的心理健康課程體系。隨著社會的發展和人們對心理健康的認識逐漸提高,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心理健康問題。在這樣的背景下,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也逐漸受到了廣泛的關注。為了更好地關注和解決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國內各大專院校開設了心理健康教育公共選修課。心理健康教育課是一門面向全體大學生的公共選修課程,其涉及的內容非常廣泛,包括了心理學基本概念、心理健康問題的診斷與治療、情感管理和人格教育等多個方面。通過這門課程的學習,大學生可以學到很多關于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識,了解自己和他人的心理問題,掌握一些心理調節和情感管理的技巧,進而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質和健康水平。除此之外,心理健康教育公共選修課還能促進大學生的人格教育。人格教育是指通過教育和培養,使人在心理、行為和價值觀等方面得到全面的發展。而心理健康教育公共選修課的開設,正是一種很好的人格教育方式。在這門課程中,大學生可以學到很多人生哲理和道理,從而更好地認識自己,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培養良好的品德和行為習慣。心理健康教育公共選修課的開設具有非常積極的意義。一方面,其可以培養大學生的心理素質,減少心理問題的發生;另一方面,也能夠提高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意識,讓其更好地了解自己和他人的心理問題,以便及時尋求幫助和解決問題。

除了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守護好課堂教學主陣地之外,還應該主動開辟課外的心理教育新陣地,比如舉辦豐富多樣的心理知識專題講座或報告會。心理專題講座更加具有針對性、深入性,能夠對于大學生的一些常見的心理問題和一些普遍的心理現象進行細致深入地闡述,使其能夠更好理解和掌握關于心理健康的相關知識,從而能夠對這些問題有更科學的認識,增強對心理疾病的科學預防。同時,專題講座的面對面交流形式,可以使學生通過現場互動加深理解,為預防心理問題的發生打下良好的基礎。

(三)? 提高個別咨詢針對性,增強團體輔導有效性

個別咨詢是一對一的咨詢,在咨詢過程中,學生對于自己所遇到的心理問題,會有更為深切地感受和更多的探究。個別咨詢具有持續時間較長,受益群體較小等特征。與此相對,團體輔導的覆蓋面很廣,團體中的人際關系與現實中的人際關系有很多相似之處。團體輔導時間短、見效快、受益者廣泛。在實踐操作層面,還可以更方便地將具有類似心理問題的同學聚集到一起進行團體輔導,對常見的共性問題進行集中干預,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理念,采取恰當的行動。已有研究表明,發展性團體心理咨詢的幫助有助于提高團體成員的社會支持程度和減少情緒問題(如焦慮、抑郁)。因此,發展性團體心理咨詢是一種有效的心理健康干預方式,在團體中,成員們可以互相分享彼此的經歷和感受,獲得情感和實質性的支持。在專業心理咨詢師的引導下,成員們可以學會有效的溝通技巧、情緒管理技能和解決問題的方法,從而在困難面前更有應對能力。除此之外,參與團體心理咨詢還可以提高成員的自我意識和自尊心,促進個人的成長和發展。因此,在大學校園中,開展發展性團體心理咨詢活動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四)? 階段指導分層次,全程跟蹤不斷線

高校心理咨詢應結合大學生心理發展的普遍規律與特征,把握階段性和全程性的特點,對大一至大四的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心理輔導與全程性的指導。對大一學生而言,心理普查和心理健康教育應該是其新生入學教育的主要內容,各院系要根據自身具體情況,指導并協助大一新生快速地適應新的環境,融入新的角色,開啟新的人生。比如,可以舉辦一些關于校史校情的主題講座、座談會,向學生們介紹大學的學習特點、專業概況,幫助其盡快適應學校的環境,找到自己的位置,明確自己的奮斗目標。對于大二、大三的學生,應該把重點放在解決學習、感情、人際關系等問題上。對大四的大學生而言,應著重考慮考研、升學、實習和就業等實際問題。在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活動時,要對學生的差異性給予充分地重視,不然就很難讓學生全身心地參與到活動中,從而實現心理育人的實效性[3]。針對不同年級之間的差異,展開分階段、有針對性的輔導,能夠更好地把握大學生群體中的心理問題,找到合適的切入點和應對措施,進而提升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五)? 拓展心理服務平臺,建立二級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站

2018 年頒布的《高等學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指出,“有條件的高校要設立相關獨立的心理健康教育咨詢機構和院(系)二級心理輔導站”[4]。近些年來,各大高校紛紛成立了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開設了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并積極舉辦諸如“320”“525”心理健康月活動,把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日常教育和學生管理工作之中。但是,目前各高校專職心理咨詢教師緊缺,在人力和物力上都不能適應大學生對心理健康教育服務的需要以及復雜多樣的心理健康問題。

建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室有利于構建“全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5]。高校的二級學院需要結合自身專業特色、現有基礎等現實情況,構建二級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站,加強對大學生心理社團和班級心理委員、心理信息員的指導,開展團體素質拓展、心理情景劇、微電影編排等活動,引導學生自主參與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同時更好地解決當代大學生在生活、學習、擇業、情感和人際關系等方面面臨的心理困惑。

參考文獻:

[1] 鄭琰.論高校發展性心理咨詢模式及其服務途徑[J].武漢紡織大學學報,2017(5):69-72.

[2] 孫明艷.高校發展性心理咨詢需求分析及對策思考[J].湖北開放職業學院學報,2019(19):32-36.

[3] 陳彥芳.“立德樹人”視域下高職院校心理育人工作研究[J].淮南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2(3):81-83.

[4] 中共教育部黨組關于印發《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質量提升工程實施綱要》的通知[EB/OL].http://www.moe.gov.cn/srcsite/A12/s7060/201712/t20171206_320698.html.

[5] 王凱麗、徐鋮鋮.探析以特色工作室和二級輔導站為依托的“全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J].教育心理,2021(17):170-172.

猜你喜歡
開展途徑發展現狀高校
小學開展生命教育的實施途徑
初中階段三人制籃球運動開展的意義及途徑研究
淺議如何開展幼兒心理健康教育
天然氣儲運技術經濟分析
巨災債券在風險管理中的應用
淺析家庭農場發展現狀及面臨困境—以麗江市為例
地方廣電媒體融合發展中的困境和出路
中日高校本科生導師制的比較
學研產模式下的醫藥英語人才培養研究
高校創新型人才培養制度的建設與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