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時代共產黨員堅定理想信念的邏輯進路

2023-08-11 13:56饒華萍孫斌
關鍵詞:理想信念

饒華萍 孫斌

[ ? 摘 要 ? ] 堅定共產黨員理想信念是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現實要求。新時代,在邏輯進路上,從理論、情感、實踐三重維度筑牢新時代共產黨員理想信念:理論維度上不斷夯實理論根基,保證正確的政治方向;情感維度上提升情感認同,激發內在“驅動力”“內動力”“持久力”;實踐維度上,著重“實踐工作、自我革命、為民服務”三管齊下功夫。

[ ? 關鍵詞 ? ] 新時代共產黨員;理想信念;邏輯進路

[ ? 中圖分類號 ? ?] D261;D263[ ? ?文獻標志碼 ? ] A

理想信念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實現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精神助推器。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再次強調“加強理想信念教育”,彰顯了理想信念在新時代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中的重要現實作用。當前,我黨內部依然存在修養不夠、組織不力、作風不嚴等突出問題,追根溯源是理想信念出現動搖,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這個“總開關”出現松動。思想出現滑坡,行為才不受制約。因此,從理論、情感及實踐三個維度引導全體共產黨員堅定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信念,補足精神之“鈣”,擁有“鐵一般信仰、鐵一般信念、鐵一般紀律、鐵一般擔當”[1]15,這是黨和國家發展的現實之需。

一、理論維度:夯實堅定理想信念的思想根基

馬克思主義信仰是中國之共產黨人信念之本。百年來,中國共產黨將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實際相結合,始終堅信對“馬克思主義信仰、共產主義遠大理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是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靈魂,也是保持黨的團結統一的思想基礎?!盵2]在百年經驗教訓中得到,“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么好,歸根到底是馬克思主義行,是中國化時代化的馬克思主義行?!盵3]14

(一)始終堅信馬克思主義一定行,堅持用馬克思主義武裝頭腦、凈化靈魂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沒有馬克思主義信仰、共產主義理想,就沒有中國共產黨,就沒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盵4]326作為無產階級政黨,中國共產黨自誕生起,就舉起馬克思主義大旗,堅定政治信念方向,統籌社會發展戰略,實現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奮斗目標,推動中華民族穩步走在偉大復興的征途中。歷史和實踐雄辯地表明:馬克思主義是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只有以馬克思主義指導實踐活動,以歷史主動精神把握正確的發展方向,認清事物的根本規律,才能贏得發展契機,取得相應的發展成就。在新時代,廣大黨員深入學習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并用理論武裝頭腦,做到真學、真懂、真信、真用,以此堅定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樹牢共產主義理想,筑牢理想信念之基。

從歷史邏輯中理解堅定馬克思主義信仰的必然性。近代的中華民族,國家蒙辱、人民蒙難、文明蒙塵。為救亡圖存,各階級奔走吶喊,各種救國方案輪番出臺,早期探索中的太平天國運動、洋務運動、維新變法、辛亥革命等,最終皆以失敗告終,沒能改變中國落后的社會局面,更沒能從根本上改變近代中國社會性質。神州大地哀鳴一片,內憂外患的中華大地急需一劑新藥方,救民族和人民于水火之中。就在中國先進分子苦苦思索之際,馬克思列寧主義隨十月革命的一聲炮響來到中國。此后,中國人民從精神迷茫、被動挨打走向自在自覺、有力反抗,正如毛澤東指出的,“自從中國人學會了馬克思列寧主義以后,中國人在精神上就由被動轉入主動?!盵5]1516精神上開始走向主動,行動上就擁有正確方向。在馬克思主義的指導下,中國先進分子籌備建立一個無產階級先進政黨,在一切條件一應具備之下,中國共產黨應運而生。此后,中國共產黨始終堅定馬克思主義信仰,從血雨腥風的革命年代到阻力重重的改革建設,一次次絕處逢生,在攻堅克難中不斷從勝利走向勝利。

從理論邏輯中認識馬克思主義理論是科學性和真理性統一體??茖W性和真理性是對馬克思主義普遍適用性特征的凝練。每個國家和民族的文化傳統、發展歷程、政治結構等不盡相同,必須根據本國客觀實際情況,推進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時代化。中國共產黨在摸索中發展壯大后,日漸明白這一發展真諦,立足中國傳統文化和現實發展實際,促進理論發展創新的“三大飛躍”。在新時代歷史方位,面對全新的世情國情黨情,變化了的社會發展現實和人民需求,促進思想理論的與時俱進?!傲暯叫聲r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充滿著對馬克思主義的堅定信仰,充滿著對共產主義、社會主義的堅定信念,充滿著‘革命理想高于天的豪邁情懷?!盵6]8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理論成果,以之為根本遵循,在一定意義上就是彰顯了馬克思主義與時俱進的科學品質,堅守了共產黨人理想信念的思想根基。

從偉大成就中印證馬克思主義的思想偉力。一百年來,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中國各族人民團結一心、艱苦奮斗,改變了曾經人口眾多且一窮二白的中華民族積貧積弱的落后挨打面貌,人民在物質和精神生活得到雙層保障,中華民族逐漸走向世界舞臺中央,不斷為人類社會發展提供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到如今,經受住各種驚濤駭浪的考驗,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不斷奮勇前行,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穩步推進,中國穩居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地位,擁有最完備的工業體系,邁向持續高質量發展新格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取得的偉大成就是以事實告訴世人我們的發展道路的正確性,根本上是因為馬克思主義本質上的科學性和真理性。在新征程上,廣大黨員繼續高舉馬克思主義偉大旗幟,堅定理想信念,把握遵循發展規律,把握歷史主動,創造愈加豐富的物質條件,不斷滿足全體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積蓄力量,朝著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大踏步前進。

(二)始終堅信共產主義是人類最美好的社會形態,矢志不渝、奮斗終身

為實現共產主義不懈奮斗是我黨孜孜不倦的理想追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共產黨之所以叫共產黨,就是因為從成立之日起我們黨就把共產主義確立為遠大理想。我們黨之所以能夠經受一次次挫折而又一次次奮起,歸根到底是因為我們黨有遠大理想和崇高追求?!盵4]34近代以來,中華民族面臨著亡國滅種的危機,各種救國方案都未能拯救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于水火之中,正值迷茫之際,馬克思主義給我們新的救國理路。共產主義與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大同理念不謀而合,也符合中國人民最樸素的追求。中國先進分子在馬克思主義指導下,建立起先進的無產階級政黨,為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英勇斗爭,向著共產主義前進。

從社會形態上,堅信共產主義是超越一切社會形態的美好社會。中國共產黨以共產主義為最高理想和最終奮斗目標。馬克思從歷史唯物主義和辯證唯物主義科學世界觀出發,推導出人類社會必然實現共產主義的歷史結論。這個偉大的結論指明共產主義是建立在“資本主義必然消亡,社會主義必然勝利”這一理性認識基礎之上的科學預見,為我們前進道路向前發展指明了根本方向。恩格斯進一步指出,“共產主義是關于無產階級解放的條件的學說?!盵7]295且共產主義“將是這樣一個聯合體,在那里,每個人的自由發展是一切人的自由發展的條件?!盵8]226這無疑表明,共產主義代表著人類對正義、平等及自身徹底解放的價值追求,這正是感召近代中國仁人志士的力量導向。以毛澤東為首的中國共產黨人在對國內外各種制度、思潮、信仰的研究對比中,立足中國的革命實際,認識到“共產主義是無產階級的整個思想體系,同時又是一種新的社會制度。這種思想體系和社會制度,是區別于任何別的思想體系和任何別的社會主義的,是自有人類歷史以來,最完全最進步最革命最合理的?!盵9]686堅信共產主義社會的合理性和進步性,也是最有益于民族獨立、人民解放的理想社會。由此,一代又一代中國共產黨人為實現共產主義接續奮斗。

從時空維度上,堅信實現共產主義理想是長期復雜的實踐過程。實現共產主義是無產階級偉大的歷史使命,惟有廢除私有制才能達到目的,而“只有創造了所必需的大量生產資料之后,才能廢除私有制?!盵7]304也就是說,“無論哪一個社會形態,在它所能容納的全部生產力發揮出來以前,是決不會滅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產關系,在它的物質存在條件在舊社會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決不會出現的?!盵10]592“兩個決不會”不僅說明了實現共產主義的條件性,也為我們認識共產主義理想為何“遠大”奠定了思想基礎。條件性需要一定的籌備時間,而“遠大”更意味著時間的長久性和空間的廣闊性,不是短時距就能變現的概念。所以,共產主義遠大理想是對人類未來狀態的一種美好描述,是需要假以時日的積累中創造相應的條件,做好長時距的思想準備和實踐落實,呈現出一種漫長性的歷程。這種漫長的歷史過程呈現出階段性特征,是從初級階段通向高級階段的發展態勢,當達到共產主義這一高級階段,“才能完全超出資產階級法權的狹隘眼界,社會才能在自己的旗幟上寫上:各盡所能,按需分配?!盵11]436如此,才能達到共產主義理想目標。因此,社會歷史發展規律制約下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的共存具有長期性,注定共產主義的實現過程是漫長的,需要在物質生產實踐中量得累積推進。在具體的落實上,又得充分把握階段性和整體性的統一,深知共產主義理想是遠大的,需要一個漫長的實現過程,在這個漫長的過程中,我們要分階段、分步驟去完成,切不可因為其遠大而覺得虛無縹緲就自動放棄。當前,我們階段性的目標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想,要在這個基礎上,蹄疾步穩向共產主義奮進??傊?,實現共產主義是一個循序漸進的歷史過程,要走向這個“歷史的必由之路”,全體黨員應自覺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與共產主義遠大理想統一起來,堅定信念,踔厲奮發,才能到達理想的彼岸。

從終極價值上,堅信共產主義是人類社會發展的最高社會形態。人類社會發展歷程是階段性發展中曲折前進。眾所周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依然是當前我國的基本國情,并且還將持續很長時間,這是我們必須清醒認識到的客觀現實。所以,在現在的國情下,我們想一蹴而就實現共產主義是違背客觀規律的一種離譜想法。更何況,目前國際形勢變幻莫測,各種不確定因素頻出,多元化思潮不斷沖擊我國社會主流價值,意識形態領域風險巨大。對于中國共產黨而言,“四大考驗”與“四大危險”并存,每次考驗和每種危險都關系到我黨的生死存亡。在考驗和危險面前,惟有高舉馬克思主義旗幟,將共產主義理想轉化為現實的自覺追求,才能在現實的博弈中站穩腳跟。這是一種對共產主義理想終究會實現的執著信念,相信這一遠大理想實現的必然性,也因其符合人的發展本質性,所以是人類社會發展的終極目標。

(三)始終堅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旗幟和方向,舉旗定向、奮勇前行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科學社會主義理論邏輯和中國社會發展歷史邏輯的辯證統一?!盵6]17-18這種理論和歷史邏輯的統一引領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持續探索、不懈奮斗,將馬克思主義普遍真理與中國革命、建設、改革實踐活動實現具體的、歷史的統一,探索符合自己國情的發展道路,走出一條中國式現代化發展道路,為共產黨人理想信念鋪墊現實基礎。

從思想源泉上,科學社會主義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基石。這種科學性和真理性需在不斷自我革新中彰顯。恩格斯指出:“‘社會主義社會不是一種一成不變的東西,而應當和任何其他社會制度一樣,把它看成是經常變化和改革的社會?!盵12]443在社會形態演進實踐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一方面具備中國發展的獨具特色,另一方面秉承了科學社會主義的基本原則,這就是說“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社會主義而不是其他什么主義”。[13]118綜而言之,從理論邏輯和歷史邏輯上來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有科學社會主義的共性,同時,又具有自己的個性。只有全面辯證把握其基本邏輯,才能不斷向前發展。

從發展成就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彰顯了選擇的人民性和正確性。中國共產黨人始終以中華民族和廣大人民的整體利益為根本出發點,創造一個又一個偉大成就。從救亡圖存到富國強國,將中華民族從民不聊生到國泰民安,從滿目瘡痍到民族復興。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中國共產黨人在血與火的考驗下,開創“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革命新道路,奪得革命勝利;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中國實現了社會主義制度,為中國的民生建設,造福人民群眾,提供了制度保障;[14]31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開啟了中國發展的新篇章,我們以改革開放趕上世界的發展,全面展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黨的十八大以來,我黨以堅強的意志力和果斷的執行力,實現了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取得一系列歷史性成就,推動諸多歷史性變革。實踐證明,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正確的選擇,這條道路是可以實現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堅持道路的正確性,促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入不可逆轉的歷史趨勢!

從制度比較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印證了社會主義的強大生命力,提振了世界社會主義發展的信心。20世紀90年代起,經歷東歐劇變、蘇聯解體之后,“歷史終結論”“社會主義滅亡論”“社會主義失敗論”“馬克思主義過時論”等極端論調不絕于耳,沖擊著社會主義國家的發展信心。曾幾何時,美國歷史學家福山拋出了“歷史終結論”,認為“1989年——正值法國大革命和美國憲法通過兩百周年,共產主義最終瓦解,成為世界歷史上的大事?!盵15]47他又說道:“共產主義政權雖然仍繼續存在于這個世界,但不再是一種具有活力、充滿吸引力的理念了?!盵15]57在這段時期,社會主義運動陷入低潮,社會主義發展前途被質疑甚至被無情唾棄。在暴風雨中,中國共產黨處變不驚,穩住陣腳,堅定正確方向和發展道路,用鐵一般的事實向全世界印證科學社會主義的強大生命力。正如鄧小平所說:“只要中國社會主義不倒,社會主義在世界將始終站得住?!盵16]346在黨的正確領導下,中國迅速發展,從在世界之林中站穩陣腳,到成為可以影響世界的一股重要力量。從根本上來講,是因為我們一方面守住本民族的根和魂,另一方面注重吸收借鑒人類優秀文明成果,在結合中走符合自己的發展道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合乎規律性和科學性,取得偉大的中國式成就,給予其他社會主義國家對社會主義發展的強大信心,也為正在尋找發展道路的第三世界國家提供了可借鑒的發展新模式,這就是以資本邏輯為主導的資本主義國家無法比擬的優勢所在。

二、情感維度:激發理想信念的內生作用

情感作為社會意識,是人在特定歷史時期、社會發展環境中產生的主觀情愫,對個人的價值取向和目標追求具有重要的導向作用。理想信念是與社會現實緊密相連的思想觀念,是個人或組織的情感體系中的支柱。在百年歷史中,為實現歷史任務,中國共產黨人基于無產階級政黨本質屬性、歷史唯物主義基本立場觀點,形成了獨特的情感邏輯體系,彰顯并有利于堅定共產黨員理想信念。

(一)增強信仰信念執著的“驅動力”

信仰信念是一種精神情感、意識觀念的理性表達。作為先進的無產階級革命政黨,中國共產黨在歷史自覺中筑牢自己的精神防線,升華精神情感,歷練政治品格、價值追求、精神風范。從浴血奮戰、百折不撓的新民主主義革命年代到自信自強、守正創新的新時代,崇高的理想、堅定的信念、內心的精神驅動力貫穿于黨的發展壯大始終,這源于對中華民族必將有美好未來的情感認同。

在“站起來”的革命事業中,發揚犧牲精神,堅定革命必將勝利的認同。在革命年代,為救亡圖存,中國共產黨人將共產主義信仰轉化為堅定的革命信念,“革命理想高于天”的骨氣為無數革命烈士舍生取義的動力之源和精神支撐。方志敏在獄中面對敵人各種威逼利誘,試圖從情感上突破他的防線,使其背棄馬克思主義信仰,但是,他堅定地喊出:“敵人只能砍下我們的頭顱,決不能動搖我們的信仰! 因為我們信仰的主義,乃是宇宙的真理! ”[17]141堅定的信仰支撐下,早已經將生死置之度外,決不會背叛革命和自己的同志,這就是革命者的精神境界。中國革命艱難中曲折前進,到延安時期,毛澤東在接受斯諾采訪時說,“我一旦接受了馬克思主義是對歷史的正確解釋以后,我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就沒有動搖過?!盵18]65毛澤東用他的一生踐行堅定信仰,在理論上和實踐上引領中國革命奪取勝利,中國民族和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

在“富起來”的建設發展事業中,發揚創造精神,堅定事業必定成功的認同。從革命黨轉為執政黨,中國共產黨肩負全新而艱巨的歷史使命。新中國成立之初,工業和科研基礎薄弱,資金、設備極端困難。一大批信念堅定的先鋒戰士沖在國家穩定和建設的主陣地。經歷艱苦卓絕的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在物質匱乏、百廢待興的新中國,一個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呈現在世人面前,為經濟文化落后的中國積累起發展經濟的初步經驗,打開了從衰弱走向富強的通道。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時期,在鄧小平理論指引下,認識社會主義本質,總結經驗教訓,守正創新中推進發展。這時期,改革開放成為決定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中國躍居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綜合國力、國際地位顯著提高。黨領導人民取得巨大的成就,歸根到底在于心中的遠大理想和革命信念成為推進富起來的精神助推器。

在“強起來”的新時代征程中,發揚斗爭精神,堅定民族必定復興的認同。黨的十八大以來,在新的歷史方位,我們面臨一系列時代之問,破解時代現實問題、難題需要有強大的內在“驅動力”。而正確的理想信念是人的行為動力系統中最重要、最穩定的內驅力,堅定理想信念,補足精神之“鈣”,才能為共產黨人在追夢路上提供不竭動力。特別是,“國內外各種敵對勢力,總是企圖讓我們黨改旗易幟、改名換姓,其要害就是企圖讓我們丟掉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丟掉對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的信念?!盵4]327在大風大浪面前,共產黨人要經得住各種考驗,走得穩、走得遠,必須要有牢不可破的理想信念。中國共產黨只有充分發揮理想信念內生驅動,調動精神自主的強大力量,筑起精神層面銅墻鐵壁,抵御各種風險挑戰,才能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強起來的宏偉目標砥礪前行。

(二)激發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內動力”

共產黨人理想信念的溫度來自對人民的情感、幸福及命運的關切和求索。溫度的高低取決于人民群眾的認可度,黨的實踐活動與人民群眾利益的共通性。中國共產黨與人民群眾魚水情深,心系人民群眾,最根本的就是要站穩人民立場。人民立場是根本立場、最大立場,是最大價值取向、最大力量來源,蘊含最大正能量。[19]33中國共產黨雖歷經百年滄桑,然而從未改變初心,動搖立場,堅守為民本色,始終保持對人民群眾的深情大愛。

堅持心懷人民的立場,永葆赤子之情。中國共產黨堅持歷史唯物主義,堅信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和推動者,始終保持對人民的赤子之情。毛澤東一語中的:“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創造世界歷史的動力?!盵9]1031習近平也指出:“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是決定黨和國家前途命運的根本力量?!盵20]16中國共產黨從只有50多名黨員發展到9800多萬,成為世界第一大政黨,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得到廣大人民群眾的堅決擁護與堅定跟隨。一百年來,中國共產黨堅守人民的歷史地位和作用,依靠人民促發展,充分發揮人民在社會發展中的主體性,與人民群眾保持最密切的聯系,建立廣泛的群眾基礎、最深厚的黨民情誼。我黨也在人民的支持中不斷發展壯大,取得前所未有的成就。

堅持一心為民的情懷,增強使命意識。中國共產黨的性質宗旨都是以人民的幸福為出發點,“堅持人民至上”是一切行動的根本指向。也就是說,堅持真正為民著想,真正為為民謀實際利益,站穩人民立場是一切工作的首要出發點。正是因為秉承這份純潔的初心,我們在革命、建設、改革中沒有偏離行動方向,才能一步步穩打穩走到現在。立足新時代歷史方位,我們更要增強使命擔當,想人民所想,急人民所急,堅守一心為民的情懷,贏得人民最真心的擁護。只有守護好這份情感根基,才能繼續無往不勝。

堅持與民共享的初衷,推進共同富裕。實現共同富裕是中國人民的美好想往,是推動社會發展的物質動因。鄧小平強調,“社會主義最大的優越性就是共同富裕?!盵16]364黨的十三屆四中全會以來,江澤民面對復雜的國內外形勢,思考如何實現共同富裕,得出:“在經濟發展的基礎上……不斷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保證人民共享發展成果?!盵21]543黨的十六大以后,在科學發展理念指導下,胡錦濤指出要“使全體人民共享改革發展成果,使全體人民朝著共同富裕的方向穩步前進?!盵22]291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正確發展方向,并強調:“我們追求的富裕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盵23]由此可得,社會主義國家實現共同富裕是擁有客觀條件和主觀能動的雙向優勢。實現共同富裕的對象指向性很明確,目標導向性也很清晰,路徑通達性也很寬達。在為民的價值導向下,中國共產黨深刻明白物質是精神的強大保障,以實現共同富裕為經濟發展目標,用豐厚的物質保障為基礎,才能符合中國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才能贏得廣大人民群眾。然而,共同富裕作為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需要全體黨員腳踏實地,久久為功,堅定信念,向著這個目標拼搏奮斗。

(三)保持永遠奮斗的“持久力”

隨著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綜合國力的提升,有些黨員干部認為可以松松勁,停下腳步,有的甚至在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新征程上,改革也進入深水區,困難與矛盾增多,產生了畏難情緒。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精神懈怠是最大的危險,奮斗的征程上,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慢進也是退,于是,全體黨員要更加振奮精神,努力進取,牢固樹立“功成必定有我,功成不必在我”的信念,保持奮發有為的姿態。

以舍我其誰的擔當,增強克服精神懈怠的信心。踐行初心、擔當使命是中國共產黨人高貴的精神品格。一代又一代的黨員面對各種困難挑戰,不計較個人得失,迎難而上,敢于擔當,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前進的精神動力。當前,我們面臨的國際國內形勢空前復雜,面對風險挑戰空前嚴峻,每一位共產黨員都是偉大事業的參與者、見證者,更要擔當起自己的責任,在關鍵時刻站得出去,危急關頭沖得上去,在風險面前定得起來,敢闖敢拼,敢抓敢管,敢作敢為,牢固樹立擔當善為精神和事業心,時刻牢記使命和職責,就能夠增進干事創業的激情,保持繼續前行的信心。

以攻堅克難的勇氣,增強克服精神懈怠的雄心。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華民族是歷經磨難、不屈不撓的偉大民族,中國人民是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偉大人民,中國共產黨是敢于斗爭、敢于勝利的偉大政黨?!盵20]54“三個偉大”的重大論述,深刻闡釋了我們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根本原因,那就是敢于斗爭,敢于勝利。當今,風險和挑戰并存,不放棄、不畏縮、不止步,是走好新時代趕考路的現實要求。道雖邇,不行不至;事雖小,不為不成。這是永恒的道理,任何事情的艱與難,都取決于對事業的價值追求,并且落實在具體實踐中,在實際行動中增強解決問題的本領和能力。百年來的奮斗歷程告訴我們,只有不斷提升能力,在一點一滴積累中,在一項項任務的實現中,一個個困難的克服中,不斷歷練自我,提升本領,豐富經驗,這樣才能不斷增強雄心,才能保持繼續奮斗的強大動力,沿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目標繼續前行。

以久久為功的韌勁,增強克服精神懈怠的恒心。新時代,改革發展任務十分繁重,國內外發展環境變幻莫測,可預見和不可預見的困難不斷增多,這些都提醒著全體共產黨員,事業成功不可能一帆風順,不能幻想畢其功于一役,更不能產生畏縮心志和畏難情緒,更要克服心浮氣躁、急功近利和消極怠政、不作為。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指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絕不是輕輕松松、敲鑼打鼓就能實現的,全黨必須準備付出更為艱巨,更為艱苦的努力?!盵20]12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需要幾代人、十幾代人、幾十代人接續奮斗,我們必須以永不懈怠的精神和久久為功的韌勁,銳意進取,埋頭苦干,保持永不停息的恒心。

三、實踐維度:堅守理想信念的行動邏輯

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提出:“全黨要牢記中國共產黨是什么、要干什么這個根本問題,把握歷史發展大勢,堅定理想信念,牢記初心使命?!盵2]從“是什么、干什么”這個根本問題著手,以行動邏輯堅守和踐行理想信念。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秉承開放和包容的胸懷格局,而不是一種僵化封閉的精神狀態,不斷追求理論與實踐的統一,改造自我與改造世界的統一,從多方面狠下功夫筑牢理想信念的城墻。

(一)真學真用:在理論與實踐結合上下功夫

馬克思指出:“理論只要說服人,就能掌握群眾;而理論只要徹底,就能說服人。所謂徹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盵7]9-10這要求我們以徹底的理論說服人,理論的徹底性就是要將科學理論講透講活,以精神力量感化人,促發人的精神內力,從而促進人的行為自覺,主動投入相應實踐中,推動精神力量轉化為物質力量,這就是理想信念現實力轉化的重要體現??茖W理論的作用發揮,最重要落實到怎么用的實踐層面上來,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統一,理論指導實踐,提升工作實效。

讀懂弄通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是堅定理想信念的理論之源。馬克思主義政黨保持先進性和純潔性,首先體現在思想理論的科學性和真理性,這是信念信仰堅定的理論根基,也是我們的行動指南。中國共產黨人在科學理論指導下,意志堅定。無論時局多么困難,共產黨人始終秉承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堅定信念,強大的信念迸發出的巨大精神力量激勵著一代代共產黨人勇往前行。在新時代,讀懂弄通馬克思主義理論是共產黨人繼續獲得精神和行動自覺的思想武器。共產黨人要扎扎實實學原文,悟原理,感受馬克思主義原汁原味的真理性。要抓住時機,全身心投入,帶著問題學、聯系實際學,在理論與實際相結合中弄通馬克思主義精髓,以馬克思主義經典理論涵養精神世界,提高精神素養和理論修養。

在實踐中推動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是堅定理想信念的生命力之源。理論的生命力在于與變化了的實際相結合,在變化的形勢中進行創新性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發展,是將馬克思主義賦予新的時代內涵和中國特色的過程,也就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過程。理論的每一次飛躍,都體現了實踐的不斷發展,社會的不斷進步。中國共產黨百余年的實踐歷程,不斷推動理論創新,理論指導實踐,在實踐中完善和豐富自身的理論體系。當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中國共產黨人堅定理想信念的根本遵循。新時代共產黨人要在具體實踐中融會貫通中國化的科學理論,掌握理論的核心本質內容,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統領思想全局,在具體實踐中堅持真理,堅守理想,保持高度理論自覺自信。

全面系統學習,真學真用馬克思主義理論,感受思想偉力,促成實踐效力。新時代共產黨員在應對時代變幻風云,把握時代發展大勢中,學懂弄通做實馬克思主義理論。學懂弄通是學習理論的第一步,要學得透徹,想得明白,經過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過程,是一種思想認識的提升;緊接著就是學而后用,這是學習理論的最終目的和歸宿,也就是將理論指導實踐,在實踐中檢驗理論的真理性,從理論-實踐的過程,再在實踐中得出結論,進一步提升對理論的抽象理解,實踐-理論的思想境界的升華。人類社會的發展就是在認識到實踐,再從實踐到認識的螺旋式上升過程中前進,這是一種思想力量轉化為實踐效能的根本渠道。

(二)刀刃向內:在自我革命的黨性修養上下功夫

從革命、建設、改革一路走來,自我革命始終是中國共產黨保持純潔性和先進性的重要法寶,是我黨跳出“歷史周期律”、長期執政的又一答案。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經過不懈努力,黨找到了自我革命這一跳出治亂興衰歷史周期率的第二個答案,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顯著增強,管黨治黨寬松軟狀況得到根本扭轉,風清氣正的黨內政治生態不斷形成和發展,確保黨永遠不變質、不變色、不變味?!盵3]14自我革命是中國共產黨在精神上的自覺醒悟,行動上的自主刮骨,保持健康的肌體,修煉本領以應對各種挑戰和風險?;仡欬h的百年發展歷程,不難發現,除了戰勝前進道路外在的重重障礙,黨的自身發展也常有頑疾,需要時時與之斗爭,革除舊弊,完善自身,保持無產階級革命政黨的先進本質。

黨的自我革命與堅定理想信念具有高度內在統一性。共產黨人的自我革命從根本上講是為了堅定馬克思主義信仰,實現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反之,堅定的理想信念是推動黨自我革命的內生動力,兩者相輔相成,互相促進。自我革命精神推動黨領導中國人民取得革命、建設、改革一系列偉大成就,在實踐中彰顯其巨大價值。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與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全局交織,任務更加艱巨復雜,為進一步保持黨的戰斗力、凝聚力,需一以貫之秉持刀刃向內的自我革命精神,筑牢理想信念自我防護墻。

自我革命意味著在理論和實踐上不斷開創黨的建設新境界。消除一切傷害黨自身的精神病毒、思想雜陳,補足共產黨員精神之鈣就需要自我革命。如今,作為世界第一大執政黨,中國共產黨擁有9800多萬黨員,管理起來難度很大,但又必須管好,這事關14億多中國人民的幸福,事關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實現。從理論層面來講,馬克思主義建黨學說揭示了無產階級政黨是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的先進政黨,發揮科學精神的巨大力量,將思想建黨、理論強黨融入黨的自我革命全過程。在實踐層面,深刻明白實踐性是馬克思主義最本質的特征,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指導和推動實踐進程,全面從嚴治黨縱深發展。時至今日,面對“四大考驗”“四種危險”,黨內仍然存在一些影響整體發展的毒瘤,需要有“刀刃向內、刮骨療毒”的堅定意志,以嚴明的紀律管黨治黨,以零容忍的態度懲治腐敗,凈化社會風氣,實現黨的建設新局面,并以黨的自我革命推動社會革命,穩步推進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實現。

(三)人民至上:在為人民服務的行動上下功夫

中國共產黨因民而生,因民而興。中國共產黨自誕生起就為民族獨立、人民解放事業奔走吶喊,浴血奮戰。一百多年來,我黨歷經種種磨難,克服萬千艱險,于絕處逢生,而迎難而上,最根本的原因是我們時刻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始終堅定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是我們前進的動力支撐。走群眾路線是不能偏離的政治信念,因此,新時代共產黨員堅定理想信念,就要深刻認識黨的事業就是人民的事業,黨追求的遠大理想的價值旨歸就是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踐行為民的初心使命。

將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轉化為民生實際需求。中國共產黨始終要向著人民想往的美好生活方向奮斗,解決當前社會的主要矛盾。堅持共建共享發展理念,聚焦人民群眾普遍關注的民生問題,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將人民共享發展成果落在實際行動上。如今,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我們戰勝了疫情,消除了絕對貧困局面,取得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勝利,實現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通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新征程。然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途不是一帆風順的,國內外發展的不確定因素依然頗多,對我國的發展來說存在巨大挑戰。如某些西方國家的霸權主義和強權干涉、對中國統一大業的各種阻撓,對中國經濟政治正常秩序的挑釁,對中國在國際社會上形象的扭曲等,都是我們黨面臨的嚴峻考驗。沒有堅如磐石的理想信念,就不可能破除各種挑戰,贏得主動。這就要求共產黨員堅定馬克思主義人民立場,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以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為己任,以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目標,夙夜在公,執政為民,做到“任憑風浪起,穩坐釣魚船”。

堅持人民至上是新時代共產黨員堅定理想信念的價值旨歸。習近平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盵3]46歷史也充分表明,能否贏得人心是決定一個政黨成敗的關鍵。中國共產黨一經誕生,始終代表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領導工人運動,最大的目標就是民族獨立和苦難中的人民解放。在革命斗爭中,堅持土地革命,為人民謀生存之最基本生存資料,革命勝利后,通過建設、改革等一系列重大舉措,改善民生,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提升人民的幸福指數。因為一心為民著想,盡心為民謀利益,中國共產黨贏得人民的廣泛信任,獲得人民的堅定支持,才戰勝了一個又一個困難,取得了一個又一個勝利?;赝^去,在總結歷史經驗教訓下,我們得出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夠成功;眺望未來,我們要謀劃如何繼續成功。在現實的發展和未來的導向下,新時代全體黨員要弘揚偉大建黨精神,在具體工作中以身作則,立足崗位為民辦實事,在干事創業中發揮黨聯系人民的橋梁紐帶作用和先鋒模范作用,堅持人民至上成為新常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以實際行動踐行理想信念,為共產主義事業奮斗終身。

[參考文獻]

[1]習近平.習近平談治國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2]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N].人民日報,2021-11-17(001).

[3]習近平.習近平著作選讀: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4.

[4]習近平.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5]毛澤東.毛澤東選集:第4卷[M].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1.

[6]習近平.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三十講[M].北京:學習出版社,2018.

[7]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8]馬列著作選編[M].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2001.

[9]毛澤東.毛澤東選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0]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1]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2]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

[13]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十八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上)[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4.

[14]楊宏,楚文舒.中國共產黨百年民生建設的成就和經驗[J].牡丹江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23(01):24-35+47.

[15][美]佛朗西斯·福山.歷史的終結與最后的人[M].陳高華,譯.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14.

[16]鄧小平.鄧小平文選: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17]江西省委黨史研究室,江西省方志敏研究會.方志敏全集[M].北京: 人民出版社,2012.

[18]毛澤東.毛澤東年譜(上卷)(1893—1949)[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19]孫春鵬,錢周偉.毛澤東《為人民服務》的主旨意蘊及現實啟示[J].牡丹江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22(04):29-36.

[20]習近平.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3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

[21]江澤民.江澤民文選:第3卷[M].北京: 人民出版社,2006.

[22]胡錦濤.胡錦濤文選:第2卷[M].北京: 人民出版社,2016.

[23]習近平.我們追求的富裕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N].人民日報,2015-10-31.

[ 責任編輯 ]王立國

Theory, Emotion and Practice: the Logical Approach of Communist

Party Members Firming Their Ideal and Belief in the New Era

RAO Huaping1,SUN Bin2

(1.School of Marxism,Jinggangshan University,Ji'an, Jiangxi 343009 China;

2.School of Marxism,Gannan Normal University,Ganzhou,Jiangxi, 341000,China)

Abstract:To firm the Communists' ideals and beliefs is the requirement of implementing the party's 20th National Congress.In the new era, through the three dimensions including the theory、emotion and practice ?can building the Communist Party members' ideal and faith. the theoretical foundation is constantly consolidated to ensure the correct political direction; in the emotional dimension, the emotional identity is enhanced to stimulate the internal“Driving force”, “Internal motive force” and“Lasting force”; in the practical dimension, focus on“Practical work, self-revolution, service for the people” three-pronged efforts.

Keywords:Communist Party members;ideals and beliefs; logical approach

猜你喜歡
理想信念
習近平2021年9月1日在2021年秋季學期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中青年干部培訓班開班式上的講話
走進東山學校,尋找理想信念的力量
理想信念是“政治靈魂”
詮釋理想信念的寫作追求
以習近平關于青年和青年工作思想引領大學生堅定理想信念
豐富和規范黨內儀式是堅定理想信念、增強“四個意識”的重要途徑
堅定理想信念 錘煉優良作風
從嚴治團:把理想信念挺在前面
高校理想信念教育與中國夢的融合
增強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的實效性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