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的樁基礎施工技術分析

2023-08-12 18:05趙增良
南北橋 2023年14期
關鍵詞:土建施工樁基礎施工技術

趙增良

[摘 要]現代建筑規模和體量增大,地基所承受的壓力更大,對結構質量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旦地基受力能力達不到要求,將導致建筑工程出現坍塌、沉降等事故,嚴重威脅業主的生命財產安全?;诖?,本文以樁基礎施工技術為研究對象,明確土建施工中常見的樁基礎種類,重點分析土建施工中樁基礎施工要點,包括前期準備、定位、護筒埋設、鉆孔作業、清孔、鋼筋籠制作、混凝土澆筑,并從優化施工方案、加強樁基礎定位監測、明確樁基礎施工要點、科學選擇樁基礎處理方法四個方面提出土建施工中樁基礎施工控制措施。通過規范施工關鍵技術環節,并落實科學的管控措施,增強樁基的穩定性,保障土建施工質量。

[關鍵詞]土建施工;樁基礎;施工技術

[中圖分類號]T文獻標志碼:A

在樁基礎結構不斷推廣的背景下,建筑工程施工質量得到了顯著的提升?,F階段樁基礎施工技術是建筑工程施工中的重要技術種類,是保障土建基礎結構安全穩定的重要環節。施工單位應充分認識到樁基礎施工技術的價值,以最少的成本支出獲取更高的施工質量,確保樁基礎施工環節科學規范,各項管理措施落實到位,為后續施工環節展開提供有利條件。

1 土建施工中樁基礎概述

1.1 土建施工樁基礎內涵

樁基礎是指處于建筑工程底部的巖體或土體,能夠對建筑工程上方起到支撐作用。樁基礎是建筑工程施工環節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建筑工程施工質量及施工安全。在具體施工過程中,應注意以下幾點。第一,結合土層狀況,科學設置樁基礎。在建筑工程施工階段,要詳細勘察施工現場地質條件,應結合實際科學選擇樁基礎種類。第二,結合基礎荷載要求,科學選擇樁基礎。在樁基礎施工過程中,要結合建筑結構上層總體荷載等各項參數,優先選擇最合適的樁基礎結構[1]。第三,結合周圍環境特征,科學選擇樁基礎。在建筑工程樁基礎施工階段,鉆孔樁施工對建筑工程施工產生的影響不容忽視,應充分考慮水泥、砂石等原料的影響。第四,結合施工設備選擇樁基礎。如果施工現場樁基礎施工設備無法滿足工程建設要求,則應做好后續調配。如資金充沛,可選擇新型設備購買,便于后期施工環節

展開。

1.2 土建施工中樁基礎的作用

在建筑工程施工時,高質量的樁基礎結構可強化建筑工程結構的穩定性,使地基結構與建筑結構相互結合。樁基礎具有結構荷載的作用,可將建筑工程產生的荷載傳遞至樁基礎中。應提高土體密度,強化地基結構承載性能,使上層建筑保持穩定狀態。在土建施工中,樁基礎作用可概括為以下幾點。第一,具有極強的抗傾覆能力。無論單樁基礎還是群樁基礎,均有極強的側向抗壓能力。第二,不僅具有極強的側向承載能力,單樁基礎及群樁基礎還能夠實現沉降控制。第三,在樁基礎施工過程中,樁體結構能夠穿過液化土壤,與更為堅硬的土體或基巖相連,抗震性能更為優越。樁基礎具有極強的抗壓性能及抗拔承載性能,即使出現輕微地震,淺層土出現液化現象,也能夠使建筑保持穩定狀態??傮w而言,樁基礎是建筑工程施工環節中的重要工序,具有極強的承載能力及沉降平穩能力,可承載外部荷載及各方作用力。在外界荷載的影響下,樁基礎能夠與上部結構及地基土體相互結合,使結構保持更加穩定的狀態。

2 土建施工中常見樁基礎種類

第一,人工挖孔樁。應用人工方法展開成樁作業,施工過程更加簡單,環保優勢更為顯著,不會消耗過多的資金成本。在具體施工過程中,需先展開擴孔作業,結合地下水流量等多項要素,科學調整擴孔環節。為使施工過程更加穩定,還應將鋼筋籠設置在透水層處,利用混凝土加以填充。當混凝土施工完成后,還應根據設計直徑展開開挖作業,使孔壁結構保持穩定。當完成一段樁孔開挖工作后,需及時展開混凝土澆筑。第二,混凝土成樁。針對各類高層建筑,在樁基礎施工過程中,混凝土成樁應用更為廣泛,常見混凝土成樁方法涵蓋靜壓法、沉樁法等,該種成樁形式操作過程更加便捷,施工效率更高。第三,灌注樁成樁。目前,灌注樁成樁技術體系已十分成熟,其中作業成孔、沉管成孔等方法應用廣泛。施工人員需先將鋼筋籠設置在樁孔內,隨后展開混凝土澆筑。當混凝土強度達到標準后,再展開上部結構施工。第四,振動成樁。振動成樁是應用電機振動夯實地基,提高地基結構密度。將振動器設置在樁頂,依托樁體重力、振動器動力,將樁基沉入地基內,使地基結構形成密實的整體[2]。

3 土建施工中樁基礎施工要點

3.1 前期準備

在樁基礎施工環節展開前,施工人員應加強區域地質條件勘察及測量。掌握施工現場地形地貌,還應結合建筑工程施工要求,明確地質因素、水文因素對后續施工環節產生的各項影響。當勘察完成后,設計人員應將各項數據作為樁基礎施工方案的設計依據,以此為前提編制工程圖紙內容,強化圖紙的科學性、可行性及準確性,確保樁基礎施工技術與工程建設實際要求一致。除此之外,還應根據工程圖紙及施工方案內容,做好材料采購、設備采購及技術交底。部分施工人員的能力與素養難以滿足工程建設要求,還應組織進場前的培訓工作,并開展技術交底工作,確保施工人員充分掌握樁基工程施工要點、施工流程及施工標準。樁基礎施工環節復雜,施工單位應結合樁基礎施工環節特征,從事前角度出發,擬定應急預案。當出現突發事故時,盡可能地降低事故對施工人員產生的影響,將損失控制在最低。

3.2 定位

當施工現場勘察完成后,結合建筑工程施工要求,做好水準點測量。為提高水準點測量精準程度,應將水準點誤差保持在0.5cm以下,以此提高樁基礎定位精度。除此之外,在平面定位過程中,施工人員還應充分考慮到方位角及間距等因素對定位結果產生的影響,結合建筑工程實際情況,采取有針對性的測量手段,以此使樁基礎定位更加精準。

3.3 護筒埋設

在護筒埋設過程中,施工人員應根據建筑工程施工標準完成鋼制護筒制作。根據平面及垂直傾角等各項要素做好鋼制護筒埋設。在此環節中,施工人員應判斷鋼護筒中心線是否為垂直狀態,避免后續環節中出現樁體傾斜等質量問題。

3.4 鉆孔作業

在鉆孔過程中,施工人員需根據建筑工程所處環境特征,科學選擇鉆頭種類。例如針對泥質沙巖,應選擇滾刀鉆頭;針對黏土,應選擇單環四翼鉆頭。為提高鉆孔水平,還應做好泥漿護壁處理。在此過程中,施工人員應科學調整泥漿配比,確保其與工程建設要求一致,避免泥漿雜質過多導致護壁效果受到影響。除此之外,在鉆孔階段,施工人員還應加強泥漿含砂率控制,將泥漿膠體率保持在95 %以上,通過這種方式強化鉆孔環節中泥漿護壁的穩定性,避免塌孔等事故出現[3]。

3.5 清孔

一般情況下,應分兩次完成孔洞清理。在首次清理過程中,施工人員應做好孔洞檢查,隨后清理殘存泥漿。當首次清理完成1h后,再展開泥漿護壁性能檢查,確保泥漿護壁性能與工程建設標準一致。此外,施工人員還需應用探測設備實施孔深度及孔傾斜率等各項參數檢查,避免鉆孔過程中出現施工偏差。在二次清孔過程中,施工人員可利用氣舉反循環法提高清潔水平,應用風管清理孔洞內殘渣,為后續施工環節的展開提供有利條件。

3.6 鋼筋籠制作

在樁基礎施工階段,可借助鋼筋籠調整混凝土澆筑范圍,強化樁基礎結構的穩定性。在鋼筋籠安裝過程中,施工人員需做好鋼筋材料性能指標分析,判斷其能否滿足工程建設要求。除此之外,還應按照技術標準做好鋼筋表面除銹處理及結構調直處理,避免后續施工質量受到影響。在鋼筋籠制作階段,施工人員應加強主筋接頭數量控制,將相鄰接頭距離保持在1m以上。在鋼筋籠安裝前,還應判斷孔內是否存在殘留物,并做好后續清理,避免施工效果受到影響。如無殘留物存在,則應展開鋼筋籠吊裝。在吊裝過程中,還應做好鋼筋籠垂直度調整,吊裝完成后再進行

固定。

3.7 混凝土澆筑

混凝土澆筑是樁基礎施工中重要的工序,施工人員需選擇直徑達標的無縫鋼管實施注漿作業。在注漿工作展開前,施工人員應做好混凝土配比及性能檢查,確?;炷辆哂辛己玫暮鸵仔约傲鲃有?。除此之外,為提高注漿工作水平,還應確保澆筑過程連續。但需要注意的是,為避免混凝土澆筑完成后出現滲水等問題,還要做好水密性實驗,結合實驗結果分析后續混凝土澆筑質量。當混凝土澆筑完成后,還需及時展開養護工作,應用灑水或覆蓋塑料薄膜等方法,避免混凝土結構出現裂縫問題。

4 土建施工中樁基礎施工控制要點

4.1 優化施工方案

應根據建筑工程實際情況及施工現場環境特征,擬定內容完善的樁基礎施工方案。針對各類高層建筑,設計人員需適當提高基礎結構水平承載能力,避免后續出現傾斜等事故。針對軟土地基及特殊地基,為提高建筑工程施工水平,設計人員應強化樁基礎結構的抗震性能。具體而言,在實際設計環節中,應充分考慮到樁基礎承載能力,判斷結構是否會出現形變等問題,提高各項數據的準確性,為施工方案內容完善提供有利條件。

4.2 加強樁基礎定位監測

在沉管灌注樁及預制樁基礎施工環節中,擴孔擠壓會導致地表結構出現隆起,此時坐標點也會隨之發生移動。如未做好樁位二次檢查,仍將原有樁點作為參照,將會導致成樁效果受到嚴重的影響,甚至還會導致樁位偏移等問題出現。所以在施工環節展開前,應做好樁基礎定位監測。在成樁過程中,及時調整樁基礎點位,確保樁點更加精準,避免樁基礎施工質量受到影響[4]。

4.3 明確樁基礎施工要點

在樁基礎成孔后,施工人員應做好樁孔深度及傾斜度等數據測量。當發現問題時,應及時采取有針對性的手段予以解決,避免后續施工環節出現斷樁等事故。在開挖工作展開前,施工單位應做好成樁資料及測試資料分析。如分析過程中存在質量爭議,則應停止后續作業,當意見統一后,再展開后續施工環節。除此之外,對于地質條件復雜的樁基礎工程而言,應加強施工環節監督管控,確保樁基施工環節規范性及標準性,避免施工效果受到影響[5]。在壓樁前,施工人員還應及時清理樁位下方雜物,加強樁基礎平直度分析。如樁基礎未滿足施工要求,則應停止作業,再采取有針對性的補救方法。在成樁過程中,施工人員應加強鉆孔質量及灌入程度檢查,避免工程建設效果受到影響。

4.4 科學選擇樁基礎處理方法

加強樁基礎施工管理是提高樁基礎結構施工水平的重要舉措。在建筑工程施工階段,受多種因素影響,質量問題時有發生。施工單位應結合質量問題實際情況,采取有針對性的處理方法,提前制訂有針對性的補救方案,在提高樁基礎施工質量的基礎上,避免工期延后問題的出現。常見樁基礎質量問題補救方法如下。第一,補沉法。在預制樁施工階段,如樁基礎埋深過淺,或受土體擠壓出現隆起現象,則可應用補沉法科學調整樁基深度。第二,補樁法。在樁基礎施工階段,如樁間距過小,將會導致后續施工環節展開受到嚴重影響。在此過程中,施工人員可先展開鉆孔處理,再應用植樁或沉樁的方法完成補樁工作。第三,補送結合。在樁體連接過程中,樁柱將會出現下沉現象,如連接部位存在質量問題,就會導致樁結構出現脫離。在此環節中,可應用補送結合的方法實施處理。在具體操作過程中,施工人員需復打異常樁體,在樁基下沉后,重新固定接頭。在補樁時,還應增加完整樁基,通過這種方式強化樁基豎向承載能力。第四,偏差糾正法。當樁基結構出現傾斜現象時,施工人員可應用千斤頂糾正樁基偏差,實現樁基復位。但需要注意的是,該種處理方法具有顯著的局限性,只有未出現斷裂且傾斜角度較小的樁基才可應用該種方法。第五,承臺擴大法。如樁基承臺難以滿足建筑承載要求,則可應用擴大承臺面積的方式展開處理。除此之外,施工人員還可應用連接獨立承臺或設置抗震地梁等方法,強化樁基礎結構性能。

5 結語

隨著人民群眾生活質量的不斷提高,對建筑工程施工水平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土建工程是建筑工程施工環節中不可缺少的工作內容,樁基礎施工是土建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為提高建筑工程施工水平,強化基礎結構的穩定性,應加強樁基礎施工技術應用及研究。根據建筑工程施工現場實際情況,明確建筑工程所處區域地質環境等信息,擬定內容完善的樁基礎施工規劃,提高樁基礎結構的穩定性及強度,確保各項管理措施落實到位,為后續施工環節的高效展開提供先決條件,提高建筑工程施工水平,延長建筑工程使用壽命。

參考文獻

[1]區琰安,陳渙景. 工業廠房地基基礎與樁基礎土建施工技術分析[J]. 中國建筑金屬結構,2022(1):50-51.

[2]王靜. 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的樁基礎施工技術探究[J]. 內蒙古煤炭經濟,2021(17):172-173.

[3]郝敬師,王靜. 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的樁基礎施工技術探討[J]. 工程建設與設計,2020(12):204-205.

[4]陳義貴. 試論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的樁基礎施工技術要點[J]. 建材與裝飾,2020(7):33-34.

[5]呂喆,張天逸. 試論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的樁基礎施工技術[J]. 科技創新與應用,2016(3):251.

猜你喜歡
土建施工樁基礎施工技術
樁基礎古今之用
CFG樁基礎施工質量控制探討
承臺在樁基礎抗彎中的應用
芻議土建施工中的高支模施工技術
淺談工業廠房土建施工的施工工藝
關注建筑工程領域內的土建施工技術應用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