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乳與牛乳脂肪球的主要成分及結構功能對比研究進展

2023-08-12 00:42李曉東于曉雪張秀秀賈志斌許燕玲畢連吉
食品科學 2023年13期
關鍵詞:人乳牛乳甘油三酯

李曉東,于曉雪,劉 璐,張秀秀,賈志斌,許燕玲,畢連吉

(東北農業大學食品學院,乳品科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黑龍江 哈爾濱 150030)

眾所周知,人乳是嬰幼兒最理想的天然食物,人乳中豐富的營養物質為嬰幼兒的生長發育提供了能量和營養。但是當人乳不能滿足嬰幼兒營養需求時,一般選擇嬰幼兒配方乳粉作為營養補充食品,目前大部分的配方乳粉來源于牛乳[1],嬰幼兒配方乳粉的基本原則是調節牛乳成分,使其最大程度接近人乳[2]。而脂質作為一種重要的能量來源,占人乳的3%~5%,可以為嬰兒提供超過50%的能量[3]。所以研究人乳與牛乳的脂肪差異,為配方乳粉提供理論依據成為必要的研究課題。

乳脂大部分以脂肪球的形式分散在乳中,脂滴被完整的脂肪球膜(milk fat globule membrane,MFGM)包裹形成乳脂肪球。MFGM由乳脂肪球膜蛋白(milk fat globule membrane proteins,MFGMPs)和乳脂肪球膜脂質(milkfat globule membrane lipids,MFGML)構成。復雜的MFGM結構確保了脂質在乳中的穩定分散,膜上的極性脂質和糖蛋白誘導靜電和空間排斥,防止脂肪球聚集[4]。大部分的乳脂質分布在乳脂肪球中(甘油三酯、部分膽固醇及未酯化的脂肪酸、脂溶性維生素等),磷脂和膽固醇在MFGM及水相中都有分布。近年來,乳脂肪球由于在嬰幼兒發育成長中發揮著重要作用而被人們廣泛關注。牛乳與人乳的乳脂肪球是否具有相同的作用逐漸成為研究熱點。目前,許多嬰幼兒配方乳粉中已加入牛乳MFGM(提取到的MFGM是不完整的),與普通配方粉和人乳喂養對比發現,其喂養效果明顯好于未添加MFGM配方乳粉,但還不能達到人乳喂養的效果[5]。這說明MFGM具有一定的特殊功能性,同時牛乳與人乳的MFGM在的功能性也存在一定差異,仍需進一步探索。本文綜合國內外的實驗研究,從蛋白質、脂類組成和結構功能對比分析牛乳與人乳脂肪球的異同,旨在為增加牛乳MFGM的利用率及價值,改善模擬乳脂肪球結構提供參考,以期進一步優化嬰兒配方乳粉的組成。

1 脂肪球膜蛋白質組成差異

隨著質譜分析技術結合生物信息學分析在蛋白質組成分析和結構預測方面的應用[6],MFGMPs得到廣泛研究。對于人乳與牛乳脂肪球蛋白質的差異,主要表現為蛋白質種類和豐度的不同。

MFGMPs是膜結合蛋白,蛋白質的分子質量各不相同(15~240 kDa),包括大量的糖基化蛋白和跨膜蛋白,還有一些蛋白(如乳凝集素PAS 6/7)松散地吸附在膜表面[7]。MFGMPs主要是由黃嘌呤氧化還原酶、嗜乳脂蛋白、乳脂肪球表面生長因子8這3 種膜蛋白構成[8]。由于MFGMPs具有抗癌、增肌、提升運動能力、防止幽門螺桿菌感染、促進腸道健康以及提高自身免疫的作用,已作為原料被應用于食品加工中[9]。差異蛋白的研究可以促進MFGMPs在產品設計中的正確管理,如補充特定MFGMPs或者特定蛋白的干擾素等。

1.1 脂肪球膜蛋白種類差異

國內一項研究采用納升液相色譜-靜電場軌道組合式高分辨質譜對成熟期(超過6 個月)的人乳和牛乳中的MFGMPs進行檢測。相關生物信息學分析結果表明,人乳和牛乳中分別檢測到863 種和454 種蛋白,分別獨有688 種和279 種,其中二者共有175 種[10],其共有蛋白質的種類與Lu Jing等[11]鑒定的結果(166 種共有蛋白)相近。人乳中差異蛋白數量約為牛乳的2 倍。而另一項相關研究利用十二烷基硫酸鈉-聚丙烯酰胺凝膠電泳和基于基質輔助激光解吸飛行時間質譜的蛋白組學方法對人乳(泌乳期為1~3 個月健康人乳)與牛乳中的MFGMPs進行分離鑒定,結果表明,人乳MFGM中鑒定出1 545 種蛋白,牛乳MFGM中鑒定出488 種蛋白,其中人乳中有1 230 種特異性蛋白,牛乳中有173 種特異性蛋白,人乳與牛乳MFGM中共有蛋白為315 種[12],人乳MFGMPs的種類約為牛乳MFGMPs的3.17 倍。兩項研究利用不同的方法,結果數據中牛乳MFGMs種類相差34 種,而人乳MFGMPs種類相差682 種。這種數據差異不但與分析方法相關,也與所用人乳樣品泌乳期緊密相關。泌乳早期人乳中的蛋白質種類遠比大于成熟期的人乳,這說明不同泌乳期的乳中蛋白質的差異不僅表現為酪蛋白和乳清蛋白不同,MFGMPs的差異也很大。泌乳期間人乳是動態變化的,因此對配方乳粉進行嚴格分段十分必要。

人乳和牛乳MFGM在參與宿主防御的蛋白質組分方面也不同。Hettinga等[13]研究證實,人乳(在人乳MFGM鑒定的234 種蛋白質中有51 種宿主防御蛋白)和牛乳(在牛乳MFGM鑒定的232 種蛋白質中有44 種宿主防御蛋白)之間的宿主防御蛋白種類總數相近。然而,與牛乳MFGM相比,人乳MFGM中富含更多免疫球蛋白,而牛乳MFGM中富含較多抗菌蛋白。蛋白質分子功能分析結果表明,人乳MFGMPs高度參與甘油三酯代謝過程、無機物的反應和翻譯延伸過程;牛乳MFGMPs高度參與調節肌動蛋白細胞骨架組織、碳水化合物分解代謝過程和防御反應。MFGM起源于內質網和質膜,人乳MFGM富含內質網蛋白,而牛乳MFGM富含質膜蛋白[12]。來源于內質網的蛋白大多是分泌蛋白,其與抗體免疫有關,而質膜上的蛋白與受體識別等免疫功能相關。

與牛乳MFGMPs的種類相比,人乳MFGMPs中蛋白種類更加豐富,免疫蛋白含量更多。研究結果的差異是不同研究中采用的鑒定和定量蛋白質組學方法不同以及樣品差異所致。人乳MFGM特異性蛋白在生物過程中主要參與代謝過程,在分子功能方面主要具有結合作用,在細胞組成方面主要參與細胞器的組成,所以母乳對于嬰兒早期的免疫系統尤為重要。

1.2 脂肪球膜特殊蛋白豐度差異

除種類的不同,牛乳與人乳MFGMPs的豐度也存在顯著差異。景萌娜等[10]對人乳和牛乳蛋白樣品的比對結果進行分析,發現人乳中MFGMPs含量明顯比牛乳高,并且絕大部分蛋白在人乳中的含量均高于牛乳,如聚簇蛋白等;少數蛋白則在牛乳中的豐度高于人乳,如S100-A8、Mucin-15等;個別蛋白在兩種乳品中沒有明顯差異,如嗜乳脂蛋白亞族的嗜乳脂蛋白亞家族1成員A1等。Yang Mei等[14]研究牛初乳(牛初乳樣品取自產后0~5 d的中國荷斯坦奶牛)的蛋白表達,確定了某些MFGMs在人乳和牛乳中具有不同的豐度。方差分析結果顯示人乳和牛乳之間26 種初乳MFGMPs豐度存在顯著差異(P<0.05)。與牛初乳MFGMs相比,人初乳中這些蛋白質有9 種上調、17 種下調,上調的蛋白質主要參與免疫功能,由此可見早期的人乳對于嬰兒的免疫功能建立特別重要。然而,人初乳中下調的17 種蛋白質,其功能對于牛犢十分重要,但對嬰幼兒而言,這些蛋白質含量的增加可能會加重嬰兒消化吸收負擔。例如,被下調的MFG-E8能夠提供營養,加速清除凋亡細胞[15];聚集素蛋白參與多種生物加工過程并具有聚集細胞的生物功能[16]。嬰幼兒生長發育相比牛犢較慢,對營養和生物合成的蛋白需求量較牛犢少;其次β-乳球蛋白對小牛具有一定的生物活性和免疫功能[17],但對于嬰兒卻是主要的過敏原,這是由于嬰兒的消化系統尚未發育完全,β-乳球蛋白較容易被完整吸收,并被免疫系統判斷為病原體,容易造成嬰兒過敏。此外,下調的葡萄糖苷酶是生物體內糖代謝途徑中的重要成員之一,葡萄糖苷酶可以參與纖維素、淀粉及糖原的代謝以及多種生理生化途徑,這對小牛較為重要,而嬰幼兒基本不攝入淀粉和纖維素,對這種酶的需求小。

1.3 糖蛋白

雖然MFGM中不含純碳水化合物,但具有一些糖綴合物。在MFGM中,寡糖多與含氮化合物連接,主要以糖基化形式出現,其次還有糖脂。糖基化在許多生物過程中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包括細胞間通訊、定位、免疫系統過程和發育。國外一項研究從荷斯坦奶牛和人乳MFGM制劑中分離出糖胺聚糖,并對其進行表征。人乳MFGMPs組分中的糖胺聚糖含量是牛乳MFGMPs組分的5~10 倍[17]。

Cao Xueyan等[18]在兩個泌乳階段收集人乳和牛乳,并采用蛋白質組學方法分析和比較人乳和牛乳MFGM的糖蛋白質組。在人初乳、人成熟乳、牛初乳和牛成熟乳中分別鑒定出843、718、614 種和273 種N-糖苷肽,對應于465、423、334 個和176 個糖蛋白。關于初乳,人乳和牛乳共有65 種糖肽和156 種糖蛋白。人類初乳特有的N-糖蛋白主要參與吞噬體、細胞黏附分子、溶酶體和結核途徑,而牛初乳特有的N-糖蛋白與補體和凝血級聯、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和溶酶體有關[19]。研究表明,大多數已鑒定的糖蛋白在人初乳、人成熟乳、牛初乳和牛成熟乳中都只有一個氮糖苷。此外還發現,N-糖蛋白分別參與人初乳、人成熟乳、牛初乳和牛成熟乳中163、141、101 個和67 個京都基因和基因組百科全書(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途徑[18]。人乳糖蛋白代謝途徑明顯多于牛乳,機體借助于各種不同的代謝途徑充分利用營養素或消化產物從中獲得能量,以及機體構成所需要的各種“原材料”。

隨著蛋白質組學和糖組學的發展,有研究者使用液相色譜-質譜聯用儀比較了人乳和牛乳的MFGM糖表位和糖鏈的差異[20],牛乳MFGM的O-連接寡糖主要基于核心1型結構,而人乳MFGM的O-連接寡糖幾乎完全基于核心2型結構,核心2型結構為O-連接寡糖的進一步延伸提供了途徑,核心2酶——N-乙酰葡糖胺β1-6轉移酶被認為是產生更復雜類型的O-連接寡糖的關鍵酶[21]。此外,Lewis血型抗原的Lewis a和Lewis b碳水化合物抗原表位存在于人乳中,但在牛乳MFGM中沒有,如人乳MFGM的N-連接寡糖經巖藻糖基化的末端表位修飾,而牛乳沒有,并且沒有觀察到與人乳一樣的糖基化復雜性[22]??傊?,從不同的角度切入,人乳和牛乳MFGM的糖基化和糖綴合物顯著不同,且牛乳的糖基化提供了與人乳不同的針對病原體的保護作用。

2 脂肪球脂質組成差異

脂肪球由甘油三酯核心和MFGM構成,MFGM中的脂質主要由極性脂質(如磷脂)組成,中性脂質,如三?;视?、二?;视?、單?;视?,以及游離脂肪酸和固醇也存在于MFGM脂質組分中[23],人乳與牛乳中的這些成分差異近年來不斷受到關注。乳脂肪球的存在是為了運輸乳脂肪,MFGM能夠保持甘油三酯均勻分散在乳體系的水相中[24],使乳脂肪球保持穩定。它們不僅是能量的主要傳遞載體,還具有許多重要功能,如預防膽固醇誘導的動脈粥樣硬化、增強免疫反應和抗糖尿病作用。此外,乳脂在胃和腸消化過程中產生的游離脂肪酸等消化產物還具有抗病毒和抗原生動物活性[25]。

2.1 脂肪球膜脂質組成差異

極性脂是生物膜結構的骨架,乳中的極性脂主要存在于MFGM中。此外,MFGM磷脂在新生兒抵御病原體中發揮重要作用[26]。人乳極性脂含量(1 462.99 μg/mL)顯著高于牛乳(P<0.05),且人乳及牛乳遵循鞘磷脂(sphingomyelin,SM)>神經酰胺(ceramide,Cer)>磷脂酰膽堿(phosphatidylcholine,PC)>己糖基神經酰胺(hexosyl ceramide,HexCer)的分布規律[27]。牛乳與人乳所有極性脂質總量均存在顯著差異,磷脂酰肌醇(phosphatidylinositol,PI)在人乳脂肪膜中的含量比在牛乳脂肪膜中高,Hex2Cer含量在人乳中比牛乳中低[28]。并且人乳磷脂中SM含量也比牛乳中更豐富,而牛乳中PC和磷脂酰乙醇胺(phosphatidyl ethanolamine,PE),即卵磷脂和腦磷脂比人乳中多[29]。人乳中含量最高的PC脂質分子是PC(18:0/18:2),占8.53%,而其在牛乳中僅占3.01%。相反地,PC(16:0/18:1)在牛乳中占4.95%,是含量最高的PC類脂質分子,而其在人乳僅為1.17%。人乳中含量最高的SM類脂質分子為SM(d16:0/26:1),牛乳中含量較高的SM為SM(d15:0/24:1)和SM(d14:0/18:1)[28]。

在極性脂的脂肪酸組成方面,研究結果顯示,牛乳極性脂質中不飽和脂肪酸(unsaturated fatty acid,UFA)含量為42.9%,人乳中極性脂質的UFA含量為37.1%,表明在牛乳MFGM中存在的UFA比在人乳MFGM中多。這可能因為人乳極性脂中較牛乳含有更多的SM,而SM含有更多的飽和脂肪酸(saturated fatty acid,SFA)[30],并且人乳中連接超長鏈脂肪酸的SM高于牛乳,連接超長鏈脂肪酸的SM是MFGM脂筏區的主要成分,這種獨特的結構構成了細菌和病毒特定的黏附部位,從而使MFGM具有抗菌特性。因此可以推斷人乳較牛乳具有更高的抗菌特性[28]。人乳MFGM的主要脂肪酸是油酸(C18:1),而牛乳MFGM的主要脂肪酸是棕櫚酸(C16:0)[1]。

膽固醇是牛乳中最豐富的甾醇,在乳中有重要作用。大多數膽固醇位于MFGM中,膽固醇最重要的功能是其作為膜的一個組成部分,提供了足夠的穩定性和流動性。另外,膽固醇與SM緊密排列共同形成脂筏區,脂筏在脂質代謝中發揮重要作用[31]。研究表明,牛乳和人乳中的膽固醇含量分別為293 mg/100 g和351 mg/100 g,鏈甾醇(即24-脫氫膽固醇)是人乳中主要的微量甾醇[29],這與Benoit等[32]的報道結果一致。相比之下,牛乳中主要的微量甾醇是7-烯膽(甾)烷醇。與人乳相比,牛乳中未檢出鏈甾醇和羊毛甾醇[30]。

2.2 甘油三酯核心的差異

人乳中性脂質量濃度(47 749.40 μg/mL)顯著高于牛乳(P<0.05)。甘油三酯在人乳與牛乳間存在顯著差異,牛乳中16 種甘油三酯的含量高于人乳,而牛乳中TG(14:0/16:0/18:0)與TG(16:0/17:0/18:0)的含量顯著高于人乳(P<0.05)[27]。此外,牛乳中10 種甘油二酯含量高于人乳,人乳中SFA含量較低,其中C14:0、C15:0、C16:0、C17:0及C18:0的含量顯著低于牛乳[28],而長鏈SFA可產生與便秘和骨礦化有關的不可吸收鈣皂[33]。Yao Yunping等[34]研究顯示人乳中的UFA比牛乳中的UFA多約2 倍,該結果和Malacarne[35]、Ceballos[36]等的研究結果一致;但對比發現,其研究中中國人乳脂肪中多不飽和脂肪酸(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PUFA)含量略高于北美和歐洲地區[37]。這可能與中國婦女食用植物油(主要是大豆油)較多有關,這可能導致人乳脂肪中C18:2含量較高。牛乳比人乳含有較高比例的SFA,因此牛乳比人乳的熔點溫度高,人乳MFG比牛乳流動性好,并且SFA和單不飽和脂肪酸(monounsaturated fatty acids,MUFA)已被證明會影響新生兒腸道的微生物群多樣性[38]。而人乳n-3 PUFA和n-6 PUFA含量以及n-3/n-6與PUFA/MUFA的比例顯著高于牛乳(P<0.05)。

人乳與牛乳相比含有更少的短鏈及中鏈甘油三酯、更多的長鏈甘油三酯。人乳中的花生四烯酸(C20:4)含量非常低,而油酸(C18:1)含量很高[39]。脂肪酸在甘油骨架的3 個立體特異性位置(sn-1、sn-2和sn-3)酯化形成甘油三酯[40]。乳脂中脂肪酸在甘油三酯分子上的排布不是隨機的,這種非隨機排布是由乳腺組織中?;D移酶的特異性決定,不同動物乳中脂肪酸在甘油三酯中的位置分布也有一定差異。就甘油三酯的組成和結構而言,在人乳中約70%~88%的棕櫚酸(C16:0)位于sn-2位,而在牛乳中sn-2位上僅發現40%~45%的棕櫚酸[41]。由于人體內參與消化的主要酶(胃脂酶和胰脂酶)偏向作用于甘油三酯sn-1,3位的酯鍵,棕櫚酸在sn-2位上可以增加嬰兒對脂肪酸的吸收,降低鈣的流失,確保了脂肪酸和鈣的更高吸收[40],使得人乳比牛乳更易消化。而且這種構型,對腸黏膜穩態、腸道微生物群和免疫反應十分重要。但是在臨床試驗中缺乏證據證明sn-2位棕櫚酸與新生兒健康之間存在明確的因果關系,基于此,歐洲兒科胃腸病學、肝病學和營養學學會建議在嬰兒配方乳粉中不應含高含量的sn-2棕櫚酸[42]。因此需要進一步研究證實,sn-2棕櫚酸的自身作用及其與其他物質結構的復合作用。

3 脂肪球的結構和功能

在所有哺乳動物乳中脂肪均以脂肪球的形式存在。在電子顯微鏡中可觀察到正常乳的脂肪球呈明亮的小滴狀,有強烈的折射光,在小脂滴表面每個脂肪球表面都被膜所包覆,由于光學效應,膜呈褐色[43]。脂類在乳中以脂肪球的特定形式存在[44](圖1),即基于甘油三酯非極性核心的脂蛋白組合體,由復雜的三層膜穩定。三層膜由與一般生物膜相同的磷脂雙分子層和一層磷脂單分子層組成,蛋白質、酶和膽固醇等物質鑲嵌在磷脂層表面或者貫穿其中[45]。通過共聚焦激光掃描顯微鏡觀察發現,三層磷脂膜以不同的極性脂質為骨架,蛋白和糖蛋白在MFGM上不均勻分布,呈補丁或網狀結構[46],且這種脂質結構為哺乳動物乳汁中所共有。極性脂在MFGM中的非隨機分布具體可分為由包含PE、PC、PI、磷脂酰絲氨酸(phosphatidylserine,PS)的甘油磷脂與蛋白質、糖蛋白共同組成的液相無序區以及由SM和膽固醇構成的液相有序區[44]。

圖1 乳脂肪球結構圖[44]Fig.1 Structure of milk fat globules[44]

Zanabria等[47]的研究結果顯示MFGM熱變性程度與抗增殖能力的喪失有一定關系,當用胰蛋白酶或磷脂酶水解時,MFGM的生物活性明顯降低,表明MFGM的生物活性不僅與其活性成分相關,還與其結構密切相關。例如,MFG-E8具有PS和高曲率膜的選擇結合性質,而這正是MFGM的成分和結構特征。這些研究證實了MFGM的超分子結構具有重要的生物學意義。近些年研究表明,乳脂肪球結構的存在有助于消化,而且MFGM還具有許多特殊功能,如免疫、促進大腦和神經發育等功能[40]。因此乳脂肪球的結構與功能還需進一步探索研究。

3.1 結構差異

牛乳和人乳MFGM的結構差異在于人乳脂肪球表面排列著長0.5 μm的絲狀體,而牛乳脂肪球表面沒有,經鑒定這種絲狀體為糖蛋白,可以通過加熱除去[48]。這種絲狀體可能具有促進脂肪球結合腸黏膜細胞的作用或是作為脂肪吸收中解脂酶的受體。Evers等[49]報道在組成和結構方面,同一物種和物種間MFGM具有異質性。不同物種間乳脂肪的平均粒徑也存在顯著差異。脂肪球粒徑從0.1 μm到20 μm不等。人乳脂肪球粒徑在1~10 μm范圍內,平均粒徑范圍為3~5 μm,其中大部分為4 μm,而牛乳脂肪球的平均粒徑約為3.4~4.0 μm[40],其中水牛乳為5.0 μm,乳脂肪球的平均粒徑受到動物種類、遺傳傾向、季節和營養等多種因素影響。多項研究發現,MFGM結構中的磷脂在調控MFG粒徑中發揮重要作用[50]。此外還有研究發現MFGMPs的組成和含量也會影響乳脂肪球直徑,因此人乳與牛乳因組成不同其乳脂肪球粒徑也不同[51]。

近幾年,用親脂性熒光探針和外源凝集素進行染色處理后,通過共聚焦激光掃描顯微鏡研究原乳中的MFGM結構十分普遍。Lopez等[52]研究發現在不同物種中,液體有序結構域以不同的形狀和數量存在。Yao Yunping等[34]研究發現,在牛乳中非熒光區域僅呈現圓形,而在人乳中既有圓形區域也有不規則區域。對此現象的解釋存在兩種假說,目前被廣泛接受的觀點是MFGM是完整的,但其存在一定區域不能與熒光探針結合[53]。非熒光區域是類似于細胞膜上的脂筏區,即Lopez等[54]所提及的剛性液相有序區,由于這部分區域結構緊密,熒光探針不能與之結合。熒光區域是液態無序區,人乳的不規則區域可能是富含SM的微區,這可能導致人乳比牛乳MFGM含有更多SM。這也意味著MFGM的結構與構成MFGM的磷脂及其脂肪酸的組成有很大的關系。由此可以推測由于牛乳與人乳MFGM中的磷脂和脂肪酸的不同,其結構也存在明顯差異。獲取乳脂肪球結構特別是MFGM結構的信息將是未來研究的關鍵,其結構與功能的關系也將成為研究的熱點問題之一。

3.2 功能差異

目前,對于牛乳脂肪球與人乳脂肪球功能作用的差異研究較少。但現有的研究已表明,脂肪球成分的差異導致兩者的功能也會存在較大的差異。不同的蛋白和脂質均有其特殊功能,不同的磷脂會對嬰兒大腦和神經發育產生影響;不同的蛋白也會影響嬰幼兒的免疫系統和消化功能,例如Mucin-1能夠抑制某些腸道致病菌與樹突狀細胞的結合,黃嘌呤氧化還原酶的抗微生物活性,這些MFGMPs的特殊功能活性為新生兒腸道提供營養保護[55]。除此之外,人乳中高比例的UFA對嬰兒的生長和發育也發揮重要作用。研究發現,來自人乳MFGM的乳凝集素作為一種跨膜蛋白,可以在體外抑制輪狀病毒感染,而來自牛乳MFGM的乳凝集素不能夠抑制輪狀病毒感染。人乳中的乳凝集素可能通過一種涉及蛋白質與病毒相互作用的機制發揮抗病毒作用,具體作用機制尚不明確,但這可能與牛乳和人乳蛋白質結構或附著的聚糖的差異有關[56]。

MFGM除能夠保持甘油三酯分散在乳體系的水相中,也能夠調節乳脂的反應性及其對消化脂肪酶的敏感性[57]。MFGM決定了脂肪在界面上的反應性和與消化脂肪酶的相互作用。比較人乳和牛乳的膜提取物(在牛酪乳粉中提?。┑奈锢砘瘜W特性發現,胃脂肪酶在單層人乳膜提取物中比在單層牛乳膜提取物中的滲透更均勻,人乳MFGM可能有利于胃脂肪酶的插入和在胃環境條件下更高的界面反應性,因此消化吸收性更好[58]。Pan Yue等[41]通過模擬體外消化研究也發現,牛乳與人乳在消化特性、消化物組成及脂解率等方面均存在顯著差異。

4 結語

乳脂肪球結構的存在有助于消化,并且MFGM還具有許多特殊功能,如已被明確的磷脂能夠促進大腦和神經發育以及發揮免疫功能。目前對于人乳和牛乳MFGMPs的研究比較成熟,牛與人乳MFGMPs種類和豐度以及糖蛋白種類存在顯著差異,蛋白的差異與牛乳和人乳的MFGM在消化過程和各種生物功能方面的差異密切相關。脂肪球脂質的差異主要表現為磷脂組成的差異和UFA和SFA分布比例的差異。盡管極性脂在細胞功能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信號傳導)[59],但是,目前對嬰幼兒配方乳粉的磷脂添加還沒有具體要求,這需要根據對乳磷脂進一步的研究作出調整。

關于脂肪球結構的研究還鮮有報道。牛乳與人乳脂肪球更微觀的結構域存在不同,但其結構的差異是否影響嬰幼兒的發育成長,這些仍不不明確,需要進一步探索。乳的營養功能與其中的活性物質、結構緊密聯系,牛乳和人乳脂肪球在消化、免疫、促進發育等功能方面表現出的不同是研究其活性物質、結構差異的目的所在。應了解兩者的不同,尋找減小兩者差異的方式。了解用不同物種的乳脂肪球特性有利于設計補充乳脂肪球組分的產品,以滿足消費者特定的需求,如增強免疫功能、調節膽固醇代謝或提供有益的極性脂質以支持認知功能等功能性食品。改善牛乳的處理加工方式,從而進一步優化配方乳粉,使其具有與人乳盡可能相似的功能性質是嬰兒配方乳粉母乳化研究長久以來的重要目標。

猜你喜歡
人乳牛乳甘油三酯
高甘油三酯血癥
牛乳中脂肪摻假檢測技術的研究進展
乳類食物中β-酪蛋白的結構及營養功能
消毒鮮牛乳還要煮嗎
極低出生體質量兒人乳喂養與早產兒視網膜病變發病率關系的Meta分析
臨沂市0-6月嬰兒人乳奶瓶喂養的現狀
蛋白質組學在人乳蛋白質研究中的應用
體檢時甘油三酯水平正常,為何仍需注意?
人乳脂中甘油三酯分析方法及組成的研究進展
高含量DHA/EPA甘油三酯的降血脂和保肝作用的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