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群眾文化與旅游產業融合發展路徑分析

2023-08-16 02:14萬寧
中國民族博覽 2023年9期
關鍵詞:旅游產業融合發展群眾文化

【摘 要】民族的發展依靠文化的力量,文化不僅是經濟的外部基礎,更是歷史進程的記錄。而文化的發展離不開群眾,因此在經濟發展過程當中群眾文化是十分關鍵的因素。隨著時代的發展,旅游行業不斷提升,將群眾文化與旅游業相結合能夠進一步提升群眾文化的影響力,擴大群眾文化影響范圍,有利于群眾文化豐富其開展形式和內容,同時也能夠推動旅游產業持續健康發展?;诖?,本文對群眾文化與旅游的相關概念進行簡要闡釋,并探討當前群眾文化與旅游產業融合發展現狀,最后提出幾點群眾文化與旅游產業融合發展路徑建議。

【關鍵詞】群眾文化;旅游產業;融合發展

【中圖分類號】F592;249.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4198(2023)09—094—03

引言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人們的日常生活質量也得到了提升,此外群眾對精神文明的需求也在逐步擴大,這也在潛移默化中帶動了旅游產業的發展。而群眾文化是影響人們日常生活的精神元素,目前我國大部分地區的旅游產業都在逐步與群眾文化相結合,也逐漸形成了當地特有的文化特色。但是大部分地區的群眾文化與旅游產業融合依舊存在不足,在群眾文化與旅游產業融合層面依舊存在較大的發展空間。

一、群眾文化與旅游相關概念

(一)群眾文化

群眾文化指的是在有關部門的調節下靈活運用社會各方力量,更好滿足實際群眾對精神文化層面的需求,在此基礎上通過開展各類文化活動建設全面的文化設施提升群眾的精神文化境界。隨著我國時代的發展,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各級各類有關部門積極開展群眾文化建設工作,目前我國群眾文化也在逐步向現代化標準化和系統化的高度發展,為我國旅游產業的發展也帶來了新的發展方向。

(二)旅游服務

旅游服務在實際發展過程中存在服務與政策之間缺乏銜接性的問題,隨著近年來我國民眾的生活質量不斷提升,對旅游業也提出了更高的標準和要求。再加上我國相關旅游政策的不斷創新,也進一步提升了旅游行業的服務質量,打造全新旅游品牌,已經成為旅游產業的發展趨勢。在這樣一個時代背景下,文化主管部門也應當認識到提高旅游產業的信息化、現代化和標準化的重要意義,因此如何提高旅游產業的現代化水平并增強工作人員的專業素養,滿足群眾的旅游精神需求。已經成為旅游行業發展的重要話題。

(三)群眾文化與旅游產業融合

不管是群眾文化還是旅游行業都旨在滿足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因此如何合理提升旅游服務的資金投入并提高工作人員的專業素養,來滿足社會公眾的實際精神文化需求成為當前旅游行業的發展目標。也就是說將群眾文化與旅游產業相結合,能夠進一步滿足群眾的深層次文化需求,這也是群眾文化和旅游產業未來發展的必然方向,對于提高群眾的生活質量,帶動當地經濟發展而言,有著十分關鍵的意義。

二、群眾文化與旅游產業融合發展現狀

(一)旅游資源開發不足

在群眾文化與旅游產業相結合的過程當中,應當將群眾作為重心,選擇群眾感興趣的方式開展文化活動,這才符合推動旅游文化與群眾文化相結合的原則。但是大部分旅游產業發展過程當中,對群眾文化的開發不夠深刻,片面地認為,群眾文化只是某種風俗習慣和民俗文化,導致在旅游與群眾文化相結合的過程當中出現群眾文化開發不深入的問題。不同地區在對旅游業與特色群眾文化進行創新發展時,可能會出現開發不均衡且宣傳內容出現偏差的現象,導致群眾在旅游的過程當中往往是走馬觀花,因此必須要在旅游行業當中深入挖掘文化資源,提升游客的精神文化感受。

(二)經濟支持力度不足

在旅游產業與群眾文化發展過程當中均受到了一定的資金支持,但是有一部分地區在開展群眾文化與旅游產業相結合的過程當中,并沒有認識到兩者融合的重要性,銀行等資金投入平臺對兩者的融合發展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所以在開展旅游產業與學生文化融合的過程當中,容易出現資金缺乏的問題。因此相關部門在開發旅游產業與群眾文化的過程當中,必須要給予足夠的經濟和資金投入,使文化產業能夠與旅游業實現雙向融合發展[1]。

(三)旅游產業鏈不完善

在群眾文化與旅游產業相結合的過程當中,必須要以群眾文化為輔助,推動旅游產業深入發展。盡管群眾文化的影響范圍較廣但是在對群眾文化進行建設的過程當中依舊存在不足,并沒有形成完整的群眾文化產業鏈。尤其是在群眾文化與旅游產業結合的過程當中缺乏完整的專業概念,并沒有將當地的群眾文化向品牌化的方向發展,所以大部分游客在旅游的過程當中并沒有感受到當地獨特的文化,也沒有獲得情感體驗。甚至由于在旅游產業與群眾文化相結合的過程當中出現了資金短缺的問題,也就導致群眾文化并沒有推動當地旅游產業進一步提升。

(四)文旅結合缺乏特色

在群眾文化與旅游產業相結合的過程當中,必須認識到當前市場的變化,對旅游產品積極創新和變革,吸引更多的消費者。旅游品牌要想真正提升在消費者心中的地位,就必須要突出其地方特色性,而群眾文化就是為旅游產業提供特色的主要源泉。在開展旅游與群眾文化相結合的過程當中,大部分地區缺乏具有明顯品牌特色的群眾文化和旅游發展形式,并沒有充分體現出當地獨特的文化優勢和旅游特色,只是照搬了其他地區的成功經驗,并沒有考慮到當地的實際文化風格和發展情況,很難在旅游市場當中獲取更多的立足之地。

三、群眾文化與旅游產業融合發展路徑

(一)以顧客為導向完善旅游項目

在群眾文化與旅游產業融合發展過程當中,必須要將顧客作為落腳點,以顧客的實際需求為驅動,進一步完善旅游項目。

第一,由于大部分游客去旅游不僅是為了欣賞當地的景色,更多的是為了了解不同地區的不同文化。因此各個地區的旅游負責人必須要迎合實際游客的文化需求,進一步完善旅游項目設置,將游客的實際需求作為驅動,滿足不同游客對文化和精神上的需求。這些文化不僅包括當地的歷史背景,更包括當地的風俗民情,更是當地的群眾文化。

第二,在旅游項目的創新和發展過程中,必須要重視文化建設。在實際群眾文化開發過程中,為了使文化能夠符合游客的精神需求,必須要深入了解旅游行業客戶的實際精神需求,從更加多元的角度展示當地文化,并將這些群眾文化與旅游項目相結合,豐富旅游項目開展方式[2]。

第三,在旅游項目建設過程中,區域文化是十分關鍵的部分,要想真正推動區域文化的提升,就必須要完善游客的游玩路線,進一步開發全新的旅游文創產品。比如在設計游客區域的建筑時,可以將當地的民族文化與旅游產業相結合,導游工作人員在開展正式導游工作之前,也需要對當地的民族文化進行深入學習了解當地比較知名的歷史故事和英雄人物。在對游客進行故事講解時,可以通過此類歷史故事激發其好奇心和崇敬感,使游客都能夠在景點當中感受到歷史文化的魅力,而不是單純享受風景的美好。除此之外旅游地區可以開展文化活動,吸引游客參與到文化活動當中,提高游客對當地文化的認同感和興趣,也能夠使更多的游客都能夠主動去了解當地的歷史文化,以此來推動當地旅游產業發展。

(二)把握市場變化提升文旅品牌影響力

要想真正提高旅游產業的市場競爭力,就必須要準確了解市場的變化趨勢,進一步推動群眾文化與旅游產業相結合。第一,在旅游產業與群眾文化融合發展過程當中,應當堅持以人為本的融合理念,遵循市場發展方向,挖掘群眾的實際旅游需求和精神文化需求,從而掌握不同人群旅行的真正需求。從本質上而言,大部分群眾愿意選擇旅游消費,更多的是為了感受不同的地域文化,因此相關旅游部門工作人員在開展旅游產業與旅游文化相結合的過程當中,必須要將工作重點放在把握群眾需求和市場發展趨勢上,開展針對性的旅游文化活動。

第二,應當精確定位群眾文化的市場需求,根據實際情況調整,群眾文化與旅游產業的融合方向與融合策略,進而提高旅游產業與群眾文化的影響力和影響范圍,真正落實文化傳承與發展工作。

第三,應當進一步提升對旅游產業與群眾文化融合的資金支持和技術投入,進一步推動旅游產業與群眾文化的融合,更加綜合和現代化。

第四,真正立足于群眾的實際文化需求和參觀體驗,開展豐富多樣且極具地方特色的文化活動,激發游客的參與熱情,同時也要充分發揮當地群眾的宣傳力量,推廣當地的文化遺產,讓更多的游客都能夠主動參觀當地景區。比如在青島地區有著十分豐富的文化資源,但是在當地卻并沒有形成專門的旅游品牌,所以當地可以借助旅游產業與群眾文化相結合的路徑,開展旅游產品宣傳,進而實現旅游產業的經濟效益[3]。首先,可以利用群眾喜聞樂見的抖音等短視頻平臺對當地的文化旅游景點進行大力宣傳,比如老城區的里院文化等,此外也要積極培育當地的龍頭旅游企業進而提升地區的旅游品牌影響力。其次,可以積極向外省游客介紹當地的旅游產品,利用旅博會等平臺向外省游客介紹旅游發展規劃以及當地的旅游特色。最后,可以利用各類體育賽事宣傳當地的旅游品牌。

(三)打造具有當地特色的文旅品牌

打造極具地方特色的文旅品牌是推動旅游產業與群眾文化相結合的有效措施,也是進一步推動當地經濟發展的重要方式。通過深入挖掘當地的地方文化特色和文化優勢,能夠進一步對當地的群眾文化進行宣傳,推動當地的旅游產業發展。

首先,可以利用當前的新媒體平臺宣傳當地獨特的區域文化,加強對地方區域文化優勢的宣傳力度,將宣傳文化作為發展旅游行業的立足點。比如可以利用抖音、微博等軟件與平臺,向人民群眾推送當地相關的旅游文化信息,突出當地的旅游特色,提升當地旅游產業與群眾文化的影響范圍和影響力。其次,可以將當地的民族文化作為重點宣傳對象,比如在青島的大澤山地區,可以將當地的膠東文化、黃河文化、紅色文化作為宣傳立足點,吸引更多的外地游客。最后,可以將當地的特色文化遺產作為宣傳立腳點,將景區打造為當地特色的文化商品,讓游客都能夠真正感受到當地的特色文化,給游客帶來更加豐富的旅游感受和情感體驗。

(四)完善群眾文化旅游基礎設施建設

群眾文化旅游基礎設施建設是推動群眾文化與旅游產業相結合的必然要求。

第一,進一步完善基礎設施是實現旅游產業與群眾文化高質量融合的重要措施。加強有關部門對旅游產業與群眾文化融合的投入力度和調控力度,對于地區的文化旅游景點,進一步完善其交通網絡規劃,明確旅游目的地的文化特色,并保障前往旅游地的便捷性[4]。

第二,進一步加強旅游地網絡信號建設,提高其網絡覆蓋率,完善群眾文化與旅游產業融合的配套設施,比如住宿餐飲、網絡購物、當地商場、咖啡廳等不同服務設施。同時也要在旅游地附近建設大型的景區服務設備,根據旅游業的相關管理和規定,進一步完善景區標識、景區公廁、景區停車場和游客服務中心,進而延長游客在旅游地的游玩時間,提高當地群眾文化的影響力,同時也能夠進一步提高景區的服務質量。

第三,設立專門的旅游管理部門,進一步落實景點的管理體系和管理責任制,加強對旅游景點進行定期監督和日常管理,根據當地的實際文化特征和旅游建設需求完善相應的配套設備設施。

第四,進一步完善旅游文化產業的人才質量和人才隊伍建設,滿足游客在旅行過程當中所需要的景點講解和路線咨詢需求,提高當地旅游產業的服務質量。

(五)培養群眾文化與旅游復合型人才

在群眾文化與旅游產業相結合的過程當中,復合型人才是必然要素,因此在文旅綜合發展的過程當中,必須要培養一批高質量的文旅復合人才,為當地的旅游發展與文化建設奠定堅實的基礎。

第一,進一步引進高質量復合型人才,對于碩士、博士等優秀群體給予不同的優惠政策。

第二,建立全面的人才晉升機制和內部選拔體系。通過企業有關部門聯合培養的方式,進一步提升當地文旅產業的人才質量和綜合素質。

第三,針對當地的實際建設需求開展符合文旅產業發展的專業性課程,當地高校的學生可以通過實習和技能比賽的方式提升個人的專業素養和實際工作水平,提高了當地人才的綜合素質。

四、結語

綜上所述,在旅游產業與群眾文化相結合的過程當中,能夠進一步提升群眾對文化的滿意度,同時也能夠帶動旅游與公共文化共同發展,將群眾文化和群眾的實際需求作為重心,重點開發當地特色旅游資源,打造文化旅游品牌,注重將群文文化作為發展落腳點,深入開發當地特有的優秀傳統文化,設計出真正符合當前旅游產業發展的實際文創產品,為當地經濟發展和文化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劉婧.新時代加強群眾文化調研及推進旅游文化發展的路徑[J].旅游與攝影,2022(15).

[2]楊嬌娜.關于傳承鄉村民俗文化藝術與發展群眾文化的思考[J].農家參謀,2022(1).

[3]邵婧.如何加強群眾文化調研及推進旅游文化發展[J].旅游縱覽,2021(21).

[4]李金利.新時期群眾文化與旅游業融合發展的思考與實踐[J].當代旅游,2021(22).

作者簡介:萬寧(1985—),男,漢族,山東青島人,本科,中級(館員九級),研究方向為群眾文化、播音主持。

猜你喜歡
旅游產業融合發展群眾文化
延安旅游產業發展中的政府職能探析
關于當前群眾文化工作的冷思考
淺論基層群眾文化緊跟時代步伐
經濟新常態下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的融合與發展
我國沿海地區旅游產業發展水平的量化測度
做好基層群眾文化工作的相關思考
全媒體時代地市黨報媒體融合的四個著力點
傳統媒體走出“融合發展”誤區的理論與現實
對旅游產業供應鏈構建的幾點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