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校畢業生就業難的問題分析

2023-08-19 13:06王麗莎
區域治理 2023年17期
關鍵詞:就業指導畢業生人才

王麗莎

商丘師范學院人文學院

引言

十幾年前如天之驕子般的大學生不需要為找工作發愁,但如今高校畢業生就業難問題已經成為一個社會事實。雖然進入大眾化教育階段后,我國僅僅在局部地區存在人才過剩問題,但全國范圍內高等教育人才緊缺仍然占據主導,也就表示,我國高等教育人才存在“局部”分布不均現象。雖然在地區和專業等局部層面出現了大學生就業難的問題,但是不少專業和地區人才匱乏現象仍然嚴重。因此,在新的發展形勢下解決好高校畢業生就業難的問題十分關鍵。

一、高校畢業生就業難問題剖析

(一)畢業生數量急劇增長

根據我國教育部相關數據統計發現,2002 年我國高校畢業生數量為145 萬,2011 年高校畢業生數量急劇增長到660 萬,而2020 年我國高校畢業生數量達到874 萬,2022 年高校畢業生數量突破1 000 萬,達到了1 076萬,也就表示,2022 年高校畢業生數量達到2002 年的7 倍多。畢業生數量的急劇增加使得部門地區和部門專業的社會人才需求出現緊張局面。

(二)畢業生未達到社會人才需求期望

當今畢業的大學生絕大多數都屬于“90”后或者“00”后。這一代人不乏拼搏精神,甚至有一些學生身上有著冒險精神,他們認為自己需要到“北上廣”等一些一線大城市才能真正體現自己的價值,才能展示自己的能力。雖然大型城市的就業機會相較于二三線城市更多,但是大型城市企業及社會對人才質量的需求也更高,大城市的人才集中度更高,從而導致大學生將面臨更加緊迫的就業壓力,由此可見,一線大型城市并不適合所有大學生發展,如果不切實際地一味投身大城市,過分追求理想崗位和高薪,忽略自身能力和職業技能水平,很容易面臨就業難題[1]。

首先,當代大學生擇業觀陳舊,對自身期望值過高。不少高校畢業生在畢業之際并未充分做好進入社會的準備,過分關注工作的體面性,甚至出現急功近利、過分追求高薪待遇及安逸工作環境的現象。但這部分大學生過高的期望值并未充分考慮自身期望值、能力水平是否與社會用工需求相匹配,從而導致高校畢業生的就業選擇與社會用工需求出現偏差;其次,當代大學生存在的心理素質差,適應能力不強的問題?!?0 后”“00 后”一代大學生成長于優渥的家庭環境下,在家庭長期的呵護下,大部分學生都出現了較強的心理依賴,在求職過程中一旦遇到挫折,很容易出現迷茫、不知所措的現象,甚至在面臨就業難時,部分學生會出現較大心理壓力,由此產生迷茫、焦慮心理,甚至在求職失敗后,部分學生會出現較大負面情緒,否定自己,對自己的未來喪失信心。最后,當代大學生缺乏實踐操作能力。各類因素的影響使當代大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和實際操作能力在大學學習期間無法得到充分培養,進入社會后會出現自身職業技能與社會用工需求不匹配的問題。

(三)不同地區對畢業生需求不同

隨著我國改革開放政策的不斷深入,大部分沿海地區以及一線大型城市迎來了高速發展時期,從而使得不少內陸地區以及國內二三線城市與一線城市之間的差距越來越大,國內大量人才、外資、創業人員大量涌入經濟發達地區,在這些地區就業的高校畢業生也贏得了更多的就業機會,其薪資水平和福利待遇也更好,而且在各經濟發達地區持續推出人才引進政策之后,這些地區的大學生數量越來越多[2]。

而對于部分經濟欠發達地區來說,高校畢業生面臨的是工資待遇較低、福利水平不高、就業機會少的現狀,雖然經濟欠發達地區也會實行一些人才引進計劃,但是受限于財政等各方面因素,并未發揮出明顯效果,最終導致經濟發達地區涌入大量的大學生,而不少經濟欠發達地區的高校畢業生數量嚴重不足,使得地區之間的人才狀況面臨著巨大差異。

(四)缺乏完善就業指導和信息咨詢服務體制

目前,國內大部分高校在學生就業指導工作開展方面仍然存在較多不足。不少高等院校對學生的就業指導工作重視程度不足,從而導致就業指導和信息咨詢服務缺失[3]。黨的十七大以來,黨中央作出全面開展大學生村官工作的戰略決策,這也是我國首次從國家層面來推出人才選配項目,其主要的目的是為我國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培養一批骨干人才,同時也為我國社會主義農村事業發展培養黨政干部后備人才和各行業優秀人才。此外國家還提出了畢業生西部志愿服務計劃、三支一扶計劃等,這些計劃的提出都是在積極鼓勵畢業生實現就業多樣化,但是各項政策在實際落實過程中并未充分體現出對高校畢業生的分流效果。

(五)學生自我認知不清晰

大部分大學畢業生的對自身的職業能力和自我價值不能從客觀角度進行全面認識,對于自身職業生涯也未做出長遠規劃。在就業過程中對自身期望值過高導致面臨選擇會左顧右盼,甚至一些學生忽視自我價值盲目攀比,輕事業、重名利,缺乏奉獻精神、責任感,導致在應聘中喪失機會。

二、高校畢業生就業難問題解決對策

(一)緊跟經濟發展,增加就業機會

社會經濟發展才是解決就業問題的根本所在,因此從政府部門角度,要盡可能地擴大就業與經濟增長之間的良性互動。在各項經濟政策的制定過程中要將促進發展、產業結構調整、深化社會經濟改革與擴大就業有機結合起來,在制定經濟社會政策和重大項目決策過程中要充分考慮擴大就業因素,在提升社會經濟競爭實力的同時,也要從促進擴大就業的經濟結構和增長模式角度出發[4]。

首先應該積極調整和推進我國經濟結構改革。持續加大對產業結構的調整和發展力度,加大服務業引導。其次要加快調整所有制結構,對中小企業和個體私營經濟發展給予高度關注。盡可能從政策角度為中小企業營造良好的營商環境。在市場準入和融資投資方面消除歧視,這樣才能夠讓中小企業在活躍市場和增加就業方面充分發揮出活力。

其次,正確看待世界經濟衰退帶來的機遇和挑戰。在三年的疫情影響下,世界各國經濟都出現了持續衰退,由此引發的經濟危機對高校畢業生就業也帶來了一定影響,國家應該從政策角度進一步明確高校畢業生就業服務和就業指導的相關職責,加強就業指導服務機構建設,這樣才能讓高校畢業生的就業指導工作得到穩步提升[5]。

(二)完善高校畢業生就業政策

1.規范法律法規,制定相關政策

在大學生就業指導方面,政府部門一直以來承擔著主要職責,因此,在經濟政策的制定和調整過程中,需要對當前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的形勢和主要任務進行充分考慮,真正保障就業與經濟發展銜接;同時從立法角度明確和完善高校畢業生就業指導工作機制,結合當今時代發展特征制定出高校畢業生就業的政策支持和法律保障政策,通過立法形式來確立高校畢業生就業指導的社會和法律地位。

高校畢業生作為社會中的一個特殊群體,在針對這一群體制定就業政策的過程中,不僅需要對國家層面的基本方針政策進行充分考慮,同時也要充分結合各地區實際發展狀況來制定出符合當地發展狀況的地方性就業指導政策[6]。

2.加強大學生就業信息公開

在當前的社會經濟形勢下,高校畢業生就業信息呈現出了真實性、變化性、目的性、實效性和共享性等一些特征。在高校畢業生擇業過程中,就業信息屬于非常關鍵的一個環節,也是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成功的基本前提,因此,不管是學校還是相關就業指導部門,應該盡可能全面、客觀地為畢業生提供就業信息。學生在獲取全面的就業信息基礎之上,才能夠真正找到符合自身發展需求的就業單位。

3.完善人才市場機制

為進一步促進高校畢業生順利擇業、就業,政府部門應該充分發揮主導作用,加強就業指導。近年來,我國高校畢業生就業市場化程序在持續深化推進,而且,在高校畢業生資源配置方面,市場機制發揮的調控作用越來越強,在高校畢業生的就業指導制度改革、高校體制改革等各個方面市場的帶動作用都不可忽視。因此,政府部門應該注重以政府為主導、以學校為基礎的畢業生就業市場培育,持續推進單位編制和用人機制的改革,讓各事業和企業單位在運作方面發揮出更多的自主權,這樣才能真正讓各單位結合自身需求引進人才。

(三)強化宣傳,扭轉大學生就業觀念

目前的高校畢業生群體中仍然存在良性就業觀念和不良就業觀念并存的現象。隨著我國就業形勢在不斷變化,人才市場中的買方市場逐步形成,在此形勢下,部分家長和學生可以積極主動地調整自身的就業觀念,但不少學生和家長仍然沒有認清社會市場經濟的發展趨勢,導致自己處在了矛盾之中。針對這一現象,應該采取有效措施對高校畢業生就業給予積極引導,引導畢業生扭轉傳統的不良職業觀念和矛盾心理,促進大學生形成正確的就業觀念。

(四)推動高校改革,突出人才培養的針對性

1.深刻理解高校人才培養內涵

高校的人才培養模式是以培養人才為目的而采取的一種人才培養構造和人才培養運行方式。對于同一類型的人才來說,可以有不同的人才培養模式,但是某一種具體的培養模式都有其獨特的構架。高校人才培養模式是人才培養中非常關鍵的一個要素。在師資力量、教學條件、學生等相關條件同等的情況下,不同培養模式造就的人才在質量上會存在一定差異。因此,高校的人才培養模式構建要僅僅圍繞人才培養目標和規格來進行,也就是說,在人才培養過程中要更加注重人才培養的教育理念、教學培養過程、培養制度和培養質量評價體系的建立。

2.以就業為導向,合理調整專業

高等院校的專業設置要緊跟時代發展步伐,要更加積極主動地適應社會發展,這樣才能充分發揮出高等院校人才培養的主動性。也就是說,在新的發展時期下,高校應該結合市場的發展狀況以及動態變化狀況對于自身的專業設置進行適時調整,主動圍繞就業市場需求來調整專業學科,培養社會急需的專業化人才。這就要求高校對當地資源優勢、勞動力素養、產業結構、人才需求情況等各方面要素進行綜合分析,同時僅僅圍繞區域經濟結構、經濟發展需求、地區人才市場層次、人才實際需求等作為基本導向來設置專業。也就表示,高校的專業設置需要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結合產業政策、產業結構和技術結構變化來開設更多適應社會發展需求的專業課程,同時也要以學生就業為導向,從滿足學生個人需求和受教育者的實際需求角度出發,發揮高等院校的主觀能動性,科學研判社會和教育發展的基本規律,這樣才能保障學校人才培養的均衡,才能夠持續推動高校教育體制深化改革,才能有效解決當前高校畢業生面臨的就業難的問題。

(五)幫助學生建立長效規劃

我國應該建立相應政策,從基礎教育階段開始幫助學生建立長效規劃。大部分學生對于自己未來的職業規劃并不清晰,對為了自己想做什么、能做什么也不清楚,甚至畢業生在進入崗位后的幾年內仍然比較迷茫。這一情況與基礎教育職業啟蒙缺失存在一定關系。因此,要結合時代發展,吸取國外經驗,從小學開始滲透職業啟蒙教育,讓學生在成長中不斷認識自己、不斷思考,這樣才能讓學生在高校畢業時對自身價值、職業規劃有清晰認識,才能更好地與市場對接。

三、結束語

總而言之,為進一步解決高校畢業生就業難的問題,政府部門在制定社會經濟發展決策的過程中充分考慮高校畢業生的就業因素。在高校教育實踐中也要加強學生實踐技能培養、全面提升高校畢業生綜合素養,同時積極轉變教育理念,以市場導向為需求來調整專業設置,同時高校要加強與實習單位聯系,通過多舉措來全面提升畢業生在就業市場中的綜合競爭實力,從而有效解決當前高校畢業生普遍面臨的就業難的實際問題,也能夠為我國社會經濟發展培養源源不斷的人才。

猜你喜歡
就業指導畢業生人才
人才云
大學生就業指導教育工作開展對策探討
傷心的畢業生
你根本不知道,這屆畢業生有多難
略談開展大學生就業指導的重要性
一個沒什么才能的北大畢業生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爭奪戰”
大學生就業指導課教學模式的實踐與探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