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析二十大精神之“三大戰略”的歷史意義

2023-08-19 13:06李卡麗
區域治理 2023年17期
關鍵詞:二十大戰略科技

李卡麗

鄭州工業應用技術學院

前言

中國近現代史是中國共產黨通過中國實踐,獨創性地走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過程中開創的。從1840 年至1949 年,中華民族恥辱的根本原因之一就是科學技術落后。新中國成立后,以毛澤東同志為核心的中央領導集體緊鑼密鼓地進行了“向科學進軍”的戰略部署,五年后全國共有科研單位239 個,研究工作人員4000 余人。[1]內艱外困的環境下,中國科學家自力更生,先后取得“兩彈一星”試驗的成功,證明了貧弱的新中國具備了獨立研發和創造核心科技的能力,也為未來中國科教升級構筑了厚實穩固的基礎。

從20 世紀60 年代至70 年代,中共中央頂住各方壓力,周恩來總理以命守護的中國科技創新班底取得了多項舉世矚目的成果,1965年我國首次人工合成牛胰島素,1966 年我國自主研發的第一顆裝有核彈頭的地地導彈飛行爆炸成功,同年陳景潤成功證明了哥德巴赫猜想中的“1+2”,等等。

可以說,沒有第一代黨中央領導集體堅持的“向科學進軍”的規劃部署,就沒有新中國科教啟動的基石。

一、探二十大精神中“三大戰略”的由來

“三大戰略”是黨的四代領導集體不懈奮斗的基石和人民集體智慧的結晶。

(一)“科技是第一生產力”是春天里的曙光

20 世紀70 年代末至80 年代末,以鄧小平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二代領導集體重新明確“實事求是”原則,確立了“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的現代化發展方向。1988 年鄧小平同志提出了“科技是第一生產力”這一論斷,標志著科技創新正式成為重要國家戰略。在“863”計劃帶動下,中國自主研發科技項目如雨后春筍般興起,無論質量還是數量均達到歷史峰值,給國內外科技創新人才帶來了曙光。

(二)“科教興國”架起雙循環立交橋

“改革開放”開創新科技的進出口渠道,“經濟建設”提供科技發展有利支撐,以江澤民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三代領導集體立足國情長遠規劃,并于黨的十四屆五中全會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九五”計劃和2010 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明確“科教興國”戰略是一項至少十五年以上無限期的中國治國理政的重大戰略部署,給世界各地有報國之志的能人志士吃了一顆定心丸。掀起了國內學子留學熱和國際專家回國熱,“科教興國”戰略為人才雙循環鋪設了宏大的立交橋。

(三)“科學發展觀”為自主研發鋪設高速路

千禧年伊始,世界第四次科技革命即將到來。以胡錦濤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四代領導集體于2006 年1 月9 日在全國科技大會上,通過《關于實施科技規劃綱要增強自主創新能力的決定》明確了中國現代化的主題是“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至此,中國科研教育領域協調統一于“自主創新”這一更高境界,制度優化、機制創新,推動自主創新人才、自主產權科技陸續問鼎國際前沿,令世人刮目相看。

(四)“科教興國”“人才強國”“創新驅動”護衛“中國夢”

黨的第五代領導集體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站在人類命運的歷史拐點,審慎負責任地于2012年黨的十八大提出了“實施創新驅動”是國家發展戰略;黨的十九大把科教、人才、創新三大戰略一起寫進了報告;2022 年,黨的二十大報告又將“三大戰略”統一于新時期中國現代化建設規劃部署。

總體上看,黨的二十大以前國家戰略部署都是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建構框架、優化結構,而通過貫徹和落實二十大報告精神將“三大戰略”的部署向各領域滲透。

二、析二十大精神中“三大戰略”的首創理念

二十大報告首創性地將“科教”“人才”“創新”三大要素和諧統籌統一,形成了永葆活力的生命系統。

(一)走出“人盡其才”之路

1.自主科技遍地開花

據調查統計,截至2013 年,科技研發人員與1949 年10 月的不足50 000 人(專門從事科研工作者不到500 人)相比已超350萬,位居全球第一。[2]我國1970年成功發射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躋身世界第五個自主研產衛星國家;國產“北斗一號”20 年成就世界一流衛星導航系統;2008 年9 月神舟七號載人航天飛船完成首次空間出艙任務,中國成為第三個獨立掌控空間出艙關鍵技術的國家,這些都為新時期“三大戰略”的創立奠定了實踐經驗。

2.實現“人盡其才”激活“核心技術”創新群

從黨的十九大到黨的二十大,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五代領導集體的“新時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引領下,中國將“人才資源大國”的藍圖變為“智力資源大國”。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敬才、求才、用才、育才的“新時期人才觀”。[3]以國內國際兩個大局的空前廣闊視野,從“人人皆可成才、人人盡展其才”[4]的國內育才,到“聚天下英才而用之”[5]的國際攬才,中國同世界各國一同抵制國際霸權主義,堅持和平發展的邊斗爭、邊建設、邊發展,人才是創新科技的源泉,更是國家獨立自強的根基。黨的十九大上,習近平總書記明確地將三大戰略投入鄉村振興、軍民融合發展等攻堅克難工程中,歷練基層人才,精選中層人才,完善全國各級各類人才結構,為“智力資源大國”聚能育才。黨的二十大在鞏固科技創新成果基礎上,又為解決“卡脖子”項目規劃了更高階段的方向,開啟了在教育、科技、人才、文化、體育、健康領域的時代新征程。[6]

(二)“人民至上”宗旨凸顯了新時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價值取向

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強調人民至上是中國式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根本,勇于用“自我革命”為人民謀幸福,讓現代化建設成果惠及全體人民。

1.堅持德才兼備、以德為先

習近平總書記對新時期人才的首要界定“德才兼備、以德為先”。[7]新時期人才觀的“德”,凸顯了中國共產黨始終堅持的“人民路線”,這是黨永葆活力的根本源泉。確定了“愛黨報國、敬業奉獻、服務人民”是黨的二十大精神中“三大戰略”首創理論的根本價值取向。

2.任人唯賢,不拘一格用人才

任人唯賢是用才價值觀在起作用。[8]中國共產黨就是能夠團結一切愛國志士,共同奮斗,不斷攻堅克難,取得令人驚嘆的成就。當下“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客觀上需要踴躍的各界智慧人才,迎接世界第四次科技革命的挑戰和機遇,撐起新時代國強民富的中國夢。任人唯賢,廣納海內外人才。[9]——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 周年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以無比宏大的胸懷和氣度讓世人看到了新時代中國共產黨求才若渴的真誠。二十大精神引領了積極、開放、有效的人才體制機制改革,建設空前宏大的優質人才隊伍。

3.面向世界海納人才,用活各類人才

中國共產黨敢于“自我革命”的決心和“人民至上”的寬廣胸懷令世界為之贊嘆。世界各國精英人人向往中國,這是順應了人類歷史規律的成果;同時,中國夢的根基仍在“人民”,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一流教育,激活各類人才,遵循人的發展規律,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改革,育才、引才、用才,不拘一格成就人才,這凸顯出人民是國家之根本,區別于他國的顯著特質。在二十大精神中的“人才強國”戰略中首創性地締造了世界范圍的求才、育才、成才之舉。

4.敬重人才、崇尚知識和創造

二十大精神中的“三大戰略”明確強調了尊重勞動、知識、人才、創造的科學態度。馬克思主義理論核心價值觀中勞動實踐、科學探索、以人為本的理念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得到升華。新時期現代化建設的人才隊伍是一個空前宏大的隊伍,包括工人、農民、理論與科技領域各類工作者,只有分工不同,沒有貴賤之分,所有人為國家富強而勞動都應得到尊重。尊才、愛才的良苦用心激發了一切熱愛中國的人們在自己的崗位上不懈奮斗,攻堅克難,形成人人學習、終身學習型的社會,為締造“智力資源大國”鋪就寬廣的道路。

(三)將“創新驅動”貫穿“科教興國”和“人才強國”, 夯實智慧資源涌現之路

1.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驅動是第一動力

黨的二十大報告中關于第四次科技革命的論述,不僅展示了中國的制度優勢,更展現了我國的科技強勢。然而我們還有戰略性項目被西方“卡脖子”,威脅到國家的安全。因此,當今正是需要人才輩出之時。

人才的潛力有待教育激活。通過各級各類教育體制機制改革,因材施教,用先進的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引導各類人才自覺成長,報效國家,開發無限的思維創造力,使中國“人才資源”優勢充分爆發。

科技“突圍”依賴“創新”這一根本動力。創新驅動要破除陳規陋習、打破阻礙科技和人才發展的體制機制,為人才成長松綁?!白晕腋锩笔侵袊伯a黨的首創,也是世界其他國家政黨本質無法達到的高境界。

2.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學和優勢學科

從建國初期的“七子”到現在全國各類高等學校3012 所,在校學生總規模4430 萬人,中國已經躍入教育大國之列。然而,我國高等教育科技創新相對滯后,根本在于管理的體制機制中繁瑣的行政程序、用人政策、教研室管理等環節阻礙了教師教育教學實踐,工業化教育模式亟待改革。黨的二十大報告重點指出了高等教育要在協同育人、產研科研融合、基礎新興交叉學科深入探索,加強教材管理評價改革和完善,組織民辦教育、中外合作學院教育的健康成長,營造教風正、學風正、數字化教育的氛圍,讓已有科技成果惠及師生,助推更多新科技的涌現,匯成“智力資源強國”的大勢。

3.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引領優質人才隊伍

從黨的十八大以來,經受實踐檢驗的新時期習近平思想理論體系已經基本成熟,從治國理政到國家安全,解決了“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八大危機,為世界各國發展提供了“中國經驗”,這本質上就是最典型的新時代的首創,為創新驅動“智力資源大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黨的二十大“三大戰略”落實在識才、育才、引才、用才各環節加強思想政治教育,使思政課成為成就人才健康發展的關鍵課程和有利抓手,引領和培養高素質人才隊伍。

三、結語

二十大精神是繼往開來的思想指南針,既通過實干精神為中國共產黨在新時代“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樹威,又通過國內外雙循環的布局為新時期中國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科技、軍事等各領域掃除障礙、攻堅突圍指引了方向,還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之路上規劃了“智力資源強國”夢,開辟了人類現代文明的新境界。

猜你喜歡
二十大戰略科技
二十大頌
喜迎黨的二十大
喜迎二十大
喜迎二十大
精誠合作、戰略共贏,“跑”贏2022!
戰略
科技助我來看云
戰略
科技在線
科技在線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