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Cite Space的中國政治話語翻譯研究文獻計量分析

2023-08-20 07:44顧春江
南北橋 2023年15期
關鍵詞:翻譯研究可視化分析

[摘 要]本研究以國內二十年來(2000—2021)政治話語翻譯研究論文為基礎,使用Cite space軟件輔助可視化手段,梳理我國政治話語翻譯研究熱點演化歷程并探測熱點研究課題和前沿研究領域。研究發現該話題的期刊發文量總體呈較快增長態勢,“翻譯策略”“中央文獻”“政治等效”和“生態翻譯學”這四個關鍵詞是目前政治話語翻譯研究的高頻關鍵詞。當前該領域研究熱點主要集中在重要政治文獻翻譯、譯介研究和意識形態研究等方面。從研究方法來看,該領域的研究從傳統的經驗總結性翻譯研究轉向了語料庫實證研究。

[關鍵詞]政治話語;翻譯研究;Cite Space;可視化分析

[中圖分類號]H159 文獻標志碼:A

政治話語是社會政治生活的語言表述,它作為政治信息的載體,深刻地制約和影響著政治交流及其他政治活動,因此基于Cite Space的中國政治話語翻譯研究文獻計量分析有其必要性。

本文對當前我國政治話語翻譯的核心研究領域及研究熱點與前沿進行定量和定性的考查,主要探討政治話語翻譯研究現狀,政治話語翻譯研究熱門話題和核心領域,以及政治話語翻譯發展動態與研究前沿。

1 研究對象

以“政治文獻”“政治話語”“政治”“外交” “政府”“外宣”和“翻譯”為關鍵詞,在知網上搜索,設定時間為2000-01-01—2021-12-31,共獲得

3 342篇文獻,經過人工審核,剔除無關或者關聯性低的文獻,通過Cite Space軟件進行重復率檢查,最終獲得1 305個文獻作為本次研究的原始數據。

2 研究結果與分析

2.1 研究動態分析

2.1.1 年度發文量

通過Cite Space 6.1R6去重和數據轉化輸出得到年度文獻數量圖(圖1)。

圖1顯示,第一個突變時間點為2008年,政治外宣翻譯研究數量從個位數猛漲到2008年的21篇。這一年中國正式提出“講好中國故事”,向世界傳達中國聲音。第二個突變時間為2013年。從這一年開始,相關研究進入了快速增長時期,相比2012年,2013年增幅達50 %。這與2012年召開的黨的十八大有著密切關系。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報告明確要求,構建和發展現代傳播體系,提高傳播能力。黨的十八大也明確提出,堅持“走轉改”的方式,運用多語種、多媒體手段推動黨的信息對外傳播。在 2013年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習近平指出,“在全面對外開放的條件下做宣傳思想工作,一項重要任務是引導人們更加全面客觀地認識當代中國、看待外部世界”“要精心做好對外宣傳工作,創新對外宣傳方式,著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疇新表述,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第三個突變時間點為2019年,研究數量從每年幾十篇一下子躍升到上百篇,增幅達26.43 %。這一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國內傳媒界、翻譯界紛紛講好中國故事,展現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

2.1.2 高被引文獻

文獻的引用率代表了該文獻在學術研究中的認可度,引用率越高,該文獻影響力也越大。本文通過數據整理,得到政治話語翻譯研究排名前10的高被引文獻表(表1)。

這10篇高被引文獻中,關于政治話語問題和策略研究有5篇,占50 %;譯介模式分析研究有4篇,占40 %。因此,目前對于政治話語翻譯的譯介研究是當前該領域的重點研究問題。引用頻率最高的是賈毓玲(2003)在《上??萍挤g》上發表的《從〈政府工作報告〉的翻譯談如何克服“中式英語”的傾向》,引用頻次達到394次,該文章結合政府工作報告翻譯談政治話語翻譯技巧和策略[1]。這是目前政治話語翻譯研究中最熱門的一個方向,是結合具體文本進行翻譯技巧和翻譯策略個案研究[2],注重源語言和目標語之間的轉化技巧[3]。另外一個重要研究焦點是譯介模式分析,如任小平(2000)探討了外交口譯中口譯材料、譯者及受眾之間的關系,提出“翻譯應跳出語言層面”[4]。此類研究推動了政治話語翻譯譯介學的發展,為后續政治話語譯介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借鑒與參考。

3.2 研究熱點分析

3.2.1 高頻關鍵詞

關鍵詞能夠反映一篇文獻所表達的核心主題和內容,馮佳等人(2014)認為,若某個關鍵詞在其研究領域的文獻中反復出現,則說明“該關鍵詞所表征的研究課題是該研究領域的研究熱點”[5]。根據關鍵詞共現和聚類情況統計情況,整理得到政治話語翻譯研究高頻關鍵詞數據。

其中,翻譯、政治話語、政治文獻、政治文本、政治語篇等是政治話語翻譯研究文本中的5個通用詞匯,為更好地凸顯重要研究議題,本研究把這幾個通用詞匯剔除。因結合關鍵詞中心性>0.1,目前國內政治話語翻譯最重要關鍵詞應為翻譯策略、中央文獻、政治等效和生態翻譯學。

根據Cite Space 算法,對關鍵詞進行聚類,合并后獲得6個聚類,分別是翻譯、政治文獻、歸化、翻譯策略、政治等效、外交話語和英譯。

其中,翻譯策略、政治等效的影響力最大,研究成果最多的是楊明星,對于政治翻譯等效研究數量達到19篇,其研究成果主要結合翻譯原則和翻譯策略一起研究,如中國外交新詞對外翻譯的原則與策略,外交語境中“中國夢”核心話語英譯辨析以及“政治等效+”框架下中國特色外交隱喻翻譯策略研究等[6]。研究更側重政治話語翻譯前沿和焦點,研究具有連續性,其研究成果的被引率和文獻下載量都超過其他研究者[7]。該領域研究的另外一個重要研究者是曾劍平,他主要進行的是政治話語翻譯實踐研究,如政府工作報告語篇翻譯實踐分析,《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的詞語翻譯研究以及政治話語同詞句異譯可接受性研究等[8]。

2.2.3 新興研究熱點和前沿

本文對政治話語翻譯研究關鍵詞突變進行整理,按照時序排列,得到關鍵詞突變時序表(表2)。

從表2可以看出前10個突變關鍵詞為意識形態、中央文獻、政治等效、政治術語、生態翻譯學、十九大報告、外宣翻譯、目的論、語料庫、外交話語。首先,意識形態成為突變詞是因為經過2008年北京奧運會和2010年上海世博會的連續成功召開,世界各國對于中國的關注度急劇提升,這也是中國對外宣傳的好時機。外宣翻譯不僅僅涉及文化藝術的輸出,還涉及讓更多人了解我國的政治體制和意識形態。政治話語翻譯也不再是單純的源語言和目標語轉化,譯者需要從國家政治立場出發,注意意識形態對文本翻譯的影響。其次,“十九大報告”成為熱點詞匯與2017年黨的十九大召開有著密切關系。黨的十九大確立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提出了很多中國特色新詞。不少學者試圖通過翻譯相關中國特色政治詞匯,以服務中國對外宣傳和提升國家話語體系建設需求。外交話語和中央文獻也是政治話語翻譯的主要文本載體,伴隨著政治話語翻譯的熱度提升而逐步成為熱點突變詞。再次,政治術語翻譯是政治話語翻譯的核心和難點。政治術語是政治文本思想的濃縮和提煉,能夠在很大程度上反映政治話語的意識形態,因此政治話語翻譯必然會導致政治術語翻譯研究熱度上升。最后,生態翻譯學、語料庫和目的論是目前政治話語翻譯研究中使用頻率最多的翻譯研究方法,比較契合政治話語的語言特性。

3 結語

本文對2000—2021年中國政治話語翻譯研究進行了系統性的梳理,繪制了相關研究科學知識圖譜,全面呈現了中國政治話語翻譯研究的現狀和發展脈絡。研究發現,政治話語翻譯研究從2008初步發展階段到2013年快速增長階段,已經成為近幾年中國翻譯研究增長最快的一個研究領域。翻譯策略、中央文獻、政治等效和生態翻譯學這四個關鍵詞是目前政治話語翻譯研究高頻關鍵詞。當前該領域研究熱點主要集中在重要政治文獻翻譯、譯介研究和意識形態研究等方面。從研究方法來看,從傳統的經驗總結性翻譯研究轉向語料庫研究,通過平行語料庫的對比分析,采用實證分析,讓翻譯研究更加客觀?!罢Z料庫”已經成為目前政治翻譯研究中的高頻關鍵詞和2019—2021的突變關鍵詞。

以上數據是中國政治話語翻譯研究當前的整體情況。從研究成果看,最近幾十年我國學者在政治話語翻譯方面取得了豐碩的成果,但是還有一些突出問題也是不容回避的。一是研究范圍有待擴展。目前政治話語翻譯研究主要集中于語言內翻譯研究,主要關注翻譯策略和語碼轉換技巧。而除譯本以外的,如從譯者角度、受眾角度和社會傳播角度來研究的數量極為稀少。因此,后續政治話語翻譯研究應該結合政治學、社會學、傳播學和心理學等相關學科的最新研究成果,從翻譯文本、譯者、受眾、傳播途徑、目標市場多角度,進行跨學科的綜合性研究,才能真正獲得有實踐價值的成果,提升和促進中國形象的海外宣傳。二是研究熱度不足。雖然從2013年開始越來越多的學者已經開始重視政治話語翻譯研究,但是相比于其他類型文本翻譯,政治話語翻譯研究不僅在絕對數量上,還是在研究機構和研究者合作關聯性方面都處于初始發展階段。三是政治話語小語種翻譯極少。目前英譯是中國政治話語翻譯最主要的方面,占總研究數量的95.3 %,其次是日語,占3.7 %。英語是目前國際的通用語言之一,英文翻譯文本接受度和傳播度很高,但是隨著中國“一帶一路”倡議的深入開展,我國相關政治話語翻譯也應該考慮一些其他語種,如阿拉伯語等。

參考文獻

[1]賈毓玲. 從《政府工作報告》的翻譯談如何克服“中式英語”的傾向[J]. 上??萍挤g,2003(4):26-28.

[2]程鎮球. 政治文獻的翻譯[J]. 中國翻譯,2004,25(1):52.

[3]孫麗冰,趙靜. 英譯政治文獻中主語的選擇——以十八大報告翻譯為例[J]. 中國科技翻譯,2014,27(1):47-50.

[4]任小平. 外交口譯的靈活度[J]. 中國翻譯,2000(5):40-44.

[5]馮佳,王克非,劉霞. 近二十年國際翻譯學研究動態的科學知識圖譜分析[J]. 外語電化教學,2014(1):11-20.

[6]楊明星,趙玉倩. “政治等效+”框架下中國特色外交隱喻翻譯策略研究[J]. 中國翻譯,2020,41(01):151-159,190.

[7]楊明星,齊靜靜. 外交修辭的復合性翻譯標準:“政治等效+審美再現”——以國家領導人外交演講古詩文為例[J]. 中國外語,2018,15(6):89-96,109.

[8]曾劍平. 外宣翻譯的中國特色與話語融通[J]. 江西社會科學,2018,38(10):239-245.

[項目名稱]江蘇省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一般項目“評價理論下《習近平談“一帶一路”》外交演講英譯研究”(項目編號:2022SJYB1081)。

[作者簡介]顧春江,男,江蘇無錫人,無錫城市職業技術學院,講師,碩士,研究方向:翻譯和應用語言學。

猜你喜歡
翻譯研究可視化分析
我國職業教育師資研究熱點可視化分析
聲波吹灰技術在SCR中的應用研究
及物性系統分析《未選擇的路》及其漢譯本
關于對跨境電商店鋪名的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