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思維導圖的英語詞匯教學策略研究

2023-08-23 04:00丘思娜
小學教學參考(綜合) 2023年5期
關鍵詞:詞匯教學策略研究思維導圖

丘思娜

[摘 要]思維導圖作為一種新型的學習策略以及可視化的知識表征工具,具有整體性、創造性、形象性等特征。將思維導圖引入小學英語教學中,能幫助學生建立系統的、完整的知識體系,在大腦中對所學的詞匯進行深層加工,提高詞匯學習的效率。英語詞匯教學中,教師可引入思維導圖,通過“詞匯導入,激發興趣,發散思維”“詞匯新授,建構網絡,知識表征”“詞匯回顧,反思所學,形成評價”等策略,使學生的表層記憶轉化為深層記憶和理解型記憶,進行有意義的英語學習。

[關鍵詞]思維導圖;詞匯教學;知識表征;策略研究

[中圖分類號] G623.31[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007-9068(2023)15-0050-03

隨著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深入實施,小學英語教學從以往的過度強調課本知識、機械訓練、死記硬背、填鴨式學習,逐步轉向學生主動參與、合作探究,注重培養學生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合作交流的能力。新課程理念指出,“要踐行學思結合、用創為本的英語學習活動觀”“堅持學思結合,引導學生在學習理解類活動中獲取、梳理語言和文化知識,建立知識間的關聯”。這說明英語教師不只是學生英語學習行為的牽引者,還是學生英語學習內驅力的觸發者、學習興趣的激發者以及學習過程的協助者。因此,運用思維導圖進行英語教學,能有效實現師生之間身份的轉變,最大限度地挖掘學生的學習潛能,使其在合作探究中發揮創造力和想象力,真正習得語言知識。

思維導圖又名心智導圖,是由英國心理學家東尼·博贊于20世紀60年代提出的。它是表達發散性思維的有效圖形思維工具。思維導圖由中心主題向外拓展發散,在直觀呈現大腦思維過程的同時,運用關鍵詞、圖像、符號、線條和各種顏色等,把一長串枯燥的信息變成形象生動、便于記憶、有高度組織性的圖式,幫助學生提高學習效率?;谀X科學和認知心理學的研究,將思維導圖運用于教學領域具有積極的現實意義。根據認知心理學理論,思維導圖能創設一個符合主題的語境,對零散的信息進行系統化的整合和深層次的加工,將新知識融入已有的知識結構中,清晰地呈現出新舊知識之間的邏輯關系,從而減輕記憶負擔,減緩遺忘的速度,提升記憶的效率。同時,思維導圖作為將知識進行可視化的工具,通過圖像來傳達信息,將所學的內容轉化為可被人的感官接收的表征知識,有助于將隱性的知識顯性化,使視覺學習者加速認知活動的進程,促進知識的獲取、理解、遷移和創新。

思維導圖在英語教學中發揮著以下作用:一是能幫助學生重組零散無序的語言信息,使其形成有聯系、可聯想的記憶鏈,建立系統的知識體系;二是能提取學習的重難點,進行符合大腦運作模式的發散性思維,使學生快速記憶和回憶所學的內容;三是能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想象力,通過豐富的圖形和色彩來進行知識表征,便于學生將看似無關的信息進行創造性加工和融合,產生新的想法和獨特的觀點;四是有利于進行學習過程的反思和評價,了解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與掌握程度,也便于教師對學生的學習成果進行形成性評價。

在執教過程中,筆者發現,香港朗文英語教材緊緊圍繞模塊主題,如日常問候語、家庭成員、文具用品、玩具、動作、身體部位等展開教學,內容貼近日常生活,任務型探究活動突出,對學生詞匯的掌握程度要求比較高,每個章節有15~20個需要掌握的詞匯。因此,對使用此套教材的小學低年級學生來說,詞匯學習尤為重要。學生在學前階段大多未進行過系統的詞匯學習,英語基礎薄弱,存在詞匯認讀和拼讀困難、學過即忘、意義掌握不到位等問題。通過實踐研究,筆者發現運用思維導圖進行小學低年級英語詞匯教學能有效解決上述問題。思維導圖這一可視化的知識表征工具,能有效提高學生的單詞聯想能力、視覺信息加工能力和思維能力、創新能力、合作探究能力。同時,筆者通過學生繪制的思維導圖,能了解他們對詞匯知識的掌握程度,發掘其中存在的共性和個性問題。下面以香港朗文英語教材為例,探索在詞匯教學中思維導圖的具體運用方法。

一、詞匯導入,激發興趣,發散思維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對小學低年級學生而言更是如此。小學低年級學生的思維以直觀形象思維為主,思維導圖的圖形多樣、色彩艷麗、邏輯主線清晰,在帶給學生視覺沖擊的同時,能激發學生的左、右腦機能,把相關聯的多個因素調動起來展開聯想與記憶。這與大腦處理事物的方式相吻合,在呈現形式上吸引了學生的眼球。在英語詞匯新授時,教師可通過多種方式,如相關主題的英語歌曲唱跳、猜謎游戲、反應力考驗、舊知聯想等,激活學生的思維,調動學生參與課堂學習活動的積極性,為詞匯新授的順利進行做好鋪墊。

例如,在新授有關服飾的詞匯時,筆者先通過思維導圖激發學生對已知服裝詞匯的聯想,并創設話題情境,提出問題,再讓學生小組合作討論,集思廣益,回憶更多有關服飾的詞匯。思維導圖的呈現,有助于學生將已學的服飾詞匯條理清晰地存儲在大腦中,進而通過建立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系,在梳理歸納的基礎上構建詞匯網絡,以更好地理解其關系結構,建立完整的知識體系。以新授文具用品的詞匯為例,在話題引入環節,筆者先在黑板上畫出一個書包,再讓學生以頭腦風暴的方式,介紹自己看到書包時會聯想到的學習用品。在學生暢所欲言的過程中,筆者順勢以書包為中心主題,將學生的回答作為次主題,以圖畫和關鍵詞相結合的方式,引導學生發散思維。然后進一步拓展學生的認知,將次主題向下延伸,鼓勵學生思考這些文具的功能分別是什么,從而生成主題的三級分支。通過思維導圖,學生對新授的文具用品詞匯有了模仿學習的抓手,激發了濃厚的學習興趣。

再如,教授香港朗文英語教材1A Chapter 5 We can do it!中的Part A時,筆者引入不同動物能夠做的事情(見圖1),讓學生領會“action”的意思,進而過渡到人類能夠做的事情,使學生體悟到人類與其他動物能力的差異。

將思維導圖用于課堂導入環節,有助于學生將生活經驗引入新授知識的學習中,充分理解新學的詞匯,從而有目的地進行課堂學習。

二、詞匯新授,建構網絡,知識表征

高效的詞匯學習方式是構建與之相匹配的語境,但是“如果為單個單詞分別創設情境,這些小情境會使原本不復雜的內容因為過多的活動而變得煩瑣而凌亂,而且零碎的語境之間也會缺乏內在聯系。它們所承載的詞匯意義在學生頭腦中留下的必然是雜亂的印象,會干擾學生對最基本的語言結構的掌握,不利于學生對詞匯進行群體式的自我建構”?!读x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22年版)》指出,學習策略作為英語課程六要素之一,“為學生提高學習效率、提升學習效果提供具體方式和方法”,并在一級認知策略中指出,學生需要“在詞語與相應事物之間建立聯系,在新舊語言知識之間建立聯系,通過分類等方法加深對詞匯的理解和記憶”;在二級認知策略中則要求學生學會“借助圖表、思維導圖等工具歸納、整理所學內容”。

為了使詞匯新授的學習效果達到最大化,教師需要教授學生相應的詞匯學習策略,引導學生建立詞匯之間的聯系,使其形成一個整體,而思維導圖便是最佳工具之一。同時,根據認知心理學的相關研究,運用思維導圖來組織英語詞匯教學,有助于學生通過動手操作和合作探究等活動,提升自身的綜合分析、抽象概括、系統歸類、遷移創新等思維能力,這也符合英語課程對學生思維品質培養的要求。學生在借助思維導圖進行詞匯學習的過程中,擺脫了以往機械、被動、低效的單詞記憶,取而代之的是對主題詞匯進行深入的理解、分析、歸類和拓展,從而建構一個邏輯清晰的詞匯網絡,將零散且龐雜的英語詞匯更加直觀、系統地存儲在大腦中。

例如,教學香港朗文英語教材1A Chapter 5 We can do it!中的Part A時,筆者先引導學生按照意義對重點詞匯“skip、read、climb、swim、draw、write”進行歸類,分別歸為藝術類、運動類、學習類,再通過形象生動的標志圖,與學生一起將新詞呈現在思維導圖(見圖2)上。

學生受形象生動的思維導圖的啟發,充分發揮想象力,創作出形態各異、結構脈絡更加清晰的詞匯思維導圖,將原本雜亂無章的單詞系統印刻在大腦中并進行深度加工,鍛煉了分析、概括、歸類等多種思維能力。同時,小組合作繪制思維導圖,不僅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學生在交流討論中碰撞出思維火花,還細化和拓展了詞匯的類別,提高了學生的課堂學習效率。

三、詞匯回顧,反思所學,形成評價

利用思維導圖對課內所學的詞匯進行總結和回顧,能有效地幫助學生擺脫死記硬背的學習方式。思維導圖強調以圖畫的形式來表達信息,不僅能加深學生對學習材料的記憶,提高學生單詞拼寫的正確率以及對單詞的意義習得和分類,還有助于教師了解學生對單詞抄寫、拼讀等詞匯學習要點的掌握程度,以及學生內化知識時存在的共性和個性問題。同時,思維導圖的繪制過程,不僅可以檢驗學生個人的學習成果,還可考察小組協作的效果,有助于教師對學生的學習成果進行形成性評價。在課堂語言輸出環節,通過共同討論、合作探究等活動,打破思維定式,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想象力。這樣,既有助于學生個體審視自己知識體系的建構,又有利于發揮集體的智慧,創作出更加出彩的知識表征作品。

例如,教學香港朗文英語教材1A Chapter 6 Look at me!中的Part A后,教師引導學生繪制圖解式思維導圖(見圖3)來復習鞏固表示身體部位的單詞,有“hair、eye、nose、mouth、ear”等,還拓展“head、 shoulder、arm、hand、leg、knee、toe、foot”等詞匯,提高了學生詞匯學習的效率。

在觀察學生繪制思維導圖的過程中,筆者能清楚地了解學生知識結構的變化,了解他們思維發展的路徑,如大部分小組遵循從上至下、從左到右的順序來繪制五官詞匯的思維導圖。但是,筆者也發現個別小組在書寫單詞時,易將“nose、ear、mouth”等單詞寫錯。針對這些共性和個性問題,筆者及時給出建議,幫助學生習得詞匯的音、形、義,使思維導圖成為實施形成性評價的有效工具。

應用思維導圖輔助教學,踐行了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的現代教育理念,將核心問題貫穿整節課教學,凸顯教學過程的生成性和動態化,順利達成教學目標;同時,有利于活躍課堂學習氛圍,打破學生的思維慣性,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課堂學習效率。將思維導圖與低年級英語詞匯教學相融合,在詞匯導入時,能激發學生的知識儲備,減輕學生的畏難心理;在詞匯新授時,能使學生最大化地習得所學詞匯的形與義,有效地進行知識網絡的建構;在詞匯復習時,能發揮思維導圖的協作與交流功能,有助于學生將短時記憶轉化為長時記憶。因此,將思維導圖這一可視化工具引入英語詞匯教學有其深刻的意義,如何將這一工具與具體的詞匯教學相融合,值得每一位奮斗在一線的小學英語教師深思。

[ 參 考 文 獻 ]

[1] 陳云輝,謝百治,趙麗.思維導圖與學生創新思維能力培養[J].中國醫學教育技術,2006(1):10-12.

[2] 錢希潔.讓教學內容從“并聯”走向“串聯”[J].中小學外語教學(小學篇),2009,32(1):6-8.

(責編 杜 華)

猜你喜歡
詞匯教學策略研究思維導圖
高中英語詞匯教學的現狀與改進策略
關于提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質量的策略研究
目的論角度下的英語翻譯策略研究
提高小學數學教學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巧用思維導圖提高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探究
高中英語閱讀文本中融入思維導圖的研究
記初中英語詞匯教學的一次歸類、整合改革及反思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