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畢節市退化林修復實踐與思考

2023-08-24 11:28譚本會吳明艷
南方農業 2023年9期
關鍵詞:畢節市石漠化林木

譚本會,吳明艷

(畢節市林業局,貴州畢節 551700)

1988 年,經國務院批準建立畢節“開發扶貧、生態建設”試驗區。三十多年來,通過實施“中國3356”、長防長治、退耕還林、天然林保護、石漠化綜合治理等工程項目,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青山銀山”的發展理念,著力推進綠色發展,生態、社會、經濟綜合效益明顯提升。依據2020 年林地更新數據、第三次國土調查數據分析、森林資源二類調查數據,結合現地調查分析發現:由于受環境變化、造林和經營管理不當、自然災害、林業有害生物為害等因素影響,畢節市內森林林分穩定性降低,功能退化甚至喪失,難以通過自然能力更新恢復,形成了大面積的退化林。以退耕還林項目為例,自2000年第一輪退耕還林工程全面實施以來,畢節市累計完成退耕還林工程22.5 萬hm2,多數是以杉木、華山松、云南松、馬尾松、柳杉營造的人工純林,樹種結構單一,正陸續進入近熟林、成熟林,衰退、老化、退化現象不可避免,生態功能和經濟效益下降。森林的生態地位十分重要,急需要鞏固綠化成果、改善森林群落結構、提升水土保持能力,形成混交林且自然度高、穩定性強的森林群落。

1 退化林成因分析

退化林是指森林的生理功能下降,生產能力降低,生態服務功能變差[1-2]。退化林的形成,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如旱災、水災、火災、雪災、病蟲害等自然因素的影響,亂砍亂伐、過度放牧等人為破壞,以及樹種選擇不當、粗放管理經營,從而導致林木生長差、瀕死、枯死現象,提早或加快步入衰退期。在進行退化林修復的過程中,應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根據不同的退化成因、退化程度、造林立地評價等,對癥下藥采取針對性的修復措施。

1.1 樹種結構單一

根據畢節市第四次森林資源二類調查顯示,畢節市喬木林地680 979.81 hm2,其中:天然林面積321 705.83 hm2,占喬木林地面積的47.24%;人工林面積359 273.98 hm2,占喬木林地面積的52.76%。因為過去造林時多選擇輪伐期短,經濟收益高,同時也減少造林難度,畢節市營造了大面積單一樹種純林。以柳杉、華山松、馬尾松、杉木等針葉樹種為主,據不完全統計,這幾種樹種約占造林面積的80%以上。目前大部分林分中樹種單一,多是同齡單層純林,上層喬木只是單純的松類(杉木)種群,基本上無明顯的亞層可分,森林結構簡單,生態系統功能減弱。林中缺乏其他樹種,尤其闊葉樹與灌木貧乏,地表枯枝落葉少,土壤肥力下降。

1.2 立地條件差,土壤生態環境退化

畢節市位于貴州省西北部,地處滇東高原和黔中山原丘陵的過渡傾斜地帶,是極具典型性和代表性的巖溶山區[3]。石漠化土地面積約占全市總面積的1/4,生態環境脆弱??λ固厍鹆甑貐^,地形地貌破碎陡峭,相對落差大,土壤形成比較緩慢,降水集中容易受到雨水沖刷和侵蝕,水土流失現象嚴重,土層淺薄,土壤中營養物質容易隨水流失。由于過去畢節市經濟落后,貧困人口較多,而且生態保護觀念薄弱,亂砍亂伐現象導致大面積生態環境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壞。大部分造林地土層薄,土壤中砂礫含量高,保水、保墑能力較差,無法滿足林木生長的需求。幼苗初期,苗木生長迅速,基本可以滿足苗木生長需求,進入中幼林后,沒有采取科學的水肥管理措施,林木生長遲緩或退化。

1.3 自然災害影響

根據畢節市的自然條件,火災、干旱、病蟲害、山體滑坡等自然因素是導致森林退化的主要原因。近年來,隨著經濟發展,碳排放增長導致的溫室效應加劇,高溫、干旱、洪澇、雪災凝凍等極端天氣偶有發生,威脅著森林的健康。同時,畢節市營造林普遍為單一樹種針葉純林,森林內闊葉樹種和下層植被稀少,如華山松純林,地上鋪滿厚厚的松針,基本無其他生物,林木的有些有害生物因為沒有天敵的捕食而肆無忌憚生長繁殖。因此,林木因為有害生物侵入和干擾導致森林退化或者大面積死亡。以松材線蟲為例,不僅會導致林木枯死,如果防治不當,也會持續擴散,影響面積也會相應增加,嚴重影響林木的生長環境。

1.4 經營管理不善

在畢節市,造林任務主要是退耕還林工程和石漠化治理工程,主要采用補貼式的造林方式,投資單價低,造林面積大。以石漠化工程為例,畢節市按照國家治理石漠化土地每平方公里50萬~75萬元的投資標準,截至2021 年底,累計投入資金近13 億元,治理石漠化土地面積2 037.31 km2。因為中央投資單價低,地方財政緊張,缺乏足夠的管理經費支持,使得后期撫育工作無法高效開展,項目區無法得到科學有效的經營管理,森林出現不同程度退化問題。而造林時為了保證存活率,初植密度較大,管護不力或無管護一段時間后,林木間競爭加劇,樹木很快就出現生長遲緩或生長停滯退化、發育不良、枯梢的問題,甚至病蟲害頻發、林木大面積死亡。

1.5 林木生理過熟

畢節市部分縣區早期建設的防護林已經步入近熟期、過熟期,如“中國3356”工程、第一批退耕還林工程等。部分林分由于初植密度大,進入中幼林后,林木已經密不透風,下層幾乎沒有光照,林木對水分、土壤中營養物質的競爭和消耗過大,從栽植到現在沒有采取撫育采伐措施,造成林木的早期衰敗、退化。進入近熟期、過熟期后,沒有及時采伐更新,林木生命力在不斷衰退,林分蓄積增長處于停滯狀態,林木對干旱、洪澇等自然災害應對及對病蟲害防護抵御能力也不斷下降。過熟林中老樹枯枝落葉、病樹枯死樹較多,易成為病蟲害發源地,對附近新造林地構成威脅。

2 退化林修復原則

2.1 生態優先,綠色發展

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牢固樹立和踐行“兩山”發展理念,按照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要求,統籌考慮人與自然的關系。不斷強化重點區域防護林、天然林和野生動植物及其棲息地保護,減少自然干擾和對重點保護野生動植物的影響。

2.2 科學修復,先重后輕

對退化林開展修復作業時,要對癥下藥,采取因地制宜、分門別類的修復方針[4]。堅持科學修復改造,先重后輕,要優先修復改造生態區位重要的防護林,以及那些老化退化嚴重、生態系統已出現惡化的退化林。例如優先改造長江防護林、珠江防護林、退耕還林、天然林保護、石漠化治理等重點生態工程區域的退化防護林,再改造公路沿線、風景名勝區等的退化防護林。

2.3 因地制宜,適地適樹

不同林分對生長條件要求存在差異,在編制作業設計時,造林設計要堅持“因地制宜,適地適樹”原則,科學選擇造林樹種,合理配置密度。選擇能與小班內主要樹種互利共生的鄉土樹種補植補種,優化樹種結構,抽針補闊,補闊保針,培養混交林,增強生態系統的穩定性。

3 退化林修復技術措施

3.1 立地條件較差的天然林撫育技術

對于分布在立地質量等級差、陡坡等區域的灌木林地,灌木覆蓋度15%~40%、石漠化等級為輕度或潛在石漠化,退化程度為輕度、中度的,主要優勢樹種一般多為櫟灌、金絲桃、馬桑、火棘等灌木。修復類型可采取綜合修復,修復方式為補植+撫育。補植前先對林地進行清理,范圍為補植點直徑1 m 范圍內灌草清理為主;樹種選擇本地鄉土樹種,采取針闊混交方式,補植密度在60~90株/667 m2,種植點配置視生境特征、立地條件,按照種植密度采用見縫插針、自然或不規則配置,栽植點有母樹或基巖裸露的,可適當移位選擇土層相對深厚地塊。

對于分布在立地質量等級差、陡坡等區域的天然純林和混交林,目的樹種密度在每667 m2低于50 株、石漠化等級為輕度或潛在石漠化,以及郁閉度在0.2~0.4的喬木林地或修復區域有天然落種、萌生能力強母樹生長,目的樹種幼苗幼樹受周圍雜草灌木影響大,灌木覆蓋度40%~60%、基巖裸露度>30%的灌木林地,可通過人工措施加強撫育管理,促進目的樹健康生長??梢圆扇〈龠M復壯+補植+撫育,促進復壯主要以割除母樹直徑1 m 范圍內的灌草及清理補植點直徑1 m 范圍內灌草;選擇樹種為本地鄉土樹種,采取針闊混交方式,補植密度30~60株/667 m2,根據林分內母樹密度有所不同。改善樹種結構和林層結構,逐步形成針闊混交、結構合理、健康穩定的水土保持林或水源涵養林。

3.2 人工針葉純林綜合撫育修復技術

人工針葉純林,生長一段時間達到郁閉成林后,地面上堆積厚厚的針葉,很難找到其他植被(包括雜草等),各種動物因無處覓食而逐漸遷徙,野生動物食物鏈斷裂。針葉林凋落物分解緩慢,腐殖質減少,加上植物群落單一,導致土壤中有機物質含量低,土壤退化,防火能力差,森林中有害生物因缺乏天敵,不利于病蟲害的有效防治,退化現象普遍??刹扇∫韵麓胧ν嘶樔~林進行修復。

3.2.1 林緣培育

即在林緣建立生物防火隔離帶,降低火險等級。在林道兩側建立防火隔離帶,可與營造林或采伐道路結合考慮,也可以在森林與灌木邊緣設立,寬度一般為20~40 m。在林緣外側向內依次補植補種核桃、樺木等本地鄉土闊葉樹種。同時,培育現有的闊葉樹,減少對低矮的下木灌草或苔蘚層灌草的破壞,維持森林的復雜性、整體性和健康狀態。

3.2.2 綜合撫育

對于林分以針葉純林為主,林層單一,初植密度較大,林下幼苗株數少,林木自然更新能力較差,齡組為幼齡林、中齡林,林分內衛生條件較差,影響林木正常生長等情況,采取定株、撫育間伐、補植、人工促進天然更新等技術進行修復。定株采用“去劣留優”的清理原則,清理對象為同一穴中種植或萌生的多株幼樹,采取伐除長勢差的劣勢林木,保留長勢好的優質林木,為保留木提供更好的營養物質。對于部分初植密度較大、造林樹種與對立地條件不適應而形成的“小老樹”“細高桿”等長勢差的林木,可采取撫育間伐的方式,伐除胸徑小于5 cm 的林木。補植根據林分現狀設置不同的補植密度,樹種選擇上多增加鄉土、彩葉、用材樹種,多用闊葉樹種,少用針葉樹種,增加樹種多樣性,同時改造林相,提升經濟效益、森林景觀,建立林木商業價值高、森林景觀美麗、生態系統穩定的森林體系。

3.2.3 采伐更新

根據森林資源二類調查數據顯示,畢節市喬木林地用材林近熟林面積42 744.85 hm2、成熟林面積17 977.26 hm2、過熟林面積828.59 hm2。在退化林修復設計時,應重視采伐更新對森林修復的作用。畢節市早期種植的人工林,基本沒有采取撫育采伐措施,老化、退化、病蟲害日趨嚴重。對于成熟、過熟林應按比例逐年伐除一定面積的林分,同年補植培育速生豐產闊葉樹種,營造針闊混交林,保持森林生態功能穩定性,實現林業可持續發展。對于中幼林可結合國儲林項目進行撫育采伐,為目標樹提供更好的生長環境,從而達到培育大徑級用材林的目的。

4 林木病蟲害防治

森林病蟲害是看不見煙霧的“森林火災”,對森林的健康生長存在巨大威脅。森林中松類易發生皰銹病、赤枯病、松材線蟲病、葉斑病,闊葉林易出現爛皮病,成熟林木易發生立木腐朽等[5]。森林病害發生有著發病多樣化、傳播速度快、損害面積廣等特點。森林病蟲害發生有其特定的規律,進行退化林修復時要把病蟲害防治納入修復的整個過程,做好補植苗木檢疫工作、砍伐病枝的處置、病蟲害防治和監測工作。要正確處理好預防和除治的關系,堅持“防重于治”,推廣采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相結合的綜合防治措施。充分利用天敵進行生物防治,利用殺蟲燈、黃板等設備進行物理防治,少施或不施化學農藥。日常防治工作中,進一步完善保護網絡體系,加強生物多樣性監管基礎設施建設,建立森林病蟲害監測、預報體系,加強植物檢疫工作和外來入侵物種普查,加強理論和技術指導,開展技術創新。

5 思考

1)應加強退化林工程管理,提高修復工程質量水平。2022 年畢節市退化林修復(重點區域生態保護和修護專項)工程下達中央資金53 674 萬元,其中退化林修復5.34 萬hm2,項目建設規模和資金量大,時間跨度大,必須加強全過程管理,規范項目建設,確保項目順利實施。對資金管理、項目管理和驗收,要制定管理辦法,對風險點進行防范化解。采取招投標制、合同管理制、建設監理制,選擇優質的設計單位、施工單位和監理單位,嚴把質量關、準入關,保證工程建設質量。設立相應的監管部門或聘請跟蹤審計組,加強監督檢查,嚴格按照財務方面的法律法規進行資金管理,按照設計技術標準開展作業,嚴格把控種苗選擇和肥料的采購,嚴格落實責任到人制度,保證資金到位、技術到位、管理到位,保障退化林修復工程順利開展。

2)通過項目的實施,助力鞏固脫貧攻堅成果。項目采取以工代賑的方式,建設過程中,因苗木種植、運輸、修枝、采伐等需要大量的勞動力,群眾可就近務工,增加經濟收入,有效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同時,在項目區開展以工代訓和勞務集中培訓,進一步提升群眾的專業素養,拓寬就業技能,增強群眾自身發展的內在動力。

猜你喜歡
畢節市石漠化林木
畢節市統籌推進項目實施 推動水土流失綜合治理高質量發展
云南省石漠化土地利用現狀分析與評價
畢節市旅游文化現狀與創新發展研究
特殊教育教師職業幸福感調查研究——以畢節市某特殊教育學校為例
廣西南寧市巖溶土地石漠化狀況及動態變化分析
典型巖溶區不同水土流失強度區石漠化特征分析
試論高大林木的病蟲害防治技術
天敵昆蟲在林木病蟲害防治中的重要作用探討
My Best Friend
林木新秀 黑果腺肋花揪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