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在企業預算管理中的融合路徑研究

2023-08-25 02:39何元媛
南北橋 2023年16期
關鍵詞:預算管理管理會計財務會計

何元媛

[摘 要]現代企業在經營中面臨著復雜的環境,尤其是在全球經濟一體化背景下,企業要獲得持續的增長動力,必須立足優化內部管理、提升管理效率。企業在開展預算管理的過程中,必須以戰略目標為導向,聚焦職能定位,通過統籌內部資源,加強模塊間的耦合、優化資源要素配置,從而全面增強企業的競爭力?;诖?,本文立足企業的價值創造,對兩個會計體系在預算管理中的融合路徑展開研究。首先,對預算管理的功能進行闡述;其次,分析兩個會計體系在預算管理中的功能定位;最后,有針對性地探索融合路徑,促進在企業內部形成合力,為企業的高質量發展奠定基礎。

[關鍵詞]企業;管理會計;財務會計;預算管理;融合

[中圖分類號]F23文獻標志碼:A

隨著市場經濟的縱深發展,企業面臨著激烈的競爭環境。引入信息技術手段,將管理會計、財務會計融合到預算管理工作,能夠實現全面掌握企業的運營情況,通過整合資源、優化流程,緊跟時代發展節奏,開展管理優化與創新,進而提高預算的科學性,并為管理決策提供信息支持。兩個會計體系存在著一定的差異,立足各自的功能定位,參與預算管理,能夠實現協同效應,增強預算管理的職能,優化決策方案,提升管理效益,助力于企業的價值創造。深入企業展開實地調研,將兩個會計體系與預算管理相結合,重塑管理理念、重構管理流程,全方位地探究預算管理工作,對于提升企業的經營效益有著積極的意義。

1 企業預算管理的功能

企業在開展經營活動的過程中,必須全面統籌資源的配置,通過提升管理效率,促進戰略目標的高效實現,即預算管理。強調對企業內部的資源要素進行計劃、協調與控制,立足戰略目標,推進各項工作的有序開展,促進資源要素的合理利用,通過預算考核與評價,強化剛性約束,梳理經營存在的問題,并進行改善與優化,提升企業的運營效率,實現價值創

造[1]。企業在開展預算管理中主要有兩種功能,且相互滲透與促進,為企業的穩健運行奠定良好的基礎。

1.1 決策導向

企業在開展全面預算管理的過程中,統籌內部的各項事務,著力推進資源要素的優化配置,結合成本管控工作,實施耗費識別,與業務活動相匹配,進而參與企業的管理決策,提供具有價值的信息。預算管理的制定與實施,立足企業的各項經營活動,能夠促進資源要素配置效率的持續提升,更好地聚焦價值創造,為企業的決策提供具有前瞻性的信息。

1.2 控制導向

企業在開展經營活動的過程中,提升預算編制的科學性,嚴格執行監督,能夠全面統籌企業內部的資源要素,對消耗、支出等實施控制,從而實現降本增效的目的。開展預算績效管理,提升制度的剛性約束,特別是將預算管理工作滲入各個業務模塊,對存在的問題及時進行改進,過程跟蹤預算執行情況,對存在偏差的情況及時查明原因并進行糾偏,全面掌握數據信息將其運用到預算管理工作中,提高成本控制質量,增強企業運營的規范性,并以企業的戰略為導向,能全面提升企業經營效率[2]。

1.3 兩種功能關系分析

隨著市場經濟的縱深發展,企業在實施全面預算管理過程中,更傾向決策導向功能,在實踐中以財務數據為基礎,編制未來一定期限內的預算報表,加強對生產、運營各環節的控制,實時跟蹤財務數據,并以此為基礎,結合市場、行業信息,實施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分析方式,為管理決策提供數據支持。由此,預算管理的功能定位更具綜合性,以避免預算的片面性。例如,由于預算編制具有預測性,雖然是以歷史的財務數據、當前的市場格局與戰略目標為基礎,但在實踐中會產生一定的差異,及時跟蹤差異并進行調整,能夠充分發揮預算的控制導向功能,由此全面提升企業的運營效率。同時,將企業的未來規劃與預算管理進行有機融合,能夠聚焦市場與行業,全面提升參與管理決策的職能,促進預算管理的科學性,增強企業的競爭力。

2 管理會計的功能及其在企業預算中的地位

隨著現代企業的發展,會計體系也在不斷完善,能夠滿足企業的經營需求。管理會計更側重面向未來,通過對數據的分析與挖掘,為企業提供有力的信息支持??梢哉f,管理會計的功能定位是管理決策,對會計人員的專業素質要求更高,必須立足于市場與行業,以定性與定量結合的分析方式提升管理水平。因此,將管理會計與預算管理相結合,亦是發揮預算的決策導向功能,通過模塊間的耦合,與企業的戰略目標相結合,實施“計劃—執行—考核”機制,指導企業的經營決策,促進企業運營效率的提升[3];聚焦管理會計,對各類直觀的數據信息進行分析與解讀,結合預算目標的分解與細化,落實到各個職能部門與崗位,從而在企業內部形成合力,實現既定的預算目標;多維度地搜集市場、行業信息,如市場占有率、業務拓展增長率等,了解行業動態與供需關系,科學地開展預測工作,進一步優化企業的資源優化配置,促進企業預算管理水平的提升和戰略目標的達成。

3 財務會計在企業預算中的地位和功能

企業的財務會計工作相對較為傳統,主要是依據相關的財稅法律、法規,進行會計賬目的處理、數據匯總,生成財務報表??梢哉f,財務會計能夠真實地反映企業運營中的日常事務,功能定位則是會計核算。因此,將財務會計與預算管理相結合,亦是發揮預算的控制導向型功能,通過模塊間的耦合,為預算編制提供基礎性數據,為預算執行提供實時數據,并據此作為考核內容。例如,在進行預算編制時,利潤表、成本數據、現金流收支等,均是反映企業運營的相關數據,是預算編制的基礎內容。工作人員需要基于真實、可靠的財務信息,對相關數據的勾稽關系進行深層次解讀,按照一定的邏輯進行數據的歸集,結合市場信息確立總體的預算目標。預算編制實際上具有一定的預測性,但必須依托真實的財務數據,結合業務拓展、市場發展情況等進行編制與調整,二者具有一定的相似性,通過有機結合,能夠提升預算編制的嚴謹性,增強預算在企業運營中的作用。在數據歸集中,工作人員需要進一步加強預算與財務會計的對接,全面掌握企業的實際運營情況,對歷史數據進行分析,提升預算編制的科學性。在預算執行中,實時反映企業的日常經營狀況,使預算管理小組能夠通過系統平臺實時跟蹤各職能部門的執行情況,及時進行糾偏,增強對企業經營過程的控制與管理,全面提升預算管理水平[4]。以財務數據為基礎,實施資源的優化配置,例如,對成本耗費進行識別,減少無效作業,全面提升企業的運營效率,實現降本增效。

4 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在企業預算管理中的融合路徑

將兩個會計體系融入預算管理中,必須加強各個模塊間的耦合,促進資源要素整合,各崗位協同作業,從而全面提升預算管理的規范性,為企業戰略目標的實現奠定良好的基礎。

4.1 預算編制階段

企業實施預算管理,必須立足戰略目標,對未來一段時期的綜合性發展進行規劃,通常是以一個會計年度為單位,促進作業協同、信息共享、資源優化,為企業的業務拓展與戰略發展提供助力與支持。

首先,預算編制工作必須與企業的戰略目標相結合。通常企業在制定發展規劃過程中,會確定三年或五年的戰略目標,以會計年度為單位,對目標進行細化與分解,并落實在會計、預算工作的總體目標中。根據企業內部各職能部門的權責劃分,進行總目標的分解與細化。各部門在進行預算編制過程中,必須以戰略目標為導向,與業務拓展實際相契合,促進預算管理與企業實際運營情況相匹配。

其次,各職能部門要提升預算編制的科學性。必須根據企業的戰略目標以及當年預期的業務拓展實際情況,進行預算編制,列明明細。例如,將人事費用、財務費用、管理費用、待攤費用、銷售費用以及其他費用,按照一個會計年度、四個季度進行預算編制。在編制過程中,以會計數據為參考,與兩個會計體系相融合,既要減少重復勞動,又要合理利用資源[5]。職能部門的管理層必須更新管理理念,認識到預算管理的重要性,并給予高度重視,使預算為業務拓展服務,為企業的長遠發展服務。在預算編制過程中,將兩個會計體系的邏輯與思維相結合,例如,財務會計更傾向控制導向功能,而管理會計則側重決策導向型功能。聚焦統籌管理,能將企業內部的財務活動進行融合,促進預算管理與經營活動、發展目標相契合,促進企業穩健經營。

最后,預算調整要嚴格按照審批流程。企業在開展預算管理的過程中,可能因業務拓展需要而追加資金、資源,因此各職能部門在追加預算時,必須提供相應的資料,且根據追加的資金實施授權管理,報有權部門、管理人員進行審批。一方面,預算調整工作要具有嚴謹性,必須嚴格按照審批流程開展,且若涉及金額巨大,則管理層要集體決策,全面提升資金的使用效率。另一方面,預算調整工作必須講究效率性。企業開展預算管理,其目的是為業務拓展、戰略發展提供助力與支持,提升預算調整的效率,提升企業內部的響應速度,更好地進行商業布局,以免失去最佳的商機。

4.2 預算執行階段

企業在實施預算執行階段,必須以審批后的預算編制表為基礎,嚴格監督執行情況。

首先,企業要設立預算管理小組,全面開展預算管理工作。由于預算管理是一項動態循環的工作,管理者應基于上一周期的預算執行情況進行優化,全面提升企業的預算管理效率。通常,預算管理小組設在財務部門,對各部門的預算編制進行匯總、報批、下發,并動態跟蹤預算執行情況。同時,預算管理小組的成員亦是財務人員,具有會計管理的專業知識,在執行監督管理過程中,要動態地跟蹤企業的財務數據,將預算管理與經營實際相結合,進一步優化和完善企業的戰略規劃。

其次,嚴格跟蹤預算執行情況,及時進行糾偏與改進,提升企業的資金、資源利用效率。以信息化技術為依托,企業構建預算管理體系,并與管理會計、財務會計及其他模塊銜接,通過模塊間的耦合,使預算管理小組能夠動態地跟蹤預算執行情況,由系統平臺通知各職能部門完成進度。針對部分指標項目存在著較大偏差的情況,及時通過對數據信息的分析與挖掘,識別其產生差距的原因,并及時進行改進[6]。在開展預算執行的過程中,融合管理會計、財務會計,實現對數據的全方位搜集與分析,解讀數據背后的信息,能提高控制與決策的科學性,增強企業管理的全面性。同時,跟蹤預算執行情況,要將事前、事中、事后相結合,從而全流程地對企業各職能部門的運營情況進行監督,構建全面預算管理體系,提升預算管理的效率,為企業的價值創造助力,實現降本增效。

4.3 預算考核階段

企業在推進兩個會計體系與預算管理的融合過程中,要健全制度體系的建設,并通過實施績效評估與考核,提升制度的剛性約束,促進預算管理工作落到實處,調動全員積極參與,從而提升預算的控制功能。優化績效考核體系,將預算管理工作納入其中,占據一定的權重,例如,各職能部門30 %的績效為預算考核,各崗位個人的25 %績效為預算績效考核,由此,通過落實預算指標以及制度的剛性約束,來提高預算管理的效率。同時,在實施績效考核過程中,亦要考慮例外事項,使績效考核既具有權威性,又具有靈活性。例如,在預算執行過程中,某部門一季度正常完成了相關的指標,在第二、三季度時,執行預算指標為40 %~50 %,始終存在著較大的偏差,且由預算管理小組及部門負責人一同開展實地調研工作,但受外部市場環境的影響,如原材料價格波動、供需關系變化等,要進行預算的調整,且在績效考核中不會對部門、員工產生負面影響。整體而言,企業將兩個會計體系融入預算管理,要嚴格考核指標體系,涵蓋范圍廣,且設置相應的權重,調動全員參與,在具體實施考核時,要兼顧靈活性。

5 結語

現代企業在運營中面臨內、外部復雜環境,在預算管理中,財務會計能夠加強對數據的分析、搜集,給預算工作提供信息參考,而管理會計則能夠從參與決策的層面著手,增強預算體系的科學性。將兩個會計體系融入預算管理,能夠有效地增強預算功能,通過各個業務模塊的耦合,提升聯動效應,促進資源要素的優化配置,全面提升企業的管理效率。當前,企業內部管理已與信息技術相結合,企業要通過構建系統平臺,更新預算管理理念,實施流程重構,從預算編制、執行、考核三個維度著手,全面地構建預算管理體系,將兩個會計體系融入其中,聚焦企業的戰略目標,促進企業的價值創造。

參考文獻

[1]陶震. 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在企業預算管理中的融合[J]. 今商圈,2022(22):17-20.

[2]陳曦. 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在企業預算管理中的融合[J]. 財會學習,2022(4):1-4.

[3]劉兆玲. 企業預算管理中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的融合性分析[J]. 上海商業,2022(1):136-137.

[4]許芳慧. 淺析企業預算管理中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的融合[J]. 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全文版)經濟管理,2022(10):78-80.

[5]劉銳. 企業預算管理中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的融合性[J]. 商情,2022(23):7-9.

[6]都林. 企業預算管理中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的融合性[J]. 理財(審計版),2023(3):46-48.

猜你喜歡
預算管理管理會計財務會計
新形勢下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的融合
完善醫院財務會計內部控制的思考
財務會計風險管理研究
ERP在企業財務會計中的應用及價值探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