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價值觀多元化背景下的小學道德與法治教育

2023-08-25 14:05雷東生雷鳳梅
教書育人·校長參考 2023年6期
關鍵詞:多元化新形勢價值觀

雷東生 雷鳳梅

[摘? ? 要]以小學道德與法治教育工作為研究對象,分析了價值觀多元化對小學道德與法治教育工作帶來的影響以及小學道德與法治教育對策。綜合使用文獻資料法和歸納總結法分別針對價值觀多元化對小學道德與法治教育工作帶來的負面和正面影響進行分析。分別從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思政教育工作的引領、教師自身道德與法治覺悟和教學水平提升、道德與法治教育方法的積極創新以及道德與法治教育個性和社會目標結合四個方面提出了小學道德與法治教育的對策。

[關鍵詞]新形勢;價值觀;多元化;小學道德與法治教育

在經濟全球化大背景下,一個社會中存在多種類型的價值觀,且不同的價值觀異質異態的差異性十分明顯,這種現象就是價值觀多元化。價值觀是一種對社會存在作出的客觀反映,作為社會意識的一種,也是社會意識形態的重要內容,價值觀多元化發展意味著社會范圍內的意識形態領域斗爭變得更加復雜,我國對新形勢下的道德與法治教育工作要求也在不斷提高。小學階段道德與法治教育工作是我國整個思想教育體系的基礎部分,因為面對的是思維發展尚不成熟的小學生,道德與法治教育質量對于學生正確“三觀”和健全人格培養必然會產生明顯影響。故此,本文通過研究價值觀多元化對小學道德與法治教育工作帶來的正面和負面影響,提出了小學道德與法治教育優化發展的具體對策,為小學道德與法治教育工作順應價值觀多元化發展趨勢,促進學生道德與法治正向積極發展提供參考。

一、價值觀多元化對小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正面影響

(一)為師生的溝通交流提供機會

實際上,價值觀多元化更加關注主體利益訴求滿足,并全面尊重在社會經濟發展中每一個社會個體的主體地位,承認在社會生活中每個社會個體存在的意義,可以有效激發社會個體的積極性和創造性。這種思想在小學道德與法治教育中的應用能夠幫助教師轉變以教師為核心的教育觀念,傳統的道德與法治理論知識灌輸方法也可以逐漸改革,做到在尊重學生主體地位的前提下,根據其身心發展規律以及思維發展特征,確保師生能夠在道德與法治教育中進行平等的溝通和交流,學生可以根據各種社會現象表達自己想法,與教師共同進行討論,進一步提高教育效果。實際上,教師和學生作為社會個體在認識和實踐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局限,道德與法治教育過程實際上是教師憑借個人正確價值觀對學生進行相互作用和影響的過程。教師可以從學生各項表達中獲取相關內容,調整教學內容以及教學計劃,學生可以通過與教師進行溝通和交流而獲取思想發展必需的精神食糧,確保師生能夠通過各取所需,實現雙贏發展的目標。

(二)有助于促進小學道德與法治教育體系的調整、重構

價值觀多元化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必然現象,能夠實現不同價值觀之間的相互補充以及交流,有助于社會主義價值體系的持續發展。受到價值觀多元化影響的小學道德與法治教育,其開放性特征也變得更加明顯,能夠借助道德與法治教育內容結構和各項要素的有效調整適應外界環境的變化。價值觀教育本就是小學思政教育的重要內容之一,價值觀多元化發展使學生主體意識也逐漸覺醒,在價值選擇過程中更加關注滿足個人和集體的發展需求。如此一來,教師可以借助道德與法治教育內容、方法和傳播途徑的人持續創新,在適應目前價值觀多元化發展背景的前提下,提供道德與法治教育體系調整以及重構的動力。在當下社會快速發展的背景下,人們對道德與法治教育表達要求出現了接地氣、平民化的要求。教師可以利用網絡平臺搜集與道德與法治教育工作相關的各項社會熱門事件,利用一種貼近生活、通俗易懂的方法表達各種理論知識,確保學生能夠根據真實的社會現象理解道德與法治教育內容,提高教育效果。

(三)促成小學道德與法治教育話語權

在經濟全球化以及我國社會多元化發展的雙重影響下,社會中的思想文化交流變得更加頻繁,政治、經濟利益呈現出一種相互交織發展的狀態,使我國社會發展過程中的意識形態領域斗爭逐漸激烈。在目前國際政治經濟局勢不穩定的影響下,西方國家將資本主義價值觀在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中滲透,這也從某種程度上幫助人們覺醒了危機意識。黨中央對價值觀多元化背景下的道德與法治教育工作始終給予高度關注,針對小學道德與法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確保校方能夠在戰略層面針對道德與法治教育工作給予關注。同時,學術界也針對小學道德與法治教育工作在價值觀多元化下的具體改進進行全方位的研討,取得了相應的理論成果,使小學道德與法治教育工作的話語權逐漸得以形成。

二、價值觀多元化對小學道德與法治教育工作的負面影響

在我國參與國際市場競爭的過程中,西方多樣化的價值觀逐漸滲透到我國的經濟社會發展中,各種不良社會現象也逐漸顯現,這對部分小學生的道德觀念發展產生了明顯的影響,小學道德與法治教育工作效果被明顯削弱。

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西方世界鼓吹的極端個人主義、享樂主義和拜金主義等思想,借助思想文化作品逐漸滲透到我國。我國經濟社會的高質量發展使得人們的生活方式變得更加多樣化,但價值觀多元化發展也為各種異樣思潮滲透提供了社會環境和物質支持。部分學生在接觸西方資產階級文化的影響下,加之教師和家長的指導不及時,很容易受到錯誤觀念的影響,陷入追求享樂、實用主義和拜金的迷潭,認為自己所做的一切事情都是為了獲取更大的利益,在個人利益和集體利益出現沖突時,更加傾向于維護個人利益。小學生個人的思維能力發展還不夠深刻,辨別是非能力水平低于平均水平,很容易受到享樂主義這類錯誤思想的滲透和影響,導致集體觀念和協作精神發展不夠完善,這直接影響到小學生正確“三觀”的培養以及健全人格的形成,極易出現德觀念模糊以及思想信念多元化的現象,這對小學道德與法治教育都會帶來巨大挑戰。

三、價值觀多元化背景下的小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開展策略

(一)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道德與法治教育工作的引領

我國作為典型的社會主義國家,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我國社會意識形態的本質體現,并且得到了社會公眾的廣泛認可以及支持。價值觀多元化背景下道德與法治教育工作需要始終關注核心價值觀影響的擴張,從真正意義上發揮小學道德與法治教育工作的話語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黨中央面對社會經濟發展狀況,提出的經濟社會發展中人們需要遵循的核心思想觀念,對于和諧社會的建設以及社會公民的健康發展都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傮w而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涵可以從國家、社會、個人三個方面進行分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屬于國家層面的奮斗目標,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會發展過程中需要遵循的基本道德規范,也更好地彰顯了社會主義的基本屬性,愛國、敬業、誠信、友善則是公民在日常生活中的基本道德準則。小學道德與法治教育工作是為了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人格。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我國社會發展過程中反映社會主義本質形態的核心價值觀,需要在小學道德與法治教育工作中發揮引領作用。教師需要對國家、社會、個人三方面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涵進行全方位解讀,以小學《道德與法治》教材以及其他學科中的思政教育素材作為出發點,將與學生發展密切相關的愛國、敬業、誠信、友善這類最為真實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教學工作中逐漸滲透,促進學生思想觀念的正向積極發展。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的愛國元素看來,學生可以在學習之后,對我國的國土形成正確的認知,始終堅持一個中國的原則,也可以激活學生的愛國情感。教師可以基于教材中展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土面積圖片,適當融合之前歷朝歷代的國土面積變化,讓學生對我國作為保存至今的四大文明古國的現實形成自豪感,文化遺產同樣可以利用視頻、圖片的方式展示,讓學生形成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形成堅定的愛國主義情感。

(二)促進教師自身道德與法治覺悟和教學水平的持續提升

因為小學生正處于思想觀念發展的初級階段,個人缺乏充足的社會經歷以及閱歷積累,在小學道德與法治教育工作中,除了專業的思政課教師之外,諸如語文、數學這類基礎學科的教師,同樣能夠對學生的道德觀念發展發揮良好的引導作用。同時,小學生在認識世界萬物的過程中,會模仿自己常見的人物的言行。如此一來,教師個人思想覺悟和教學水平對小學道德與法治教育工作的質量必然會產生明顯的影響。在這種情況下,校方需要在招聘道德與法治教師時,針對教師理論知識掌握能力、教學能力以及職業道德和綜合素養全方位進行考察,從源頭上保障校內教師都能夠具備較高的道德水平以及政治覺悟。

小學道德與法治教育工作內容和方式也需要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不斷進行調整,意味著校方要關注教師群體政治素養方面的持續培訓。校方需要每年引導各學科教師針對黨中央的各項政治決策以及有關道德與法治教育方面的重要文件進行全方位學習,保障教師能夠在思想方面始終堅持黨組織的正確領導,將黨中央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精神內涵貫穿在教育工作中。為了幫助教師在業余時間進一步提高個人的思想覺悟,除了需要對教學思政教師以及其他專業各教師的教學能力和教學效果進行考核之外,同樣需要針對道德素養形成完善的量化考核指標,并將其作為教師職務申請以及薪資水平提升的重要依據。

(三)道德與法治教育方式的積極創新

小學道德與法治教育工作的主要目標是幫助學生對于社會的基礎道德規范形成理解,并在日常生活中踐行道德規范。由此不難發現,小學道德與法治教育工作實踐性特征十分明顯,教師需要在順應價值觀多元化發展背景的基礎上,摒棄之前理論知識灌輸的教學方法,結合學生的真實生活環境以及實際內容,針對教學方式不斷進行調整?,F階段的小學生都是生長在信息時代下,都能夠熟練地利用網絡平臺搜集各種各樣的信息,但因為學生的判斷能力和辨識能力發展較差,很容易被各種不良信息吸引。教師需要根據信息時代下的道德與法治教育工作具體變化,針對教學內容和方法不斷進行創新。在時間和教學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教師甚至可以將遵守社會規則的相關內容引導學生改編成相應的情景劇,由學生分別扮演其中的各種角色,設身處地地想象違反社會規則對于他人以及個人的不良影響,進一步深化學生自覺遵守社會規則的意識??紤]到道德與法治教育工作帶有明顯的連續性和系統性特征,在教師引導學生完成遵守社會規則的知識學習之后,可以利用學生的寒暑假時間以及周末時間讓學生參與交通志愿者以及其他的社會實踐活動中,保障學生能夠在參與社會實踐活動時體會到道德與法治知識對自己發展的價值,并且可以在服務他人的過程中獲得相應的成就感,有助于學生健全“三觀”和人格的培養。

(四)實現道德與法治教育中的個性和社會目標的結合

總體看來,道德與法治教育工作是為了實現特定階級的利益,而對人們開展的一種傾向性教育工作,總體的教育目標包括社會目標和個人目標。我國作為典型的社會主義國家,道德與法治教育工作是為了實現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社會目標和個人目標的產生是因為利益著力點存在明顯的不同,是以社會群體利益和個體利益作為基礎形成的。但個體利益也是社會群體利益組成的重要部分,只有在社會公眾個體利益得到維護的前提下,群體利益方能夠進一步提升。故此,教師在開展小學道德與法治教育工作時,同樣需要摒棄傳統高大上的教育目標設置,而是需要立足于學生的真實生活實現社會目標和個人目標二者之間的有效統一。

在價值觀的多元化發展趨勢下,國民的危機意識有所覺醒,小學道德與法治教育工作的話語權有所增強,教師也能夠在合理調整道德與法治教育體系的前提下,實現師生之間的良好溝通,有助于提升小學道德與法治教育工作的效果。教師在價值觀多元化背景下開展小學道德與法治教育工作時,需要關注自身道德與法治覺悟和教學水平的提升,并始終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道德與法治教育工作的思想引領,做到在有效結合道德與法治教育個性和社會目標的前提下,通過教學內容和方式創新強化對學生的吸引力,幫助學生立足真實生活場景,逐漸提高其道德與法治素質。

參考文獻:

[1]林海榕.網絡文化對小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響及對策[J].試題與研究,2022(24):180-182.

[2]逯遙,王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何以融入思想政治理論課[J].中學政治教學參考,2022(29):84.

[3]樊康龍.小學語文教學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策略研究[J].基礎教育論壇,2022(19):20-21+23.

[4]馬曉.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的路徑選擇[J].開封大學學報,2022,36(02):44-46.

[5]王公明. 思想政治教育美學維度的理論與實踐研究[D].吉林:吉林大學,2022.

[6]郭美琴.價值觀多元化對小學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與建議[J].新課程導學,2022(02):25-26.

(責任編輯:劉瑩)

猜你喜歡
多元化新形勢價值觀
德國:加快推進能源多元化
我的價值觀
圖說 我們的價值觀
滿足多元化、高品質出行
新形勢下“管理心理學”課程教學改革與實踐
新形勢下班集體建設創新的實踐與思考
知名企業的價值觀
價值觀就在你我的身邊
柔性制造系統多元化實踐教學
性人權與性多元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