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職機械制造專業師資隊伍建設探索

2023-08-29 08:03許德順
職業教育研究 2023年8期
關鍵詞:中等職業學校教師隊伍

許德順

摘要:中等職業學校承擔著培養技能型人才的重任,這對中職專業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根據現階段中職學校專業教師隊伍現狀及存在的問題,以機械制造專業為例,通過招聘環節把好“進口關”、在職研修把好“質量關”、校企合作把好“能力關”、競賽引領把好“技能關”等措施,加強“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為培養更多的專業技能型人才提供師資保障。

關鍵詞:中等職業學校;機械制造專業;教師隊伍

中圖分類號:G715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672-5727(2023)08-0071-04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社會對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量大幅度增加,中等職業教育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同時也對中等職業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職學校生源質量普遍不高,要將這些學生培養成適應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技能型人才,就需要一支教育教學能力強、專業技能操作水平高的“雙師型”教師隊伍。但是,我國中等職業學校的專業課教師大多數是高校畢業生,企業實踐經驗不足,且學歷層次相對于高職教育較低,尤其是在一些經濟不發達的縣級城市,專業教師的綜合素質更為不理想。針對我國職業教育的現狀,國務院制定了《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其中第十二條指出,要通過多措并舉打造“雙師型”教師隊伍。在教師隊伍建設方面,中等職業學校應通過在招聘環節上把好“進口關”,在職研修上把好“質量關”,在校企合作上把好“能力關”等措施,多管齊下,協同開展,最終建成一支高素質、結構化的“雙師型”教師隊伍。

一、中等職業學校師資隊伍建設存在的問題

近些年,我國職業教育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果,為社會經濟發展培養了大批的高技能人才,職業學校專業課教師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對于職業學校,特別是一些教育資源相對薄弱的縣級中等職業學校而言,加強師資隊伍建設,特別是專業課教師隊伍建設顯得尤為重要。然而,由于受地緣、待遇、晉升、資源等因素的影響,一些縣級中等職業學校在師資隊伍建設方面存在一些長期困擾學校發展的瓶頸問題,嚴重制約著學校的健康發展。這些問題具體表現在以下幾點:

一是教師招聘方面。目前,我國職業技術師范院校數量不多,畢業生存在著學業水平能力參差不齊,業務鉆研各有所長的現象,且受到待遇和發展空間的限制,一些優秀畢業生較少會考慮到縣級中等職業學校任教。

二是教師培訓方面。中等職業學校教師培訓大多是專業理論方面的培訓,缺乏職業道德和操作技能的培訓。操作技能培訓的時間不夠,因此很多專業教師的專業技能操作水平也得不到顯著提升。

三是校企合作方面。中等職業學校專業課教師大多是“從學校進學?!?,缺乏專業技能和實踐經驗。當前,很多領域的專業技術更新迭代的速度很快,中等職業學校很多教師的專業知識儲備已經跟不上當今科技發展的速度,對新技術、新工藝知之甚少。而中職學校往往強調學生到企業實踐,未能把校企共建師資隊伍的工作作為一項長期的系統工作放在重要位置來抓,教師很少有到企業相關技能崗位上鍛煉的機會,企業的能工巧匠和技能大師也較少到中職學校兼職任教,無法把先進的技術和生產工藝傳授給學生,因此一些中等職業學校很難培養出真正合格的“雙師型”教師。

四是在參與技能大賽、撰寫論文、編寫校本教材方面。當前,很多中職學校的機械制造專業實訓教師非常缺乏,有些實訓教師的年齡偏大,所掌握的技能也較為落后,而年輕的實訓指導教師技能操作水平又不過硬,有些教師甚至連機床都不熟悉。他們不積極主動參與甚至害怕參加技能大賽,自然也就沒有機會了解專業新技術,專業技能水平很難有新突破。有些中職學校雖然要求教師撰寫編寫論文和編寫校本教材,但實際參與的教師不多,專業教師的教學研究能力無法得到有效提升。

二、中等職業學校機械制造專業師資隊伍建設對策

當前,建設高質量師資隊伍已成為職業學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如何規范職業教育從業標準、深化職教教師管理改革、加強職業教師培訓、提升教師專業水平和提高職業教師社會地位等問題需要學界不斷商榷探討,以形成具有職業學校自身發展特色且符合職業教育“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的路徑策略。

(一)招聘環節把好“進口關”

1.優先選擇具有三至五年以上企業工作經歷的教師

由于中等職業教育主要培養技能型人才,要求學生學以致用,使學生能夠對工作中出現的問題加以分析,并運用所學的專業知識解決問題。在對專業課教師的選聘上,國外一些發達國家除了要求教師具有相應的專業理論知識,還要求教師具有多年的企業工作經驗。這一點值得我國借鑒。

完善專業課教師選聘標準,中等職業學校應優先選擇具有企業工作背景的教師,由單純的學歷要求轉變為更加注重教師的企業實踐工作經驗和技能操作水平。在政策層面上,地方政府和職業學校應在教師待遇、人才引進條件方面給予政策傾斜,吸引更多有企業工作經驗的人才充實到中等職業學校教師隊伍中來。

2.以職業技術師范院校畢業生作為專業課教師的重要來源

加大職業技術師范院校畢業生的選聘力度,在薪酬待遇等方面有所傾斜,吸引優秀畢業生前來任教。由學校制定招聘教師的基本條件和能力考核的相關標準,以專業實際操作能力和理論授課能力為主要考核內容和評判標準來進行招聘。

3.選聘優秀畢業生留校

第一,在人員選擇時,既要考慮其實際操作技術是否全面、精湛,同時還要考察其思想品德、語言表達、組織能力等教師必須具備的基本素質,并經過技術操演、實際授課等考核程序慎重選擇,嚴格按學校選聘標準錄用。第二,協商聘任期限、待遇等。要在協商一致的基礎上,以簽訂勞動合同的方式約定聘任期限、工作任務、工作要求、工作紀律、待遇標準、違約責任等,做到依法用人。第三,要做好留校畢業生的進修工作。一方面,針對有的畢業生實際操作能力出色而專業理論知識不足的情況,加強其理論知識的進修培訓;另一方面,要針對他們基本沒有教學經驗的實際情況,加強教育學、心理學等知識的培訓。

(二)在職研修把好“質量關”

1.著力加強教師職業道德素養

“學高為師,身正為范”。教師不但要具有扎實的學識,還要具有良好的道德情操。由于中等職業學校教師面對的大多是基礎差、底子薄、行為習慣不好的學生,而教師的人格魅力和良好的道德情操會通過言傳身教使學生受到影響,加強中等職業學校教師的職業道德素養的培養尤為重要[1]。在每年培訓計劃中,要把教師職業道德素養培訓放在首位。

2.優化專業課教師培訓內容

國家職業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對中等職業學校教師的培訓內容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對專業教師進行必要的專業技能培訓,更要對教師的教學方法和手段進行培訓。機械制造專業操作性較強,要求學生掌握車工、鉗工、數控車、數控銑、電加工等操作技能。要學生能夠在做中學、學中做,教師首先要掌握“理實一體化”的教學方法。在操作過程中,學生可提高操作技能水平,同時也能理解專業理論知識。

在教學手段上,教師要提升自身的數字化教學水平。對于機械制造專業來說,一些機械構造、機械原理、機械傳動等專業理論知識,必須通過直觀的方式學生才能更容易理解,而大多數中職學校的設施設備和教學模型不夠齊全,所以借助多媒體電子課件及其相關的教學視頻,學生的學習可以更直觀,理解知識也更容易。

此外,教師要加強精品課程的建設能力。教師不僅要為學生提供在線學習的功能,還要提供大量的視頻資源庫和微課等教學資源,將教學由課堂內延伸到課堂外,便于學生自主學習。

機械制造專業的很多實訓課程都需要教師具有很強的操作技能,如普車、普銑、數控車、數控銑、鉗工等實訓課程,如果教師自身的技能操作水平不高,將很難培育出高水平的技能型人才,甚至在實訓過程中可能引發安全事故。教育部和省教育廳應加大國培和省培中專業教師操作技能培訓的力度。

(三)校企合作把好“能力關”

1.通過校企合作提升專業課教師的實踐能力

除了在教學、科研、技能大賽、學生實習等方面的校企合作外,師資共建應成為校企合作中重要的一項內容。學校應多派教師去企業掛職鍛煉,企業掛職鍛煉崗位要與學校技能操作課程相適應。針對不同操作水平、不同實訓課程的教師,校企應共同制定教師掛職鍛煉方案。中職學校應制定激勵機制,鼓勵教師到企業掛職鍛煉,尤其是在職稱評審和職務晉升方面要給予相應的政策傾斜。

通過校企師資共建,既可以提高中等職業學校專業課教師的實踐能力,又可以提高企業整體的專業技術水平。通過校企師資共建,學校完善了師資結構,提升了整體辦學水平。

2.在校企合作中實現“師資融合”

為實現“師資融合”,校企雙方要共同制定人才培養方案,出臺一系列舉措和激勵機制,鼓勵企業的技術能手到學校兼職代課,學校的專業教師到企業參與研發。學校教師在上專業實訓課之前,需參加企業的職業技能等級認定,獲得相應的資質后方能持證上崗,教師要嚴格按照雙方制定的人才培養方案進行授課,同時接受學校、企業相關部門的監督;企業的技術能手也要參加學校組織的教育學、心理學的培訓,并考核合格后方能參與學校的教學工作。教師要與企業技術能手形成同臺競技、互幫互助、共同成長的良好局面。

3.打造中等職業學校機械制造專業“雙師型”師資隊伍

在校企合作過程中,學校應鼓勵專業教師脫產、半脫產到合作企業頂崗鍛煉,并出臺相關的激勵機制,讓教師積極參與企業技術革新,以提升教師相關的專業技能,拓寬專業理論知識和企業工作經驗;通過參與企業的生產過程,促使教師學習新的專業技術和新的生產工藝。教師在企業實踐要實行“師帶徒”的模式,采取生產現場考察觀摩、專題講座、小組研討、技能培訓、上崗操作和演練、參與產品開發和技術改造等方式,利用企業設備、技術、人才、信息等資源優勢,提高青年教師的產業文化素養和專業技能水平[2]。學校和企業也要制定相應的評價和考核機制,對參加企業實踐的教師實行全過程監督管理,定期進行評價,實踐結束后進行專業能力考核,對于考核優秀的教師給予一定的獎勵或在職稱評定方面給予一定的政策傾斜,使專業課教師在企業能得到真正的鍛煉,掌握過硬的專業技能,成為真正意義上的“雙師型”教師。中職學校要根據自身的特點制定相應的培養計劃,爭取建立多個“雙師型”教師企業培訓培養基地,使機械制造專業的教師每年至少1個月在企業實踐,并真正落實專業教師3年一周期的全員輪訓制度,提高“雙師型”教師的占比。

(四)多途徑提升專業課教師的能力

1.大賽引領,緊跟時代步伐

我校機械制造專業的教師每年都有機會參加省市級技能大賽,甚至全國技能大賽,可參加的項目也有很多,如鉗工、車工、數控車工、數控銑工、CAD機械設計等。技能大賽是職業教育最新理念的展現,也是檢驗和提高教學水平的有效途徑。教師可以通過參與競賽提高自己。通過準備高標準、嚴要求的競賽提高專業水平和教育教學能力,可引領教師朝著現代教育教學科學發展的方向不斷努力,走向新時代、新思維、新觀念的前沿[3]。借助技能大賽平臺,學??梢宰屒嗄杲處煻鄥⑴c賽前培訓,拓展專業知識和技能,再從中選拔技能突出的教師參加大賽,這樣可從整體上提高學校師資水平。以車工技能大賽為例,實訓教師在日常教學中往往只需掌握車外圓、車內孔、車槽、車錐度、車普通螺紋等技能,但車工技能大賽則增加了對車梯形螺紋、車蝸桿、車端面槽等高難度技能的考核,這就要求實訓教師加大賽前訓練難度,使自身的技能操作水平上升到一個新的高度。通過技能大賽,教師可以鍛煉多項操作技能,使他們更清楚地認識各工種之間的聯系,并將此應用到平時的教學中去;通過技能大賽的平臺可以看到自己與各選手之間的差距,發現自身的不足,激發學習熱情,提升自身的專業技能水平,促進教師教育教學水平的提升。大賽成為教師間相互交流、學習、切磋的良好平臺。

2.撰寫論文,提升教師的科研能力

當前,為了提升教師的教學科研能力,很多中職學校有明確規定,要求每位教師每學期必須撰寫一篇論文。撰寫論文不僅能夠促進教師再次學習教育學、心理學,將教育學、心理學的理論知識有效地應用到日常的教學工作中去,而且可以使教師對專業知識進行更深層次的研究。通過撰寫論文,教師可以總結和反思教學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便于查漏補缺。撰寫論文也是一個學術交流的過程,可以借鑒、學習知名專家和學者的學術成果,增加專業教師的理論水平。

3.編寫校本教材,深化教師的專業知識

當前,中職學校機械專業大多采用的是部頒教材,甚至有些科目選用的是高職教材,理論性過強。而中職生基礎差、底子薄,聽不懂理論性太強的內容,如何找到適合這些學生的教材,是需要解決的一個難題。編寫校本教材可以很好地解決這一問題。校本教材的編寫需要教師既要具有較厚的理論功底,又要具備嫻熟的操作技能,這對專業教師的能力是一個考驗。一本高質量校本教材的編寫,往往需要一個教學團隊齊心協力來完成。在編寫過程中,教師要到企業進行調研,根據當地產業經濟發展需求,編寫適合當地人才需求的實用性教材,有時還需要企業人員的參與;教師要查閱相關的專業書籍,把國際上一些最前沿的生產工藝、生產技術寫進教材中去;校本教材的編寫也可以參考其他優質學校,借鑒他們的優質校本教材編寫經驗,再根據本校的實際情況進行編寫。通過校本教材的編寫,教師可豐富專業理論知識和提高技能操作水平,提升研發能力,改進教學方法,加強團隊協作能力。

隨著職業教育的改革發展,迫切需要加強中等職業學校師資隊伍建。就機械制造專業而言,需要從教師的選聘、培訓、技能大賽等環節進行突破,打造一支專業技術水平過硬、教學科研能力強的機械制造專業師資隊伍,為培養更多的技能型人才提供師資保障。

參考文獻:

[1]王益林,吳伶俐.中職教師“三教”改革實施中教師教研能力提升策略研究[J].現代職業教育,2021(4):50-51.

[2]李夢卿,楊妍旻.“雙師型”視閾下職業院校教師到企業實踐工作的研究[J].教育發展研究,2013 (19):53-58.

[3]王建東.技能競賽促進專業教師技能教學水平的提升[J].新課程(教研),2011(10):163.

(責任編輯:張維佳)

Exploration on the Construction of Mechanical Manufacturing Professional Teachers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XU De-shun

(Vocational Education Center of Honghu, Honghu Hubei 433200, China)

Abstract: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should take on the heavy responsibility of ?training a large number of skilled talents, which sets higher requirements for specialized teachers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According to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professional teachers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this paper expands the discussion by taking mechanical manufacturing as an example. School should control the "import pass" through the recruitment process, ensure "good quality" through on-the-job training, control the "ability gap" through school enterprise cooperation, improve the "skill level" by leading the way through competitions, and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duel-qualified" teachers to provide teacher guarantee for the training of more professional and skilled talents.

Key words: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mechanical manufacturing major; teacher team

猜你喜歡
中等職業學校教師隊伍
增強內生動力,激活鄉村教師隊伍
務實求真的長春高新第二實驗教師隊伍
鄉村小規模學校教師隊伍建設的思考
當前高校青年教師隊伍建設思考
中等職業學校英語分層教學模式研究
中等職業學校平面設計課教學模式優化探究
中等職業學校財務信息系統建設研究
中等職業學校實施“長短課”的必要性與實施建議
關于中等職業學校培育學生職業精神的研究
中職計算機應用課程教學改革與反思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