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職《管理會計》課證融通的路徑研究

2023-08-29 13:25葉婷
經濟師 2023年8期
關鍵詞:課證融通管理會計高職

摘 要:課證融通是將“1+X”證書的課程標準和內容視情況加入到課程標準和教學內容中去,是學歷證書與職業技能證書的對接。課證融通的推行,可以使職業院校、企業、學生等相關部門和人員達到共贏的局面。高職《管理會計》進行課證融通勢在必行,可以通過改革教學過程、改革教學方法、邀請行業專家進校園、強化雙師型隊伍建設、推進學分銀行建設、推進國家資歷框架建設、改革評價方式這些方面的開展,進行課證融通。

關鍵詞:高職 管理會計 課證融通

中圖分類號:F233;G6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23)08-154-03

一、課證融通的含義

課證融通是將“1+X”證書的課程標準和內容視情況加入到學歷教育的課程標準和教學內容中去,是學歷證書與職業技能證書的對接。將“1+X”考試內容中無法加入到課程中的內容單列模塊、單列課程,若校內實訓條件無法滿足,則可以和企業合作,進行短期實訓,增強學生崗位實操能力。在此過程中,課程標準和課程內容的融合,不僅要考慮國家整個行業的需求、國家相關政策,還要結合本省、本市、本校的特色進行優化。

二、課證融通的意義

課證融通的推行,可以使職業院校、企業、學生等相關部門和人員達到共贏的局面。高職院校通過課證融通,在培養中更加注重實踐和技能操作,同時不忘夯實學生的專業理論知識,可以培養企業需要的技能型人才,在這個過程中也提高了本校的教學質量。這樣培養出來的學生,能夠快速適應企業崗位需求,減少企業的用人成本,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學生到了學校,不僅能學到知識,而且能獲得今后崗位的實操技能。

三、高職院校管理會計課證融通過程中面臨的困境

(一)學分銀行建立不夠完善

目前,學分銀行體系的建立仍然處于探索中,學歷課程的學分與“1+X”證書、職業技能證書、繼續教育等的學分之間如何轉換仍然缺乏相應的標準,需要政府部門、教育部門、職業院校、培訓機構、企業等部門共同參與整個學分銀行的建立和學分轉換標準的制定。

(二)缺乏利益相關者的參與

目前,課程的開發僅僅是職業院校在承擔,缺乏企業、培訓機構共同參與。職業院校培養的學生需要滿足社會的需求,大部分學生是就職于企業,所以,企業需要把自己的需求和職業院校相互交流。培訓機構需要積極參與進來,因為他們的工作主體內容和學校較為相似,他們可以結合考證的需求來進行課程的開發。

(三)國家資歷框架的建設不夠完善

國家相關部門應對職業資格技能標準的制度、考評辦法等內容制定詳細的方案。國家的職業教育體系,包括中職教育、高職教育、本科教育,而這三個層次的教育沒有形成完整的職業技能考評體系。

(四)傳統的課程教學無法適應當今社會對人才的需求

當今社會發生了重大變化,之前的教學只是針對某一崗位,沒有對相關知識進行教學,缺乏培養復合型人才的理念。傳統的理論課程更多的是教授某個模塊的知識點,學生學習后不知道如何轉化為相應的職業技能,內容沒有及時更新崗位中的新工藝、新技術,理論課和實訓課呈現分離狀態,沒有很好地融合。傳統的實訓教學大多是運用財務軟件來進行實訓,雖然有校企合作的單位,但是在校生一般只有在快畢業的時候才會進入企業學習,其他年級的學生很少有機會進入合作企業實習。傳統課程選擇面少,教學形式單一,很難滿足學生個性化的需求,培養不了他們終身學習的習慣,無法適應當今學習型社會的需求。

(五)信息化時代的到來對會計行業產生了巨大的沖擊

會計專業是緊跟時代發展的專業,當今信息化時代的到來,財務系統的數據不再僅僅是財務人員將原始憑證輸入財務軟件后才產生的。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原始憑證等原始數據都已經電子化,當今財務領域不再僅僅是財務數據的處理,而是會計處理和相關業務的融合,即業財融合。今后,財會行業的從業人員需要復合型人才,他們不僅要具備依托財務軟件進行核算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要懂得內部管理。

四、高職院校管理會計課證融通的路徑研究

(一)改革教學過程

當前職業教育的課程體系較為完整,但缺乏統籌性,部分課程間存在內容重疊,課程的安排應當是從基礎知識的普及,到知識點的加深,再到知識點的提高,是一個逐漸加深的過程。

1.對教師而言。每門課程的課程目標需要與會計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案相一致,將《管理會計》對應的數字化管理會計“1+X”證書的考試目標融入到課程目標中,將“1+X”考試內容對應課程的知識點,形成相互映射?!豆芾頃嫛氛n程教學中,嚴格以工作崗位需求為標準,分解為一個一個的任務模塊(見圖1),即分解為預算管理崗、投融資管理崗、營運管理崗、成本管理崗,然后和“1+X”證書(初級)里面的采購業務、銷售業務、生產作業、資金結算這些業務流程相融合,平日教學中加強某個模塊的培訓和技能大賽的比拼,形成管理會計和“1+X”數字化管理會計的課證融通。

教師不應將工作過程作為講課的思路,因為有的工作過程會涉及多章節的知識點,而應通過實地調研,將工作過程涉及的知識點加以整理,歸類到相應的章節中去,在講授相應章節的時候提及如何將這個知識點運用到實踐中去,然后馬上進行相應崗位的實操訓練,訓練完及時總結,將技能內化于自身。在實訓教學中,實訓的素材可以采用“1+X”考證中的實操部分,運用仿真的教學系統,比如管理會計實訓系統、報稅系統等,這樣實訓更有針對性,實現教學與實操相融合的教學模式。在上課的時候充分利用信息化的教學手段,充分利用模擬仿真實訓室,讓同學們不出校門,便可以體驗到實際工作場景。在理論教學中,可以適當采用一些企業培訓員工的教學資源,并將這些資源加以改進,綜合選用考試最新教材,作為自己上課的素材。課程內容的難易程度應是逐級螺旋上升的過程,而不是平面化的,并進行相關知識的拓展,對學生進行拓展教學,加入崗位所需的新知識,可以使同學們更快地適應今后工作崗位的要求。在課程結束的時候,再給同學們講授工作的整個流程,這樣邏輯更加清晰,讓同學們掌握得更好。

高職課程改革與社會發展、崗位需求相適應,讓同學們獲得一技之長,取得相應的職業證書,進行“課證融通”是必由之路??甲C的內容與課程內容對接,讓學生通過課堂的學習,不僅獲得基本的專業知識,也能更快地取得相應的職業資格證書?!?+X”證書的考試內容不應一成不變,而應當根據社會的反饋進行總結,并更新考試內容。打通職業院校、畢業生就業、企業之間的反饋渠道,這樣可以使企業、職業院校達到雙贏的局面。

2.對學生而言。在學生們入校的第一學期就把職業技能證書(X證書)的考試標準印發給他們,讓他們從入校就重視起來。入學后,參加不同年級開設的不同技能比賽,通過以賽促學,提高學生學習的動力,提高職業技能。

學生學習公共基礎課、專業基礎課、專業核心課后,成績合格可以獲得畢業證書,將專業核心課學通后可以較容易地考取相應的“1+X”證書,選修課學完后將可以選擇考取跨專業的“1+X”證書,成為復合型人才。將教授專業知識和公共基礎課作為教育的基礎,作為圓的中心,專業技能作為圓心外的圓心環,不斷向外拓展。讓圓心作為學生取得學歷證書的依據,外面的圓環作為學生取得執業證書的依據。

(二)改革教學方法

改變傳統的只注重教、一味地灌輸知識給學生的教學模式,注重積極教學法的運用。高職教師要學會不斷創新,增強實操能力,在教學中形成“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方法。教師在教學中應當是一個引導者,并充分運用信息化教學手段,尊重學生的個性化的需求,教會學生學習的方法,讓他們具備終身學習的能力,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1.相互替代法。課證融通時,可以將“1+X”證書考試內容加入到理實一體化課程和實踐類課程中。對于理實一體化課程,在授課時根據課程內容加入一部分相關“1+X”考試內容。對于實踐類課程,將大部分“1+X”證書考試內容加入教學中,在“1+X”證書考證前,給學生增加一些相關的專題培訓,對實訓課中沒有講到的知識點進行完善和補充。

2.與專業群的建設相互配合的方法。在整個專業群中,各個專業的初級證書和中級證書一般只是針對該專業的同學設立考試,把各個專業的X高級證書供該專業群的全體學生選修,以期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對于崗位要求的基本知識,將“1+X”證書的內容融入到教學中,讓同學們通過課程學習獲得相關初級的“1+X”證書。對于“1+X”證書中級,教師可以在講授基本知識后,分專題講授中級在初級的基礎上所增加的知識。對于“1+X”高級證書,教師可以開設選修課,供學有余力的該專業群內的全體同學選修,鼓勵學生們選修跨專業的“1+X”證書,以拓展他們的知識面。

3.向下遞進培養法。當今,知識變化日新月異,教師應當不斷提高自身水平,改變教學和教法。對于操作性較強的知識點,教師可以培養班級里面2~3名同學作為自己的小助手,這幾名小助手再分別培養2~3名同學,再以此類推向下培養,每個同學在和其他同學傳授知識點的過程中也是一種學習的過程,可以提高同學們的學習興趣。還可以根據授課內容的不同,將學生分為一個一個的小組,每個小組人員的配備參照企業財務部門的分組方式,讓學生分崗位實操模擬教學。

(三)邀請行業專家進校園

定期邀請企業專家進入校園對實訓的方式、實訓的素材、課程標準的制定進行嚴格的把關和修訂,讓學校的教學不再是閉門造車,而是與工作崗位需求相對接的。

(四)強化雙師型隊伍建設

職業院校的教師不僅提倡成為“雙師型”教師,更重要的是自身要具備一定的職業崗位操作技能??梢栽O置專門的學校和專業培養職業院校教師,避免缺乏企業實踐經歷的教師成為高職院校教師。對于操作性較強的專業,可以降低學歷門檻,讓他們成為職業院校專門的實訓教師。此外,職業院校專任教師可以定期到合作企業頂崗鍛煉,合作企業教師可以到職業院校進行強化理論知識的學習,相互促進、相互完善。

(五)推進學分銀行的建設

“學分銀行”的理念認為:將職業教育所有課程進行整合,每門課程都有對應的學分,取得某些規定的學分便可以獲得學歷證書,獲得某些學分可以獲得職業等級證書。這就需要把學歷證書教育課程標準、職業等級證書課程標準、社會培訓課程標準進行統一的規劃和認證,建立一個統一的學分管理信息系統。

學分銀行可以由利益相關者組成委員會來建立,共同制定整體框架和各專業的課程標準、考試標準,利用當今信息化快速發展的契機,加快學分銀行信息系統的建立。學分銀行建立之后,可以搭建課證融通的橋梁,可以有利于課程學習的學分和“1+X”證書學分的相互轉換、有利于企業鍛煉、繼續教育學習的學分與“1+X”證書學分的轉換。學分如何轉換要考慮多方面的因素,要考慮知識點的相近性、專業技能是否可以迭代,最終使學歷證書、“1+X”證書、職業資格證書之間能相互對接。使“1+X”證書能夠有效推行的一個方法就是將一些課程學分和學分銀行對接?!?+X”證書制度和學分銀行相互配合,讓學生形成終身學習的習慣。在學分銀行里面,將“1+X”證書的學分融入課程總學分中,獲得學歷證書所要求的課程學分為必修學分,“1+X”證書的學分為選修學分,每個同學至少選擇一個證書獲得相應的學分才能達到畢業要求。

學分銀行的建設尤為重要。學分銀行的建設有利于構建終身教育體系,一些中專、高中畢業就工作的人可以通過考取本專業“1+X”證書獲取相應的證書和學分,不斷積累,和學歷證書中相關課程進行互認,逐漸取得相應的學歷證書。學分銀行的建設有利于職業院校學生提高就業質量。職業院校的學生在取得學歷的同時,擁有多個該崗位的技能證書,可以提高他們的就業率、提高薪酬水平和就業的穩定性,有利于今后職業的發展。

(六)推進國家資歷框架的建設

國家資歷框架的建設需要國家教育主管(下轉第158頁)(上接第155頁)部門,聯合社會相關部門著手推進。國家資歷框架其實就是職業教育、學歷教育、工作后人員后續教育等教育類型的相互融合,并對不同的“1+X”證書制定統一的評價標準。國家對“1+X”證書制定統一的標準后,應以行業龍頭企業的員工評價標準和對崗位需求的變化為修訂的依據,不斷更新標準,適應市場需求。如果有新行業、新工藝出現,國家應把這些新的知識點融入到國家資歷框架中。對職業院校的學生來說,這將打破只看學歷的局面,將綜合考慮學歷、學分銀行累積分數的高低、實踐操作能力等來評判。

1.努力提高“1+X”證書的社會認可度。職業院校里可以成立由院長、招就處、教研室主任、學習委員等組成的評價小組,對哪些“1+X”證書可以作為本校學生考試的證書進行準入論證,通過綜合考評確定本校參與考試的“1+X”證書的名錄。

“1+X”證書的考評可以交給第三方,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愛好和今后的職業規劃自主選擇所考證書。倡導“1+X”證書考試注重過程的評價、技能的實操,減少理論知識的考核。

2.降低職業資格證書的考試門檻。倡導職業資格證書的考試門檻降低,比如助理會計師、會計師等資格證書對工作經歷的要求可以用學生的企業工作實習經歷證明來替代。這樣,就可以使更多職業院校的學生在學校里就可以考取更多的證書,提高他們的就業競爭力。

3.建立相應的信息管理系統?!?+X”證書今后要依托信息化系統進行,讓學生從報名到最后的證書取得的每個步驟都在系統中有跡可循,便于與學分銀行的信息化系統進行對接,最終實現國家整體資歷框架的建設。

(七)改革評價方式

將“1+X”考試和課程考試相互制約、相互促進??梢詫⒈鹃T課程對應“1+X”證書考試的成績在該門課程最終成績中占比60%~70%。將該門課程的理論知識的考試由原來的書面考試,改為相應的實際崗位操作的考查。還可以將課程考試的通過作為“1+X”考試的入場券,“1+X”考試通過后,可以在學分銀行中積累相應的分數,又可以抵免一些學歷證書中要求的課程的分數。比如管理會計這門課程,可以邀請行業專家、企業兼職教師對學生實操的過程進行共同評價,讓學生的培養符合企業的需求。

五、結語

“1+X”證書是利益相關者之間的跨越式合作,有利于各方面合作的不斷深化。課證融通是“1+X”證書不斷發展的目標?!?+X”證書的初、中、高級不應簡單地對應不同的學歷層次,應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相應的調整。課證融通的總體思路是:將人才培養方案和“1+X”考試內容相融合,對于考試內容無法融入課程的,單列學習模塊,使學生在進行課程學習的同時,也學習了考證的內容。課證融通時綜合考慮人才培養方案、行業需求、課程內容、學習環境這些方面的融合,遵循市場需求,實現人才培養目標。

[基金項目:本文為2022年度云南省教育廳科學研究基金項目《新時代云南高職院校<管理會計>課程教學創新研究》階段性研究成果(項目編號:2022J1514)。]

參考文獻:

[1] 毛少華.職業院校實施““1+X””證書制度的現實困境與應對策略[J]當代職業教育,2020(01):55-61.

[2] 戴勇.“1+X”課證融通與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優化的原則與方法[J].機械職業教育,2020(02):1-5.

[3] 崔志鈺,陳鵬,倪娟.職業院?!?+X”證書制度試點的誤區解析與實踐策略[J].職教論壇,2020(12):29-37.

[4] 丁天明.高職物流管理“1+X”證書制度推進過程中課證融通的思考[J].教育與職業,2020(16):42-47.

[5] 劉呂亮,王德云,劉芳.對職業教育“1+X”證書制度試點工作推進的思考[J]教育與職業,2020(19):61-65.

[6] 劉江華,劉波,李穎芬.基于“課證融通”的高職商務英語課程體系的改革[J]職教論壇,2011(20):23-24.

[7] 胡海.論提高高職課程教學質量的基石——課證融通[J]江西教育學院學報,2012(03):185-186.

[8] 李燕.“1+X”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制度背景下數字化管理會計教學改革的研究[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21(05):192-194.

[9] 王俊.高職會計專業“課證融通,雙軌遞進”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以寧波電大為例[J]寧波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7(04):101-104.

(作者單位:云南旅游職業學院 云南昆明 650221)

[作者簡介:葉婷(1989—),女,漢族,云南昆明人,云南旅游職業學院經濟管理學院教師,碩士,講師,研究方向:統計學、管理會計。]

(責編:若佳)

猜你喜歡
課證融通管理會計高職
高職應用文寫作教學改革與創新
基于課證融通的《財經法規與會計職業道德》探討
高職人才培養模式創新探討
關于提高高職人才培養質量的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