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生態文明與中國當代文學的關系

2023-08-29 13:46楊煜
經濟師 2023年8期
關鍵詞:生態理念生態文明可持續發展

摘 要:在生態環境保護理念被反復強調的今天,綠色、可持續發展、人與自然等元素愈來愈鮮活在中國當代文學中。中國當代文學也以多種文學性的方式蘊含著生態文明理念。此外,生態環境的狀態及其變化影響著中國當代文學,催生了中國現代文學上的“生態文學”“生態批評”,以及文學創作的“三種類型”;同時,生態文明也通過影響一種文體,而附帶影響了另一種乃至多種文體。在文學中的生態文明理念日益凸顯的趨勢下,越來越多的文學作家擁抱“生態文學”,在呼吁更多人生態意識覺醒、間接保護生態環境,走向可持續發展等方面產生著重要的影響。

關鍵詞:生態文明 中國當代文學 生態文學 生態理念 可持續發展

中圖分類號:F207;I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23)08-254-02

我們常常感嘆作家與故鄉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亦不難發現作家所處時域下的生態文明對其文學創作也有著難舍難分的關聯。文學一直是生態文明的重要精神家園之一。立足于文學的多維視野,可以發現生態理念幾乎洋溢在每一個當代作家的文學創作之中,或鮮明成大聲疾呼的倡議,或潤化在萬物生靈的背景里。在崇尚“綠色”發展理念的今天,生態環境保護、綠色理念、可持續發展等元素愈來愈鮮活在我國當代文學中,或是在探尋自然生態的價值,或是在思考人與生態之間的聯系,抑或是在反思和預警生態危機,都彰顯出了“生態文學”的當代活力。

一、滲透在中國當代文學里的生態文明

在央視紀錄片《文學的故鄉》中,作家們常常展現出對家鄉的一種凝視姿態。作家們在凝視家鄉的過程中追溯著自己與故土的種種關聯。而故鄉的話題里是永遠帶有獨特地域性的生態文明的。賈平凹執筆書寫商州、阿來重新審視著闊別許久的川西北高原、遲子建追憶雪國美好、畢飛宇探尋垛田水鄉……文學創作與故鄉的勾連在影片中徐徐展開,其實也在注目著故土所體現的生態文明。

“環境變壞的時候,你不能同時說我們人心是在向好的地方變換。我有十幾年不想回家,我恨這個地方。這個砍樹的過程你是完整地經歷過,反正我們出生起就刀斧聲聲吶”

“每一朵花與你的相逢,都是在某種地理環境里,某種游歷的情況下產生。他們又一個詞叫生命共同體,真正我們想要環境很好,我們就要充分認識到一草一木。一只飛鳥、一個動物,我們都是生命共同體的一個成員?!?/p>

阿來在《文學的故鄉》中多次諸如此類地審視著人與自然的關系。生態文明的主題滲透進了他的筆下,無論是烈烈在《空山》的火災,還是來往于《梭磨河》的信札……悲憫生態橫遭摧毀的作品中處處透射著人要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態文明理念。

袁行霈言:“把握住崇尚自然的思想與崇尚自然之美的文學觀念,就可以比較深入地了解中國人和中國文學?!?0世紀80年代開始,中國不少文學作品充分地體現了對生態自然的關注。文學場域中的生態現狀不斷涌現。

遲子建在小說《世界上所有的夜晚》中將人性異化,對自然資源貪婪掠奪的反思表現得力透紙背?!拔摇睙o眠地游走出喧囂的城市,??吭诿旱V叢生的烏塘:

“烏塘的色調是灰黃色的。烏塘的雨是我見過的世界上最骯臟的雨了,可稱為‘黑雨。雨由天庭灑向大地的時候,裹挾了懸浮于半空的煤塵,雨便改變了清純的本色。烏塘人因而喜歡打黑傘。眾多的打黑傘的人行走在縱橫交錯的街巷中,讓人以為烏塘落了一群龐大的烏鴉?!?/p>

在連下雨都是惡臭的烏塘,造就出了“嫁死”的扭曲怪象。生態破壞的惡果最終也使人自身走向失衡的空虛與頹敗。人對自然瘋狂掠奪,而自然生態的惡化也強烈反作用于人。秉筆書寫生態文明,融入生命的意識在遲子建的文學作品中常??梢??!度嗣裎膶W》的編輯朱偉說:“好的小說應該有一層生活原生態的、毛茸茸的感覺”融入生態文明色彩的《北極村童話》便是如此。

對生態文明強烈關懷的中國當代文學,往往不單純只是揭露人窮兇極惡地對待自然,“也或隱或顯充盈著對人類社會發展的歌吟與批判,更是承載著作家對理想社會形態的期冀?!倍@種希冀往往會通過展現世間純凈絕美的自然生態來傳達。

“像是走在諸神的廟宇,一進蒼山,我就變得虔誠,群峰從天空垂下大理石的長袍,長劍如云”詩人沉醉在自然里,正如其所說——沉默如僧侶。關注自然,守望自然,領悟到人與自然姻緣的真諦。

揭露慘遭摧殘的自然與追求美好生態文明的理念滲透在當代詩文中。

二、中國當代文學蘊含生態文明的方式

大力謳歌美好自然環境,呈現生態文明之美。少數民族作家常常將自己生于斯、長于此的土地作為文學創作的背景或內容來源。他們擅長通過極盡贊美原始自然來展現出自然之美的不朽,體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好。例如,《綠色的山崗》《草木的理想國》等等。

飽含悲憫情懷,敘說生態文明的威脅。在人不斷向自然索取的年代,生態環境持續遭受著破壞,不少作家意識到了這一點,用文字來陳述現實,傾吐悲憫情懷?!斗ツ菊?,醒來!》《古典之殤》,以及上述阿來的《空山》等等皆是。憂慮生態文明,又因個人之力無力回天的狀態促使他們選擇了這樣的方式。

呼應時代風標,強調生命共同體。在新時代新方位下,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態理念不斷涌現?!熬G水清山就是金山銀山”喚醒了時代作家生態文明的理念?!吨袊敶鷳B文學創作理論與批評》一書中更是詳細展現了這一類。

三、生態環境的狀態及其變化影響著中國當代文學

當生態環境發生變化的時候,扎根于自然,反應其特征的文學便也會隨之有所體現。在人民生態意識逐漸覺醒的時代,生態環境的變化催生了中國現代文學上的“生態文學”“生態批評”,以及文學創作的“三種類型”;同時,生態文明也通過影響一種文體,而附帶間接影響了另一種乃至多種文體。

(一)“生態文學”與“生態批判”,以及“三類型”

生態文學是受到生態危機刺激而誕生的文學,所有生態文學都是對現代性危機的一種積極回應。在生態文學領域,最具代表性和拓荒性的當屬雷鳴的學術專著《危機尋根:現代性反思的潛性主調———中國當代生態小說研究》。其中,懷有生態憂患意識和學術敏感性的雷鳴潛心搜集文獻,梳理了幾乎一整個可歸位于中國當代生態小說的發展脈絡,充分“勾勒出了當代中國生態小說發展的全景圖”,建立了“一個完整而全面的審視平臺”。

生態批評指的就是文學批評家探討文學文本所呈現出來的與自然環境之間的關系。生態批評概念的產生為中國當代文學的批評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它關注生態文明,縝密思考人與自然的關系,將生態責任作為一個新的緯度納入了文學評論中,充分展現了生態文明對于人物文學思辨與評論價值尺度的影響。

此外,龍其林在其研究文章中表示“隨著生態危機的蔓延與生態意識的普及,新世紀中國當代文學對生態災難進行了集束式書寫,并形成了三個較為常見的創作類型:批判型、懺悔型與審美型”,表明生態文明還影響了當代文學創作的書寫形態。

(二)生態文明間接式的影響

羅伯特·弗羅斯特是美國詩歌史上非官方的桂冠詩人。閱讀羅伯特的代表作,結合我國朱秀芳對其詩的研究分析,不難發現他那蘊含生態理念的詩歌對于美國整體生態文學的創作及理論研究產生了極大的影響。

以此類推,也可探知,我國生態文明的狀態及其變化當影響了中國當代文學一種文體之后,也會在跨文體的交流中促使“生態文明”從理念到樣式影響其他的文學體裁,最終影響到整體生態文學。毋庸置疑的是,生態環境保護、可持續發展、綠色環保、環境治理等元素在越來越多的文人學者筆下涌現。

四、中國當代文學中的生態文明理念的凸顯及未來趨勢

“生態危機正在挑戰人類一切的現代性哲學觀念、倫理道德、政治模式乃至基本的生存方式?!痹谏鷳B形勢的日趨嚴峻的現實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提出“五位一體”發展戰略及“綠色”發展理念下,越來越多的文學家意識到生態文明的重要性。生態文學作家以“行走、在現場的寫作方式,也給當下‘媒介化與‘懸空化的文學寫作方式帶來顛覆性的反撥?!?/p>

當然,生態文學作為中國當代文學中新興的文學形態,由于產生時間較晚、作家創作群體較小等方面的局限,其發展還有很長的歷程要走。同樣,生態文學批評也要避免“按圖索驥地進行批評研究,缺乏理論的生成性”。不過,隨著《糧道》《躬身》等關注生態文明的小說出版,生態文學正走向蓬勃,生態文明理念值此也日益凸顯。在此作用下,能夠預見生態環境也將得到越來越多普通人的關懷,更多的人將會注目、思考,甚至行動到人與自然、生態環境保護、可持續發展、ESG與碳中和等方面。新時代下,生態文學在文學世界中以文學性的方式持續呼喚著生態文明理念。

綜上所述,生態文明與中國當代文學存在著千絲萬縷的聯系。生態文明滲透在中國當代文學里,為文學所表現。與此同時,生態文明影響著中國當代文學的發展面貌,促使其產生了生態文學、生態批判和文學創作三種類型。生態文學的繁榮發展將會呼吁更多的人生態意識的覺醒,在間接保護生態環境、走綠色可持續發展道路等方面產生著彌足重要的影響。生態文明是人與自然永恒的話題,中國當代文學與生態文明注定在未來會繼續緊緊相擁在一起。

參考文獻:

[1] 央視頻.《文學的故鄉》第2集:阿來[Z/OL].(2020-07-24).https://yspapp.cn/3sM.

[2] 袁行霈.中國文學概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3] 遲子建.遲子建小說[M].浙江:浙江文藝出版社,2017.

[4] 央視頻.《文學的故鄉》第3集:遲子建[Z/OL].(2020-07-24).https://yspapp.cn/hc2.

[5] 常金秋,侯小波.當代文學作品中生態意識透視[J].綏化學院學報,2014(11):45-48.

[6] 于堅.于堅詩歌·便條集(1996-1999)[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

[7] 歐陽瀾,汪樹東.生態·邊地·鄉土——雷鳴的當代文學研究述評[J].文藝論壇,2021(04):18-22.

[8] 李國銀.論當代文學批評中的生態緯度[J].求索,2012(09):173-175.

[9] 龍其林.生態災難與新世紀中國當代文學的類型書寫[J].湘潭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7(02):94-100.

[10] 雷鳴.論生態文學對于中國當代文學的變革及意義[J].文藝論壇,2021(04):4-12+2+129.

[11] 李盛濤.論生態文化思想對當代文學創作的潛在影響[J].安康學院學報.2010(02):62-64+72.

[12] 張興成.現代性、技術統治與生態政治[J].書屋,2003(10):4-12.

[13] 王開玲.古典之殤 紀念原配的世界[M].太原:書海出版社,2010.

[14] 李振.《古典之殤》:守護鄉土中國的斯文[J].當代作家評論,2016(02):86-91.

[15] 翟墨.生態文學:推動生態文明建設的力量——析《生態文學講讀》[J].環境保護,2020(05):75-76.

[16] 阿來.空山[M].成都:天地出版社,2017.

[17] 阿來.梭磨河[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91.

[18] 劉文良.中國當代生態文學創作理論與批評[M].北京:九州出版社,2021.

[19] 雷鳴.危機尋根:現代性反思的潛性主調 中國當代生態小說研究[M].濟南:山東文藝出版社,2009.

[20] 朱秀芳.羅伯特·弗羅斯特詩歌生態理念對當代文學的影響[J].語文建設,2015(29):35-36.

(作者單位:蘇州城市學院 江蘇蘇州 215100)

[作者簡介:楊煜(2001—),男,漢族,江蘇泰州人,本科在讀,研究方向:漢語國際教育。]

(責編:建峰)

猜你喜歡
生態理念生態文明可持續發展
探究城鄉規劃中的生態建筑設計
生態文明建設融入高職校園文化發展的思考
弘揚楊惟義生態理念 注重綜合立體防害蟲
適應生態文明建設要求的增長方式和消費模式研究
全球資源治理中的中國角色與愿景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