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禾花鯉稻田高效養殖技術

2023-08-29 02:19
海洋與漁業 2023年4期
關鍵詞:王國苗種種養

│技術要點│

一是開發了禾花鯉專用精制飼料,促進了禾花鯉魚生長,大幅度提高禾花鯉魚的產量;二是結合地源飼料的開發利用,促進了當地經濟價值不高的農作物(主要是番薯、玉米葉和木薯等)的高效循環利用,節省購買全價配合飼料的成本;三是對稻田養殖過程和管理等進行規范,提出開展稻田養殖田間工程與生境構建,規范放養密度、放養規格和放養時間等養殖參數及專用飼料和地源飼料結合投喂等,有利于穩定產量、保障養殖戶的利益、促進生態健康。

│推廣情況│

在廣東清遠、韶關多個市縣開展示范推廣,禾花鯉魚在稻田里用專用飼料經科學的投喂管理,梯田畝產量均可以達到50~100斤,非梯田的最高每畝可達200多斤(需要部分設施投入),稻田一次性施足夠的底肥,化肥用量減少,水稻品質提高,整體經濟效益顯著增加,在梅州和廣州增城也有部分推廣,尤其是清遠連州的帶動效應很好,現已推廣2000畝以上。

│增產增效情況│

畝產量平均可達到50~100斤,每畝禾花鯉收益1500元以上,稻米因為品質提高可以增加收入400元,投入品減少,總體收益每畝達2000元或以上。

│適宜推廣區域│

廣東省內尤其是粵北地區。

種養結合增收5倍

在稻田里養殖鯉魚,每年的九月底、十月初就可以捕魚割禾,把魚制作成魚干,可長時間保存,成為農戶家里一道家常小菜。這樣的生產模式粗放、操作簡單,在廣東粵北山區已流傳百余年。為了提升產量、增加效益,經過養殖品種改良、技術改進等,形成了禾花鯉稻田高效養殖技術。自2019年起,廣東省農業科學院動物科學研究所(水產研究所)王國霞研究員團隊開始推廣該技術,已經在清遠連南、連山,中山坦洲,陽江等地方示范推廣超過2000畝。

據了解,清遠連州市賢魚水產養殖專業合作社是其中一個示范點,該養殖戶和王國霞團隊緊密聯系,得到長期的跟進指導,生產獲得理想的效益。該合作社的負責人是一名50多歲的農民,雖然生產全靠他一人,但是他能嚴格按照技術規范去實施種養管理如科學投喂、適時增氧等,成功實現畝產禾花鯉100多斤。王國霞補充道,“該農戶在合規的范圍內,盡可能深挖魚凼,進一步提升了養殖效益。按照禾花鯉45元/斤計算,增收4500元。相比單純種稻或者傳統低效的模式,禾花鯉稻田高效養殖技術效益顯著?!?/p>

王國霞強調,投喂管理策略是重要的一環,為了保障禾花鯉稻田養殖的高效,要做到科學合理的投喂。針對禾花鯉的投喂,王國霞團隊合理利用當地地源飼料,研發了專用飼料的配方技術。她介紹道,結合包括番薯、玉米葉和木薯等地源飼料,開展高效循環利用。實踐證明,投喂禾花鯉專用精制飼料,提高了飼料的利用率,有效為禾花鯉補充了營養,促進了禾花鯉的生長。在實際生產中,農戶對稻田養殖禾花鯉的規范化操作、專用飼料及其投喂技術等不熟悉,甚至不了解,采用專用飼料后,上述問題可以得到有效解決,平均產量由每畝20斤增加到50~100斤,養殖效益大幅增加。

種苗問題制約產業發展

經過近幾年的技術推廣,禾花鯉稻田高效養殖面積不斷擴大,農戶對種苗需求量逐漸增加,產業發展暴露出問題。王國霞表示,一方面,市場上從事禾花鯉苗種生產的企業不多,苗種供應跟不上。另一方面,市面上流通的禾花鯉苗種質量參差,導致出現苗種養殖生長慢,產量偏低等問題。她坦言,團隊在做實驗時,同樣碰到苗種質量差的問題,同一批育苗不同個體的生長速度相差較大,這對整體的生產管理造成很大影響,最后直接反映在產量上。

王國霞指出,推動產業發展,需要解決苗種問題。適用于稻田養殖的品種有別于普通池塘養殖的品種,要經過專門的培育。然而,苗種企業相對比較少,其中以標粗的為主,做孵化的更是屈指可數?!稗r戶想買好點的魚苗,但苦無路數?!笔聦嵣?,養殖端需要更多優質的種苗,建議加大對種業的投入,提升種苗供應能力,保障禾花鯉稻田養殖生產。

“在種養的過程中,要注意做好各項管理工作?!睂τ谌绾翁岣吖芾硭?,王國霞提出關注四個關鍵控制點。一是控制放苗時間,水稻插秧后適時放苗,延長禾花鯉養殖時間,每畝投放800~1200尾。二是天氣、水溫管理,保持適當的水位。三是防敵害生物,在一線推廣技術時,王國霞發現,不少示范點在天然的情況下,特別是生態環境好的地方,養殖動物容易遭受敵害生物的侵擾。如果沒有防護罩等的保護,禾花鯉會被白鷺、烏鴉、蛇、老鼠等動物吃掉,這種偷食的情況普遍且嚴重,會導致明顯的減產情況,因此要加建防護設施。四是投喂策略,一直以來,韶關、連南一帶的農戶大多沿用傳統不投料的放養的模式,畝產僅30斤,效益很低。采用科學的投喂策略,每天投喂1~2次,若遇到陰雨天則不投喂。這樣一來,只需額外增加較小的投入,便能大幅提高經濟效益。王國霞向記者說道,禾花鯉稻田養殖分為梯田和非梯田養殖兩種,需要根據不同情況分別設計地源飼料和精飼料的配方,同時團隊將繼續加強宣傳推廣。

傳承傳統農業項目

在評價自己工作的時候,王國霞認為,一顆熱愛三農工作的初心是支撐開展鄉村技術推廣工作的源動力。到一線推廣一項新技術,不僅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和時間,而且需要付出更多的耐心和真心去對接農戶、合作社?!半m然有一些項目在支持,但推廣經費仍相對不足?!彼寡?,在帶領農戶學習新技術、新模式的路上,遇到不少困難,團隊堅持以農戶利益為出發點,反復溝通。

王國霞指出,近年來,各級政府和漁業主管部門持續支持稻田養殖產業發展,但禾花鯉稻田養殖發展速度較慢,這可能跟銷售難有關,導致農戶的收益不穩定。從科研工作層面來看,需要加快科研攻關的步伐,為農戶開展生產提供技術支撐,此舉具有三重意義。一是發揮其在鄉村振興中的促進作用?!白钪苯拥谋憩F就是促進農民的增收,能夠提高農戶種糧的積極性,從而保障糧食安全、穩定的供應?!蓖鯂急硎?,只要農戶努力認真執行規范的養殖生產管理,實現增收并不難。二是帶動當地休閑旅游特色經濟發展,結合旅游元素,把稻田建成農業科普的教育基地,提供農事體驗,開發“旅游+”產品,對提振文旅消費和宣傳地方文化等都具有重要意義?!皬V州南沙都市農業實驗園(南沙明珠農業公園)就是個不錯的例子?!比莻鞒泻秃霌P傳統文化,2005年,“稻魚共生系統”被聯合國糧農組織(FAO)列為首批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大力發展稻漁綜合種養是傳承我國傳統農業項目的具體表現。

“當地人們的心中,稻田養殖是‘祖輩流傳下來的寶物’?!蓖鯂歼M一步說道,禾花鯉這條魚在諸如連南等地方有數百上千年的養殖歷史,是極具廣東地方特色的品種之一,活化傳統品種,結合禾花鯉本身的文化特色,挖掘更多立體綜合種養模式,進一步把產業做大做強?,F階段,王國霞團隊正研究稻-魚-鴨、稻-蛙-蝦等種養模式,并已取得階段性成果。她補充道,團隊正用新的思路去探索新的模式,融入其他更受市場歡迎、售價更理想的品種,由于經濟效益高,在技術推廣時,不少合作社表現出更高的積極性,共同推動產業多元發展

猜你喜歡
王國苗種種養
雜交翹嘴魴苗種培育及成魚養殖關鍵技術
山西靈石:種養專業合作社助農增收
花椒樹下做文章 生態種養增收入
春季苗種放養與管理“五六七”
循環種養 帶富鄉鄰
地下王國
鄱陽縣富大種養專業合作社
逃離鼠王國
建立新王國
泥鰍苗種繁育及疾病防治(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