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音樂課堂中的師生互動

2023-08-30 13:53黃娟
中小學班主任 2023年16期
關鍵詞:音樂課堂師生互動小學音樂

黃娟

[摘要] 在小學音樂課堂中,優化音樂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是提高音樂課堂教學質量、促進學生音樂文化認知的重要途徑。本文分析了現階段課堂師生互動存在的問題,結合實際教學經驗總結出優化師生互動的教學措施,融合信息技術教學,激發互動興趣;創設表演舞蹈情境,增強音樂體驗;師生樂器合作,增進師生的關系,為增強師生互動效果與小學音樂課堂的提質增效提供參考。

[關鍵詞] 小學音樂;音樂課堂;師生互動

音樂教育是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小學階段的音樂教育,主要是通過系統、全面的教育,使學生能夠建立起科學、正向的音樂認知,并能夠在學習音樂的過程中,不斷提升自身在音樂方面的鑒賞、感知、表演及創造等能力。一節生動、精彩的小學音樂課,需要學生在音樂教師的指導下,將藝術審美、音樂感知等融入學習中。在小學音樂課堂上,師生之間的良好交流與互動,是學生有效感知音樂知識與獲得音樂體驗的過程,也是激發學生展露真情實感、盡情表達藝術體驗、推動身心成長的有效方式。

一、小學音樂課堂中師生互動存在的問題

在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部分學生會由于家庭環境、社會環境、自身興趣等多方面的因素,逐漸形成一些不良的學習習慣。每當教師拋出一些問題需要學生回答時,學生就會以一種“應付式”的行為來回答教師所提出的問題。雖然師生有交流、有互動,課堂的氛圍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但是教學的實際效果并不理想,學生的思維大多僵化,課堂上更多的是無意義的互動。另一方面,傳統小學音樂課堂上,部分教師一味地對學生進行聲樂基礎知識的講授,而忽視了對學生音樂興趣的培養,導致大多數學生覺得音樂課堂枯燥無趣,不愿意主動參與課堂互動,進而也就無法實現學習效率的有效提升。

通過對課程標準、課程改革文件的解讀可以發現,提質增效是一個繞不開的話題。然而,在小學音樂教學實踐中,不少教師卻忽視了這一核心要義,教學的內容僅僅停留在教授歌曲這一最基本的層次,對學生的主體性認知模糊不清,缺乏更深入的情感交流,不能深入了解學生對于學習音樂的真實需求,以培養他們的認知能力與學科素養,最終導致小學音樂課堂效率低下,教學效果也不盡如人意。

二、小學音樂課堂中師生互動的措施

1.融合信息技術教學,激發互動興趣

在小學音樂教學中,歌曲的演唱既是學生學習的重點內容,也是小學音樂教學的主要方式之一。由于小學階段學生缺乏足夠的樂理知識,對于樂譜、音符等都不熟悉,因此無法獨自對一首陌生的歌曲進行演唱。面對這樣的情況,大多數小學音樂教師都會先為學生進行示范演唱,再讓學生對教師演唱的方式、曲調等進行模仿。在整個活動的過程中,音樂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交流質量,直接關系到演唱教學是否能夠達到預設的效果。而恰恰是這種教學方式,會讓多數學生覺得枯燥、乏味,對學校音樂課堂氛圍的營造、學生參與音樂唱歌的積極性等,都產生了不同程度的負面影響。針對此,音樂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可以科學、合理地運用多媒體設備進行教學,通過播放相關的音頻內容,學生能夠更直接地體會歌曲演唱的速度、曲調、情感,在有效活躍音樂課堂氣氛的同時,又充分調動了學生與教師開展互動的興致。例如,在教學《校園夕歌》這首歌曲時,由于生活的年代不同,學生往往無法切身感受到清末那內憂外患、民族覺醒的時代特征,以及當時的青少年治國平天下的理想與追求。課前,教師可以布置大家觀看紀錄片或者上網查找資料等預習任務,提前了解清末民初被帝國列強欺凌的時代背景,激發學生珍惜光陰、樹立理想的感情。然后,課堂上教師用課件展示歌詞,隨著音樂朗誦歌詞,讓學生明白當時“文白夾雜”的言語特征,了解“民族五聲調式”,使學生的學習情緒被充分調動起來。這時,教師范唱歌曲,學生就會對這首歌產生不一樣的了解,并且在學唱的過程中,也會變得更加認真、積極,甚至能夠主動地與教師進行互動,將音樂課堂的氣氛推向高潮。最后,教師播放《城南舊事》影片片段,學生通過觀看影片初步了解《送別》,了解學堂樂歌的由來,直至結尾跟唱《送別》。

2.創設表演舞蹈情境,增強音樂體驗

音樂的欣賞是小學音樂課堂重要的一部分,學生通過欣賞一些著名的音樂作品,能夠從優美的歌曲中得到視、聽等多感官的體驗,實現音樂審美能力的有效提升。為了讓學生進一步感受歌曲本身的韻味,教師可通過有效互動來提升學生的歌曲感受。教師在開展歌曲欣賞教學的過程中,往往會根據欣賞內容,指導學生通過舞蹈編排、情境演繹或藝術創意等方法,對所欣賞的歌曲進行詮釋,以促進師生之間良性交流的建立,從而幫助學生在互動中更加深入地體會歌曲中所要傳達的情緒和情感,進一步增強學生的音樂欣賞能力。例如,在賞析《瑤族舞曲》時,教師可以先為學生播放一些有關瑤族舞蹈的視頻,讓學生體會瑤族舞蹈的特點及魅力。隨后,再帶領學生對《瑤族舞曲》進行欣賞,讓學生閉上眼睛,用心體會美妙的音樂韻律和充滿活力的歌曲情感。在欣賞過后,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生積極表達,隨著旋律進行舞蹈的編排,以一種自由、享受的方式對音樂進行鑒賞,從而更深切地感受這首曲子中所蘊含的優美意境。如此一來,學生對歌曲的情感體驗就會變得更加豐富。

3.師生樂器合作,增進師生的關系

音樂教學離不開樂器的輔助。器樂課程是小學音樂課程中的重要內容,音樂教師在開展音樂教學的過程中,要善于把器樂課程和演唱、欣賞等課程內容相結合,盡可能給學生帶來多姿多彩的音樂課堂體驗。同時,教師也可以在課堂中,采用與學生進行樂器合作的方式,增進師生之間的有效互動,加深教師和學生的聯系,進而促進師生情感和諧穩定。例如,在學唱《蒙古小夜曲》這首歌曲時,教師可以將一些操作簡單的打擊樂器,如沙錘、三角鐵、碰鈴等,用到音樂課堂上。首先,教師可以為學生播放《蒙古小夜曲》的曲子,然后用琴為學生演奏第一個聲部,在此過程中,教師也可以鼓勵學生嘗試跟唱。其次,在練習第二聲部時,教師就可以鼓勵學生通過彈奏打擊樂的方式,加入到歌曲的合奏中來,接著進行模仿與練習,使學生具身感受打擊樂器的音律之美。通過這種方式,不但調動了學生學習器樂的興趣,同時也縮短了學生與教師、同學間的情感距離。

[參考文獻]

[1]徐曉梅.淺析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的師生互動[J].亞太教育,2019(12).

[2]周泉,陳實,王繼新.農村小學音樂課堂質量提升對策研究——基于TIMSS和質性研究的課堂分析[J].中國電化教育,2019(05).

[3]何梅.小學音樂課堂師生有效互動教學實踐淺析[J].北方音樂,2019,39(05).

[4]宋星.小學音樂課堂師生互動策略研究[J].北方音樂,2018,38(10).

猜你喜歡
音樂課堂師生互動小學音樂
小學音樂課堂中音舞結合教學措施的分析
適應性教材在高校音樂教學中的實用性
新媒體技術在“形勢與政策”課程教學中的應用探索
提高小學音樂課堂提問有效性的策略
開啟學生智慧,構建快樂課堂
如何走出小學音樂教學的困境
試論高中政治教學中的師生互動
論如何打造高效的高中英語課堂教學
素質教育背景下音樂欣賞教學的實踐與思考
語文教學中師生互動語言溝通探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