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賞識教育在小學班主任工作中的運用策略

2023-08-30 17:49張嫻
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 2023年25期
關鍵詞:賞識教育師生關系班級管理

張嫻

摘要:賞識教育以學生為主體,符合小學生的心理特征,對構建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起著積極的作用。小學班主任應將賞識教育融入班級管理工作,采取多元、多樣、具體的賞識,并與家庭教育結合,實現賞識教育的持續性。同時,在運用賞識教育的方法時,要避免賞識教育泛濫化、功利性等問題。班主任從工作經驗出發,以工作的具體實際為依據,針對在班級管理工作中運用賞識教育的策略提出建議,以供參考。

關鍵詞:賞識教育;師生關系;班主任;班級管理

中圖分類號:G44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1-2684(2023)25-0072-03

一、賞識教育的相關概念

“賞識”在詞典中的解釋為:認識到別人的才能或作品的價值而予以重視或贊揚。

賞識教育最早來源于家庭教育,我國家庭教育專家周弘認為,賞識教育就是教孩子學走路和學說話的教育,是承認差異、接納失敗的教育。賞識教育是以尊重孩子個性為前提,充分認識到孩子的優點,挖掘孩子的潛能,以此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和動力,幫助孩子樹立自信,獲得自我價值感的一種教育方式[1]。

隨著賞識教育不斷被大眾認可,賞識教育也被廣泛應用到學校教育中。

在教育過程中,教師能夠認識到學生間的個體差異,允許學生失敗,通過賞識學生的行為過程,激發學生的興趣和動機,同時創造環境,讓學生明白今后發展的方向。

二、賞識教育的價值

(一)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

賞識教育是以尊重個體為前提的,是教育者對受教育者行為過程的肯定。

每一個學生都是獨立而完整的個體,他們有自己的主動性、選擇性、需要性和意志性,他們在學習的過程中,不但受智力因素的制約,也受非智力因素的影響[2]。因此,即使是同齡的學生,他們的發展水平也是不一樣的,他們的差異表現在智力、性格、心理等方面。

教師在教育的過程中會遇到不同的學生,應根據對學生的了解,針對不同學生開展個性化教育,強調學生的個性與興趣,發現優點,彌補不足。

賞識教育以學生為主體,承認和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促進學生個性化發展,正是符合“以人為本”的教育觀。

(二)符合小學生的心理規律

小學階段的學生“向師性”較強,對老師懷有特別的信賴感,有人把小學生趨向于教師比喻成花草樹木趨向于陽光。

在這一階段,學生對老師言聽計從,上課積極舉手發言,希望獲得老師的關注和贊許。當教師關注到學生,并給予肯定,會讓學生感受到老師對自己的親近與關懷。

在與學生的交流互動中,教師適當而及時的賞識可以幫助學生找到歸屬感,對加強學習動機有著積極的作用,能夠提高學生的自信心和自我效能感。

(三)構建民主和諧的師生關系

現代教育強調師生之間的關系應該是民主平等、團結互助的。

良好的師生關系能夠保證班級教育教學的順利開展。相比于傳統教育中“師云亦云”這種教師具有絕對權威的師生關系,和諧健康的師生關系更有利于學生接受教育,也有利于提高教師的教學積極性。

相比于嚴厲的說教,有時候一句恰當的賞識性評價會更有效果。在這樣一種互相欣賞、相互尊重的環境下,勢必會形成平等、健康、和諧的師生關系和班級氛圍,有利于日常班級管理和和諧校園的創建[3]。

三、班主任工作中實施賞識教育方法的運用策略

(一)注重差異——多元賞識

美國認知心理學家加德納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論,他指出人類的智能表現形式是多元化的而非單一的,因環境和受教育的不同,人類所擁有的智能是存在差異性的,有的人在某方面智能特別突出,而在某方面智能有所欠缺[4]。這就要求教師要平等地對待每一位學生,要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不能用同樣的標準去要求每位學生。

我國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說過:“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多一批好學生?!泵恳晃粚W生都有自己的優勢和弱勢,教師要用多元的眼光看待學生,因材施教。教師要幫助學生找到自己身上的閃光點,挖掘他們的潛力,及時給予學生肯定與支持,增強學生的自信心。

(二)富于變化——多樣賞識

賞識的形式應該是靈活的。形式單一的賞識,時間久了,只會讓學生失去新鮮感,所以,賞識教育的形式應該富于變化,這樣才有更好的效果。

語言上的賞識能夠最大程度激發學生向上的動力?!督逃睦韺W》中說:“對于教師來說,表揚是最易使用和最自然的、最有效的形成動機的方法?!睂τ趯W生來說,教師是具有權威性的,當他們得到教師語言上的賞識時,心里會產生積極的情感體驗。當學生出現不良行為時,教師也可以針對學生不良行為的相對面進行反向賞識。如學生經常遲到,教師可以在學生偶爾早到的時候對其大力夸贊,使他的良好行為得到正向強化。

除了語言賞識,教師還可以根據不同學生的情況“對癥下藥”。如肢體語言賞識,展示賞識,物品獎勵賞識,家訪體現賞識,班級黑板報賞識等,多管齊下,才能促進學生發揮各自的優勢,教師注意賞識教育的層次性和多樣性,才能使教育有最大效益。

(三)細枝末節——具體賞識

相比于“你真棒!真不錯”這種籠統的評價,具體且有針對性的評價往往更容易打動人心。教師可以夸贊學生所做的具體事情,找細節,引導學生往好的方向繼續發展。

比如,班級里有男孩子幫忙搬東西,不要只表揚他“你真棒!你真厲害”,可以夸獎他“這么熱的天,老師看你搬了這么多東西,你沒有一丁點的抱怨,挽起袖口就開干,后背都被汗水打濕了,真是個樂于助人的孩子!”每一次關注細節的夸獎,都是對學生良好行為的再現,既能肯定學生,讓學生感受到老師的關懷和贊許,又能使受表揚的學生對其他同學發揮榜樣的作用。

(四)家校合作——合力賞識

教育還應該得到家長的配合。只有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步調一致,形成教育合力,才能做好學生的教育工作。否則,學校教育沒有家長的支持和合作,也難以成功。

每次在班級里,我會嘗試用“放大鏡”尋找孩子們身上的閃光點。平時愛講話的學生,認真聽了一節課;課堂作業經常拖拉的學生,一次提前完成作業;家庭作業字跡潦草的學生,上交了一份整潔的作業……這些細小的改變,我都會記在心里,不僅在班級里及時熱情地肯定他們的進步,而且還會通過微信等形式及時將孩子的進步告知給家長。家長們收到信息,漸漸也發現了孩子身上的閃光點。當孩子回到家后,家長再一次肯定孩子,孩子的良好行為再一次得到了“正強化”。實現了賞識教育的持續性。

在積極的賞識教育下,師生之間、家長與孩子、學校與家長之間的關系更加和諧融洽,一舉多得,教育煥發了生命力。

四、賞識教育應注意的問題

(一)賞識教育要有度

賞識教育是一種靈活的、有彈性的教育方法,使用不當容易將其異化。

賞識教育肯定學生的行為過程,以強化學生的行為,但不能片面地將賞識教育理解為無原則無條件的表揚。

有些教育者認為賞識教育和懲戒教育是相對的,錯誤地將賞識教育等同于“遷就教育”“夸獎教育”,將懲戒教育拒之門外。他們認為賞識可以培養學生的自信心,批評與懲戒會打擊學生的積極性。

然而,賞識的“濫用”反而會導致賞識的效果大打折扣。小學生年紀小,辨別能力弱,如果學生長期接受這種“低廉”的賞識,久而久之,會形成自傲、以自我為中心、心理脆弱等問題。經常能見到這樣的報道,在教師父母看來一向表現良好的學生,因為一種挫折或一次批評選擇終止自己的人生。這樣的報道令人心痛,不過從這種事情的背后更能發現學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很差。

賞識是肯定孩子的某種行為,起激勵作用,具有正強化效果。相反,批評和懲罰則是對孩子問題行為的否定。教育離不開賞識,同樣,它也離不開科學的懲罰,沒有懲罰的教育是偽教育[5]。因此,賞識教育和懲戒教育應是相輔相成的。

(二)賞識教育要去功利性

素質教育是堅持全面發展的教育,包括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素質教育的根本任務是為學生今后的發展打好堅固的基礎,但在教育的過程中,教育者的教育目的與初心有時卻漸行漸遠。

部分教師和家長作為教育者的主體,單純地認為把語文、數學、英語等學科學好了就是全面發展了。因此,他們的賞識是帶有功利性的,他們更多地把關注點放在學生的分數上,忽視學生個性化的發展,將分數的高低作為評價學生優劣的標準。久而久之,成績好的學生可以得到更多的關注和教育資源,而成績落后的學生則越來越容易被忽視。

總之,賞識教育是一種充滿愛的教育,是一種激勵式的教育,是一種充滿藝術性的教育方式。賞識教育為班主任的班級管理工作提供了新的模式,班主任要遵循教育科學的原則實施賞識教育,以學生為中心,多層次、多角度地賞識孩子,成就“百花爭艷”的美景,讓孩子在未來人生的旅途中綻放屬于自己的光芒。

參考文獻

[1]周弘.賞識你的孩子(全新版)[M].廣州:廣東科技出版社,2004.

[2]虞國慶,漆權.中學教育學[M].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2008.

[3]何欣儀,謝金鳳. 初探小學賞識教育的重要性及實施策略[J]. 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4(4):51-51,52.

[4]姚麗娜,陳嬈. 品德養成教育中實施賞識教育的研究[J]. 成才之路,2022(33):41-44.

[5]王桂紅.懲罰教育別缺位[J].江蘇教育,2016(42):72-73.

編輯/ 衛 虹 終校/ 張 旗

猜你喜歡
賞識教育師生關系班級管理
淺談和諧師生關系的作用
掌握談心藝術 建立融洽師生關系
給“賞識教育”踩剎車
基于班級管理的班干部培養方法研究
班級管理問題與應對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養的中職生日常管理研究
女子中專班級管理共性問題與解決策略研究
三喻文化與師生關系
淺談技校的師生關系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