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改革開放以來成都電影的市場化進程

2023-09-01 18:23張新柱
中國電影市場 2023年9期
關鍵詞:產業發展市場化

張新柱

【摘要】改革開放以來成都電影的市場化過程主要體現在政策調整、發行放映體制演變和產業發展三個方面。分為三個階段:初步探索時期,成都電影開始運用市場經濟理念來調整電影的管理、發行放映和票價;快速發展時期,成都電影政策發生重大調整,發行和放映壟斷被打破,電影企業進行股份制改革,民營企業和資本進入市場;深化發展時期,成都電影政策持續優化,電影產業不斷完善和升級,市場總量和邊界不斷擴大。最終,在政策推動和市場需求的共同作用下,成都電影市場完成了由政府主導向市場主導的轉型和快速發展。通過對成都電影市場化進程的研究,不僅可以對成都電影事業的發展進行歷史還原,也可以為地區電影產業在新時代深化改革和轉型提供一些借鑒和參考。

【關鍵詞】成都電影 市場化 政策調整 發行體制演變 產業發展

自1978年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經濟環境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市場經濟體制逐漸成為中國經濟運行的主題。作為中國電影產業中的重要一環,成都電影在這一歷史變革的大背景下,也迎來了市場化轉型和發展的新時期。本文主要以1978年、1992年、2000年、2022年為時間節點,從初步探索、快速發展和深化發展三個階段,對成都電影市場化進程進行探討。在初步探索時期,成都電影通過將市場經濟理念應用于管理、發行放映和票價調整等方面,初步探索了市場化路徑。1992年之后,市場經濟體制的全面確立讓成都電影面臨全新的經濟環境和市場需求。為適應這一變化,成都電影通過不斷完善電影政策和市場監管,打破發行放映的壟斷,建立企業法人制度,進行股份制改革等措施,逐步實現了政府主導向市場主導的轉型。進入 21世紀,隨著中國加入WTO和市場經濟的深入發展,成都電影產業面臨更為廣闊的市場空間和更為激烈的市場競爭。為應對這一變化,成都市政府不斷優化相關政策,推動電影產業升級和產業邊界拓展,實現了持續發展。

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勝利召開,通過了《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確立了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和實行改革開放的偉大決策。隨之,國內經濟環境發生了巨大變化,同時也日益凸顯出計劃經濟體制的弊端。成都電影在制片、發行、放映等方面缺乏自主權和市場化操作的空間,難以創新經營方式、適應市場需求和增加票房收益。為謀求發展,成都電影在各個方面進行了探索,但由于計劃經濟體制的強大作用,當時無法在電影政策或電影管理體制上進行大范圍的變革。因此,這一時期,成都電影的發展主要體現在將市場經濟的理念應用到管理、發行放映以及票價調整中,初步探索了市場化的路徑。

(一)對電影管理的調整

第一,優化電影管理費的收取。改變過去“一刀切”的收取方式,實行按場提取。根據成都市電影公司成影發(79)字第48號文件規定,“自1980年1月1日起,成都市電影公司、區、縣電影管理站,對所屬電影放映單位實行按場提取管理費。專業放映科教片,不限場次,按年度和不同影片類型,分別提取管理費”[1]。此舉改變了過去統一或者定額收取管理費的做法,針對不同性質的影片分別收取管理費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在電影管理上的“大統一”模式,是市場理念在成都電影管理上的重要進步。這樣的優化有助于激發各電影管理對象的積極性,也為后來進一步推行“優質優價”的票價改革做了鋪墊。

第二,允許個體戶放映。成都電影在市場管理上也進行了松綁,隨著市場環境的不斷變化,一些個體戶投資的放映主體也開始涌現。如“1983年2月,成都市龍泉驛區柏合公社天燈大隊青年社員蔡朝松、李興貴、陳思學聯合投資兩千余元購置一套16毫米電影放映設備,最早辦起‘個體電影隊’”[2]。這種個體戶放映突破了國有單位的性質,跳脫了計劃經濟框架,表明了一些具有市場經濟特征的自由因素已開始出現,也是成都電影市場化萌芽的具體體現。

第三,實行經理負責制。1988年8月,成都市電影公司開始了實行經理負責制的改革。根據成都市文化局1988年第83號文件的批準,電影公司于同年9月頒布《直屬電影院實行經理負責制的實施意見》,正式實行經理負責制。[3]這次改革,提高了企業的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為成都電影的繼續市場化提供了成功的范例和現實路徑。

第四,進行干部制度改革。1984年,成都電影發行放映公司率先廢除了干部終身制,實行聘任制?!?984年7月16日,成都電影發行放映公司召開職工代表大會。宣布聘用公司各科室和負責人和直屬8家影院正、副經理名單,聘用期一年?!盵4]通過干部制度改革,成都電影公司選拔了一批年富力強的干部充實到中高管理層中去,為公司注入了新鮮血液,也為后面能更好地適應日益復雜的市場環境掃除了人事制度上的障礙。

(二)對電影發行的調整

第一,試行經濟責任承包制。1982年,成都市電影公司作為甲方,各影院、影劇院、對外放映俱樂部、區及縣電影公司等作為乙方,試行經濟責任承包制。甲、乙雙方簽訂承包協議,內容包括兩個方面:第一,如果乙方能超額完成承包任務,那么甲方將以獎勵的形式將超額部分的10%返回給乙方;第二,如果乙方無法完成承包任務,則需要補交不足部分的10%給甲方。實行經濟責任承包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吃大鍋飯”的情況,充分調動了各承包單位的積極性。這次嘗試為后來發展市場經濟做了準備,對于成都現代化電影企業制度的建立和發展也產生了重要影響。[5]

第二,全面推行經濟承包責任制。1988年,成都電影開始全面推行多種形式經濟承包責任制。主要包括以下三個方面:首先,成都市電影公司(甲方)和各放映單位簽訂承包合同。改變之前單一的承包方式,“實行定額承包,采取承包基數與達標數相結合的辦法,承包發行收入指標,簽訂達標合同,按照有獎有懲、多超多獎的原則,超計劃增提分成,分檔計獎的辦法”[6]。其次,成都市電影公司和成都市財政局簽訂了“實行上繳利潤、遞增包干”經濟承包責任制合同。雙方約定“按上繳利潤、遞增包干的辦法進行承包,一定三年不變,每年遞增5%,實現規定指標,按四個半月計獎,超承包部分留給企業,按20%提取獎勵基金, 80%作為生產發展基金”[7]。最后,成都市電影公司和四川省電影公司簽訂經濟承包合同?!霸摵贤鶕娪鞍l行收入為指標,確定承包基數是以1985、1986、1987年三年發行收入平均數870萬元,達標任務950萬元,超過承包基數部分增提30%,實現達標后,可增提獎勵分成24萬元左右?!盵8]以上這些舉措,逐步建立起了成都電影以經濟承包制度為基礎的經營管理體制。

第三,試行單片招標。1992年11月,成都市電影公司舉辦單片投標發行大會。大會拿出《大紅燈籠高高掛》《新龍門客?!贰短魬鹫摺啡坑捌鳛闃说?。根據規則,全市的影院都可以參加投標。中標者如果能超額完成發行收入,超出部分全部歸中標者所有。相應的,如果不能完成發行收入份額的要賠償差額部分。(詳見表1)這場單片投標發行大會,實際上是成都電影發行向市場轉變的一次積極嘗試。在這次投標的過程中,各個中標的電影院都非常出色地完成電影的放映和票房任務,取得了非常好的經濟效益,用事實證明了電影發行向市場轉變的正確性和必要性。

此外, 1992年12月22日至26日,“為了貫徹十四大精神,搞好電影機制改革,改變過去中影統一發行的局面”[9],國家廣播電影電視部召開電影體制改革會議,時任成都電影發行放映公司副經理的郭順賢作為單列市的代表參加。1993年1月5日,成都市電影發行放映公司召開會議,郭順賢在會上傳達了本次會議精神,并要求“全體干部做好充分的思想準備迎接新的挑戰”[10]。這也預示著,一場更深層次和更大范圍的電影發行放映改革即將到來。

(三)對電影票價的調整

第一,以優質優價為原則調整票價。根據四川省物價委員會川價字(79) 94號、成都市物價委員會成價函(79) 87號、成都市文化局成文社(79) 57號等文件之規定, 1979年10月30日,成都市物價委員會和成都市文化局聯合發文《關于我市電影票價分甲、乙座定價的通知》,決定以“優質優價”為原則,對當時成都的各大電影院、影劇院、對外開放俱樂部的電影票價實行調節,將甲座、乙座分別定價為0. 25元和0. 20元,并定于1979年11月1日開始實行。[11]這標志著當時的電影票價開始根據市場變化進行調節,與以往的“大一統”模式相比,這種優化票價的嘗試是一種突破和創新,也是市場經濟理念的體現。

第二,對不同種類電影票價的確定。首先,遮幅式影片價格按寬銀幕電影票價執行。其次,立體聲寬銀幕影片的票價以普通銀幕影片票價為參照,確定在其基礎之上加價0. 15元執行。最后,對于特供片實行浮動票價。從1984年11月1日起,特供片的票價在原來的基礎上上浮0. 15元。隨著市場的發展,為了更好地管理特供片的價格,從1988年4月1日開始,規定特供片的票價浮動上限為 0. 20元。(詳見表2)這種靈活的價格政策,實際上反映了市場經濟理念的進一步發展,一定程度上突破了“吃大鍋飯”的固化狀態,開始實行具有市場差別的具體的價格政策,表明了成都電影對于市場的摸索。

第三,對電影票價政策實行全面改革。根據四川省物價局、四川省文化廳川價字非(90)第25號文件,以及成都市文化局成價非(90)第19號文件之精神, 1990年7月26日,成都市電影公司發出通知《關于改革電影票價及其管理辦法的實施意見》(后文簡稱意見),并決定自1990年10月1日起開始執行。該意見主要是根據不同地區、不同影院實行靈活的票價政策,大體包括這樣幾個方面:第一、根據成都市不同地區的經濟水平和消費水平劃分三類價區。一類價區:市區和金牛區內八鄉(營門口、洞子口、永豐、青龍、圣燈、桂溪、保和、蘇坡);二類價區:縣(市)、區城鎮影院和金牛區外八鄉;三類價區:縣(市)區以下的鄉鎮。第二、即時浮動票價。根據每月電影質量和觀眾反應,市電影公司在最高限價內提出下浮票價幅度。第三、關于低等級影院票價。針對沒有達到等級標準的影院,其票價對標本區乙級影院票價低一角執行,同時限定甲、乙座最高票價為0. 60元和0. 50元。[12]以上價格政策的出臺,實際上是對不同市場的影片進行區域化和等級化,是成都電影在價格政策上的細化,也是成都電影在經營上要進一步向市場化邁進的有力證據。

總的來說, 1978年至1992年期間,成都電影的發展仍然在計劃經濟的大框架之內,為了應對經濟環境的變化以及降低發展的阻力,采取了一些市場經濟理念,并應用于電影的管理、發行放映和票價調整等方面。這些措施是一種謹慎的嘗試和探索,積累了發展經驗,為后來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打下了基礎。

1992年11月,中共十四屆三中全會勝利召開,確立了全面深化改革的發展目標。相應的,成都電影也面臨全新的經濟環境變化和市場要求,同時舊有體制的弊端也更加凸顯。針對這種情況,一場旨在調整政策、破除舊有體制障礙,促進市場經濟發展的大改革已經勢在必行。

(一)電影政策的重大調整

1993年10月1日,由中共中央宣傳部、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廣播電影電視部共同頒布了《關于加強電影工作,促進電影事業繁榮發展的意見》,這份文件從總體方針、基本原則、任務及實施的保障等方面,提出了促進電影事業發展的政策措施和實施路徑,對中國電影的發展具有重要現實指導意義。相應的,為了促進成都電影的發展,成都市政府也出臺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主要包含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完善了對電影發行放映的管理。1992年成都市政府頒布了《成都市電影放映和放映設備管理辦法》,規定了電影放映許可證的申請和管理、電影機構的設立和管理、電影放映設備的選購、安裝、維修和管理等。1993年,發布《成都市電影市場管理辦法》,規范了電影市場的運作,保護了消費者的權益。1995年還頒布了《成都市電影發行放映管理暫行規定》,主要規定了電影放映和發行市場的供求雙方的管理制度,包括各類電影拷貝的管理、票務經營規范、專業技術人員聘用、經營機構的設立管理等。2005年頒布了《成都市電影發行放映行業協會章程》,為行業協會的組織管理提供了依據。

第二,健全了對電影市場的監督和規范。1993年成都市政府頒布了《關于進一步規范影視市場發展的意見》,提出了規范影視市場秩序的舉措和管理要求。1997年頒布了《成都市電影工作者社會保險實施辦法》,制定了成都市電影工作者社會保險制度和實施細則。1998年頒布了《關于進一步規范影視市場秩序的通知》,進一步加強影視市場供需管理,規范市場秩序。2000年頒布了《成都市電影放映企業計算機管理辦法》,為計算機網絡管理提供了指導。

第三,減少行政干預,引入民間資本,促進電影產業的發展。1998年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發文,取消了影片審查排片制度,成都電影產業的影片排片首次完全放開審查和發布。這一舉措無疑是將原來影片排片的審查和發布的權力下放,減少了對電影市場發展的干預,這對于電影領域的政企分開,促進市場化有重要的影響。1996年,成都市政府發布《關于加強成都電影產業的投資招商工作的暫行辦法》,鼓勵民營資本進入成都電影產業。2000年,發布《關于全面促進成都電影電視產業升級和品牌建設的意見》,推動產業向著更高品質、更高水平的方向發展。

總的來說,在1992年底全面確立市場經濟體制以后,成都電影在政策層面上徹底跳出了計劃經濟的限制。和之前小范圍內的試探和調試不同,這一階段從完善對電影發行放映的管理、健全對電影市場的監督和規范,以及減少直接的行政干預,實行政企分開等方面,完成了成都電影政策的重大調整,有力地促進了成都電影的市場化進程。

(二)電影發行放映壟斷的突破

第一,全國范圍內發行壟斷的突破。1993年1月,廣電字(3)號文件《關于當前深化電影行業機制改革的若干意見》及其《實施細則》(征求意見稿)正式頒布,打破了由中影公司壟斷統購包銷的局面,使制片廠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發行自主權。不僅減少了電影生產和銷售的中間環節,也調整了制片和發行的利益分配。但是,廣電字(3)號文件的頒布也導致了全國各地出現了30多家省級電影發行壟斷機構,形成了在地方上的“諸侯割據”。如一家電影制片廠想要推銷自己的電影,就必須與省級電影發行公司達成合作,然后再逐級向下推銷。如果要在全國范圍內推銷影片,就需要與全國30多家省級電影發行公司進行談判。所以,對于電影發行制度的進一步改變仍然迫在眉睫。

第二,省級范圍內發行壟斷的突破。為了打破省級范圍內的電影發行壟斷,廣播電影電視部電影事業管理局于1994年發布了電字(94) 348號文件《關于進一步深化電影行業機制改革的通知》,“規定除了西藏、青海、新疆等少數不發達地區外,各制片廠可以向各省內部各級發行機構發行影片”[13]。這一規定使各制片廠得以自主建立銷售關系,推動了影片發行市場化和公平化,并破除了影片發行的制度壁壘。成都電影發行放映公司也根據市場變化和中央文件的要求進行了電影發行體制改革?!?995年3月到12月,成都電影公司相繼從不同的電影制片廠購回了《被告山杠爺》、《七七事變》、《星光俏佳人》等21部影片共102個拷貝?!盵14]1995年7月26日,四川省文化廳正式向成都市電影發行放映公司頒發能夠向全省發行的電影許可證。這意味著,四川范圍內的電影發行壟斷局面被打破。需要說明的是,此時的成都電影公司雖然能夠自主地和各大電影制片廠接洽并購買影片,但仍無法接觸進口影片,這反映了電影發行制度的市場化仍然有很長的路要走。

第三,成都范圍內發行放映壟斷的突破。首先,西南影業公司的成立。1995年10月,四川省電影公司和中國電影公司共同發起成立西南影業有限公司。該公司總部設在成都市交通路27號,專營國內外影片的發行、音像制品等。同時,還控制了四川文藝電影院、太平洋影城、文化宮影城、草堂影城、王府井影城等電影院線,快速成為成都乃至四川范圍內電影發行放映的頭部企業。其次,四川峨眉電影公司正式成立。1998年1月20日,由峨眉電影制片廠、成都市電影發行放映公司、成都華協影城合資組建四川峨眉電影公司。該公司迅速整合了華協影城、西南影都、青年宮影城、學府影城、東風影城、四川電影院等電影院線。自此,分別以西南影業公司和四川峨眉電影公司為首的兩大電影放映體系形成。這標志著一個省只有一個省級發行單位的局面被突破,成都范圍內電影發行放映的壟斷也得到了徹底的改變,使成都電影事業的發展進入到了一個全新的階段。

(三)電影企業的快速發展

第一,建立企業法人制度。1993年,成都電影集團有限公司(即成都電影廠)建立并完善了獨立的法人制,建立了一系列規范企業管理和運作的制度,使企業的經營管理更加科學化和規范化,為企業的快速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這也是國內電影行業中首批實行法人制度的企業之一。隨后的幾年,成都其他電影相關企業紛紛進行法人制度改革。如1996年,四川電影制片廠成立了獨立的董事會,開始實行法人制度。1999年,成都動畫片制片廠建立了獨立法人制度。這些電影企業通過建立獨立的法人制度,實現了企業權利和責任的分離,提高了企業的自治能力和經濟效益,有力地促進了成都電影產業的發展。

第二,進行企業股份制改革。隨著改革開放的日益深化,成都的電影企業紛紛采取了重資產、輕管理,盤活資產的股份制改革。如1993年,成都電影制片廠進行了股份制改革,整體改制為四川成渝電影股份有限公司。1994年,該公司進行了部分資產剝離和重組,原有的成都電影制片廠同時更名為成都電影有限公司。1997年,四川電影器材廠改制為有限責任公司,并正式更名為四川電影器材股份有限公司。這些企業進行股份制改革后,更加關注經濟效益和市場反應,改善了經濟效益和企業經營質量。同時也使得企業的內部治理和外部市場聯系更加靈活,激發了企業市場活力。

第三,電影企業的集團化發展趨勢初顯。隨著市場經濟的深入發展,成都電影的相關企業迅速發展壯大,多家企業之間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系,逐步形成了集團化的發展趨勢。如1996年,成都市政府決定將成都市電影制片廠、四川電影廠和成都動畫制片廠三家電影企業整合成立成都電影集團。成都電影集團由多家企業共同出資,整合各自的優勢資源,集中力量發展影視產業,進一步提升了市場競爭能力。1999年,成都市成立了以電影及文化產業為主導的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為電影等文化產業的發展提供了產業園區、財稅支持等政策保障。這為當時電影相關企業進行資源整合、優勢重組以及形成規模效應提供了很大的便利。1999年1月,成都市電影發行放映公司為了實行集團化管理,將和平電影院作為試點。采取的辦法是“取消該影院法人執照,財務工作實行二級核算,對該影院資金實行統收統支管理,其財政、稅收、國資、工商統一由公司負責辦理”。[15]此外,還有華西電影集團、四川電影集團等。這些電影企業的集團化,進一步統籌了成都電影企業的各種資源,提高了市場競爭能力,促進了電影產業的發展。

總的來說,建立獨立的法人制度,將行政職能剝離了出來。進行股份制改革,適應了市場和競爭的需求。而電影集團化的出現,則對于電影各相關企業之間加強聯系、整合資源提供了便利。通過這些措施能更好地將電影產業的資源進行整合、優化配置,使電影產業更好地適應市場需求,有力地促進了成都電影發展由政府主導向市場主導的轉型。

自2000年起,隨著中國加入WTO和市場經濟的不斷深入發展,成都電影產業的發展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為了應對國內外市場的變化,推動成都電影事業進一步發展,成都市政府不斷優化相關政策,以促進電影產業升級和產業邊界的拓展。

(一)電影政策的深度優化

2000年國務院發布了《關于加快發展電影產業的若干意見》,明確提出多項扶持政策,包括加強電影制作的支持,創新電影投融資機制,完善電影市場體系,提升電影產業的國際競爭力等。這一文件的頒布,為我國電影的崛起和繁榮奠定了重要的基礎。同時,成都也出臺了許多政策和措施,來促進成都電影在新形勢下的繼續發展,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加強對電影產業的培育和扶持。如2005年頒布的《成都市文化振興行動計劃》,提出了建設成都影視城、設置電影產業專項基金、支持電影和電視劇的拍攝等措施。2010年出臺的《關于加強電影產業經濟體制改革的實施意見》,提出要建立健全電影產業基金、融資機制、稅收優惠機制等扶持政策,并加強電影產業人才培養和技術創新的支持。2015年的《成都市促進電影產業加快發展的實施方案》,提出了具體的優惠政策和扶持措施,包括設立電影產業專項基金、免征電影放映服務場所租賃稅等。這些政策和文件的出臺,為電影企業的健康發展提供了有效的支持和保障。

第二,加強對電影市場的管理和規范。如2000年成都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發布《成都市電影放映管理暫行辦法》,規定電影院應當加強放映設備的管理,制定科學合理的放映計劃,保證觀眾權益,維護市場秩序。2005年,成都市政府發布《成都市文化市場管理條例》,對于電影、電視、音像制品等文化商品的生產、出版、發行、放映等環節進行了規范,并且明確了制止侵權盜版行為的監管和處罰措施。2015年,成都市政府發布《成都市電影放映和攝制管理條例》,對于電影放映和攝制的管理進行細化,規定電影放映單位應當進行管理、服務等方面的健康發展。這些文件的發布為成都市電影市場提供了更加完善的法規保障,有利于市場穩定發展和文化產業持續壯大。

第三,加強對電影市場的監督和引導。如2005年頒布的《成都市文化振興行動計劃》,指出對電影市場加強監督和引導。2010年頒布的《成都市加強文化市場監管工作方案》,提出了加強電影市場監督的具體措施,包括加強電影市場準入和退出管理,規范電影市場秩序,打擊盜版行為等。2015年頒布的《關于加強影視產業監管工作的合作備忘錄》,主要是為了加強對影視行業的監管和引導。這些文件的出臺,為成都電影市場的依法治理、規范經營提供了有力支持和保障,也提高了電影市場的公正、透明程度,有助于推動成都電影市場向著健康、文明、可持續的方向發展。

(二)電影產業的完善和升級

第一,電影產業園區的建立和完善。2001年,成都電影產業園建立。該園區位于成都市高新區天府大道中段,占地面積280畝,是成都市第一個電影產業園區。主要業務涵蓋了動畫、特效、普通話配音等。在成都電影產業園區建設過程中,也注重引進電影機構和電影人才,不斷推動中國電影工業的現代化。2008年,西部國際影視文化產業園建成。該園區位于成都市青羊區,占地面積約2000畝,總投資達120億元人民幣。主要業務囊括了電影和電視劇的制作、發行、投資和管理,以及商業、旅游等產業。此外,該園區在建設過程中,注重吸引投資、引進人才和創新基地建設,推動成都電影文化產業的不斷發展和創新。2013年,天府影視城建成。該影視城位于成都市新都區福民鎮,占地面積約400畝,總投資額超過50億元人民幣。業務以電影、電視、動漫、廣告、游戲等為核心,并配備有業態多元、資源共享的配套服務設施。在建設過程中,還注重招商引資、產業升級和人才培養等方面,著力打造成為西南地區最具活力的電影文化產業基地之一。自此,形成了區域性、國家級、國際級的三級電影產業園區體系,為成都電影產業的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第二,引進電影上下游企業和人才。成都市通過引進電影產業上下游的企業和人才,不斷擴大成都電影產業的規模和實力。如2005年成立的成都美塑動畫,是國內領先的二、三維動畫和特效CGI制作公司。秉承“人才優先”的理念,積極引進國內外優秀的動畫設計和制作人才,并在成都和上海設有分公司。2011年成立的中海視訊,主要從事影視后期制作及制片方面的業務。在招聘人才時主要以最能適應公司發展需要的人才為優先。2014年成立的成都金牛影視傳媒,是一家以電影、電視為主營業務的綜合性娛樂公司。在成都建立了完整的制作、后期制作和宣發團隊,積極引進優秀的電影制作、發行及宣傳人才。這些企業的加入為成都電影產業的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保障,促進了成都電影產業的繁榮發展,提升了成都電影的國際影響力。

第三,推進電影產業與文化、科技等領域的深度融合。電影產業與文化的深度融合。首先,成都國際電影節的創立。該電影節由中國廣播電影電視集團和四川省人民政府主辦,以“覽中國,洽世界,魅成都”為主題,旨在推廣電影文化和增加國際交流,促進成都文化旅游的發展。作為成都電影與文化深度融合的重要開端,自2005年創辦以來成功舉辦了十七屆,已成為西部地區最有影響力的電影盛會之一。其次,成都電影藝術宮的建成開放是成都電影與文化深度融合的一個重要成果。該場館于2020年底建成開放,位于成都市錦江區春熙路步行街旁,占地面積達2萬余平方米。這個場館擁有全數字化放映系統、4D影廳、兒童影院等功能,旨在成為成都的電影文化中心。最后,新文創產業的興起。在新時代的背景下,成都電影的文化融合不局限于電影的制作和放映,還涉及到新興的文創產業。如成都動漫游戲產業園的成立,促進了動漫和游戲等新興文化產業的快速發展,讓成都成為了中國西部地區動漫、游戲產業的發展中心??傊?,成都電影與文化深度融合的進程是一個持續且不斷推進的過程。

電影產業與科技領域的深度融合。首先,電影技術創新。成都電影利用3D立體影像技術、高清晰度技術、IMAX等科技手段,不斷創新電影技術以提高觀影體驗和視聽效果。如2006年,成都影視制片廠出品的電影《日照重慶》使用了3D立體影像技術來呈現日照和重慶兩個城市的生活與對比,增強了電影的視覺效果和觀影體驗。2017年,成都紫云影視傳媒有限公司出品的電影《南方車站的聚會》采用了IMAX技術,提高了電影的觀影體驗和視聽效果。其次,人工智能應用。成都電影積極探索人工智能技術應用,在影片剪輯、特效制作等方面引入人工智能算法,提高電影制作效率和質量。如2019年上映的《白蛇:緣起》,使用了一種基于深度學習的全身動態捕捉和遷移技術,稱為Deep Motion Synthesis。最后,智能影院建設。成都電影利用科技手段提高影院智能化,例如引入智能采購系統、智能觀影指引系統、智能設備維護系統等,提升電影院線的效率和服務質量??偟膩碚f,成都電影與科技的深度融合推動了成都電影產業的創新和發展,為觀眾提供了更加優質的電影體驗和便利的觀影方式。

(三)電影產業市場不斷拓展

第一,電影產業規模不斷擴大。首先,電影院的數量不斷增多?!?000年成都僅有14家電影院, 2010年,成都市影院55家, 2015年時成都已有18家院線, 109家影院, 2016年,成都一共有20條院線以及140家影院。到了2019年,成都已經有 240家電影院?!盵16]根據2021年9月份的數據統計,成都已經擁有276家影院,就數量而言,僅次于上海、深圳、重慶,位于全國第四位。這也從側面反映出,成都的電影產業自2000年以來一直都呈上升趨勢。其次,電影票房不斷增長。根據不完全統計,自2000年以來,成都電影的票房數據一直處于上升趨勢,“2009年成都市的電影票房收入為2. 7億元, 2015年成都市的票房收入為14. 38億元, 2016年成都的票房收入為14. 7億元”[17]。此外,根據新浪新聞公開的數據, 2022年成都電影票房收入為8. 38億元,雖然受疫情影響票房總量下降,但是仍然排在全國第五名,不難看出其票房總量和影響力還是呈現上升的趨勢。

第二,電影旅游產業不斷深化。首先,成都市打造了“國際電影交流中心”,作為國內首個以電影文化交流為主題的文化公共服務平臺,其功能包括電影展映、電影產業交流、電影學術研究、電影人才培養等。這個中心在推動成都電影旅游產業發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其次,成都崇州市(縣級市)打造了一個集電影拍攝、旅游度假、休閑娛樂為一體的電影主題旅游度假區———崇州電影城。該景區是國家4A級旅游景區,通過集成各類優秀的資源,如電影拍攝基地、電影主題游樂設施、影視文化館、影視商業街等,吸引大量游客前來旅游,從而推動了成都電影旅游產業的發展。此外,成都市還通過開展電影旅游主題活動,如“成都國際電影節”“金像獎”“國際紀錄片展”等,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來參觀,同時也為本地電影產業帶來了廣泛的國際認可和曝光度。最后,成都市在推動電影旅游產業發展的過程中,也逐漸推廣了更多的電影旅游線路,例如“成都電影游”“電影拍攝地巡禮”等,這些線路涵蓋了成都市內許多著名的電影拍攝地,為游客提供了豐富有趣的旅游選擇。綜上,成都電影旅游產業在2000年至2022年得到了廣泛的發展,成為成都市豐富多彩的旅游資源之一,充分展現了成都電影產業的獨特魅力和吸引力。

本文結合1978年至2022年成都電影發展的相關史料,從政策調整、發行放映體制的演變和產業發展等三個方面,對成都電影的市場化進程進行了分析。從1978年到2022年,成都電影市場化經歷了初步探索期、快速發展期和深化發展期三個階段。在這三個階段中,成都電影通過政策調整、發行放映體制的演變以及產業發展等措施,逐漸實現了成都電影市場發展繁榮以及由政府主導向市場主導的轉型。通過對成都電影市場化進程的研究,總結成都電影的發展經驗和教訓,不僅可以對成都電影事業的發展進行歷史還原,也可以為地區電影產業在新時代深化改革和轉型提供一些借鑒和參考。

注釋

[1]成都市文化局,成都市電影發行放映公司.《成都電影志》[M].成都:成都電影發行放映公司, 2003: 177。

[2]成都市文化局,成都市電影發行放映公司.《成都電影志》[M].成都:成都電影發行放映公司, 2003: 263。

[3]成都市文化局,成都市電影發行放映公司.《成都電影志》[M].成都:成都電影發行放映公司, 2003: 268。

[4]成都市文化局,成都市電影發行放映公司.《成都電影志》[M].成都:成都電影發行放映公司, 2003: 36。

[5]成都市文化局,成都市電影發行放映公司.《成都電影志》[M].成都:成都電影發行放映公司, 2003: 179。

[6]成都市文化局,成都市電影發行放映公司.《成都電影志》[M].成都:成都電影發行放映公司, 2003: 179。

[7]成都市文化局,成都市電影發行放映公司.《成都電影志》[M].成都:成都電影發行放映公司, 2003: 179。

[8]成都市文化局,成都市電影發行放映公司.《成都電影志》[M]. 成都:成都電影發行放映公司, 2003: 179。

[9]成都市文化局,成都市電影發行放映公司.《成都電影志》[M].成都:成都電影發行放映公司, 2003: 39。

[10]成都市文化局,成都市電影發行放映公司.《成都電影志》[M].成都:成都電影發行放映公司, 2003: 39。

[11]成都市文化局,成都市電影發行放映公司.《成都電影志》[M]. 成都:成都電影發行放映公司, 2003: 177。

[12]成都市文化局,成都市電影發行放映公司.《成都電影志》[M].成都:成都電影發行放映公司, 2003: 198。

[13]《關于進一步深化行業機制改革的通知》[廣電部1994年348號文件]

[14]成都市文化局,成都市電影發行放映公司.《成都電影志》[M].成都:成都電影發行放映公司, 2003: 41。

[15]成都市文化局,成都市電影發行放映公司.《成都電影志》[M].成都:成都電影發行放映公司, 2003: 180。

[16]伊正慧.伊正慧.“五元”風暴及意義———近二十年成都影院產業實證研究[J]. 采寫編, 2021 (11)。

[17]伊正慧.伊正慧.“五元”風暴及意義———近二十年成都影院產業實證研究[J].采寫編, 2021 (11)。

猜你喜歡
產業發展市場化
試論二人臺市場化的發展前景
離市場化還有多遠
解讀玉米價格市場化改革
海南黑山羊研究進展與產業發展思路
景德鎮陶瓷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策略探析
紅色旅游產業現狀分析及發展中管理問題研究
“泛市場化”思想根源及其治理:評《泛市場化批判》
供方體制應盡快走向市場化
關于利率市場化的調查與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