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路交通改建工程水穩基層施工技術應用研究

2023-09-03 16:08況小安
交通科技與管理 2023年16期
關鍵詞:質量控制施工技術

況小安

摘要 文章基于對公路改建工程的水穩基層施工方法的探究,采用了案例分析法和文獻總結法,結合某公路改建工程的實際情況,詳細介紹了水穩基層的施工技術方法,并對質量控制措施與試驗結果進行分析。研究結果表明:在公路改建工程中,水穩基層施工是一個重要環節,只有規范施工工藝、采取質量控制措施,才能提高水穩基層的質量。

關鍵詞 公路改建;水穩基層;施工技術;質量控制

中圖分類號 U418.8;U416.2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2096-8949(2023)16-0165-03

0 引言

水穩基層指的是水泥穩定碎石層。它是使用水泥固結級配碎石,經攤鋪、壓實和養護形成。工程實踐中,水穩基層的7 d無側限抗壓強度可達到1.5~4.0 MPa,強度、抗滲性和抗凍性均優于其他路基材料,表面堅實,是高級路面的理想基層材料[1]?!豆仿访婊鶎邮┕ぜ夹g規范》(JTJ034—2000)(以下簡稱《規范》)中指出:水泥穩定碎石屬于中粒土,因含有水泥等膠凝材料,必須在水泥終凝前完成施工作業,一次性達到質量標準。這就要求施工單位科學開展施工組織,對人、機、料等資源要素進行合理配置,提供機械效率、加快施工進度,向著現代化施工方向發展。以下結合工程實踐,探討了水穩基層施工技術在公路改建工程中的應用,以供同業人員參考。

1 工程概況

某一級公路工程,建設起點主線樁號為K0+170,終點樁號為K32+700,全長32.53 km。項目所處地區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區,年均氣溫為13~14 ℃,年均降水量為1 200~1 400 mm。公路設計為雙向四車道,路基寬度整體式24.5 m,分離式12.25 m,行車道寬度為2×3.75 m,設計行車速度為80 km/h。隨著當地經濟社會的發展,現有交通條件無法滿足實際需求,決定對該公路進行改擴建,采用雙向六車道,使用水泥穩定碎石基層。其中底基層水泥穩定碎石的含量為3%,厚度為25 cm;基層水泥穩定碎石的含量為4%,厚度為20 cm。

2 水穩基層施工技術方法

該工程中,水穩基層施工工藝流程如下:施工準備→試驗段施工→水泥穩定碎石材料拌和→運輸→攤鋪→碾壓→接縫處理→質量驗收。施工技術方法介紹如下:

2.1 施工準備

2.1.1 機械配置

(1)拌和設備。拌和設備具有5個料倉,每個料倉使用鐵擋板隔開,產量達到750 t/h。在料倉前設置鋼絲網,將粒徑不滿足要求的材料剔除,配置高精度稱量儀器,對原材料進行精準計量。

(2)攤鋪碾壓設備。每個作業面使用2臺攤鋪機,兩者聯合攤鋪作業,熨平板保持光滑平順,機械振幅、振動頻率保持一致。另在基層加寬路段,使用1臺自動伸縮式的攤鋪機。壓路機分為振動式、輪胎式兩類,振動式的噸位為40 t,輪胎式的噸位為30 t,每個作業面配置4臺壓路機。

(3)運輸設備。水泥穩定碎石的運輸采用15 t自卸車,車斗長度為5 m,每個作業面配置15輛。灑水車的載重為10 t,采用霧化灑水方式,每個作業面配置2輛。

2.1.2 材料要求

(1)水泥選擇PO 42.5水泥,不能使用快凝水泥、早強水泥、受潮變質水泥。通過抽樣檢查,確定水泥強度、安定性等指標符合規范設計要求,且初凝時間>3 h,終凝時間>6 h。選定合適的水泥劑量,該劑量試件的平均抗壓強度應滿足式1要求:

(2)碎石由破碎機生產,要求材料干凈,無泥塊、雜物,最大粒徑不超過31.5 mm,顆粒組成范圍見表1。壓碎值≤26%,針片狀含量≤20%,有機質含量≤2%,液限<28,塑性指數<9。

(3)水選擇干凈飲用水,確定水源后按照《公路工程水質分析操作規程》(JTJ056—84)進行檢測,確保檢測結果滿足規范要求[2]。

2.1.3 場地平整

水穩基層施工前,先對底基層進行處理。在路基泄水槽處預留開口,支設寬度為5 cm的鋼模板,保持底基層濕潤,然后培育路肩土以提高密實度指標,最后清理底基層表面的雜物,形成路拱用土工布覆蓋并灑水養護7 d。

2.1.4 測量放線

(1)底基層養護時進行測量放線,直線段每間隔20 m設置一個混凝土樁,平曲線段間隔10 m?;炷翗兜拈L、寬、高分別是10 cm、10 cm、150 cm,用于指導后續施工作業。

(2)使用鋼絞線控制基層施工高度,鋼絞線的直徑為3 mm,長度為300 m,撓度≤2 mm,張拉力≥1 kN。測量放線完成后復測精度,確保無誤才能進行施工[3]。

2.2 施工技術要點

2.2.1 試驗段施工

(1)公路基層正式施工前,選擇200 m路段作為試驗段,在監理工程師的監督下作業,嚴格執行施工方案。

(2)試驗段施工中,觀察并記錄以下參數:混合料的級配、水泥用量、含水量,攤鋪厚度和速度,碾壓遍數和方式,壓實度檢測結果等。

(3)試驗段施工完成開展質量驗收,合格后編寫《試驗段施工總結報告》,經監理工程師確認后,可對基層正式施工。

2.2.2 拌和

(1)水泥穩定碎石在中心站集中拌制,要求配料準確、拌和均勻;含水量稍大于最佳值,以便運輸至現場后的含水量不低于最佳值;不同粒徑的碎石隔離分開堆放。

(2)根據配比要求,按照順序投放原材料,拌和時間控制在60~90 s。每一盤混合料拌和后進行篩分試驗,隨機選擇篩分樣本,選取樣本的總長度≥100 cm,篩分試驗檢測合格,才能運輸至現場[4]。

(3)水泥穩定碎石混合料的拌和,由專人進行監督,確保生產過程順利完成,滿足混合料持續供應的要求。值得注意的是,出料時使用活門料斗,不能自由跌落,否則會干擾混合料的性能指標。

2.2.3 運輸

(1)使用自卸汽車運輸混合料。裝料前對料斗內部進行清理,不能存在雜物和積水;裝料時車輛分三次移動,分別在車廂的前部、中部、后部裝料,避免混合料離析。

(2)運輸過程盡量保持勻速行駛,由中心站出具發料單,發料單中明確出料時間、數量、質量等信息,方便現場人員核對。

(3)自卸車將混合料運輸至現場,在攤鋪機前方20~30 cm處停下,收料人員核對出料單無誤后,由專人指揮卸料。

2.2.4 攤鋪

(1)混合料攤鋪由2臺攤鋪機協同作業,前后距離按照3~5 m控制,搭接寬度按照10~20 cm控制。攤鋪過程中,2臺攤鋪機的行進速度、振幅、振動頻率等保持一致,其中行進速度按照1.6~1.8 m/min控制。

(2)攤鋪過程中需要控制高程,前方攤鋪機根據鋼絞線、路中間導梁進行控制,后方攤鋪機根據鋼絞線、路中間滑靴進行控制。

(3)攤鋪作業一次性完成,如遇到緊急情況中斷作業時間超過2 h,需對接縫進行處理。為保證攤鋪連續性,等待卸料的自卸車應≥3輛。

(4)布料器要進入混合料深度的2/3,減少離心問題發生。針對局部不宜使用機械攤鋪的部位,可輔助采用人工攤鋪作業,采用掛線法控制高程,由測量人員協助監測攤鋪厚度,保證整體攤鋪質量。

2.2.5 碾壓

(1)混合料攤鋪完成,隨即開展碾壓作業,如圖1所示。碾壓從低處開始,向高處推進,碾壓方式是先穩壓、再振壓、最后靜壓,直到基層表面平整。

(2)碾壓作業由振動式、輪胎式壓路機配合完成,第1遍、第2遍碾壓速度為1.6 km/h,之后調整為2.0 km/h,每段碾壓長度為100 m,重疊寬度按照壓路機輪寬的50%控制[5]。

(3)碾壓過程中,水穩基層表面保持濕潤狀態,碾壓作業時間控制在60 min內。若發現基層表面出現松軟、彈簧等問題,及時上報技術人員,采用針對性處理方案。

(4)碾壓完成檢測壓實度指標,不滿足要求的進行補壓。

2.2.6 接縫處理

(1)混合料攤鋪過程中,作業中斷時間超過2 h、每日施工結束時,均要設置橫向接縫。利用6 m直尺在混合料端部劃出分割線,去除平整度不合格的粒料并清理干凈。值得注意的是,橫向接縫與路中心垂直,底基層接縫與基層接縫要錯開,間距≥100 cm。

(2)恢復攤鋪作業時,使用水泥漿涂刷接縫部位,然后繼續攤鋪混合料,從舊段向新段進行碾壓,直至橫向接縫碾壓密實。

3 質量控制措施與試驗結果

3.1 質量控制措施

(1)基層性能控制。水穩基層除了控制表面質量,還要控制其性能,包括平整度、壓實度、水泥劑量、基層含水量、厚度、高程等指標。其中,平整度、壓實度、基層含水量利用樣品測試得到,水泥劑量采用滴定實驗確定,厚度、高程現場測量確定。某個指標檢測不合格,及時整改直至合格。

(2)裂縫控制。為避免水穩基層出現裂縫,可采取以下措施:控制細集料用量,降低細集料的含泥量,將混合料的含水率控制在合理范圍內。優化施工工序,碾壓完成后及時養護,確?;鶎颖砻嫣幱跐駶櫊顟B。檢測底基層有無裂縫,可灌入乳化瀝青處理,處理后鋪設纖維網,再進行基層施工。

(3)防水控制。施工過程中,受到陽光、雨水等環境因素的影響,水穩基層容易出現質量問題,必須進行防水控制。該工程中,根據現場實際情況設置漿砌邊溝、排水溝和截水溝,其中排水溝的線形要平順,盡可能采用直線形,轉彎處做成弧形。溝槽開挖接近尾聲時,做好管道基礎準備,攤鋪碎石和澆筑混凝土基礎,防止溝底土基暴露時間過長造成不必要的損害。模板支設如圖2所示。

(4)嚴格質量驗收。施工期間,縱向形成主管領導—職能部門—質檢員的三級管理系統,橫向形成路面—路基—管線的分部分項管理網絡。水穩基層施工完成后,按照表2進行質量驗收。

3.2 試驗結果

因該公路屬于改擴建工程,局部存在新舊基層拼接情況,為了進一步分析搭接質量效果,通過取芯試驗、直剪試驗進行評價。

3.2.1 取芯試驗

水穩基層養護7 d后,在新舊基層拼接部位跨縫取芯,芯樣直徑為15 cm,確保包含舊路基層和新鋪基層。取芯時,每200 m設置1點,1點取芯1個,試驗結果顯示芯樣完整,試件表面無松散、斷裂現象,符合設計要求。

3.2.2 直剪試驗

芯樣取出后,將兩端切割平整,長度控制在6~18 cm,置于50~60 ℃的保溫箱中,保溫時間6 h。取出芯樣后放在試槽內,開啟加載系統將加載速度設置為1 mm/min,當壓頭與芯樣接觸后,記錄位移、剪力值,計算剪切強度:

4 結語

綜上所述,水泥穩定碎石基層具有良好的強度、抗滲性和抗凍性指標,可用作一級公路的基層材料。該文結合公路改建工程案例,從施工準備開始、到質量驗收為止,總結了各環節的施工技術方法;通過取芯試驗、直剪試驗證實新舊基層拼接部位滿足質量要求。在未來施工中應注意:對水穩基層材料、拌和過程加強控制,現場施工中優化工藝流程,保證一次攤鋪作業完成,才能提高水穩基層的施工質量,為后續道路的運行維護工作打下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鄭立瑞. 公路施工中水穩基層裂縫防治技術要點[J]. 黑龍江交通科技, 2023(7): 33-35.

[2]孫建龍. 高速公路水穩基層雙機兩層連鋪和透層養生的施工方法分析[J]. 運輸經理世界, 2023(8): 35-37.

[3]李廣才. 路面水穩基層大寬度大厚度施工技術試驗研究[J]. 四川水泥, 2023(1): 271-273.

[4]姚瑞. 公路工程水穩基層施工技術及質量控制要點[J]. 運輸經理世界, 2022(31): 7-9.

[5]郭斌. 水泥穩定碎石施工技術在公路施工中的應用[J]. 江西建材, 2022(9): 339-341.

猜你喜歡
質量控制施工技術
淺談房屋建筑工程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技術
淺談機車總風缸的制作質量控制
淺談在公路橋梁施工環節的質量管理及控制
淺談石灰土基層施工及質量控制
黃土路基臺背回填的質量控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