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畢節市鄉村產業發展現狀問題及對策

2023-09-03 16:07葛琴徐海艷王成棟肖莉
南方農業·上旬 2023年6期
關鍵詞:發展現狀問題對策

葛琴 徐海艷 王成棟 肖莉

葛琴,徐海艷,王成棟,等.畢節市鄉村產業發展現狀問題及對策[J].南方農業,2023,17(11):202-205.

摘 要 畢節市鄉村產業的發展以產業振興引領鄉村全面振興,以高質量發展為統攬,聚焦產業規?;?、標準化、品牌化、市場化,著力延長產業鏈、提升價值鏈,以實現鄉村產業興旺。調查畢節市鄉村產業發展現狀(特色產業提質增效、農產品加工業擴量增效、招強育大經營主體、做大做強農產品品牌、鄉村旅游業提檔升級),分析存在生產企業規模較小、自主品牌培育不足、產業鏈條短、附加值低、市場拓展能力較弱、利益聯結機制不完善、農戶參與度不夠等問題,提出了畢節市鄉村產業發展對策:完善配套設施,打造外延基地;壯大龍頭企業,著力精深加工;突出區域特色,狠抓產銷對接;提升特色品牌,強化科技支撐;推動協作配套,創新利益聯結。

關鍵詞 鄉村產業;發展現狀;問題;對策;貴州省畢節市

中圖分類號:F327 文獻標志碼:C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3.11.051

畢節市鄉村產業的發展以產業振興引領鄉村全面振興,推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以高質量發展為統攬,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融入新發展格局,圍繞“四新”主攻“四化”,聚焦產業規?;?、標準化、品牌化、市場化,延長產業鏈,提升價值鏈,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實現鄉村產業興旺。激發農民參與熱情,發揮農民主體作用,完善利益聯結機制,促進農民增收,推動鄉村產業快速高質量發展,為實現鄉村全面振興提供堅實的產業基礎。

1? 發展現狀

1.1? 特色產業提質增效

1)優化產業區域布局。按照規?;?、標準化發展要求,合理布局優勢產業,科學劃定種植區域,形成相對集中連片的規?;N植基地,構建優勢產業帶,進一步提升產業規?;潭?。蔬菜主要發展夏秋喜涼、保供蔬菜產業帶;食用菌圍繞優勢單品重點打造產業示范基地;建設辣椒示范基地,打造產業集群;水果打造蘋果、櫻桃產業集群、獼猴桃產業多功能融合發展區;中藥材建設道地中藥材核心產業帶。到2025年,全市特色種植業產值達720億元。2)大力推進品種改良優化。加快推進優質品種研發,重點挖掘培育一批具有畢節特色的本地品種,引進改良一批生產效益好、市場認可度高、適合山地氣候的品種。根據近年來產品市場銷售情況和銷售效益,結合各地資源稟賦、基礎設施建設、區位條件等因素,聚焦目標市場需求、產品短缺時段和產品供給量等,選擇合適品種迅速擴大種養規模。茶產業主要推廣省內自育優良茶樹品種和省外優良茶樹品種;辣椒主要推廣線椒、朝天椒、鮮食青椒等品種;食用菌主要推廣竹蓀、香菇、金針菇等種類;水果主要推廣蘋果、櫻桃、柑橘等樹種;中藥材主要推廣半夏、天麻、黨參等道地藥材種植。

1.2? 農產品加工業擴量增效

培育建設一批上規模、優質化農產品加工業生產基地,圍繞優質糧油、12大農業特色優勢產業和林下經濟,以2個高成長型加工企業為重點,合理布局原料基地和農產品加工企業,加快發展農產品精深加工,建設農產品儲藏、加工、包裝產業鏈體系。加快初級農產品開發,推進功能性食品深度開發,完善深加工配套體系。鼓勵和引導龍頭企業和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緊密合作,加強自主科技研發和技術創新,加快傳統技術改造,開發新產品和新工藝。支持加工副產物綜合利用開發,提升加工經濟效益。對實施技術改造、設備更新、農產品精深加工和副產品綜合利用等項目的農產品加工企業,給予重點傾斜。

1.3? 招強育大經營主體

優化營商環境,搭建招商平臺,針對生產、加工、銷售等薄弱環節,瞄準中國農業企業500強、農產品加工百強等優強企業,進一步強化精準招商,引進和培育一批引領型企業,推動項目落地。大力培育本地龍頭企業,重點支持帶動能力強的省級以上龍頭企業發展。有序推動涉林國有平臺公司轉型為林下經濟產業實體公司,加強培育本土林業龍頭企業。加強本土龍頭企業培育,通過強強聯合、同業整合、兼并重組等方式,建立大型企業聯盟,不斷提升企業的技術水平和管理理念。推動龍頭企業借助金融手段不斷做大做強,通過上市融資等方式增強企業經營能力。大力推廣“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農戶”模式,引導合作社生產規?;?、質量標準化、產品品牌化、營銷網絡化發展。啟動家庭農場培育計劃,因地制宜培育一批規模適度、生產集約、管理先進、效益明顯的家庭農場。到2025年,累計培育市級以上龍頭企業500家以上,市級以上農民合作示范社達1 000家以上。

1.4? 做大做強農產品品牌

深入實施綠色農產品品牌建設工程,設立農業品牌培育專項發展資金,建立健全市縣鄉三級聯動的畢節農業品牌管理體系、建設體系及保障體系,加快構建畢節農業品牌培育梯隊。建立健全市農業品牌目錄制度,定期發布品牌目錄信息及品牌建設新聞動態。集中力量培育一批全國有影響力的“畢字號”區域公用品牌。鼓勵和引導經營主體加快“兩品一標”和GAP等認證,規范貴州農產品品牌創建標準。運用線上線下宣傳資源,持續打響“畢字號”區域公用品牌,擴大市場影響力。鼓勵農產品出口企業開展國際認證,拓展“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傳播渠道。到2025年,本市有機食品、綠色食品、地理標志農產品數量達到250個。

1.5? 鄉村旅游業提檔升級

1)建設鄉村旅游示范點。依托田園風光、民俗風情等特色資源,推動鄉村旅游與傳統村落、民族特色村寨、非遺技藝集中村落等融合發展,豐富鄉村旅游人文內涵,培育一批鄉村旅游示范點,創建鄉村旅游重點村鎮。著力培育度假休閑、游憩觀光、文化創意等避暑度假旅游產品,推動鄉村旅游品牌化、特色化發展。出臺促進民宿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持續開展鄉村旅游村寨、民宿、客棧、農家樂標準化評定。到2025年,打造全國休閑農業重點縣1個,新增中國美麗休閑鄉村3個。2)分區域推進鄉村旅游。在城市周邊,依托都市農業生產生態資源和城郊區位優勢,發展農業觀光游、農事體驗游、鄉村度假游等;在特色產業區,依托稻田、梯田、茶園等田園風光,發展觀光采摘游、農業園區游、景觀農業游、農事節慶游、農耕文化游等,以油菜種植大縣為重點,實施“醉美兩高·多彩油菜”行動。到2025年,全市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營業收入達20億元,帶動就業人數3萬人,帶動增收7億元。

2? 存在的問題

畢節市以重點基地、經營主體、加工配套為抓手,突出產業特色優勢,建設了一批重點示范基地,培育了一批龍頭企業,打造了一批知名品牌,深入推動農業種植和精深加工在融合發展中同步提升、同步增值。堅持以問題為導向的原則,但畢節市還存在“市場化程度不高、利益聯結不緊、合作經濟組織不強、重點工作聚焦不夠、農業科技支撐不力”等方面的問題。

2.1? 生產企業規模較小

雖然全市市級以上農業產業龍頭企業達469家,但規模以上企業僅有24家,占比為5.12%,企業數量和規模偏小,引領帶動能力不強。全市省級以上農業龍頭企業127家,僅占全省的10.58%,市場抗風險能力較弱,“小、散、弱”的問題突出。

2.2? 自主品牌培育不足

近年來,雖然畢節市獲得中國竹蓀之鄉、中國天麻之鄉、中國皺椒之鄉、中國核桃之鄉、天然藥園等美譽,生態高山有機茶、威寧火腿、滾山雞、刺梨等品牌影響力不斷擴大,但全市加工企業品牌發展仍參差不齊,自主品牌培育和建設能力不足,除金沙冠香坊、金沙禹謨醋、奢香核桃乳等具有一定知名度外,其余品牌的市場知名度還比較低。

2.3? 產業鏈條短,附加值低

多數企業處于農產品的初級加工階段,缺乏精深細加工技術和設備,產業鏈條短,加工增值能力弱,產品附加值和科技含量低。

2.4? 市場拓展能力較弱

雖然畢節市生態特色食品產業已初步形成了門類較豐富的產業體系,但商品知名度不高、產品類別不夠齊全、高端產品供應不足、市場銷售受限。如威寧雪榕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貴州金沙冠香坊調味食品有限公司等龍頭企業,受市場及原材料漲價等因素的影響,產值出現負增長。

2.5? 利益聯結機制有待進一步完善,農戶參與度不夠

龍頭企業與合作社、農戶現有的利益聯結大多是松散型和半緊密型,沒有形成“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運行機制。針對短板,補齊弱項,認真分析原因,積極探索創新,在研究問題中探尋對策建議。

3? 發展對策

3.1? 完善配套設施,打造外延基地

圍繞重點產業,統籌利用好土地整治、農業綜合開發、高標準農田建設、農田水利建設等項目資金,加強以水、電、路為主要內容的基礎設施建設,重點解決工程性缺水等突出問題。加大育苗移栽、水肥一體、綠色防控及分級包裝、冷鏈運輸等標準化技術的推廣應用,建立農產品質量檢測系統和質量追溯制度,提高農產品內在品質和外觀質量,提升農產品的品牌形象。瞄準成渝地區、粵港澳大灣區、長三角及沿海地區,引進和培育龍頭企業,著力打造一批設施化、標準化、商品化的農產品生產基地、綜合示范區。著力打造一批上規模、上檔次、集群化、多元化的生產基地和農產品加工基地,確保特色優勢產業規?;?、標準化、集約化、綠色化發展。

3.2? 壯大龍頭企業,著力精深加工

完善農業產業化經營利益聯結機制,充分發揮龍頭企業上連市場、下連農戶的作用,大力推廣“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龍頭企業+合作社+基地+農戶”“產業園區+龍頭企業+合作社+基地+農戶”“龍頭企業+科研院校+合作社+農戶”“龍頭企業+農戶”“龍頭企業+基地+農戶”等經營模式,推動龍頭企業與農戶、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等其他經營主體的緊密連接,形成“利益同享、風險共擔”,實現合理分工、互利共贏。加強本地企業培育,按照扶優扶強原則,鼓勵企業因地制宜、因時制宜,技改擴能,豐富產品種類,延長加工產業鏈,提高設備運轉率,加快貢獻增量,擴大生產規模。鼓勵和支持省內外龍頭及骨干企業兼并重組,或租賃、委托代工及引入戰略合作等方式迅速做大做強,做大產業規??偭?。以龍頭企業、產地資源、品牌等為平臺紐帶,引導當地同質同類企業的整合,推動行業整合,提升生產集中度,增強整體競爭力。鼓勵企業做大做強,做特做優,支持條件成熟的龍頭企業申報市級、省級、國家級龍頭企業。

3.3? 突出區域特色,狠抓產銷對接

找準區域特色產業,強化蔬菜、食用菌、水果、茶葉、中藥材等農產品定向直通,推動農產品進機關、學校、社區、醫院、企事業、超市、軍營“七進”,建立穩定直銷渠道和直供關系。充分利用東西部扶貧協作機制,積極在廣州、上海、深圳、重慶等對口幫扶城市開設銷售窗口,暢通畢節特色農產品銷售渠道。以基地建設為載體,改善農業物質裝備條件,聚集土地、資金、人才、科技、信息等生產要素,提高資源配置效率,以林下經濟為突破口,優化產業區域布局,突出重點基地示范效果。七星關區重點發展茶葉、刺梨、辣椒;大方縣重點發展辣椒、食用菌;黔西縣重點發展刺梨、辣椒、食用菌;金沙縣重點發展茶葉、蔬菜;織金縣重點發展食用菌、皂角;納雍縣重點發展茶葉、水果、食用菌;威寧自治縣重點發展蔬菜、水果;赫章縣重點發展中藥材、香蔥;百里杜鵑管理區重點發展茶葉;金海湖新區重點發展刺梨、蔬菜。積極對接貴州雙龍和貴陽地利農產品物流園及全國大型農產品批發市場,引導一批有實力的企業在畢節建設農產品直供基地。

3.4? 提升特色品牌,強化科技支撐

全力提升“畢節珍好”公用品牌影響力,培育一批區域品牌、企業品牌、產品品牌,形成產業品牌集群,全媒體、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開展宣傳推介,以品牌提升產品價值和競爭力。推進品牌戰略,以特色化塑造發展優勢,依托生態優勢和民族特色,培育一批具有畢節印痕、民族特色的地方特色品牌。鼓勵經營主體申報農產品地理標志保護,擴大地理標志品牌影響力。突出綠色、生態、健康、安全優勢,加快優質品牌整合,鼓勵和支持企業、合作社與高校、科研院所構建產學研技術創新平臺,提升產業發展內生動力,實現產業接鏈、延鏈,提升發展效益,促進高質量發展。各縣(自治縣、區)要結合實際充分發揮農技人員的服務指導作用,大力推廣有機肥替代化肥、地膜回收、除草劑禁用限用、病蟲害綠色防控等生產技術。

3.5? 推動協作配套,創新利益聯結

重視產業各環節協作配套發展,在推動基地、加工、銷售鏈條升級的同時,注重農產品包裝用品生產、冷鏈物流設備制造等配套產業聚集發展。加速農機租賃服務、品牌營銷推廣等配套服務支撐能力,積極拓展農業綜合功能,不斷提高產業附加值,推動產業融合聚集發展,實現產業發展對經濟社會發展的貢獻最大化。不斷創新利益聯結機制,創新“公司+合作社+農戶”等模式,大力推廣“公司+”“合作社+”等利益聯結模式,以黨支部領辦創辦合作社為契機,積極探索經營主體、村集體、農戶三方利益聯結機制,明確農戶在利益鏈中的位置,保障農民利益,推動農業農村同步發展,實現全民共同富裕。

(責任編輯:易? 婧)

猜你喜歡
發展現狀問題對策
診錯因 知對策
對策
面對新高考的選擇、困惑及對策
防治“老慢支”有對策
天然氣儲運技術經濟分析
巨災債券在風險管理中的應用
淺析家庭農場發展現狀及面臨困境—以麗江市為例
地方廣電媒體融合發展中的困境和出路
演員出“問題”,電影怎么辦(聊天室)
韓媒稱中俄冷對朝鮮“問題”貨船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