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預見性護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護理中的臨床應用效果

2023-09-06 06:47談帥
健康之家 2023年14期
關鍵詞:預見性護理急性心肌梗死生活質量

談帥

摘要:目的 探究預見性護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選取醫院2021年1月~2022年6月收治的9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A組和B組,每組47例。分別實施常規護理、預見性護理,比較兩組護理后心絞痛發作情況(心絞痛每周發作次數、每次發作持續時間)、生活質量評分(SF-36量表)和心血管不良事患者件發生率(心肌梗死、心絞痛、心力衰竭)。結果 B組心絞痛每周發作次數少于A組,每次發作持續時間短于A組(P<0.05);B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高于A組(P<0.05);B組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發生率低于A組(P<0.05)。結論 預見性護理干預可可有效保障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治療效果,減少心絞痛發作次數及持續時間,降低心血管不良事件發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質量。

關鍵詞:急性心肌梗死;預見性護理;心絞痛;生活質量;心血管不良事件

急性心肌梗死是指冠狀動脈狹窄或閉塞引發的急性心肌壞死,表現為劇烈而持久的胸骨后疼痛,易并發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嚴重威脅患者生命安全。擴張冠脈內徑、改善心肌細胞血流灌注為該病主要治療方案,但受患者生活習慣、血液質量等因素影響,治療后仍存在心絞痛、心肌梗死等不良心血管事件發生風險,威脅患者生命安全,需加強護理干預[1~2]。本研究旨在探究預見性護理干預的應用效果。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選取醫院2021年1月~2022年6月收治的9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A組和B組,每組47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納入與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符合急性心肌梗死診斷標準[3],經臨床表現、心臟超聲、心電圖等檢查確診;年齡<80歲;發病至就診時間<12 h;對研究知情同意。

排除標準:合并凝血功能障礙;肝臟、腎臟等器官功能衰竭;近3個月內腦卒中、顱腦外傷等病史;精神性疾病,無法配合研究。

1.3 方法

1.3.1 A組實施常規護理

監測患者生命體征,遵醫囑予以用藥治療、氧療;用藥指導,介紹患者治療期間注意事項;叮囑患者清淡飲食,出院后適當增加運動量,若出現異常及時回院復查。

1.3.2 B組實施預見性護理

(1)確定護理目標:科室開會共同討論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預后影響因素,結合臨床經驗、文獻資料、患者意見反饋等,確定最終護理目標,包括改善患者心功能指標、二級預防。

(2)制定護理方案:分析患者心功能改善不理想、不良心血管事件發生影響因素,包括患者護理治療排斥情緒及行為、用藥依從性差、不良生活習慣、高齡心臟康復速度較慢;科室開會討論針對性預防措施,包括加強心理疏導、用藥管理、幫助患者建立健康生活方式、心臟康復護理。

(3)心理疏導:患者入院后生命體征基本穩定后,保護患者隱私,結合患者主訴、面部表情、家屬介紹等方式評估患者情緒狀態,并實施針對性心理疏導,包括強調應激情緒與其心功能狀態之間關系、叮囑家屬對患者心理支持、與醫生共同商議使用性價比高治療方案等,改善其不良情緒,持續疏導15~20 min;指導患者如出現明顯不良情緒時,通過深呼吸配合肌肉放松方式(吸氣配合肌肉收縮、呼氣配合肌肉舒張)緩解應激情緒,單次應激情緒管理時間3~5 min。

(4)用藥管理:每次靜脈用藥治療前,重復宣教靜脈治療注意事項;口服用藥治療患者,結合醫囑治療方案,制作打印用藥表,包括藥物種類、用藥時間、用藥劑量、藥物不良反應類型等,高齡患者適當放大字體,用藥注意事項字體加粗標記;同時在患者手機中設定用藥提醒鬧鐘,提升患者用藥依從性.

(5)生活指導:了解患者目前生活習慣,結合患者實際喜好,為其制定符合患者個人特征的飲食、運動、睡眠時間表,表格上標注具體作息時間、建議飲食結構(以清淡、低鹽、低脂、優質蛋白為原則,以患者實際喜好為要求制定,確定每餐用餐量,晚餐與睡眠時間間隔2h以上)、建議運動方案(以患者實際喜好為原則,確定院外病情穩定期間運動計劃,包括打太極、騎自行車、慢跑等,運動時間>30 min/次,每周鍛煉5d及以上,如有條件,可通過佩戴運動手環控制靶心率);與患者或患者家屬建立微信聯系,將患者生活指導計劃表發送至其手機上,以便隨時查閱。

(6)康復鍛煉:患者病情穩定后,攙扶患者床邊坐立、下床站立、床邊緩慢行走,結合患者心肺功能確定康復訓練時間,5~10 min/次,2~3次/d;結合患者耐受情況開展室內行走訓練,并開展上下樓梯訓練,10~20 min/次,2~3次/d;每次運動前,以Berg量表、平板試驗評估患者耐受力,并確定具體訓練強度,避免加重患者心肺負荷;訓練期間關注患者心率變化,若超過靶心率,或出現心律失常、心悸等癥狀及時休息。兩組均持續隨訪至護理后6個月。

(7)不良心血管事件預防護理:為預防心肌梗死的發生,避免情緒過于激動和精神,保持心境平和,遇到不良應激或壓力事件時,學會采用恰當的方法調整自身的情緒,如聽音樂、看書、看報、賞花、畫畫等。避免飯后洗澡,保持洗澡水溫與體溫相當,不可使用過高的水溫洗澡,以免使皮膚血管擴張,使大量血液流向體表造成心腦缺血,洗澡時間不宜過長。為預防心絞痛的發生,建議患者多吃粗糧、大豆、海魚、新鮮蔬菜水果,勿過飽進食,每餐以七分飽為宜,適當飲用開水,保持大便通暢,戒煙戒酒,根據自身病情和體力進行適當的體育運動鍛煉,如散步、打太極拳、練體操、輕體力勞動等,以增強體質,在日常生活中避免動作過快或突然用力。為預防心力衰竭的發生,避免使用過于油膩和膽固醇高的食物,如肥肉、動物內臟、蛋黃、帶魚等,嚴格控制鈉鹽攝入量,每日攝入量控制在3~5 g左右??刂骑嬎?,以免使心臟負擔加重而引發心力衰竭,若飲水過多,可適當服用利尿劑,幫助排出機體內的水分。另外,還需關注天氣變化,并隨天氣變化合理增減衣物,以免發生感冒。

1.4 觀察指標

(1)心絞痛發作情況:心絞痛每周發作次數、每次發作持續時間。(2)不良心血管事件發生率。(3)生活質量:用SF-36量表評估,包括情緒功能等,總分100分,得分高,生活質量高。

1.5 統計學分析

數據處理采用SPSS 24.0統計學軟件,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 兩組心絞痛發作情況比較

B組患者心絞痛每周發作次數少于A組,每次發作持續時間短于A組(P<0.05)。

2.2 兩組不良心血管事件發生率比較

兩組心血管不良事件發生率比較差異顯著(P<0.05)。

2.3 兩組生活質量評分比較

B組認知功能、情緒功能、軀體功能、角色功能、社會功能等生活質量各維度評分高于A組(P<0.05)。

3討論

急性心肌梗死具有起病急、病情進展迅速、嚴重程度較高等特點,發病原因與心臟負荷加重、急性心肌缺血等因素有關。接受針對性治療后,盡管可在短時間內改善患者心功能指標,但仍需患者保持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以降低其不良心血管疾病發生風險[4]。

預見性護理強調針對不良結局影響因素實施預防性控制管理,改善患者病情,降低心血管事件發生風險。預見性護理方案對護理人員專業素質和應變能力要求較高,主動護理模式逐漸轉變為被動護理模式[5]。預見性護理存在一定的有效性和實用性,結合護士臨床經驗、患者意見反饋等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預后影響因素,通過科室開會討論預防措施,可保證預見性護理方案準確性、科學性、完整性。具體護理方案中包括心理疏導、用藥管理、生活指導、康復鍛煉,通過改善患者情緒狀態可避免不良情緒加重患者心肺負荷,并保持其情緒狀態穩定性,降低護理排斥情緒,加強用藥管理及生活指導,可減少因患者用藥依從性差、存在不良生活習慣對其心臟康復質量影響,在此基礎上實施康復鍛煉可促進患者心功能重建,降低心血管不良事件發生率,有助于患者早日康復。本研究結果顯示,B組心絞痛每周發作次數少于A組,每次發作持續時間短于A組,生活質量評分高于A組心血管不良事件發生率低于A組(P<0.05)。

綜上所述,預見性護理干預可可有效保障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治療效果,減少心絞痛發作次數及持續時間,降低心血管不良事件發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 鄭鳳,喬莉,鐘竹青,等.同伴支持干預在急性心肌梗死病人PCI術后護理中的應用[J].護理研究,2021,35(20):3581-3587.

[2] 孫秋.預見性護理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發生率及滿意度的影響[J].山西醫藥雜志,2021,50(2):299-301.

[3] 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中華心血管病雜志編輯委員會.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診斷和治療指南(2019)[J].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19,47(10):766-783.

[4] 李敏,李錦,崔萍.預見性護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颊吲R床護理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貴州醫藥,2021,45(3):478-479.

[5] 朱飛琴.預見性護理在急性心梗護理中的效果研究[J].重慶醫學,2022,51(S1):470-472.

猜你喜歡
預見性護理急性心肌梗死生活質量
預見性護理在糖尿病性白內障患者圍術期的應用分析
肝硬化腹水合并重度水腫患者壓瘡的預見性護理分析
預見性護理干預在宮腔鏡術后并發癥預防中的應用
膳食纖維制劑對老年便秘患者療效及生活質量的影響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中醫辨證治療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