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時代高校黨的建設融入內部治理:價值、邏輯與路徑

2023-09-10 05:42畢作慶
大學 2023年7期
關鍵詞:權力辦學大學

畢作慶

(遼寧工程技術大學,遼寧 阜新 123000)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作出系列重要論述,強調要“把基層治理同基層黨建結合起來”。學界聚焦“黨的建設融入內部治理”這一重要政策議題和現實訴求展開了熱點研究。在領導關系上,杜康認為要以黨建工作為引領,推動內部治理結構創新[1];俞進偉進而研究了如何在黨的領導下實現行政權、學術權和民主權協調統一[2];胡珺認為應該在法律制度上進一步保證黨對高校的全面領導,并研究了如何實現黨的領導、依法治校和高校治理體系及治理能力不斷提升的良性循環[3]。在作用關系上,王玉平認為高校治理現代化對黨的建設提出了新的要求[4];張雪峰提出了中國特色現代大學制度視角下的新時代高校黨建路徑[5];洪振濤強調要增強黨建引領和服務高等教育事業高質量發展的能力[6]。然而,囿于高校學術生態組織系統的復雜性,黨的建設與內部治理兩者融入的機制仍有欠缺。在深入推進新時代黨的建設和新的偉大工程及國家治理體系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宏偉背景下,進一步探究高校黨的建設融入內部治理的共同價值、共生邏輯、共進路徑,具有重要理論和現實意義。

一、高校黨的建設與內部治理的共同價值

高校黨的建設和內部治理作為兩個密切聯系的重要命題,是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和國家治理體系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基礎性工作。兩者是治黨與治國在高校這一基層治理場域內的落腳點,融入共進是共同價值需求。

(一)深入落實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

中國共產黨領導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發展,形成了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高校作為培養社會主義接班人的重要平臺,對新時代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具有支撐作用和引領作用,甚至引領的分量更大。隨著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向基層下移,高校已經成為黨治國理政的重要基層場域。推動黨的建設向基層深化,把高校各級基層黨組織建設成為“確保內部治理正確方向,自覺貫徹執行黨的基本路線和方針政策”的堅強戰斗堡壘具有重要意義。高校黨的建設的概念雖然周延很大范圍很廣,但不是空洞、籠統和抽象的,需要壓實各級黨組織共抓內部治理責任,推動黨的建設向實處轉化,聚焦辦學治校主體責任和中心任務開展工作。因此,推動黨的建設緊密融入辦學治校,賦予高校黨的建設以奮斗目標、堅實依托、實質性內容和績效參照,更加有利于落實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

(二)助力推進國家治理體系治理能力現代化

在現代政治和社會條件下,政黨是國家治理體系中的主體,高校已經成為黨治國理政特殊重要的基層場域。國家治理須適應不同客體狀況和特點采取有效的治理舉措,以達到節約治理成本、提高治理成效的目的。作為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基礎工作,高校內部治理具有多元性和復雜性的特點,其本質是各種權力在各個主體之間配置與行使的過程——不同組織通過權力并運用權力處理內部事務以及處理其他組織在內部治理中的關系。高校內部治理的權力架構包括政治權力、行政權力、學術權力、民主權力,被實踐證明了的有效的治理范式是“黨領共治”,即在黨委統一領導下,統籌協調好多元權力運行關系,夯實高校內部治理基礎。因此,推動黨的建設緊密融入內部治理,規范高校內部權力運行方式,形成黨委領導、行政負責、學術主導、民主監督的權力體系,不斷完善治理體系和治理效率,更有利于推進國家治理體系治理能力現代化。

二、高校黨的建設融入內部治理在實踐中的困境

囿于理論上對黨的建設融入內部治理的邏輯關系和運行機制仍然存在爭議,加之實踐中黨的建設融入內部治理的推動力度不夠,導致二者相互促進效果不夠明顯。

(一)黨的建設融入內部治理的機制欠缺

高校黨的建設是黨建工作的根本旨歸,內部治理是內涵發展的重要抓手。這種差異性及兩者深層次的職責、使命與規律不同,使得高校黨的建設與內部治理呈現出一種相互獨立、各自為政、自成體系的現象。在黨建工作的縱深推進和內涵發展的強烈吁求下,黨建工作者和治理工作者,均是在自身工作領域開展具體化工作,難以建立有效的融入機制,找不到或找不準黨的建設融入內部治理的方式方法。

(二)黨的建設融入內部治理的推力不夠

從黨建工作角度看,高?;鶎狱h組織對黨的建設融入內部治理問題缺乏有效考核手段。同時,黨的建設主動融入內部治理的自主性不足,難以達到高質量引領改革發展的目標要求。從內部治理角度看,對高層次教學科研成果產出的強烈吁求,使得主動吸納黨建融入的動力不足。內部治理的各環節均缺少與黨建工作的深度融合與統籌謀劃,致使與高校黨建考核要求銜接上難以實現同頻共振。黨的建設融入內部治理的“雙向”推動力度不夠,致使兩者難以開展有效溝通和交流,高校黨建創新有時陷入“自說自話”的尷尬境地。

(三)黨的建設融入內部治理的實效不高

高校黨的建設融入內部治理,既體現為形式上的融入,也體現為內容上的融入。形式上的融入是將內部治理轉化為黨建工作的形式,內容上的融入是黨建工作的思想融入、制度融入等。由于黨的建設融入內部治理的機制設計不多,推動力度不夠,因此高校黨的建設工作還面臨新的問題與挑戰,過于注重黨建工作形式的創新,導致形式脫離了內容、泛化了內容、超越了內容。最典型的就是學歸學,做歸做,黨的建設所發揮的思想引領、政治保證、攻堅示范等作用不突出。

三、高校黨的建設融入內部治理的共生邏輯

高校黨的建設和內部治理具有主體一致性、目標一致性、結構一致性,彼此存在同向同行、融入互促的共生邏輯?!肮采笔歉咝|h的建設融入內部治理的邏輯基礎。

(一)政治屬性:高校黨的建設與內部治理的主體一致性

《中國共產黨普通高等學?;鶎咏M織工作條例》在黨內法規層面明確了高校黨委是“黨的建設”與“內部治理”的唯一正當責任主體[7]。這一體制設計是由我國國情和高等教育辦學宗旨決定的,是遵從黨的領導和遵循高等教育規律的協調統一。進入新時代,高校黨委持續全面領導各項工作,以高質量黨建引領高質量發展的歷史使命,需要進一步將黨的建設融入內部治理,統領和保證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得以落實。

(二)職能屬性:高校黨的建設與內部治理的目標一致性

高校的主體辦學功能隨著人類社會進步和價值取向變化不斷嬗變,由“人才培養”一元化升級為“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文化傳承創新、國際交流合作”多元化。因此,在高校特定基層場域內推進黨的建設和內部治理,亦必須服從于上述“五大功能”并將行動具體化,通過不斷加強黨在高校中的全面領導和不斷完善的內部治理結構,牢固把握社會主義辦學方向,確保學校在依法治校的進程中充分釋放“五大功能”,并最終將目標價值統一指向黨的教育方針。

(三)組織屬性:高校黨的建設與內部治理的結構一致性

治理范疇的黨的建設與內部治理一樣,是通過在高校這一特定的治理空間上劃分不同的治理單元實現治理目的。一般而言,高校內部治理空間劃分為校級、院級、系級三個級別,也有實行“學部制”的高校將內部治理劃分為校級、學部級、院級、系級四個級別。高校黨的建設組織層級與內部治理空間相對應,一般也分為三個層級:學校層級,校黨委發揮領導核心作用;學院層級,二級黨組織發揮政治核心作用;支部層級,師生黨支部發揮戰斗堡壘作用。高校黨的建設和內部治理不僅擁有上述共性的層級結構和“條塊關系”,而且往往高度重合,互相嵌入。

四、高校黨的建設融入內部治理的行動路徑

高校黨的建設融入內部治理,應整合兩者工作內容,將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向基層延伸且與高校內部治理各要素密切關聯,以政治建設統領辦學定位,把握正確方向;以思想建設厚植大學精神,形塑精神家園;以組織建設優化治理組織,完善治理框架;以作風建設帶動大學校風,弘揚校園文化;以紀律建設制衡多元權力,扎緊權力“籠子”;以制度建設完善大學制度,堅持依法治校;以反腐倡廉嵌入內部控制,凈化政治生態,著力以高質量黨的建設引領內部治理體系治理能力現代化。

(一)政治建設統領辦學定位,把握正確方向

政治建設是根本性建設,辦學定位也從來都是作為高校的靈魂和根本而確立的,兩者都具有全局屬性。在兩者作用關系中,黨的政治建設當然要統領辦學定位,并根據國家、社會需求和辦學條件找準自身位置、辦學目標和發展戰略。實踐中,堅持以黨的政治建設統領辦學定位,需要深入思考如何“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堅定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問題,具體回答好“建設什么樣的大學”和“如何建設有特色、高水平大學”的關鍵問題,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提供更為具體化的、多樣化的人才支撐和科技支撐,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力量。

(二)思想建設厚植大學精神,形塑精神家園

思想和精神是大學內部治理的“根”和“魂”,在兩者作用關系中,思想建設肩負著厚植大學精神的歷史使命,大學精神的形成亦離不開先進思想的引領與熏陶,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是高校所處歷史時空中的思想意識決定的。從這一角度看,“思想建設”的概念高于“大學精神”。進入新時代,高校黨的思想建設更須一以貫之地厚植大學精神,并以黨的教育方針為傳承“紅色基因”、形塑精神家園的重要目的。

(三)組織建設優化治理組織,完善治理框架

高校黨的組織建設是體系性建設,治理組織是高校內部治理的主體,兩者是領導與被領導、被包含與包含的關系。黨的領導和核心地位、黨的組織建設全覆蓋的必要性和其他組織中黨員廣泛存在的可能性,驅動黨組織能夠以“耦合互嵌”“融入共生”等形式與行政組織、學術組織、教研組織、群團組織等內部治理單元有效結合起來,形成新時代高校黨建組織體系的創新形態。以黨的組織建設優化治理組織,目的在于形成以黨組織為領導、行政組織為主導、師生為主體的內部治理框架。這一治理框架能夠更好地發揮黨組織對其他組織履行職能和實現功能的引領性和保證性作用,推動構成特定功能型的“有機體”和“共同體”,從而防止組織銜接和運轉中出現“斷裂”和傳導不暢。

(四)作風建設帶動大學校風,弘揚校園文化

作風建設是形象性建設,高校校風是校園文化的最高層次和核心內容,兩者共同具有文化屬性,是高校軟實力的體現和核心競爭力的源泉。高校黨風與校風是既有聯系又有區別的兩個范疇,黨風對校風的發展具有重要影響,對其發展方向和價值取向起決定作用;校風是黨風的“生存環境”和“行動空間”。以黨的作風建設帶動校風建設,既是落實加強黨的作風建設的具體舉措,也完全符合校風建設的內在需求[8]。通過加強黨的性質和宗旨教育,使黨組織和黨員的優良作風體現在政風、教風、學風上,以嚴肅的政風、端正的教風、向上的學風共同促成優良校風,形成積極向上占主導地位的行為習慣和群體風尚。

(五)紀律建設制衡多元權力,扎緊權力“籠子”

紀律建設是規范性建設,是全面從嚴治黨的治本之策,權力是高校內部治理的核心要素,包括法律和行政賦予的政治權力、行政權力、學術權力和民主權力,權力必須服從紀律。為了避免復雜學術生態組織系統內多元權力的混亂和僭越,需要加強大學內部政治紀律、組織紀律、廉潔紀律、群眾紀律、工作紀律、生活紀律的建設,從而形成有效的權力制約機制,使權力在紀律的框架之內行使。具體路徑上,可以科學劃定多元權力界限,規范多元權力運行機制,強化多元權力運行監督,使各部門、單位之間權責明晰。

(六)制度建設完善大學制度,堅持依法治校

制度建設具有關鍵性地位,建設現代大學制度是高校管理體制改革新的目標與任務,兩者共同具有調節關系、規范行為的功能。制度的建構一方面是對現實問題的細致反映,另一方面是對深層次體制問題的精準指導,對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要求更高,要求在堅持和完善黨的領導上下功夫。高校作為具有公共管理職能的社會組織,內部存在多項管理職能和復雜權利義務關系,發揮黨的制度優勢是推進大學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保障。具體路徑上,可以把黨的領導、黨的建設制度融入現代大學各項制度規定,把黨的決策部署融入辦學治校各項管理規范,使依規依章依制度治黨、依法治校成為基本方略。

(七)反腐倡廉嵌入內部控制,凈化政治生態

高校內部控制是控制腐敗的常規型治理機制,核心任務是對經濟活動的風險進行防范和管控,兩者存在互動關系和內在關聯,反腐倡廉是內部控制的基本職責,內部控制是反腐倡廉的重要手段和路徑。高校將反腐倡廉嵌入并強化內部控制,不僅可以使腐敗風險和業務風險的控制關口前移,還能整合紀檢、審計、財務等多部門資源,形成反腐倡廉的協同力和聚合力。具體路徑上,可以在內部治理的“源頭性防控”“系統性防控”“重點性防控”全過程功能中嵌入反腐倡廉建設,堅持處理好形式與內容、分工與協作的關系,著力規范業務內容和執行流程,規范崗位責任管理制度。

猜你喜歡
權力辦學大學
“留白”是個大學問
《大學》
48歲的她,跨越千里再讀大學
大學求學的遺憾
中外合作辦學在晉招生錄取情況一覽表
不如叫《權力的兒戲》
網絡平臺補短板 辦學質量穩提升
權力的網絡
與權力走得太近,終走向不歸路
落實和擴大高校辦學自主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