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三空間”理論視域下城市形象構建的邏輯進路、現實問題與優化策略

2023-09-12 00:32欒慧勇石波羅
新聞愛好者 2023年8期
關鍵詞:第三空間城市形象紅色文化

欒慧勇 石波羅

【摘要】短視頻作為一種融合主觀和客觀的“第三空間”,其內在邏輯是權力規范與資本引導。伴隨著短視頻平臺流量時代與用戶紅利的消退,以“再中心化”的內容生產為特征的泛知識類短視頻逐步成為各平臺新的增長點。以“構建數字媒體藝術設計等產業生態鏈”“打造創意設計新高地”為目標的黑龍江省,需深入挖掘具有黑龍江城市特色的歐陸文化、北大荒文化及以抗聯精神為代表的紅色文化,增加短視頻敘事的歷史厚度,打造出主流意識形態引領與流量變現商業模式和諧共生的、可持續的內容生產模式,構建具有特色文化的黑龍江城市形象短視頻宣傳矩陣。

【關鍵詞】“第三空間”理論;紅色文化;北大荒文化;城市形象

自2016年以來,以抖音、快手為代表的短視頻平臺,在傳播的方式、理念和效果生成方面,顛覆和重構了傳統的影音傳播的模式,引發了學術界、新聞傳媒業及社會的廣泛關注。

在探究短視頻與城市形象領域,既有研究主要集中在城市形象短視頻的特征、機制以及傳播價值等方面。從研究個案的角度看,現有研究聚焦于成都、重慶、西安、上海、北京等城市。上述城市不是直轄市,便是經濟發達的“國家中心城市”。目前研究缺乏對于欠發達地區城市的觀照。黑龍江省作為中國最北部的邊疆省份,在其發展過程中逐步形成了具有紅色文化、北大荒文化、歐陸文化以及冰雪文化等多元文化薈萃的城市文化。省會哈爾濱以城區建筑濃郁的歐陸風格和享譽中外的冰雪文化而著稱,大慶則以鐵人精神為代表的工業文化而知名,遍布省內的農墾城鎮如寶泉嶺、紅興隆、建三江等,則濃縮了極具龍江特色的北大荒精神和文化。近十年來,黑龍江的GDP增長逐漸放緩,人口不斷流失,在此背景下,研究以短視頻為抓手,構建龍江城市形象,對于以“數字經濟、冰雪經濟和創意設計產業”的發展為著力點的黑龍江省,顯然具有重要的理論和實踐價值。

目前對于黑龍江城市形象的研究尚處于起步階段,既有研究重在歸納關于哈爾濱一隅的短視頻內容描述,對于黑龍江其他城市尚無涉及,且對于短視頻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亟待提升的策略探究,缺乏應有的觀照。本文將美國學者愛德華·蘇賈的“第三空間”理論應用于相關問題的考察,試圖解決當前研究存在的問題,以拾遺補闕。

一、“第三空間”理論視域下城市形象的建構邏輯

所謂城市形象,是“通過大眾傳媒、個人經歷、人際傳播、記憶以及環境等因素共同作用而形成的”[1]。顯然,城市形象與大眾傳媒的傳播、個人經歷及人際傳播等多種因素有關。在此基礎上,蘇永華進一步認為:所謂城市形象,是“社會公眾對一座城市能夠被感知的所有要素的整體印象和綜合評價,是城市狀況的綜合反映”[2]。

愛德華·蘇賈所謂的“第三空間”,其實質是在法國“日常生活批判理論之父”、區域社會學和城市社會學理論的重要奠基人列斐伏爾提出的“空間性、社會性和歷史性三元辯證法”“解構線性時間觀和歷史主義的單一統治”的基礎上,建構了獨立于第一空間(物理空間)和第二空間(想象空間)之外的混合空間。在第三空間里,“一切都匯聚在一起:主體性與客體性、抽象與具象、真實與想象、可知與不可知、重復與差異、精神與肉體等等”[3]。顯然,短視頻作為一種融合主觀與客觀、真實與想象、理性與感性復雜因素的空間,是一種現實與虛擬融合、開放且充滿創造力的第三空間。[4]

城市形象傳播的頂層設計,是由權力所代表的政府部門謀劃并推動實施的。短視頻平臺在推送機制乃至話題設計等方面,對合作城市予以傾斜,由官方和平臺共同打造了一個又一個的“網紅城市”。從國內西安、重慶、成都等一個個網紅城市的出圈爆火,都可以看到權力的規訓和推動。正如時任成都市委宣傳部副部長、網信辦主任曾義所說,“成都與抖音的邂逅不是機緣巧合,而是時代發展的需要”。

重慶李子壩輕軌站的走紅,離不開政府部門迎合網民的愛好而重構城市景觀。為了方便市民拍照錄影,重慶市修建了李子壩觀景臺,并系統提出了行動方案,旨在“打造有序城市空間。加強臨街臨江、窗口地區和網紅景點、重要視線通廊可視范圍內的建筑立面維護改造,整飾、美化房屋立面”[5]。

二、短視頻建構的黑龍江城市形象存在的問題

筆者以抖音和快手為代表的主流短視頻平臺所呈現的反映黑龍江城市形象的短視頻作品為考察對象,以作品內容呈現、點贊量、用戶粉絲量等為參考,對比檢索成都、重慶、武漢等國內知名網紅城市,發現黑龍江城市形象的短視頻建構,存在以下幾方面問題。

(一)短視頻建構的黑龍江城市形象單一

無論以“黑龍江”進行搜索,還是以“哈爾濱”“大慶”等城市名稱搜索,在抖音或快手平臺,點贊量前列的視頻均是有關黑龍江城市冬季冰雪美景??梢?,短視頻所建構的黑龍江城市形象,冰雪元素在某種程度上已經成為國人對于黑龍江城市的刻板印象。

北京冬奧會之后,隨著后冬奧時代序幕的拉開,全國滑雪產業不斷升溫,國內冰雪熱進而強化了黑龍江城市的冰雪形象。僅2022年一年間,國內滑雪場的滑雪人次便增加了2154萬。[6]受國內冰雪運動熱的影響,在冰雪運動方面擁有獨特地理優勢的黑龍江省,自然成為冰雪愛好者以及冰雪運動短視頻創作的熱門打卡地。有數據顯示,哈爾濱冰雪大世界占據抖音滑雪話題榜的前列,哈爾濱滑雪場POI數量僅次于北京,位列第二位。[7]截至2022年12月30日,抖音話題“冰雪大世界”已突破6.2億次播放量,儼然成為2022年冬天的流量密碼。

單一的冰雪形象建構了碎片化的黑龍江城市媒介景觀。短視頻構筑起對黑龍江城市“冰雪”標簽的集體再造。重慶、西安等城市將城市景觀與本地文化密切結合,更突出了城市細節的差異與城市特質。短視頻中的黑龍江城市形象要素并未凸顯所在城市文化,單一的冰雪元素無法形成觀眾差異化審美,使城市形象感知一定程度上呈現了網紅化、同質化。

(二)短視頻創作對本地文化資源挖掘不足

如果深入分析重慶、西安、成都等網紅城市的短視頻形象構建,其共同性在于將城市的景觀根植于本地文化的展示之中,從而實現“對城市空間的流動性再生產”“提升對城市地域、文化與歷史獨特性的推廣力度,強化城市本身的異質性特征”[8],避免城市形象構建過程中由于消費主義的影響出現的同質化趨向。

正是由于上述城市根植于本地景觀和文化的視覺元素選擇,所以,同是西南地區中心城市的重慶和成都,在短視頻形象構建上也存在一定差異:重慶立足于山城的城市建筑特色,通過短視頻所建構的融會城市毛細血管的市井生活內容和奇特詭譎的城市地理符號選擇,打造出“8D魔幻山城”的城市形象。提升了重慶的辨識度和立體化觀感,使其由于魔幻般的城市建筑和游覽體驗而區別于處于同一區位、以“休閑、時尚”而聞名的成都。

反觀黑龍江城市,被統一冠以“冰雪”的標簽之后,由于沒能深入挖掘冰雪元素與各城市本地文化的聯通之處,造成目前存在短視頻形象構建的同質化和網紅化。例如,同是具有得天獨厚的冰雪資源,大慶與哈爾濱的短視頻形象構建辨識度較低,漠河北極村的短視頻內容和雪鄉多有雷同。究其原因,在于上述城市在打造文化和城市景觀時盲從于網絡敘事的熱點,而缺乏立足于自身文化與歷史特征的設計,在一定程度上反而遮蔽了城市原有的特色,造成了城市形象書寫的盲從與被動。

(三)本地內容生產質量和數量均有不足

目前播放量和點贊率居于前列的有關黑龍江城市的短視頻,其作品均來自于國內主要的MCN公司旗下的頭部短視頻賬號。換句話說,在短視頻主流平臺提供優質黑龍江城市形象的內容生產者,均不是來自于黑龍江本地。這與重慶等城市國內頭部短視頻賬號和本地內容生產者比翼齊飛、難分高下的內容生產狀況有著明顯差異。

肩負本地形象塑造的黑龍江內容生產者,目前作品質量和影響力均有不足。以聚集黑龍江本地官方和民間賬號最多的抖音平臺為例,官方賬號粉絲超過100萬的僅有“黑龍江日報”“黑龍江衛視”等少數三四家官方媒體的賬號,其生產內容主體并不是黑龍江城市形象。而以推介城市旅游為職責的黑龍江文旅廳抖音號“暢賞黑龍江”,其粉絲不過29.4萬(截至2023年4月),作品的點贊量鮮有破萬的精品。除了大興安嶺塔河縣文旅局局長的抖音號“都波(傻嘟嘟)”,擁有67.4萬粉絲(截至2023年4月),在粉絲數量和作品質量上均屬上乘之外,黑龍江本地官方內容生產的短視頻總體特征是數量偏少,質量有待提高,與國內網紅城市相比,相差還比較大。

三、黑龍江城市形象建構的優化策略

“第三空間”理論認為,作為融合主觀與客觀的城市形象構建,屬于一種空間生產,其本質是意識形態的。官方在打造城市形象的短視頻構建方面,肩負著縱覽全局、把握方向的職責。筆者認為,可以將黑龍江的冰雪特色與本省的東北抗聯、大慶的鐵人精神以及北大荒精神等紅色資源有機結合起來,增加現有城市形象建構的歷史文化厚度,真正提煉出具有黑龍江獨特地域文化和歷史傳統精神的新媒體城市形象。具體來說,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深挖本地精神傳統,增加作品歷史厚度,創新城市形象構建路徑

哈爾濱除了擁有得天獨厚的冰雪資源外,也是一座具有光榮革命傳統的城市。歷史上,哈爾濱曾一度成為近代知名的諜戰之城,也是我黨開展宣傳、動員,團結帶領人民抗擊日本侵略者和漢奸政權的前線。遍布哈爾濱市內的教堂、歐式建筑等歷史遺跡都見證了哈爾濱的百年歷史,濃縮了獨一無二的歐陸文化和紅色文化。這些歷史文化資源,近年來得到了影視界的充分重視,《懸崖之上》《懸崖》《馬迭爾旅館的槍聲》《零下三十八度》等影視劇,取材和取景都在哈爾濱,提升了哈爾濱在觀眾中的知名度和美譽度。

大慶擁有享譽中外的石油資源,在此基礎上形成了工業文化,孕育了鐵人精神。省內的農墾城市如建三江、寶泉嶺、紅興隆等,則是知青文化的發源地,同時也是東北抗聯的主要活動地。在此基礎上孕育的北大荒精神和東北抗聯精神,都是展現黑龍江城市形象的獨特資源。昔日的荒涼苦寒之地,如今拔地而起了一座座城市,撫今追昔的對比,足以提煉出黑龍江各個城市的個性和特征,形成差異化形象塑造。

(二)強化與短視頻平臺合作,引導培育民間旅游達人創作

政府部門應該積極與優勢短視頻平臺合作,推出黑龍江專屬的文旅IP項目。依托平臺組建高水平創作團隊,依托活動開展話題營銷、矩陣宣傳、精準推流等運營,打造黑龍江文旅的樣本,助力黑龍江城市形象破圈傳播。比如圍繞“北國好風光,美在黑龍江”主題,通過短視頻平臺營銷陣地設置話題、頭部達人、達人團掛載等方式,征集好的風景和旅游線路,為黑龍江省各地市匯集熱度。通過“旅游+直播”的方式,為觀眾帶來實時、全新的城市形象,加速旅游休閑潛力的持續釋放。

(三)拓展高校傳媒院系及影視愛好者參與創作

黑龍江高等教育發達,截至2022年年底,黑龍江有普通高校78所,在校生91.2萬人。作為短視頻內容生產和主要的使用群體,政府相關部門應該加強與高校傳媒院系的合作,通過設置比賽、搭建實習平臺等方式,鼓勵和引導高校專業傳媒院系和青年影視愛好者從事城市形象的內容生產和傳播,充分調動省內傳媒院系學生的創作積極性,構建高水平內容生產的生力軍。

作為空間再生產的短視頻城市形象的塑造,其本身作為客觀和主觀融合的“第三空間”,體現了權力的博弈和資本的流通。在城市形象的塑造過程中,官方在城市形象的頂層設計、城市景觀的塑造和賦權、打造官民合謀的話語形式等方面,發揮了主導性作用。目前黑龍江城市形象存在著單一化、同質化的問題,究其原因,是由于對于現有城市文化和歷史傳統挖掘不足。此外,本地短視頻內容生產質量和數量與重慶、成都等知名網紅城市相比,均有不足。針對此種狀況,筆者提出了深挖本地精神傳統,增加作品歷史厚度,創新城市形象構建路徑;強化與短視頻平臺合作、引導培育民間旅游達人創作;拓展高校傳媒院系及影視愛好者參與創作等方面加以改進。以期為黑龍江省改善城市形象短視頻內容結構,構建具有龍江特色的城市形象貢獻一些新思路。

[本文為黑龍江省哲學社會科學研究規劃項目“短視頻時代的城市形象傳播研究”(項目編號:19YSE350)的階段性成果]

參考文獻:

[1]劉易斯·芒福德.城市發展史:起源、演變和前景[M].宋俊嶺,倪文彥,譯.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5:23.

[2]蘇永華.城市形象傳播理論與實踐[M].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13:19.

[3]陸揚.析索亞“第三空間”理論[J].天津社會科學,2005(2).

[4]李晶.第三空間視閾下移動短視頻的空間特征、建構邏輯與正義實現[J].當代電視,2021(12).

[5]李文甫,龔小淺.短視頻對重慶城市空間的再造與傳播[J].青年記者,2019(4中).

[6]巨量引擎城市研究院.2023抖音冰雪專題報告[R].2023-01-16.

[7]巨量引擎城市研究院.2023抖音冰雪專題報告[R].2023-01-16.

[8]路鵑,付礫樂.“網紅城市”的短視頻敘事:第三空間在形象再造中的可見性悖論[J].新聞與寫作,2021(8).

作者簡介:欒慧勇,東北農業大學藝術學院講師(哈爾濱 150030);石波羅,哈爾濱師范大學思想政治教育專業2019級博士生(哈爾濱 150025)、東北農業大學講師(哈爾濱 150030)。

編校:王志昭

猜你喜歡
第三空間城市形象紅色文化
鏡中武漢:城市形象的傳播與認同
芻議沈陽城市形象與效益
論紅色文化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價值及實現路徑
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對紅色文化的價值訴求
紅色文化書籍的歷史及裝幀的特色審美
淺析紅色文化與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2015年《第一財經周刊》“新一線”欄目的城市形象呈現
隱性知識、知識情境與圖書館空間建設
城市形象研究路徑綜述
從空間批評的角度看《偶遇者》的文化意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