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共圖書館康養服務策略研究

2023-09-13 03:41武洪興林曦
新世紀圖書館 2023年7期
關鍵詞:文旅融合健康中國公共圖書館

武洪興?林曦

摘 要 我國正處于老齡化加速時期,康養服務已成為政府高度重視、公眾迫切需求的重大民生工程,公共圖書館作為提供公共文化服務的重要窗口,開展公民康養服務是大勢所趨。論文梳理了公共圖書館康養服務相關研究現狀,介紹了攀枝花市公共圖書館康養服務的探索與實踐,并基于此提出統籌規劃全局、形成康養服務體系,突出“康養”特色、推行人性化服務,注重內涵發展、打造康養文化品牌,加強復合型人才培養與引進、筑牢康養人才根基,加大宣傳力度、提升影響力等服務策略,以期為公共圖書館深入開展康養服務工作提供借鑒與參考。

關鍵詞 康養服務;公共圖書館;健康中國;文旅融合;鄉村振興

分類號 G258.2;G252

DOI 10.16810/j.cnki.1672-514X.2023.07.004

Research on the Health Care Service Strategy of Public Library: Taking Panzhihua Public Library as an Example

Wu Hongxing, Lin xi

Abstract China is in a period of accelerated aging, and health care has become a major livelihood project that the government attaches great importance to and is urgently needed by the public. As an important window to provide public cultural services, public libraries are bound to provide health care services for citizens. This paper combed the current research situation of health care services in public libraries, introduced the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health care services in public libraries in Panzhihua City, and based on this, proposed overall planning, formed a health care service system, highlighted the “health care” characteristics, implemented humanistic services, focused on connotation development, created a health care culture brand, strengthened the cultivation and introduction of complex talents, built a solid foundation for health care talents, and increased publicity, enhanced the influence of public libraries health and wellness service strategies,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and reference for public libraries to deepen their health and wellness service work.

Keywords Health care service. Public libraries. Healthy China. Integration of culture and tourism. Rural vitalization.

0 引言

根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11月1日,我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有2.64億人,占總人口的18.7%,預計2050年前后,我國65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比將達到15%,正式邁入深度老齡化階段[1]。一方面,隨著我國步入老齡化社會,人口老齡化越來越嚴重,健康養老問題已經引起國家高度重視;另一方面,隨著國民經濟和社會的發展,公眾健康意識不斷提高,期盼更好的生活環境,健康養生。在政策推動和社會需求的相互作用下,我國康養產業進入了高速發展期。

目前,政府部門重點關注的是康養旅游、醫療保健資源的布局和打造,對文化康養重視程度還不夠,作為公共文化服務部門的公共圖書館參與康養服務的程度較低。在健康中國、文旅融合、鄉村振興的大背景下,公共圖書館開展康養服務不但可以幫助康養人群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樹立正確的健康理念,提升他們的生活品質,還可以通過開展康養服務,帶動自身資源與服務注入相關產業,促進文化元素與旅游元素的交融,推動文化、旅游等行業的融合發展。此外,還能通過康養服務加強對鄉土文化的挖掘與整理,推動地方特色文化的傳承與發展,吸引更多的游客通過旅居康養為鄉村振興注入新動能,推動鄉村經濟、文化、社會、生態的全面發展。因此,康養服務是公共圖書館開展服務創新的重要領域。

1 公共圖書館康養服務研究現狀

目前,圖書館界學者已開展了一些與康養服務相關主題的研究。一是健康服務方面。談大軍[1]認為在國家健康戰略中,公共圖書館的社會角色應該明確成為促進居民健康可信賴的信息源,是提升居民健康素養的重要參與者,并指出了公共圖書館的發展方向;崔慶林[2]指出構建全民健康信息素養教育內容體系、創新教育形式、組建教育聯隊、廣泛與社會各方合作是公共圖書館參與全民健康信息素養教育的新路徑;田新華[3]等探討了圖書館的組織健康素養行動策略等。二是養老服務方面。劉瑞華[4]指出公共圖書館給予老年讀者人文關懷、實現老年讀者服務均等化,是為大眾提供普惠服務的有效實踐路徑;徐孝婷等[5]闡述了如何構建面向老年群體的智慧社區聯動協作健康信息服務新模式;伏菊英[6]論述了老齡化社會背景下公共圖書館服務老年讀者的價值、意義、現狀、存在的問題,以及對策與思考等。但是,公共圖書館康養服務并不是健康服務與養老服務的簡單疊加,它是旨在滿足公民健康養生需求,以養老、養生群體為主要服務對象,開展閱讀引導、培訓教育、文化娛樂、心理輔導等活動,將文化服務與養老養生、旅游旅居深度融合的綜合性公共服務。

2 攀枝花市公共圖書館康養服務的探索與實踐

早在2010年,攀枝花市就率先提出“康養”概念,是全國康養產業的首倡者、先行者和標準的提供者[7],經過十多年不懈努力,攀枝花市康養產業發展取得了顯著成績。目前,每年到攀枝花的康養人群超過20萬人次[8],2021年,攀枝花市康養產業增加值已占到全市GDP的13%,走在全國前列,甚至已經形成“北有秦皇島,南有攀枝花”的康養產業發展格局[9]。龐大的康養人群是公共圖書館不容忽視的服務對象,公共圖書館正面臨著康養讀者不斷增加及其對服務品質要求不斷提高的雙重挑戰。攀枝花市公共圖書館充分利用各種有利外部環境,深挖內部潛力,開展了具有攀枝花特色的公共圖書館康養服務,取得了一定成效。

2.1 初步構建康養服務網絡

為適應快速增長的康養需求,攀枝花市公共圖書館正不斷完善康養服務網絡(見圖1),已初具規模且初見成效。

攀枝花市圖書館通過實施“大地書香新農村家園工程”,已構建了以市圖書館為中心,以區縣圖書館、分館為主干,以農家書屋、社區書屋、館外閱讀點、流動圖書館等為分支,以設在康養院、風景區、民宿、度假村等館外閱讀點為支點,覆蓋全市的康養服務網絡,實現了對各級、各節點運行情況分級預警和遠程推送服務[10]。以攀枝花市仁和區圖書館為例,為方便康養人群閱讀,仁和區圖書館在普達頤養護理院、都喜公主普達養生度假村、中國苴卻硯博物館、隱山嵐(鄉村民宿)等人流量較大的康養機構、景點、民宿等建立了多個館外閱讀點,每個館外閱讀點設有書架、閱覽桌椅,并擺放圖書2000冊左右,均是根據不同場所、場景、人群特色,內容涵蓋文學、傳記、風土人情、政治等,還對館外閱讀點的圖書進行統一采購、統一編目、統一配送、通借通還,每年圖書流動量已達萬余冊[11],擴大了公共圖書館康養服務的覆蓋面和有效性。

2.2 提供人性化康養服務

攀枝花市公共圖書館圍繞康養主題,大力推進人性化服務。以攀枝花市米易縣圖書館為例,為方便康養老人在館閱讀,圖書館提供了專設的座椅軟墊、老花鏡、放大鏡等;為方便康養讀者一次想多借幾本書,特別為他們辦理了兩個借書證;針對行動不便的老年康養讀者,實行電話借閱,提供上門服務;為幫助康養旅游者更好地了解米易人文風情,特意在一樓報刊閱覽室設置了米易縣史志文獻及地方文獻專架,放置米易縣志、年鑒、本土作家作品、旅游宣傳資料,供其查閱;同時,館員還為外地游客提供旅游咨詢服務[12],通過具有康養特色的人性化服務,增加了他們對本地的獲得感、幸福感和滿意度。

2.3 培育文化康養特色品牌

攀枝花市公共圖書館界立足于對本地康養資源、地方特色文化的挖掘,培育康養文化品牌。(1)打造康養講壇。攀枝花市圖書館在已有一定知名度的“攀枝花市民講壇”視頻講座欄目下增設“健康養生”分欄[13],通過邀請知名專家、學者到館開展講座培訓,傳播康養基礎知識和先進康養理念,在中老年及康養人群中形成了一定影響力。(2)挖掘“三線建設”主題。攀枝花市是“三線建設”名城,是我國三線建設記憶的重要實物載體。攀枝花市圖書館以“三線建設”為主題,加強了“三線建設”文獻資料的收集與整理,建成了“攀枝花市三線特色文化資源數據庫”[14],全面反映“三線建設”“三線人物”“渡口歷史”“攀鋼建設史”等,彰顯了“艱苦創業、無私奉獻、團結協作、勇于創新”的“三線精神”,極具時代價值和教育意義。(3)保護少數民族文化。攀枝花市是多民族聚集區,全市有41個少數民族,少數民族人口數占全市總人口數的13.3%,民族特色顯著。以攀枝花市米易縣圖書館為例,收集和整理了本市少數民族的民間工藝、藝術、傳統習俗等,建立了“攀枝花市民族民間文化特色數據庫”,展示了“新山傈傈族刺繡技藝”“新山傈傈族織布技藝”“新山傈傈族舞蹈斑鳩吃水”“阿署達彝族打跳舞”“彝族羊皮鼓舞”“苗族繃鼓儀式”“鹽邊笮山鍋莊”[15]等極具地方特色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和傳承了少數民族文化,也為開發特色旅游資源提供了支持。

2.4 加強康養人才培養

攀枝花市公共圖書館采取多種途徑培養康養館員,以補齊康養人才短板。首先,組織館內短期培訓。攀枝花市公共圖書館組織館員參加市民講壇中“健康養生”等康養主題講座,助力其學習和掌握康養基礎理論和知識,還邀請專業人員開展實用技能培訓,如護理急救技能、應急救護技能等培訓。其次,派館員到館外系統學習。攀枝花市公共圖書館通過外派館員到地方高校、技術學院、培訓機構等學習、深造,進行系統性培養,不斷完善與康養相關的各層次人才隊伍體系建設,為圖書館儲備康養人才。攀枝花市于2016年12月成立了全國第一所以康養為特色的學院——攀枝花國際康養學院,為我市圖書館通過大學系統性教學培養應用型、復合型的康養高級人才創造了良好條件。此外,積極引進康養人才。在招聘人員時優先考慮引進適當比例的有康養學科或康養從業背景的人員到館工作,不斷完善專業人才隊伍結構。

2.5 通過線上、線下進行康養宣傳

攀枝花市公共圖書館十分重視康養宣傳,尤其是利用新媒體平臺進行宣傳。攀枝花市各級公共圖書館以微信、微博、論壇、網站、抖音等全媒體平臺為依托,多角度、個性化地推送康養信息及宣傳康養服務,如健康養生知識、經典文學導讀、圖書館特色服務介紹、民俗活動等,不斷擴大影響面。此外,攀枝花市公共圖書館還在政府舉辦的大型線下活動時積極開展康養推廣活動,如在攀枝花市政府舉辦的“攀枝花歡樂陽光節”“陽光康養產業發展論壇”“三線文化周”“火把節”等大型文旅活動現場開展文化、旅游、康養等相關專題宣傳。

3 公共圖書館康養服務策略

當前,公共圖書館康養服務正處于起步階段,只有少數公共圖書館開展了一些康養知識服務,如走進養老社區建立圖書流通站、組織志愿者前往老年康養中心進行志愿服務、與企業聯合建立康養主題分館等。從整體上看,公共圖書館在康養服務上還處于單打獨斗狀態,沒有形成公共圖書館康養服務體系,有諸多關鍵性的問題、難題亟待明確和解決。對此,可在借鑒攀枝花市經驗和做法的基礎上,結合自身優勢,合理運用服務策略,不斷優化和創新康養服務。

3.1 統籌規劃全局,形成康養服務體系

公共圖書館康養服務涉及文旅、衛健、交通、農業等諸多部門,只有統籌規劃并形成體系才能保障其持續、高效、高質量地發展。政府應出臺更多政策扶持和推動文化康養的發展,將文化康養納入康養產業發展的總體規劃,把圖書館康養服務作為文化康養的一個抓手,統籌其與各行業之間的協調發展,為公共圖書館康養服務的開展創造良好的政策環境;各級政府應在康養產業發展經費中單列出文化康養服務經費,為公共圖書館開展相關服務提供必要的資金支持。此外,應由政府牽頭文旅、衛生保健及相關部門成立統一的康養領導機構,加強對文化康養事務、活動的統一部署,打破行業、部門間的壁壘,推動跨行業協同,形成發展合力。在旅游線路上,根據地理位置、周邊熱點、旅游景點分布等情況,將公共圖書館納入就近的文化旅游線路,還可將公共圖書館設置為公交站點,并在公交車內進行語音播報介紹,提高公共圖書館的知名度與人流量。

在圖書館服務體系構建上,要以市級公共圖書館為中心,對區域內圖書館(室)、基層文化服務站點等各層級公共文化服務機構的資源與服務進行整合,統一業務標準、數據接口、物流配送,打通業務流、數據流、物流,形成康養綜合服務網絡,逐步構建從市中心圖書館向區、縣、鄉、鎮、村等各級圖書館(室)、文化站、康養機構和館外閱讀點延伸的康養服務體系,提升康養服務的效率和覆蓋面;公共圖書館應建立康養服務智慧平臺,實現文旅、交通、衛生保健等相關部門康養大數據的共享,實現文獻傳遞、物流配送、全局監督等一站式管理與服務,從而提升康養服務效能;考核上,將康養服務納入公共圖書館的單位績效考核和評估定級項目[3],推動康養服務的標準化建設。

3.2 突出“康養”特色,推行人性化服務

康養服務有其特定的服務對象和特殊的服務需求,公共圖書館應細分用戶類型,根據其現實和潛在康養需求提供適配服務??叼B人員一般年齡偏大,行動不便,大多患有慢性病或處于亞健康狀態,且具有一定的經濟基礎和文化水平,他們的主要需求有三:一是避暑、過冬、養身;二是旅居游玩;三是文化娛樂。公共圖書館應圍繞其需求不斷改進舉措,創新服務內容。

在服務舉措上,要簡化借閱手續允許康養讀者免證入館閱讀,所辦借閱證可在全市館點通用,并探索用社???、身份證、老年證等替代借閱證。還要加強無障礙輔助設施建設,改造無障礙通道,提供輪椅、放大鏡、助聽器,加裝電梯,設立老年人專用停車位等,方便康養老人到館閱讀。另外,公共圖書館可將與康養相關的雜志、報紙、書籍集中擺放,方便他們查找閱讀,打通網上借閱物流通道,實現通過快遞、物流借還圖書。

在服務內容上,要注重以下幾個方面。(1)信息推送。公共圖書館可在全媒體平臺上圍繞康養人群最關注的問題有針對性地開展信息推送服務,包括健康養身知識、本地旅游資源、當地風俗習慣、本地天氣交通、購物門票優惠、文娛活動資訊、文化服務站點導航、圖書館特色服務等,讓康養讀者能快速融入當地社會生活。(2)康養講座。公共圖書館可定期開展線上、線下康養講座,普及健康知識,幫助康養讀者樹立正確的康養理念。(3)心理輔導。館員可根據康養讀者心理狀態,有針對性地開展心理輔導服務,舒緩其壓力,引導和培養其積極、樂觀的情緒,幫助其以愉悅的心態進行康養和生活。(4)文化培訓。公共圖書館可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文化培訓服務,如地方傳統舞蹈、合唱、插花、茶藝、樂器、書法等。(5)數字閱讀。公共圖書館可通過微信、微博、網站、智慧App等,向康養人群推送多元優質的數字閱讀資源,提升他們的閱讀體驗,豐富他們的精神文化生活。

3.3 注重內涵發展,打造康養文化品牌

品牌戰略是通過單位或部門全力打造品牌,形成口碑,提高知名度和核心競爭力而進行的一系列長期性、持續性的發展規劃和行動方案,主要體現其服務理念和文化價值[16]。每個城市都有獨特的鄉土文化、獨有的城市印記、自然景觀[17] 等,這些都是可以凝練出文化品牌的優質原始素材[18]。公共圖書館可立足于本地獨特的風土人情,與博物館、檔案館等文化部門聯合深度挖掘當地的文化價值、人文價值、歷史價值,全力打造利于養心的文化精品,精心塑造康養文化品牌,推動康養產業走上差異化發展的道路,開創康養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新局面。(1)康養培訓講座。公共圖書館可從最善長的用戶培訓領域入手,邀請國內外康養專家和學者圍繞康復康養、康復醫療、醫養結合、養老服務等主題開展講座、培訓與交流,以形成高品質、高口碑的健康養生類講座品牌,提升公共圖書館康養服務的層次與影響力。(2)凝練地方文化資源。當地獨特的人文環境是吸引康養人群的核心資源。公共圖書館應加強對當地民俗、傳統工藝、城市精神、城市文化的收集與凝練,建設地方文化特色數據庫,豐富城市文化底蘊與內涵,形成特色文化康養服務。(3)地方旅游資源歸集。近年來,文旅康養是最受歡迎的旅游方式之一,公共圖書館應結合本地的優質旅游資源,如村寨風情、標志性建筑、熱門景區、康養機構等,建設具有本地特色的康旅資源數據庫,為康養人群提供咨詢、導航等服務,滿足他們的康旅信息需求。(4)口述資料整理[19]。公共圖書館可與市檔案館、博物館、黨史研究室等合作,加強本地特定人物口述資料的整理,如抗戰老兵口述回憶、城市建設者口述史、民間藝人口述史等,以另一種角度和方式展示鮮活的歷史。

3.4 加強復合型人才培養,筑牢康養人才根基

公共圖書館應強化對康養服務人員的培養,加快培育一批具備國際視野、擁有創新思維、善于營銷又精于“文旅+醫健”業務的復合型專業人才。同時,還應引進一批國內外專業化、職業化的跨界人才,筑牢康養服務高質量發展的人才根基。(1)開展館內培訓。圖書館邀請國內外知名康養專家、學者到館開展業務培訓與交流,以提升館員康養理論、知識水平和服務能力[20]。(2)強化崗位技能。圖書館對康養服務崗位提出具體化、標準化的要求,促進館員康養服務技能和水平的提高。(3)外派學習進修。圖書館選派館員到相應單位、學校進行康養課程的系統學習與進修,培養業務精英,帶動圖書館康養服務工作的開展。(4)加強外部交流。圖書館可關注國內外公共圖書館、康養機構的經典康養服務案例,積極組織相關人員進行實地觀摩和學習,快速提升康養服務能力。(5)提高新人引進標準。公共圖書館在新人的招聘上應增加復合型人才的引進標準,可專門引進部分具有康養專業背景的館員,補齊學科專業短板。(6)組建外援團隊。圖書館應加快組建由國內外相關行業專家組成的外援團隊,為公共圖書館康養服務提供決策參考、業務指導和技術支持等,使公共圖書館康養服務能夠快速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3.5 加大宣傳力度,提升文化康養服務影響力

在康養群體中老年人占多數,本身信息獲取能力就弱,加之其中不少還是異地康養,對本地的文化場所信息、康養服務等資訊更是知之甚少,因此,公共圖書館在做好康養服務的同時,還應多渠道宣傳,讓公共圖書館康養服務為更多人熟知。(1)全媒體宣傳[21]。在全媒體時代,宣傳和營銷手段極為豐富,公共圖書館應充分發揮新媒體的優勢,并結合傳統媒體,形成以微信、App、微博、短視頻等新媒體為主,以廣播、電視、報紙等傳統媒體為輔,相互補充的宣傳網絡,實現全方位、全覆蓋宣傳。(2)交通場站宣傳。公共圖書館可在火車站、飛機場、長途汽車客運站、高速公路等交通出入口醒目位置散發宣傳資料,并附上圖書館公眾號的二維碼,方便外地游客了解當地公共圖書館相關信息。(3)旅游住宿點宣傳。公共圖書館可在星級旅館、鄉村酒店、農家樂、鄉村旅游基地等處制作簡易宣傳欄,散發宣傳圖書館康養服務資料等,吸引康旅人員關注。(4)康養機構宣傳。公共圖書館可組織館員、志愿者下沉到全市各康養機構,與康養人員進行面對面的交流,著力推薦圖書館的康養服務,激發他們利用圖書館的興趣。(5)在大型活動上宣傳。公共圖書館可在大型文娛活動、政府舉辦的各種招商、洽談、博覽會上向參會人員進行圖書館康養服務的宣傳,提升圖書館康養服務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4 結語

在健康中國、鄉村振興、文旅融合等國家發展戰略指引與政策導向下,公共圖書館康養服務將擁有廣闊的發展空間。隨著智慧圖書館建設的推進、新一代信息技術的發展,公共圖書館智慧化、精準化、個性化服務將更加貼近康養讀者,不斷滿足康養人群對知識、文化、精神的高品質需追求,公共圖書館也將在康養服務中重新認識自身新價值,實現創新發展。

參考文獻:

談大軍.公共圖書館在國家健康戰略中的角色定位[J].圖書館論壇,2020,40(11):146-154.

崔慶林.面向全民的健康信息素養教育:公共圖書館大有可為[J].圖書館雜志,2021,40(5):104-109.

田新華,陳英,趙德春,等.圖書館組織健康素養行動策略[J].圖書館,2022(2):75-81.

劉瑞華.公共圖書館老年讀者服務均等化路徑探究[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20(S1):145-148,156.

徐孝婷,楊夢晴,朱慶華.面向老年群體的智慧社區聯動協作健康信息服務模式構建[J].圖書館論壇,2020,40(12):107-116.

伏菊英.老齡化社會背景下公共圖書館服務工作新思考[J].四川戲劇,2019(7):183-186.

打造陽光康養的“詩和遠方”[EB/OL].[2022-04-25].http://www.panzhihua.gov.cn/zwgk/gzdt/bdyw/1978392.shtml.

占地區生產總值超十分之一 康養產業成為攀枝花轉型發展新動能[EB/OL].[2022-04-25].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89213116240133339&wfr=spider&for=pc.

2022年政府工作報告:在攀枝花市第十一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EB/OL].[2022-04-25].http://www.panzhihua.gov.cn/zwgk/gzbg/4134843.shtml.

攀枝花市“大地書香新農村家園工程”通過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項目評審[EB/OL].[2022-04-25].https://www.sc.gov.cn/10462/10464/10465/10595/2013/6/4/10264635.shtml.

仁和區圖書館在人流量較大的康養點、景點等設置了館外閱讀點[EB/OL].[2022-04-25].https://www.sohu.com/a/402514543_99903774.

“米易圖書館是我們每天來打卡的地方!”[EB/OL].[2022-04-25].http://www.sclib.org/single.htm?action=keyProjectDetail&c=1521491893830754&id=1061605836905100.

攀枝花市民講壇健康養生分欄[EB/OL].[2022-04-25].http://pzhsmjt.museum.chaoxing.com/node/5.jspx.

攀枝花市圖書館三線文化特色資源庫[EB/OL].[2022-04-25].http://pzhcul.museum.chaoxing.com/node/31.jspx.

攀枝花市民族民間文化特色數據庫[EB/OL].[2022-04-25].http://www.miyilib.org.cn/Category_81/Index.aspx.

潘飛,段淑星.大健康背景下公共圖書館健康服務策略研究[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22(2):116-123.

王曼.新形勢下公共圖書館參與民俗文化建設思考[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22(2):111-115.

梁云鳳,胡一鳴.中國特色康養經濟研究[M].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2019:133-134.

王雅麗.圖書館口述歷史用戶服務研究[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21(8):90-95.

黃耀東.健康戰略下的美國公共圖書館服務研究[J].圖書館,2022(2):69-74.

王雅麗.公共圖書館文化創意產品開發策略研究[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20(12):98-104.

武洪興 四川攀枝花學院圖書館副研究館員。 四川攀枝花,617000。

林 曦 四川攀枝花學院圖書館副研究館員。 四川攀枝花,617000。

(收稿日期:2022-11-28 編校:曹曉文,左靜遠)

猜你喜歡
文旅融合健康中國公共圖書館
黑龍江省全域旅游發展思路探析
文旅融合的城市旅游產業發展
文旅融合下文化遺產類景區體驗型產品開發研究
“文旅融合”奏響“城鄉大合唱”
MOOC時代公共圖書館服務探索研究
公共圖書館延伸服務的實踐與思考
談公共圖書館如何建立自助服務推廣長效機制
“健康中國”是對人民福祉的莊嚴承諾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