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質化管理模式在降低病房休息時段噪音中的應用研究

2023-09-13 12:42曾招治李明蓉葉傳劇
遼寧醫學雜志 2023年4期
關鍵詞:分貝病區噪音

曾招治 李明蓉 葉傳劇

廈門醫學院附屬海滄醫院 廈門市第六醫院(福建 廈門 361026)

噪音是由音高和音強變化混亂、聽起來不和諧的聲音組成。根據我國《民用建筑隔聲設計規范》規定,病房、重癥監護室、醫護人員休息室底限標準:環境噪聲等效聲級限值為夜間≤35dB(A),晝間≤45dB(A)[1-2]。Tainter CR等研究表明[3]:噪音會造成醫務人員聽力下降,情緒暴躁,注意力及記憶力低下。醫院病房是患者生病后保證休息,盡早康復的環境,由于多種因素病區噪音的控制舒適的病區環境是保并不理想,對患者康復及醫護人員工作都造成一定影響[4-6]。2021年2月,在廈門市海滄醫院組建“降低病房休息時段噪音”小組,對休息時段醫院病房的噪音進行問卷調查、分析原因、擬定對策,具體實施方案及其效果總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2021年2月1—15日發放調查問卷共計510份,有效問卷數510份,依據實際情況擬定調查記錄表,同時通過分貝檢測器,分析休息時段病房產生噪音的最主要原因。記錄不同地點(4個區域)和不同時段(5個時間段)的病房噪音分貝。

1.2方法

1.2.1 成立小組 院方為了給病人提供更優質的病房環境,使其在安靜的病房里更好的康復,從實際情況出發,成立“降低病房休息時段噪音”小組,組員在與各科室展開協商討論后,為進一步有序開展工作,負責人將由有較強領導力與專業性強的護士長擔任,同時設立秘書1人,組員4人組成。職責劃分上,護士長負責制定工作計劃與方案,統籌協調各職能科室工作,秘書按計劃進行指導并開展工作。其他成員需參與主題選題、活動計劃擬定、目標設定、對策擬定、質量控制、匯總資料等等。

1.2.2 活動計劃安排 按照質量管理工作循環中戴明循環PDCA的工作流程[7-8],進行主題選題,活動計劃擬定、現況把握,目標設定、原因解析、擬定對策,對策實施與檢討,效果確認,標準化與檢討改進工作[9]。

1.3工作步驟

1.3.1 擬定活動計劃 參照主題,制定活動方案計劃書,繪制甘特圖,把每一階段安排及流程在甘特圖中書寫出來,方便后續的工作進展。

1.3.2 現況把握 2021年2月對全院所有病房利用問卷調查方法,采用分貝檢測器對每個病區的噪音進行檢測,檢測的時間段包含四個時段6:00~12:00,12:00~14:00,14 :00~21:00;21:00~06:00,每隔15min記錄一次。結果病房的噪音,晝間 54~98dB,夜間 44~82dB?;颊邔Σ》吭胍糁饔^判斷調查結果的不良值為:病房噪聲最嚴重時段6:00~12:00 占57.38%,噪聲最嚴重地段是病區走廊占57.81%。認為噪音最大的是陪護、探視人聲,占 72.16%;走廊腳步聲、講話聲,占41.37%;呼叫鈴的聲音,占39.22%;保潔、清潔衛生的聲音,占34.90%;醫療器械聲音,占29.41%。

1.3.3 噪音來源分析 病房噪音產生原因分析見圖1。

圖1 病房噪音產生原因分析魚骨圖

1.3.4 目標設定 依據院部病房管理質量考核標準要求,病房休息時段噪音≤40分貝。

1.3.5 擬定對策并實施 由護理部、各科室護士長、“降低病房休息時段噪音”組員、設備科、保衛科等參與的會議,利用頭腦風暴,針對病房休息時段噪音問題提出相應對策,由小組成員進行監督并觀察監測效果,出現問題隨即調整對策[10]。

具體對策和實施情況如下:(1)患者、醫護、工友配合度不夠:護士長會組織培訓噪音管理相關知識,并傳達到科室;護理部在院周會上傳達,全院上下形成共識;護士在入院時做好宣教,每2小時查房一次,嚴格落實一床一陪;護士禮儀素養強化管理:科室護士長在科內進行護士“四輕”的培訓,日常工作中督查并及時糾正;后勤保障與運送人員培訓教育,與其管理人員溝通探討保潔時間段及運輸時相關注意事項。(2)儀器設備未調節合適音量,治療車、推車、門禁檢修保養不到位,保養不到位:制作呼叫鈴、儀器設備音量調節方法圖片、視頻分享學習;心電監護、呼吸機等儀器設備音量白班在“中檔”、夜班在“低檔”,呼叫鈴及電話鈴聲音量調至“中”檔;設備科、后保部定期分別對各病區帶輪車輛、對各病區房門及門禁進行檢修加潤滑劑;硬件設施改良:與后勤保障部分探討有效隔音設施的投入使用;對門禁開關進行速度緩沖調整。(3)陪護、探視人員多環境嘈雜:規定具體午休時間段;部分科室試行:“入院須知”增加午間12∶00-14∶00、晚上22∶00后保證患者休息的規定;制作統一的溫馨提示“請輕聲保持安靜,給病人一個安靜的環境”貼于護士站、病房內墻面;加強教育保潔人員和運送人員;科室為有需要的患者及家屬提供耳塞或棉球等;各病區適當關燈、拉圍簾,創造舒適的就寢氛圍。謝絕一切探視,非必要的治療、護理避開午休時間。

1.4觀察指標及評價 本研究,對院內17個病區采取降噪的同質化管理模式,并對改善前后病房休息時段的噪音大小進行分貝監測。對住院患者護理工作滿意度進行問卷調查,改善前后向患者發放調查問卷 510 份,收回510份,回收率100%,有效問卷510份,有效率100%。觀察對比病區實施降噪同質化管理后病房休息時段噪音分貝符合率,患者對噪音主觀不良評價與患者滿意度三項內容。(1)病房休息時段噪音分貝符合率:采用分貝在12:00-14:00和21:00-06:00兩個休息時段進行檢測,兩個時間段均≤40分貝方為符合,一個或兩個時間段>40分貝為不符合,統計數據并計算符合率。(2)患者主觀不良評價:主要包括醫護人員進行治療的時候聲音、醫護人員進病房巡視時聲音、推車車輪的聲音、陪護、探視人聲、呼叫鈴的聲音、保潔清潔衛生的聲音等多個方面,由相關人員記錄數據。(3)病人對病區安靜程度的滿意度:向此次參與調查研究的患者發放預先制定的“病房休息時段噪音”滿意度調查表,包含滿意與不滿意兩項,統計數據并計算滿意度。

1.5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7.0 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數資料采用百分比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當P<0.05時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全院病區采用降噪同質化管理模式后,噪音分貝低于改善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颊邔Σ^噪聲主觀評價,包括走廊腳步聲和講話聲、陪護聲、探視人聲、保潔清潔衛生的聲音等不良率低于改善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優化各環節后,患者對病區休息時段安靜程度的滿意度優于改善前(P<0.05),見表3。

表1 降噪前后病房休息時段噪音分貝數符合率

表2 降噪前后兩組患者對噪音主觀評價不良值 例(%)

表3 降噪前后患者對病房安靜程度的滿意度

3 討論

舒適的病區環境有利于患者更好恢復健康[11],縮短住院時間,節約醫療成本,減輕患者經濟壓力,提高病床周轉率,是改善醫療大環境的一個手段[12]。近年來,隨著患者疾病種類變多及醫療器械的研發,各種高精尖醫療器械在臨床中大量應用,這些設備難免不會制造噪音,患者睡眠及心情將受到嚴重影響。因此,優化病區環境,降低病區噪音是醫務工作者的責任和義務[13]。

通過對病房噪音來源進行問卷調查及數據分析,擬定解決措施,在院里進行同質化管理并進行經驗總結,并將降噪作業流程形成標準化,在以后的工作中繼續推行并逐漸完善,具體內容如下:(1)休息時間管理:“入院須知”增加午間12:00-14:00、晚上22:00后保證休息的規定,護士做好宣教;午休及夜間,各病區適當關燈或使用夜燈壁燈、拉圍簾,創造舒適的就寢氛圍;非必要的治療、護理避開午休。(2)儀器設備音量調整:科室呼叫鈴及電話鈴聲音量調至“中”檔;心電監護、呼吸機等儀器設備音量白班在“中檔”、夜班在“低檔”。(3)與后勤保障部門強調,運送保潔人員在患者休息時段保持安靜。(4)病區嚴格落實陪護管理。(5)醫護人員及管理者提高降噪意識,將保持病區安靜巡視工作納入各班崗位職責并落實。

在病區中,因護理行為所產生的噪聲是客觀存在的,只有不斷加強醫護人員、病人及陪護對噪音危害的認識,才能極大的減少人為產生噪音,提高患者滿意度[14]。本文通過“病房休息時段降低噪音”小組活動,提高了醫院全體成員的凝聚力與主動作為的能力。

同質化管理是指不管醫院規模大小、患者身份如何,均采取統一標準的醫療護理行為?,F代護理更需要將舒適護理凸顯在患者總體護理中,讓患者全方位體會到護理服務的優良成效,充分體現“以患者為中心”的服務理念,因此最大的受益者是患者,同時同質化管理模式的嘗試,為以后更好管理醫院提供了寶貴經驗。

猜你喜歡
分貝病區噪音
依托皮膚科獨立病區開展皮膚科住院醫師規范化教學查房探討
分貝是如何定義的
噪音,總是有噪音!
基于循證的層級管理模式在手外科病區質量改進中的應用研究
無法逃避的噪音
閉環管理在兒科病區醫院感染防控中作用研究
分貝是聲波的強度單位嗎
噪音的小把戲
白噪音的三種用法
小分貝上街“不講話”了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