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索開發生態旅游景區的策略

2023-09-14 09:10
當代旅游 2023年4期
關鍵詞:環境容量生態旅游景區

陳 樂

[內容提要]旅游景區是以旅游及其相關活動為主要功能或主要功能之一的區域場所,能夠滿足人們在一定區域范圍內進行游覽并獲得愉悅感的需求。旅游景區是人們利用資源進行開發、利用和保護的對象,也是實現生態旅游的重要載體。旅游景區是生態系統中一個有機整體,在發展生態旅游的過程中,要從生態系統整體出發,研究開發生態旅游景區的有效手段。

引言

生態旅游景區開發對保護自然、維持生態平衡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開發生態旅游景區對環境保護和當地居民生活質量的改善也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因此,要大力發展生態旅游,積極建立完善的景區管理體制、健全相應的法律法規、建立有效的管理機制、制定合理的規劃方案、加強技術指導和人才培訓、廣泛進行宣傳教育等。但是我國目前在保護生態旅游景區內自然、人文景觀,確保環境質量良好和保證當地居民生活質量不受影響等方面還存在一些問題。

一 開發生態旅游景區的必要原則

(一)注重開發的整體性

開發生態旅游,首先要注重開發的整體性。必須注重旅游目的地和旅游線路的整體設計,只有這樣,才能達到最佳效果。

1 堅持保護優先的原則,搞好生態旅游景區規劃

首先,要對生態環境進行全面調查,特別是要對生態環境脆弱地區和環境容量接近飽和地區進行專題調查,掌握本地區生態旅游資源狀況及游客人數的變化情況;其次,要對生態環境脆弱地區和環境容量接近飽和地區進行生態環境容量分析,計算出景區可承載的人數上限。

2 注重以特色為亮點,搞好景區開發

旅游業的發展必須圍繞旅游產品這個核心,必須形成具有吸引力、特色鮮明的旅游產品體系,才能提高旅游競爭力和經濟效益。旅游景區開發是以特色為靈魂。在旅游資源開發上突出一個“特”字,就可以使景區在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

3 要突出開發重點,搞好旅游線路設計

對于一個國家、一個地區或一家企業來說,必須從全局出發,把重點放在開發生態旅游產品上。特別是對國家和地區重點發展的生態旅游區加大開發力度,特別是要對國家重點保護的生態環境實行保護性開發;要從國內外旅游者需求出發設計旅游線路。

4 加強各景區之間的協作與配合

景區之間、景區與有關部門之間必須加強協調和協作。有關部門在制定發展規劃時應充分考慮旅游業對各行業的帶動作用,以便于引導和帶動其他行業發展;各行業要積極配合、共同開發、有序競爭、優勢互補;同時各景區也應做好宣傳促銷工作。

(二)做好環境容量研究

生態旅游開發要注意環境容量的研究,對生態旅游環境容量的研究不僅有利于生態旅游的合理開發和利用,而且能夠為規劃建設提供科學依據。只有對生態旅游景區(點)進行科學而詳細的環境容量研究,才能確定開發強度和項目容量,從而實現旅游業發展與環境保護的雙贏。對于生態旅游景區(點)而言,在確定環境容量時應考慮以下幾個因素。

首先,是保持和恢復原生態旅游環境;其次,是合理開發利用自然資源,使其既具有觀賞價值,又具有文化、科學和經濟價值;第三,合理規劃旅游線路,當然,規劃線路時也應考慮到對環境產生的影響;第四,選擇有利于保護和可持續利用的旅游產品,滿足旅游者多方面的需要。第五,加強環境教育,提高公眾環保意識。為此,應組織力量深入研究環境容量,編制科學合理的景區(點)環境容量規劃。對于不具備條件進行規劃的景點應采取一些補救措施以減輕生態影響;而對于已完成規劃的景點則可進行適當調整和恢復其生態環境功能;對已完成規劃并按原線路建設運行的景點可以通過降低容量來達到保護資源的目的。

(三)堅持保護和開發并舉

在生態旅游景區的開發過程中,要堅持保護與開發并舉,必須采取“保護第一、合理利用、永續發展”的方針。

第一,在生態旅游景區的規劃上,要做到規劃先行。有了科學的規劃,就有了正確的發展目標和方向,也為生態旅游景區的建設提供了明確的指導思想。第二,在生態旅游景區建設過程中,要注意防止人為破壞。既要嚴格保護生態環境,又要注重開發和利用,把兩者有機結合起來,促進生態旅游景區的可持續發展。第三,在生態旅游景區建設中,要做到“三?!?。一是保護自然景觀,尤其是在自然保護區內,要注重保護環境中所蘊含的稀有物種及其特有的文化;二是保護文物古跡和歷史文化遺址;三是保護動植物資源。在自然保護區內對珍稀物種要采取就地保護和遷地保護相結合,對其原生環境采取人工措施進行維護和管理。第四,在生態旅游景區建設中,要做到“四清”:一是清垃圾、污物和污水;二是清模糊路標、指示牌;三是清建筑設施;四是清土地。第五,在生態旅游景區建設中,要注意防止污染環境:一是防止水體污染;二是防止大氣污染;三是防止固體廢棄物和污水對水體、土壤的污染。

(四)遵循因地制宜原則

要處理好生態旅游開發與保護的關系,必須以保護為前提,正確處理好開發與保護的關系。開發是為了更好的保護,旅游開發要考慮對自然環境和生態系統的影響;要以資源為基礎,因地制宜開發生態旅游資源。在具體實踐中,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處理好“三個關系”:一是旅游產品與環境、資源、經濟的關系;二是生態旅游與生態農業、森林的關系;三是自然生態環境與人文生態環境的關系;還要注意利用自身優勢發展特色生態旅游產品。我國的自然資源和人文資源非常豐富,自然景觀與歷史文化景觀保存完好,旅游資源種類齊全、數量多、品位高,可以因地制宜地發展特色生態旅游業。

(五)堅持可持續發展

生態旅游是一種集生態、經濟、社會三大效益為一體的新型旅游,是一種環境友好型的旅游。

世界各國在生態旅游開發與保護方面都很重視可持續發展,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

第一,建立和完善法律體系,依法保護生態環境。從20 世紀60 年代開始,世界各國就對生態環境保護和資源管理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規,并對生態旅游的開發利用提出了相應的要求和規定。如美國的《國家公園法》,澳大利亞的《旅游資源保護法》《國家公園法》等。1979 年9 月13 日,我國第一部環境法律——《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試行)》頒布,標志著我國環境保護開始步入依法管理的軌道。第二,嚴格控制環境污染。在發展生態旅游時應做到:首先,加強對環境污染問題的監測與管理;其次,加強對生態資源和旅游資源的保護;再者,堅持以人為本,對居民進行環保教育;最后,進行合理開發利用。第三,開發生態旅游應與經濟發展相協調。①合理控制景區容量;②合理確定旅游價格;③控制交通流量;④進行適度分區旅游。重視可持續發展教育:在發展生態旅游業過程中,對游客進行可持續發展教育也非常重要。第四,注重人文關懷。生態旅游業發展應將游客與環境看作是一個有機整體,而不應僅僅重視環境保護、資源開發利用及經濟效益,還要特別注意以人為本,讓旅游者在享受優美環境和舒適的服務中得到精神上的滿足。第五,強調旅游產業與國民經濟整體協調發展。生態旅游業在整個社會經濟中所占的比重還很小,而且由于它所具有的特殊意義,經濟和社會文化功能都很重要。

二 開發生態旅游景區目前存在的主要問題

第一,景區開發缺乏規劃,盲目投資,對資源不夠珍惜,導致開發資金浪費,生態環境遭到破壞。第二,盲目建設,粗放經營。由于缺乏科學規劃與管理,使景區建設沒有收獲理想的經營效果。第三,基礎設施薄弱,公共設施不足,服務水平低。許多旅游區仍然處于原始狀態,接待服務條件落后,管理手段落后于市場經濟的發展要求。第四,缺乏統一規劃和管理。缺乏相應的法律法規的保護和約束;沒有科學規劃與管理,造成旅游景區內各方面設施建設嚴重不合理現象;旅游市場相對混亂而使旅游區之間惡性競爭現象時有發生。第五,旅游項目雷同嚴重。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一些旅游區在產品開發上,盲目追求利潤而忽視了對環境造成的負面影響;一些旅游區不顧自身條件和當地居民承受能力盲目開發高利潤旅游產品;一些旅游區片面追求經濟效益而忽視了社會、生態效益等問題。

三 開發生態旅游景區的有效手段

(一)明確區域特色

旅游景區作為一種特殊類型的自然資源,本身就具有獨特的地域和文化特色。因此在發展生態旅游的過程中,要注重區域特色的研究和開發。如可以對本地自然、人文、歷史文化等特色資源進行深入挖掘,提高當地居民在參與旅游開發建設中的地位與作用,同時也要注重對周邊環境的保護,讓當地居民參與到旅游開發建設中來。

(二)注重宣傳和營銷

旅游景區是生態系統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要把對生態系統進行宣傳和營銷作為發展生態旅游的重要手段。其中營銷又包括了旅游紀念品、景點門票、食宿等多方面內容,在生態旅游業發展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時還要注重對游客的宣傳,通過媒體、網絡等方式進行宣傳。

(三)提高生態保護意識

旅游業對環境壓力比較大。所以在發展生態旅游業過程中,要注重提高景區從業人員和游客對環境保護重要性的認識,讓大家都有保護環境、愛護環境的意識。同時在發展時要注重游客對于環境保護知識的了解和掌握程度,將其作為開發建設景區是否科學合理、是否具有一定吸引力、是否能夠帶動周邊經濟發展的衡量標準。景區建設要注重生態環境保護,將旅游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結合起來,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目標。

第一,在生態旅游開發建設過程中,要注重當地群眾和政府的參與程度。從生態旅游景區的開發建設過程中,要為旅游開發提供相關政策支持,比如給予更多土地使用權、資金投入等。第二,在開發建設過程中,要注重建立健全生態旅游環境管理制度。例如建立環境影響評價制度、環境信息公開制度等,確保生態旅游景區的開發建設符合國家有關標準要求。第三,注重科技應用創新。在生態旅游發展過程中,要注重將科學技術運用到其中。例如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通過三維動畫等形式向游客展示景區內的一些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提高大家的興趣,增加大家對于景區的了解程度。同時還可以利用先進的計算機技術以及現代通信技術等,對景區進行管理、規劃和營銷等方面的服務。第四,注重建設綠色景區。在進行規劃設計時,要結合當地實際情況進行規劃設計;在建筑方面要盡量采用自然材料、低碳材料等;在生活方面要注意使用環保型能源、垃圾處理等;在精神方面要注重提倡環保意識和健康生活理念等。

(四)堅持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雙贏

生態旅游不能只注重經濟效益,更要注重社會效益,既要保護環境,也要開發資源;既要保護自然生態,又要保護人文生態;既要開發自然景觀,又要保護人文景觀。

在項目規劃設計中,應特別注意生態環境的保護,采取積極措施改善生態環境質量,把生態效益擺在重要位置。

1 重視旅游地的建設和管理

要把生態旅游建設作為一項系統工程來抓,在景區規劃和建設中充分考慮保護環境的要求,將“綠色”概念貫穿始終。根據本地區自然、人文特點和景觀資源類型特點,建立起特色鮮明、功能互補、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產品體系。大力提倡節約資源、節約能源,避免對資源的掠奪性開發和過度利用。嚴禁隨意改變土地使用性質、任意砍伐森林植被、隨意挖掘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

2 嚴格控制開發項目

禁止在景區內新建高污染高能耗項目;禁止開發破壞景觀、植被和地形地貌的項目;禁止在景區內建設污染環境的設施。

3 強化生態安全意識

對景區內現有的可能影響生態安全的設施和工程,采取切實可行的措施進行控制或逐步改造,努力使之對環境產生最小影響或零影響;對自然生態可能產生不利影響的因素,采取保護性措施予以消除。

4 樹立環境保護觀念

正確處理經濟效益與環境保護關系,自覺接受環境保護部門監督管理;對污染嚴重、群眾反映強烈的景區及其周邊地區進行重點整治;把生態旅游建設納入社會經濟發展總體規劃中統籌考慮,與國民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相協調。

5 注重公眾參與

在生態旅游開發中,重視公眾參與是實現環境、社會、經濟協調發展的重要途徑。公眾參與對維護生態環境起到了積極的作用。隨著我國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完善,市場經濟體制逐步建立和發展,政府、企業和社會組織在生態旅游開發中都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鼓勵公眾積極參與到生態旅游開發過程中,景區管理部門以及其他與景區有關的機構和組織也要主動地與社區、居民和游客等利益相關方進行有效溝通,達成共識和一致。這是生態旅游開發取得成功的基本前提。

四 結語

生態旅游是一種集生態、經濟、社會三大效益為一體的新型旅游,是一種環境友好型旅游形態。通過對生態旅游資源進行整合,可以最大程度上發揮生態旅游資源的生態價值和社會效益。

猜你喜歡
環境容量生態旅游景區
駐馬店市十三五期間大氣環境容量和緊缺度核算及分析
云南發布一批公示 10家景區擬確定為國家4A級旅游景區
『摘牌』
“摘牌”
某景區留念
寧都積極創建鉤刀咀生態旅游型清潔小流域
川南經濟區年大氣環境容量核算的初步研究
生態旅游對野生鳥類行為的影響探討
生態旅游產品設計與規劃研究
自貢市貢井區河流水環境容量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