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村黨員思想政治教育的實踐路徑探索

2023-09-14 09:20蘭云江
區域治理 2023年22期
關鍵詞:農村黨員思政黨員

蘭云江

河北省唐山市曹妃甸區第七農場

引言

農村黨員是農村可持續發展的中堅力量,開展思政教育工作目的是強化農村黨員的責任意識,并提高個人素養及專業能力,會在基層群眾及黨建工作方面發揮重要作用?,F階段大部分地區關于農村黨員思政教育工作的開展,所面臨的影響因素較多,會對各項工作開展造成困擾,需地方政府及黨建部門能在此方面給予大力支持,結合實際情況制定完善的教育方案與管理機制,為鄉村振興發展起到較強的促進作用。

一、農村黨員思政教育工作開展的重要意義

(一)符合鄉風文明的內在要求

鄉村振興的軟組織保障是鄉風文明,在農村黨員思政教育工作開展階段還需對此內容細致分析,強調新農村建設時每位黨員的職責與任務,也符合鄉風文明的內在要求[1]。在此基礎上,發揮較強的引導作用,在農村黨員自主參與過程中也能嚴格約束言行舉止,會在基層群眾中樹立良好的學習榜樣,并在先進文化建設中起到帶頭作用,能主動學習更多的專業知識、法律法規等,始終都會跟隨黨的發展步伐,貫徹落實黨的方針與政策,進一步強化鄉風文明。

(二)為生態宜居環境創建提供大力支持

基于鄉村振興戰略實施下,各地區農村創新及建設力度的加強使群眾生活條件及質量均發生較明顯的改變,關于新農村的發展,也以生態化、自然化方向發展,在各項活動開展階段還需農村黨員有較強的能動性與責任意識,也會在實踐階段突出自身的專業能力與職業素養,加大對黨建知識、法律法規等宣傳力度,能落實到基層中,擴大生態宜居環境創建工作的影響范疇,在自身努力下能調動基層群眾,為各項工作開展提供基礎保障。再加上農村生態環境的持續優化,還會在農村黨員思政教育工作開展階段落實長遠化、科學化的發展觀,以促進農村生態可持續發展為核心目標,堅持黨的發展思路與方法,在思想及行為上均能發生較明顯的改變,從而推動我國新農村和諧發展。

(三)推動農村產業發展

在新農村建設力度持續增強條件下,多方面地帶動了農村經濟發展,為農村環境改善、群眾經濟水平提升等均帶來較明顯的影響,與鄉村經濟高質量發展為目標,以農村黨員主動參與思政教育活動時,掌握更多法律法規、專業知識,并根據自身工作內容落實到實踐中,可為村民致富注入更多動力,也突出農村黨員的帶領作用,遵循“因地制宜”的發展原則,通過思政教育幫助農村黨員樹立正確的發展觀與利益觀,始終都會堅持黨的正確領域,重點發展特色化新農村,并在產業化發展過程中為基層群眾創造更大的綜合效益,使各地區農村產業發展更理想[2]。

(四)明確農村治理目標

在思政教育工作秩序開展條件下,還能強化農村黨員的責任意識,會主動肩負起宣傳黨的方針、政策、思想、體系等工作職責,在整個實踐過程中明確農村質量目標,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積極吸納村內黨員、退轉軍人、本地鄉賢、五老人員等群體,開展理論宣講、扶貧幫困、鄰里互助、“三下鄉”等服務活動(如圖1 所示),充分意識到思政教育工作開展的重要性及影響性,進一步夯實基層黨建工作隊伍的號召力。

圖1 走基層服務活動

二、農村黨員思政教育存在的問題

(一)單一化教育方式的限制

當前大部分地區均積極開展農村黨員思政教育工作,但由于單一化教育方式的限制,無法保證實踐成效也符合預期標準,甚至還因教育對象、任務、內容、目標等不明確,整體滯后情況較嚴重[3]。再加上部分地區發展落后,關于新政策的推出無法保證第一時間落實在農村黨員思政教育工作環節中,使黨員的能力及素養提升效果不佳,往往是以上黨課的形式對一些基本的法律法規、黨的方針及政策灌輸宣傳,無法貼合實際,還嚴重打消黨員的積極性及學習熱情,以此形式長期發展會增大基層黨建工作的開展難度。

(二)內在動力嚴重不足

因思政教育在農村地區的普及效果不理想,無法保證每位農村黨員有較高的重視度。再加上農耕文化、封建思想的禁錮,部分農村黨員存在著小農意識,缺乏集體意識、合作能力等,在思政教育工作開展階段無法保證參與度,關于新政策、新理念不能及時掌握,日常工作環節中未明確一名優秀黨員的職責與形象,未得到基層群眾的高度認可,基層工作的開展無法得到群眾的大力支持,從而引發更大的矛盾問題。

(三)教育機制待完善

因思政教育工作在開展階段所包括的要點較多,影響范疇較大,屬于一項系統工作,因部分農村黨員對此項工作缺乏正確認識,自身重視度較低,無法對新政策、新機制等及時落實,甚至會成為阻礙農村黨員思政教育工作開展的主要因素之一[4]。再加上思政教育機制待完善,無法在實踐階段發揮較強的管理作用,教育內容及形式的設計不合理,導致思政教育工作存在更多漏洞問題,導致實踐成效不理想。

(四)不具備較強的教育隊伍

農村黨員思政教育工作的開展需具備專業化的教育隊伍,也是實踐工作開展的重要支撐。而往往會被忽視,因教育自身素質及能力的影響,會由農村地區鄉村干部兼職此項工作,因其未接受過專業化的培訓,出現了業務不熟練、缺乏教育技巧、理論知識不豐富等問題,整體教學效果與預期目標會出現更大的差距。再加上兼職教育人員頻繁流動,交接工作不到位、內容不全面,也是引發農村黨員思政教育工作缺乏穩定性的主要原因之一。

三、農村黨員思政教育實施路徑及策略

(一)明確工作要點,創新多樣化的教育方式

因思政教育工作的針對性及說服力較強,也是凝聚黨員作用力的重要元素,需在教育工作開展前針對農村黨員的綜合情況細致分析,包括日常工作的具體表現、個人能力、職業素養等,進一步明確思政教育工作的要點,能重視新時期背景下思政教育工作需本著“與時俱進”的工作理念,在內容選擇上要以農村黨員較關注的熱點或難點內容,也是鑄牢農村黨員理想信念的“開關”。

比如: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為教育內容,基本條件包括黨史、黨風、黨章、黨紀等,在實踐教育階段還能幫助農村黨員解決理想信念模糊問題,進一步強化黨員的宗旨意識,主動學習黨的方針與政策,才會在基層群眾中發揮較強的職責作用;再加上教育內容有較強的感召力,也能滿足農村黨員的學習需求,能把自身學習階段掌握的黨章、黨紀、法律法規、方針、政策等應用在實踐工作中,也可鍛煉農村黨員的專業能力,有目的性地創新教育方式,如:對現代化技術手段的應用,能為黨員獲取新政策、新方針等提供便捷條件,在“線上+線下”的聯合形式下推動農村黨員思政教育工作秩序開展,多方面地提高黨員綜合能力與素養。

(二)合理設計教育內容,調動農村黨員積極性

思政教育內容的設計也影響農村黨員的積極性與參與性,需在多角度分析的過程中就能充分意識到紅色文化、黨史學習教育等內容的影響性,經教育模式的不斷創新,還會在農村黨員參與教育活動時主動探究及思考,無論是教育內容還是形式都會貼合實際,便于在根本上激發農村黨員思政教育的內生動力[5]。再加上黨員自身發展理念的轉變,也能動態化地掌握基層黨建工作的發展態勢,眾多優勢政策與機制的提出均是為人民群眾良好服務,自身的服務主體及目標進一步明確,主動學習相關知識才能在基層中發揮較強的職責作用。

此外,關于農村黨員思政教育內動力的激發,建議開展實踐調研活動,依據實際情況提出針對性、合理性的教育方案,并選擇一些通俗易懂的語言激勵黨員及群眾,共同創建特色化新農村,可在根本上改變群眾的生活方式,在經濟條件方面也取得了理想的成績。再加上農村黨員參與基層工作,還會主動維護自身與群眾的良好關系,為群眾提供優質服務的同時還能解決基層難題,突出農村黨員的親切感,也能實現預期教育目標。

(三)構建長效監督機制,提高思政教育質量

首先,農村黨員對思政教育的研究機制制定與落實有新的認知,是在實踐調研過程中掌握每位黨員的素養及能力,掌握目前各地區農村黨員思政教育工作的現狀,并有針對性地提出解決方案與措施,在黨的政策及方針落實上引起農村黨員的重視,也是增強農村黨員能動性的主要條件。

其次,各級部門相互協作,發揮較強的教育能力,在實踐階段具備完善的保障機制,并在基礎條件完善、設施更新、技術引進等方面均做出調整,降低思政教育工作的開展難度,也是吸引專業化教育人才的主要條件之一,重新梳理教育方案與計劃,也可提高思政教育質量。

最后,長效監督機制的落實是對思政教育效果的檢測,在黨政部門的組織及引導下,能在監督過程中落實完善的獎懲機制,會真實地掌握每位農村黨員的實際狀況,關于工作態度散漫、業績不佳的黨員還需依據懲罰機制高效處理,能強化黨員重視度,會積極參與實踐工作,為基層黨建工作開展奠定良好基礎[6]。關于日常表現積極、業績突出、認真負責的黨員還需按照激勵機制有相應的鼓勵,增強黨員自信心,還能帶動其他黨員的積極性,也能突出思政教育工作開展的重要性。

(四)遵循“因地制宜”教育原則,重點培養教育人才

為提高農村黨員思政教育工作質量及效率,還需具備專業化教育人才,需遵循“因地制宜”教育原則,結合各地區思政教育工作的實際情況細致分析,重點處理教育人員素質低、能力弱等問題,還會以組建專業化思政教育隊伍工作為目標,關于各項問題提出針對性的解決方案與措施。

比如:立足農村實際情況,建立教育隊伍,主要是由政工干部、農村專業大戶、區內外知名專家學者、致富能人、科技人才等組成,能在農村黨員思政教育工作開展階段進行層次化培養,通過編制完善的教育計劃與方案,還能以新政策、重大事件等為核心內容,提高農村黨員綜合素質的同時還能主動學習新技術、新理念,為我國基層黨建工作的穩定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結語

通過上述內容分析,能了解農村黨員思政教育工作開展的重要意義,符合鄉風文明的內在要求、為生態宜居環境創建提供大力支持、推動農村產業發展、明確農村治理目標。在此基礎上掌握社會治理中農村黨員成為最關鍵的部分,其自身的專業能力與職業素養影響著鄉村振興的實踐成效,在全新要求提出與落實下,還能通過思政教育活動保證黨員對鄉村治理新體系內容全面掌握,在法治與自治過程中還能保證農村黨員的素養進一步提升。

猜你喜歡
農村黨員思政黨員
我是黨員向我看
思政課只不過是一門“副課”?
“我是黨員,就要沖在最前面!”
關于國企黨建與思政宣傳有效結合的探討
進一步加強農村黨員教育管理
思政課“需求側”
思政課“進化”——西安交大:思政課是門藝術
轉移黨員組織關系的要求
380名農村黨員參加職業技能培訓
對慰問貧困黨員的反思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