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0后”大學生就業心態與職業發展對策

2023-09-15 18:59于永達
人民論壇 2023年16期
關鍵詞:職業大學生發展

于永達

【關鍵詞】“00后” 大學生 職業發展

【中圖分類號】D669.5

【文獻標識碼】A

“00后”即將成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動能,他們目前正陸續走出校園、踏入社會,完成由學生向職場人的身份轉變?!?0后”一開始時常被貼上“巨嬰”“自私任性”“叛逆”等負面標簽。但是,“00后”以實際行動向社會大眾展現了新時代中國青年的責任與擔當,讓公眾對“00后”有了新的認知與評價?!?0后”因其成長環境、教育條件等影響,個性突出、思維新穎、才藝多樣化、需求多元化,其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呈現出新的特征。在邁入社會的初期,“00后”提出了一些新需求,產生了一些新想法,面對著一些新的發展困境,亟需正確的理想信念指引與科學的發展規劃予以幫助。

“00后”大學生群體特征

首先是個性鮮明,崇尚自我。個性化是當代青年的典型特征,“00后”大學生的個性化特征更為顯著,“00后”大學生是一群個性張揚,敢說敢為的青年群體?!?0后”大學生大多成長在“421”的家庭結構中,大部分都是獨生子女,從小享受著豐裕的物質生活,擁有豐富的精神世界,敢于自信直接地表達自己想法?!?0后”大學生的個性化體現在多個方面,比如,日常穿搭上,他們敢于嘗試各種風格的服裝,尋求傳統服飾設計創作創新,喜愛凸顯個性裝扮;興趣愛好上,從小報名參加社會上各類興趣培訓班和課外實踐活動,才藝技能都較為全面且具有一些小眾化的優勢特長;行為習慣上,“00后”大學生酷愛使用圖文符號、諧音梗、字母縮寫等進行日常信息交流等,開創了獨具“00后”特色的溝通交流方式,是新時代網絡媒體上的“弄潮兒”。

其次是獨立自主,追求自由?!?0后”大學生成長過程中伴隨著許多智能產品的迭代更新,對于改善生活質量和提升學習便捷性具有重要促進作用。在科技的助力下,鍛煉并促成了“00”后大學生獨立自主的生活與學習能力。同時,“00后”大學生父母的文化水平相比“80后”“90后”大學生父母來說普遍較高,在陪伴和教育“00后”成長的過程中會給予充分的自主空間,與“00后”的日常相處更多的是以平等、尊重、開放、互動、友好、包容的親子關系為主,因此“00后”大學生擁有更多的獨立思考空間與自主選擇機會。同時,“00后”依托時代發展紅利,利用互聯網和智能產品自主開展網絡學習,開拓了新的學習方式,比如“B站”“小紅書”等;利用快捷便利的物流網絡實現“空手到”入學報到,改變了傳統父母陪伴入學報到的場景,等等?!?0”后的學習方式、生活方式、消費習慣、文化認知等都體現出其獨立自主、追求自由的特征。

再次是理性務實,注重本真?!?0后”大學生因其成長環境中競爭性、功利性、挑戰性等社會氛圍較為濃烈,使得其相對缺乏“80后”“90后”對遠大理想的暢想與闖勁,更多的還是著眼于當下,本著求真務實的態度去面對生活問題與社會競爭,一些“00后”大學生屬于典型的現實主義者,但是其又不缺乏對人生的追求與努力?!疤善健薄皟染怼薄按蚬と恕钡葻嵩~是新一代青年在面對社會壓力與自身能力不足時所產生的“自嘲”,這也體現出“00后”大學生面對社會競爭壓力的自我心態調節狀態良好?!?0后”大學生是造詞小達人,經常用一些簡短、濃縮、幽默的組合詞來表達內心的想法,常常能夠在網絡上掀起一股熱流。同時,相比“80后”“90后”,“00”后在職業規劃上缺少了一些創業熱情與挑戰風險的勇氣,更傾向于選擇一些穩定的職業崗位。所以,出現了“考公熱”“考編熱”的現象,不少人期待進入體制工作,尋求安穩的工作和生活。

最后是思維活躍,專注創新。伴隨著互聯網技術的蓬勃發展,“00后”的成長環境、個性特點與思維方式表現出鮮明的差異性?!?0后”大學生因其出生于網絡時代,成長環境受手機、電腦、平板等電子智能產品影響較大,隨后又見證5G、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新一代ICT技術的崛起,與生俱來的數字化、信息化特征讓其對于新事物的接納與學習更為迅速,在網絡世界里,知識信息匯聚與發散的速度遠遠高于傳統學習方式,“00后”大學生在這樣的成長環境與學習模式下,思維模式不斷被訓練與加強,在學習與工作上想法更為超前,思維更為靈活,創造力更為強盛,執行力更為優異。同時,“00后”大學生身上最為顯著的特質之一就是“新”,與生俱來的“新”讓其具有較強創新意識、創新思維、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熱愛發掘新事物,樂于推陳出新,喜歡探索新領域?!?0”后熱愛學習新事物,喜歡打破傳統思維的習慣給社會發展也帶來了很多新意與特色。比如,“臨時加班”“參與形式化團建活動”等被進入職場已久的“80后”“90后”常常吐槽卻沒采取反對措施的情況,在“00后”進入職場后,掀起了整頓職場的浪潮。

“00后”大學生就業現狀

一是慢就業現象突出。從整理多項針對“00后”大學生的畢業現狀調查報告數據情況來看,其調查數據結果基本較為相似,主要特征為以下幾點:一是幾乎一半以上的畢業生都選擇升學,包括考研、出國留學等,直接選擇就業的僅僅不到20%,就業積極性不高;二是在就業選擇上,“00后”大學生不傾向于先就業再擇業,而是選擇繼續提升自身能力等待更好的工作機會,不愿意勉強或將就選擇自己不喜歡的工作崗位和職業;三是在創新創業方面,“00后”大學生的表現與“80后”“90后”大學生的選擇也有所區別,“00后”大學生的創業意愿相比“80后”“90后”較低,更多的仍然是選擇求職就業?!奥蜆I”成為當前“00后”畢業生的顯著特點。究其原因有以下幾方面:一是“00后”大學生普遍家境小康以上,物質生活保障充足,其經濟壓力和生活壓力相對較??;二是隨著時代發展,就業市場競爭激烈,為了更好的工作機會和發展前景,選擇繼續學歷提升或技能學習也是有必要的,“慢就業”也成為了大學畢業生的一種就業趨勢?!奥蜆I”在表面來看,確實有體現“00后”大學生消極就業的狀態,但是從另一個角度來看,“00后”大學生在就業選擇上寧缺毋濫,堅持自我,堅持個人追求與愛好,體現出“00后”大學生對職業選擇的“不將就”心態。就擇業方面而言,“00后”群體普遍存在不將就的就業擇業心態也體現出新時代青年對自身價值的充分肯定與自信,這可能是因為“00后”群體成長的時代背景與經濟社會環境在物質方面相對優渥,對工作崗位的質量與自我效能發揮有了更高的要求。

二是職業理想與能力焦慮矛盾明顯。00后崇尚理性、務實、求真的人生狀態,但是又不得不理性地看待自身價值發揮與所處的時代背景,因而出現了矛盾、糾結、焦慮的就業現狀?!胺鹣怠薄疤善健边@系列詞的產生也是對這種無奈現狀的一種吐槽。一方面,有著追求詩和遠方的美好生活憧憬,另一方面又不得不面對現存激烈的就業競爭壓力,“佛系”“躺平”只是口號,突破困境的路唯有踏踏實實地加強自身能力建設,用實際行動去解決職業理想與能力焦慮的矛盾困境?!?0后”大學生普遍認為大學期間學習的知識與技能遠遠不足,以至于在求職過程中陷入自身水平與職位需求不匹配的焦慮困境。因此,不少“00后”在畢業后選擇升學或出國深造,一方面是提升自身的知識文化水平,另一方面是想通過學歷提升來增加自身在就業市場中的競爭力。究其原因,“00后”在享受數字化時代紅利的背景下,對于社會事物的認知更為多元、全面、廣泛,尤其是在互聯網上汲取大量的碎片化、虛擬化的信息,影響了“00后”對于社會事物作出正確判斷的能力,使得其感受到強烈的理想化與現實化的割裂和脫嵌,這也成為“00后”陷入理想與現實的矛盾困境,出現迷茫與焦慮的重要原因之一?!斑^度消費”“享樂主義”“一夜暴富”等網絡亂象誤導了一些“00后”的擇業認知,進而產生對自身現狀的不滿與懈怠,出現消極就業狀況。

三是高質量就業需求強烈?!?0后”的擇業價值觀已經從“向錢看”轉變為“向前看”,更加關注長遠發展與個人能力成長。與“80后”“90后”大學生相比,“00后”大學生缺少維持生計、保障基本物質生活的現實壓力,優質的家庭生活條件與經濟實力給予了“00后”大學生充足的物質保障與精神支持。因此,在強大的家庭后盾支撐下,“00后”大學生在擇業過程中將生存、安全等基本需求不作為優先考慮的因素,更多地追求較高層次的社交、尊重及自我實現需求滿足。在抉擇同樣或類似工作崗位時,相較于薪酬福利待遇,“00后”大學生更看重職業發展前景與自我價值提升,并希望能夠充分發揮自身專業所長,獲得較高的工作效能感與成就感。因此,“00后”大學生擇業意向更多的是傾向成長型的工作崗位,與企業共同成長,從而實現企業發展與個人成長的共贏局面。高質量就業需求體現在,一方面表現為對求職企業發展前景及規模要求較高,主要考慮面試一些央企、國企以及世界500強企業,尋找優質的發展平臺;另一方面表現為對工作崗位職業發展通道的高要求,主要包括完善的工作培訓體系和健全的崗位晉升機制,努力尋找具備長遠發展潛力的工作機會。但事實上,“00后”擇業理想與現實崗位供給存在一定“鴻溝”,從而產生較大的就業落差。

四是創新發展與容錯機制不匹配?!?0后”大學生思維靈活,想法新奇,在提出想法、分析問題、思考對策等方面經常給人帶來驚喜,以個性化、獨特化的思維方式給出不一般的分析結果和解決思路?!?0后”大學生成長在公平、公正、開放、自由、創新的社會環境中,其思維模式受傳統觀念與邏輯思維方式影響較小。同時,隨著教育環境多元化、知識信息多樣化、培養方式全面化等影響,“00后”大學生的思維一直較為活躍。伴隨著互聯網時代的興起,“00后”的思維在網絡媒體的影響下,變得更為敏銳、迅速,容易捕捉到一些不易被發現的新想法。但是,事物都是具有雙面性?!?0后”大學生積極創新也會帶來一些風險,創新就意味試錯,試錯就得付出相應的代價與成本。企業考慮經營成本,自然會最大化的降低風險,減少成本投入,“00后”大學生的創新潛能缺乏相應的容錯機制予以匹配,呈現出理想有余,適應能力不足的狀態?!?0后”自身需要及時查缺補漏,在保持創新潛能的基礎上鍛煉自身抗風險能力與應急處理能力。

五是自主學習動力充足?!?0后”大學生生活在一個知識爆炸的時代,全球信息互聯互通,學習渠道多種多樣,知識獲取的便捷性、高效性得到了很大提升,可以根據自身的需求與喜愛輕松地獲取相應的知識進行學習?!?0后”大學生經歷過網課學習時光,對于從互聯網汲取數據資源已經熟能生巧。線上學習對于學習主體的自主性要求較高,“00后”大學生的獨立自主性也得到加強和鍛煉,無論在學習還是在生活上都體現了較高的自主性?!?0后”大學生的學習模式不但突破了傳統線下課堂學習、書籍學習,而且還將學習拓展到了自身的興趣和愛好領域,在娛樂中學習,在學習中娛樂。自主學習使得“00后”大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更強,學習熱情有助于激發“00后”大學生創造力和想象力。

“00后”大學生職業發展對策建議

第一,做好政府保障。就業是“00后”大學生正式邁入社會的新起點,政府應當多措并舉促進“00后”大學生就業。首先,做好政策支持與引導,拓寬就業創業渠道。人才是城市發展的關鍵動力,各地政府要積極制定并實施各類就業政策(包括高層次人才吸引政策、畢業生就業補貼、創新創業補貼、稅收減免、購房優惠等等),一方面給予人才發展鼓勵,促進積極就業,解決“00后”大學生就業難題;另一方面吸引人才為發展附加動能,促進經濟發展和就業穩定。其次,打造就業云平臺,實現就業供需精準匹配。通過云平臺發布招聘信息,舉辦“云招聘”活動,打破空間的局限性,發揮云平臺的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優勢,暢通求職者與招聘方的信息阻礙,實現科學化、精準化、高效化、智慧化的網絡招聘,緩解“急招聘”和“愁就業”難題。最后,政府要加大財政支持力度,釋放積極的市場信號。合理引導企業加大對“00后”畢業生的招聘,提供優質的工作崗位,讓青年人才發揮自身價值,從而促進人才的合理流動與價值創造。

第二,加強高校引導。一是引導“00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職業發展觀。做好國家、省、市最新就業政策宣傳工作,帶領學生更好地了解目前的就業形勢與就業政策,正視當前的就業環境,及時調整就業心態、樹立積極樂觀的就業期望。二是深化“政產學研”融合教學模式。高校是政產學研合作鏈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高校應充分發揮自身的資源集聚優勢,為“00后”畢業生搭建學習交流成長平臺,履行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文化傳承創新、國際交流合作等重要職能。三是高校應結合經濟發展和教學特色,完善專業設置,更好地幫助“00后”大學生發掘自身專業特質,發揮專業所長。四是完善職業規劃指導與就業困難幫扶工作。畢業生對于社會全貌并沒有清晰準確的判斷和認知,因此加強畢業生就業指導十分必要。同時,要特別留意一些困難家庭學生和特殊學生,做好就業輔導與幫扶,幫助克服和解決求職過程中的困難,實現順利畢業就業。

第三,落實企業責任。企業在幫助和解決就業問題上起著關鍵作用。一是完善工作崗位設置,實現人崗匹配。合理劃分崗位職責,制定科學精細的工作守則,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最大化發揮人才價值,實現人盡其才。二是完善薪酬福利體系,注重物質激勵與精神激勵的有效統一?!?0后”大學生大部分成長于物質富裕的環境里,因此激發“00后”大學生工作積極性不能僅僅依靠傳統的物質獎勵,也需要關注“00后”大學生在工作價值創造中的自我效能感與成就感提升,比如公開表彰、名譽鼓勵等。三是營造良好的企業文化,提升企業凝聚力?!?0后”大學生的進入職場后會有新的發展需求,企業發展也需因時而變,適時調整企業文化,使之能夠較好的與市場變化、企業發展以及員工成長相適宜。營造公平、尊重、創新、包容的企業文化氛圍。四是加強員工能力提升與職業發展通道建設?!?0后”大學生是一批關注自身能力提升與個人長遠發展的群體,企業為員工制定清晰明了的職業發展路徑有利于員工明確奮斗目標,激發工作動力,提升企業運作活力與創新潛能。

第四,個人積極努力?!?0后”畢業生初入職場,不免會對第一份工作充滿期待與美好向往。一方面,進行思維轉換與觀念更新,做好求職準備?!?0”后大學生進入職場前的首要準備就是要從學生身份轉變成職場人身份,形成良好的求職心態?!?0后”大學生要充分清晰認識外部的就業環境,有效利用學校就業服務平臺、各類招聘軟件或招聘網站獲取市場就業信息咨詢服務,通過實地走訪、企業實習、導師或學長推薦等方式獲取更多的行業或崗位的準確信息,提前明確職業發展目標并制定相應職業發展規劃。另一方面,“00后”大學生要正確科學地評估自身價值與能力,明晰自我定位,樹立正確的擇業觀與就業觀,積極參加校內校外組織的就業培訓與招聘宣講,主動尋覓并挑選適合自身發展的工作崗位。同時,不斷加強知識學習與技能儲備,尤其是加強書本理論知識與實地實踐的有效結合,多參加實踐活動、技能大賽、企業實習等活動。在面對就業困境的時候,要學會積極地調試自我心態,增強自身的抗壓能力。

(作者為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博士后薛瑩對本文亦有貢獻)

責編/于洪清 美編/陳媛媛

猜你喜歡
職業大學生發展
守護的心,衍生新職業
邁上十四五發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續發展的“未來牌”
帶父求學的大學生
職業寫作
砥礪奮進 共享發展
大學生之歌
我愛的職業
改性瀝青的應用與發展
“會”與“展”引導再制造發展
“職業打假人”迎來春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