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聯網 ”背景下傳統蘇作家具發展特點與創新研究

2023-09-15 01:30蔡紹祥高偉霞郭玉良
森林防火 2023年2期
關鍵詞:蘇作中式家具

蔡紹祥 高偉霞 郭玉良

(常熟理工學院紡織服裝與設計學院,江蘇 常熟 215500)

蘇作家具,納蘭常安所著《受宜堂宦游筆記》[清乾隆11 年(1746 年)刻本],是指以蘇州為中心的江南地區所制作的家具,是中國傳統古典家具三個主要流派之一。蘇作家具傳統技藝具有地域性特征,是江南地區的傳統家具制作工藝,也是我國傳統家具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1]。與廣作和京作家具相比,蘇作家具具有獨特的江南文人氣息,即精巧、秀麗、素雅等特點。蘇作家具器物設計相關典籍,如明代文震亨所著《長物志》中對蘇作家具的室內陳設、造型及鑒賞做了詳細陳述,為蘇作家具風格的最終形成奠定了深厚的理論基礎[2]。許多傳統蘇作老家具或被藏家收藏,或只留存于園林亭閣之中。蘇作家具不僅是一種使用器物,也是一種文化形態,反映著不同時期人們的審美觀點[3]。蘇作家具文化從傳統的木作作工、實木材料選用以及傳統蘇作家具獨特的榫卯結構,使其從功能層面升華為文化層面[4];此外,雕刻工藝、打磨工藝、髹漆工藝都應遵循木材表面平滑,紋樣和諧、色澤統一構成的精湛工藝[5]。在互聯網高速發展的今天,傳統蘇作家具消費群體具有一定局限性,多為中老年人,其消費意愿偏弱;為使蘇作家具實現可持續發展,應進行創新設計,使之能被更多中青年消費者所接受。因此,一方面在互聯網充分發展的環境下,應利用更多的新媒體宣傳手段弘揚傳統的中華家具工藝和深厚的文化底蘊,培養更多傳統蘇作家具消費者;另一方面可采用創新設計,解決目前傳統蘇作家具所面臨的發展困境。

1 傳統蘇作家具特點及發展瓶頸分析

1.1 傳統蘇作家具工藝特點

王世襄編寫的《明式家具研究》中指出,明式家具是一種風格。蘇作家具制作了大量秀美古樸的明式家具藝術精品。傳統蘇作家具做工精巧,造型流暢,木作結構工藝精湛,延用了中國傳統木結構榫卯結合特點。家具構件的平面部分幾何形態以四方形、長方形和三角形為主,各主要面的連接處用各式帳子、牙條、牙頭、角牙、短柱及托泥等零部件銜接。這種傳統的木結構連接方式既具有形態美,又結構牢固,能將家具重量負荷均勻傳遞到家具的腿足上[6-7]。傳統蘇作家具承載著江南地區悠久的歷史文化底蘊,具有煙雨江南特有的藝術風格,倍受文人雅士青睞。傳統蘇作家具工藝在江南地區得到了很好的傳承,同時又得到了創新發展。將傳統家具工藝和現代時尚元素通過合理的創新設計有效地融合到蘇作家具制作中,這既反映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底蘊,也符合現代人的審美傾向[8]。

1.2 沿革新中式家具發展路徑

隨著網絡經濟的發展和消費群體結構的變化,傳統蘇作家具產業發展消費人群減少、“內卷化”嚴重等問題日益突出。為盡量避免行業同質化競爭,在傳承傳統蘇作家具文化的同時,應對其進行創新設計,以引領蘇作家具未來的發展。行業內相關企業一直在探索對傳統家具的設計創新,早期傳統家具創新設計時就提出了新中式家具設計理念,并得到了市場認可,誕生了一系列具有行業影響力的新中式家具品牌。早期的新中式風格家具與明式家具造型簡潔、不事雕琢的風格迥異,形成了具有明顯宮廷風格的“新中式家具”[9]?,F代新中式家具創新更加大膽,不再拘泥于傳統家具的雕刻和鑲嵌,更加注重結構美。其發展路徑對傳統蘇作家具發展有重要影響。早期中式家具風格要點包括:主要以明清家具為對象進行創新設計;主要以黑、紅為裝飾色彩。相關文獻闡釋了新中式家具應因地因人而異、宜簡不宜繁和宜自然非雕刻等,以適應市場需求[10-11]。在新中式理論研究方面,劉文金[12]首先提出現代新中式家具理論概念,從設計實踐提升到了理論層面的高度;并在方?!爸袊髁x”概念基礎上,提出了“新中式家具風格”的概念,闡述的主要思想是:傳統家具文化要發展,需要與新時代相結合,在當代文化基礎上進行創新設計[13]。目前在傳統蘇作家具設計創新中提出的“新蘇作”家具設計也沿革新中式家具設計理念。

1.3 融合海外古典家具發展元素

從歷史的角度來看,蘇作家具一直隨著歷史的進步而同步發展。蘇作家具通過明清時期的發展已經日趨成熟,其“型、材、藝、韻”已是品評傳統蘇作家具的四大標準[14]。民國時期,東西方交流頻繁,蘇作家具融合了一些西方元素,流行于上海一帶,稱為“海派家具”[15]。海派家具具有中西合璧藝術特征,在吸取西式家具元素基礎上,融入傳統中式元素。與此同時隨著西方文化和技術的涌入,傳統家具設計及造型中出現了大量“洋符號”。國外古典家具發展對傳統蘇作家具發展也有重要借鑒意義。國外一些知名工匠和設計師也對傳統古典家具的設計創新做過相關探索。比如漢斯·維納設計的“中國椅”系列椅主要設計手法是源于古代傳統設計中的主要代表元素[16-18]。其設計中也有將古典元素進行創新設計的思想,即傳承古典元素的主要因素,然后設計符合現代生活方式的家具類型,這一理念值得借鑒。約里奧·庫克波羅所設計的“圖騰椅”則是在傳統中式椅設計中融入中國剪紙藝術圖案。其“東西方系統椅”采用了中國傳統雕刻,運用了明式家具的榫卯結構,實現了可拆裝和折疊功能。這種將其他中式元素融入到新的設計作品中的設計手法,也是古典家具創新設計的另一種嘗試。歐洲設計師維納和庫克波羅的部分桌椅作品雖然都吸收了中國傳統家具設計元素,但仍然傳承了北歐家具設計的傳統理念。

1.4 傳統蘇作家具發展瓶頸

依據調研情況,傳統蘇作家具產業也面臨一些問題。一方面多數企業規模較小,創新發展能力不足,“內卷化”問題日益突出。大部分企業的傳統蘇作家具仍舊延續著“明式家具”風格特點,各個家具公司之間區分度不明顯,相互之間存在著嚴重的“內卷化”問題;另一方面,市場邊緣化,國內外需求不足。只有滿足新消費模式和特點的商業模式才能較好地適應未來發展趨勢。有些蘇作紅木企業已經開始嘗試利用電商、大數據、共享經濟等“風口”效應來探索適合自己的發展模式,但并沒有實現集群效應,影響力不足。因此應利用網絡信息平臺進行定制銷售,精品收藏級家具推介,以及通過專業化分工合作成立蘇作紅木家具推薦平臺和傳統蘇作家具文化宣傳平臺等公益組織,為傳統蘇作家具產品活態傳承培養潛在消費群。同時,創新產品設計要有一定的文化底蘊,從優秀傳統文化中尋找符號,體現蘇作家具的文人氣質。同時產品應抓住中青年群體的日常行為習慣,更加以人為本,體現舒適性、時尚性??梢試L試優質硬木和其他多元化材料的搭配,以及對榫卯結構進行現代化改良。而在設計方面,可以考慮引進專門的設計公司或將各企業的設計團隊整合后共同進行新產品研發,并進一步拓展產業集群企業和新的營銷渠道等。

2 傳統蘇作家具工藝傳承與創新設計必要性

2.1 工藝傳承與創新設計方式

傳統蘇作家具優良的木作工藝一直是蘇作家具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值得傳承的江南文化精髓。作為家具制作工藝,應該在手工藝人的實踐中代代相傳,即活態傳承。所謂活態傳承可定義為在非物質文化遺產領域,利用實際生產生活實踐過程進行保護性傳承與發展的方式。這種傳承式的保護方式不同于以現代科技手段通過拍攝、修復等留存方式對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的“博物館”式保護方式。如有研究者從非遺視角下研究了蘇式傳統家具的傳承與創新,并從禮制文化和明代詩歌影響的角度研究蘇式傳統家具文化的傳承方式和創新發展。還有的研究者對傳統蘇作家具木作結構與工藝從數字化保護角度進行了研究,并從數字媒體和新媒體的角度對傳統蘇作家具木作結構和傳統木工工藝保護方面提出了新思路。這些研究成果都表明傳統蘇作家具的傳承與創新設計需要適應新時代要求。隨著互聯網技術飛速發展,傳統蘇作家具并沒有在此環境下得到相應的發展,反而因為受眾群體的局限性,其發展遭遇了瓶頸期。

在傳承方式上可借鑒其他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模式與互聯網時代設計特征相結合的方式。具體方式如下:1)傳統家具文化意蘊與技術創新的融合。即大部分蘇作傳統紅木家具生產者意識到了現代化進程下,傳統紅木家具木作工藝面臨的挑戰;改進傳統木作工藝結合技術創新來迎合市場需求,這是一種比較理性化的傳承方式。2)傳統家具消費文化下的需求。即傳統家具的市場性與消費性決定了蘇作傳統紅木家具適應消費者情感需求和審美,并能產生經濟效益,這是實現其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3)充分利用相關平臺進行宣傳和展示。如國家會展中心上海館中的“蘇作館”,館中展銷蘇作工藝美術大師和傳承人的代表作品,涵蓋明清家具、蘇扇、核雕和蘇繡等11 個蘇作門類。傳統蘇作家具是“蘇作館”重要代表元素之一,應充分利用該平臺和現代信息技術展示傳統蘇作家具文人之美。

2.2 傳統蘇作家具創新設計必要性

在互聯網背景下,傳統蘇作家具的活態傳承和創新發展可推動蘇作家具實現可持續發展。傳統蘇作家具設計創新應該適應當代人的文化生活需求,立足于現實生活情景;適應市場變化,吸收和創新傳統家具文化,通過活態傳承的方式,將傳統家具設計理念與現代設計理念有機融合。將蘇作家具傳統工藝和文化融入家具產品設計創新為中心展開研究,并提出“新蘇作”這一設計概念,提高設計創新的層次,優化設計創新模式。在此背景下,應闡述清晰傳統蘇作家具的傳統工藝、文化內涵和具體的表現形式,才能更好進行傳承性的設計創新,從而更好地發展傳統蘇作家具產業。蘇作家具發展至今,面臨諸多瓶頸因素。資源日益匱乏,成本不斷飆升;同質化現象嚴重,缺乏創新;市場混亂,競爭激烈;市場銷售環節宣傳缺失,增量市場開發難度大等。因此,對蘇作家具進行設計創新,使蘇作家具產業實現可持續性發展十分必要。

3 互聯網背景下傳統蘇作家具創新方法

3.1 傳統蘇作家具創新分級發展策略

傳統蘇作家具產業如何借助互聯網經濟的東風實現突圍,是大多數傳統家具企業家在思考的問題。隨著互聯網經濟的發展,傳統家具制造企業面臨轉型發展的需求。轉型過程中需通過提供勞動生產率水平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對家具產品設計進行優化,對標市場需求;同時家具結構需優化,設計適應互聯網平臺銷售的可拆裝家具產品。蘇作家具要實現可持續發展,也要順應互聯網時代對家具產品的設計要求。在傳統蘇作家具文化活態傳承方面,根據市場定位,將蘇作家具進行分級研究,即運用傳統木作工藝制作高檔的收藏級產品,現代工廠生產市場級家居產品;在傳統蘇作家具創新設計發展路徑方面,結合現代新中式家具發展的成功經驗與適合現代網絡銷售的“可拆裝”式家具結構,研究適合傳統蘇作家具發展的模式。生產過程中可采用“中間技術”、“CAI技術”和傳統蘇作家具文化相結合的基本構想,通過創新設計解決傳統蘇作家具發展中面臨的瓶頸問題。在此基礎上,設計生產符合市場需求的蘇作家具產品,研究傳統蘇作家具的分類發展模式,既能傳承傳統蘇作家具文化,又能適應市場,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傳統蘇作家具產業新路徑。

3.2 基于CAI技術的家具設計創新

計算機輔助創新技術CAI(Computer Aided Innovation)是基于“發明問題解決理論”(TRIZ)與現在計算機技術及軟件有機結合的成果,其將已有的設計經驗、設計成果等信息錄入計算機軟件,用以分析對比和解決產品創新時的諸多設計難題。CAI技術應用于產品設計時,能夠在產品創新設計概念提出、方案生成、工藝設計等階段,依據市場需求實現科學地全方位研究問題。然后從各個學科領域中廣泛搜集可供參考的技術和方法,從而生成更合理、更高效的創新方案。其各流程之間的關系如下圖1 所示。在歐美等發達國家,這種技術已經被成熟地運用于新產品的設計研發當中,成為提高產品創新質量和效率行之有效的方法。事實上蘇州、常熟地區部分有實力的家具企業已經嘗試采用CAI技術解決發展中的問題?!盎ヂ摼W+”背景下,基于CAI技術的家具設計創新可用以解決蘇作家具發展面臨的消費者體量小的問題。對傳統蘇作家具的造型風格和家具結構裝配模式進行創新設計,以滿足更多中青年消費群體對家具風格的要求;同時,提出設計適應網絡銷售的“新蘇作”家具,實現家具部件“可拆裝”的裝配模式要求。

圖1 基于CAI技術的產品創新流程Fig.1 Product innovation process based on CAI technology

3.3 基于“中間技術”的家具生產方式創新

“中間技術”概念由英國經濟學家舒馬赫首先提出,其目的是尋找一種介于高新技術與傳統手工藝之間的技術來解決企業發展需求。其強調利用傳統工藝優勢將高新技術進行小型化改造,在現代中式家具生產中,尤其是紅木家具生產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爸虚g技術”的特點可概括為:1)技術易于掌握、工序便于調整,及時性強、見效迅速,在中小企業生產中有先天優勢;2)對生產環境的要求較低,對機械設備的要求較低,對操作人員的技術能力要求也相對較低,成本投入較少;3)講求技術的簡化,對高級輔助設備的依賴性小,組織生產的形式更加靈活,對市場形式的不穩定性有較強的適應能力。傳統蘇作家具講求手工制作,傳統生產方式可歸結為以下特征:1)規模小型化。古典傳統家具依據訂單小批量生產,未能形成足夠規模;2)生產非系統化。古典傳統家具的生產未能進行商業化、系統化地運作,仍然停留于作坊式生產階段。不同于現代化的家具生產中的技術先進、運轉高效、管理規范,中式家具的傳統生產方式差異明顯?!爸虚g技術”可以有效地為中式傳統家具生產奠定技術基礎,以經濟、合理的方式解決其現代化進程中的生產問題。傳統家具企業大多規模小,技術能力差,機械制造水平不高,合理引入“中間技術”,符合小型企業創新能力不足的現狀,也符合其自身長遠發展的需求。

3.4 基于用戶體驗的“新蘇作”家具創新設計

用戶體驗評價是一種評價考核系統,即使用產品過程中建立起來的用戶評價考核系統。無論傳統古典家具還是現代家具產品最終都將面向市場,只有符合用戶的需求才能更好地發展。產品創新設計是否成功,應看其是否適合產品的用戶需求,吸引住用戶,是否具有忠誠度,達到用戶情感體驗需求。因此,提升用戶體驗感,應充分挖掘出用戶需求,同時在創新過程中應注重細節和用戶體驗反饋[19-23]。傳統的框式家具雖然能給用戶帶來較優的感官體驗,但其不可拆裝,不能在用戶家里裝配,不利于網上銷售。對框式家具結構進行創新設計,實現框式家具可拆裝,從而適應市場需求。一方面,在對傳統蘇作家具進行創新設計時,可運用現代時尚設計元素對可拆裝榫卯結構進行創新設計。另一方面,研究將可拆裝榫卯結構運用到傳統蘇作家具產品設計中,實現傳統蘇作家具可網上銷售,在用戶家里裝配。這些創新方式可提高產品與用戶之間的交互性,為傳統蘇作家具創新設計提供新途徑。

4 結語

在家具產品網絡銷售日益盛行的背景下,應實現在不改變蘇作家具神韻和精髓的同時,改良傳統蘇作家具構件連接方式,以適應線上銷售;改善家具材料性能,以適應不同地方氣候環境;并能到戶組裝等目的。但如果在設計過程過度考慮市場因素, 會讓傳統蘇作家具風格徹底服從市場,從而減弱了傳統蘇作家具工藝和文化的傳承屬性。因此,傳統蘇作家具在創新設計過程中可在傳承的基礎上實現創新設計要求?!盎ヂ摼W+”背景下,為發展傳統蘇作家具產業,使傳統蘇作家具工藝代代相傳。一方面,在傳承傳統紅木家具木作工藝的同時,在生產過程中采用“中間技術”實現傳統蘇作家具產業可持續發展;另一方面,“新蘇作”家具創新設計過程中利用CAI技術,結合網絡用戶評價模式,設計既能傳承傳統家具工藝、文化,又符合市場需要。

猜你喜歡
蘇作中式家具
新年最美中式穿搭
市委書記赴高新區 專題調研蘇作文化工作
家具上的“神來之筆”
現代家具創新化研究
向日常生活敬:2018danishdesign MAKERS家具展
新·中式生活美學Chinese NewAge
最美中式酒店,你去過幾個?
文雅精致 蘇作天工
中式烹飪營養與健康
蘇作紅木文化的傳承與發展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