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校共育下小學美術智慧課堂教學研究

2023-09-19 20:23徐在霜
當代家庭教育 2023年16期
關鍵詞:小學美術教學家校共育智慧課堂

徐在霜

摘 要:家校共育旨在促使學生獲得更好的發展,所以家庭與學校的交流、溝通應當更加廣闊,而非局限于學生成績或規章制度的遵守上,也應當對藝術教育,如美術教育等予以足夠的重視。傳統的小學美術教學模式過于單一、陳舊,無法滿足新時期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要求。智慧課堂作為一種新穎的教學模式、手段,憑借自身優勢得到了廣大教師的青睞。將其融入小學美術課堂教學中,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诖?,文章就以小學美術課堂教學為例,先分析傳統小學美術課堂教學中的問題,接著探討家校共育下小學美術智慧課堂教學意義、構建原則和路徑,以提供參考。

關鍵詞:家校共育;小學美術教學;智慧課堂

【中圖分類號】G623.75?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文章編號】2097-2539(2023)16-0112-04

智慧課堂,主要指的是以“互聯網+”的思維方式和新一代信息技術(如大數據、云計算等)構建的智能、高效的課堂。通俗來說,可以將其分成兩個部分,即“智慧”與“課堂”,在“課堂”的基礎上融入“智慧”的元素。從信息化視角來說,智慧課堂其實就是在保留傳統課堂的同時,借助硬件載體,在應用軟件服務、校園管理平臺等的助力下,將相關新興技術和校園管理有機融合的課堂?;诩倚9灿男W美術課堂教學中,教師要以核心素養為引領,積極打造智慧課堂,為學生搭建良好的學習平臺,使學生在習得豐富美術知識、技能的同時,形成良好的美術核心素養,為日后學習和個體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1.傳統小學美術課堂教學中的問題

就傳統小學美術課堂教學情況來看,或多或少還存在一些問題,以下主要從兩個方面分析。

第一,美術課程未能得到充分的重視。過去,許多學校深受應試理念的影響,對藝術類課程的重視程度不足,尤其是美術課程,其開設往往局限于淺層。在課堂上,教師很少開展課外活動,基本美術教學大綱難以得到落實,評價體系的創建更是談不上。更有甚者,將美術當成一門自習課,讓學生自主安排時間,自主學習。

第二,重“教”輕“學”。教師是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和開展者,是學生學習道路上的引路人。但是,在以往教學中,一些教師的傳統理念根深蒂固,將自己當成課堂的“主宰者”,通常是按照自己的想法或意愿開展課堂教學,并未高度關注學生在美術課堂中學習知識的具體情況。顯然,在這樣的模式下,學生處于被動接受的狀態,主體性得不到有效發揮,長此以往,很容易產生厭學心理。

2.家校共育下小學美術智慧課堂教學意義

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若只有學校而沒有家庭,或只有家庭而沒有學校,都不能單獨承擔起塑造人的這一細致、復雜的任務?!蓖瑯拥?,小學美術教學也是如此,即不僅需要學校、教師的力量,也離不開家長的支持和配合??梢哉f,家校合作、家校共育是推動新時期教育發展的重要趨勢,可以為學生創建優質的互動平臺,在學校、家庭的合力下,實現教育的共同發展。相應地,智慧課堂的構建對課堂教學質量、效率的提高極其有益。具體來說,它有利于學生主體性的發揮,開發學生思維、智慧,為其日后學習和成長夯實基礎。家校共育視角下的小學美術智慧課堂教學,不管是對教師的“教”,對學生的“學”,還是對家長的育人工作,都有著極大的推動作用,它能夠助推學生美術核心素養發展,增強教師專業技能,也能夠提高家長育人水平。在人的一生成長中,家長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影響著孩子未來的性格特點、思想觀念、行為習慣以及人生道路。所以,在小學教育中,教師必須注重與家長之間的交流、合作,將其納入教育范圍內,為家校共育打下堅實基礎。美術教育作為小學教育中的重中之重,這點自然也是如此,教師要發揮好家長的育人作用,引領學生學習、探索更豐富的美術形式,以此開闊學生的視野,拓寬學生的知識面。

近年來,教育改革和“雙減”政策持續推進,對全國各地小學教育教學提出了更高的挑戰,家庭互動式教育漸漸出現在大眾視野。然而,對不少家長來說,傳統理念依舊占據著一席之地,他們認為藝術類課程對孩子成績沒有太大的幫助,除非他們要朝著藝術道路發展,否則難以提高其對藝術類課程的重視程度。這個時候,家校共育的重要性就體現出來了,家校共育能使家長對美術產生更加充分、全面的了解,感知其對學生成長、發展的價值,以及對學生美術核心素養和綜合素質的提升作用。在此基礎上,教師發揮自身的作用,有效引領家長,能為學生帶來正面、向上的影響。家校共育下構建小學美術智慧課堂,對小學美術教育而言是機遇,它突破了傳統教學模式的束縛,不再是墨守成規、照本宣科,而是更加新穎、新鮮,吸引學生踴躍參與其中,通過親身實踐學習美術知識,形成美術核心素養。

總的來說,將小學美術教育和家庭教育高度整合,既促進了傳統教育方向的改變,也在教學題材上注入了全新的生命力,彌補了傳統說教式、灌輸式教學的不足,提高了學生的審美水平。長時間堅持這一做法,可以給學生營造一種全然不同的美術世界,對美術形成不一樣的看法,更加向往美術世界。而且,智慧課堂的構建還有效激發了學生的想象力、創造力,為學生提供了更加廣闊的平臺,打破了常規思維的約束,對學生藝術創造能力發展大有裨益。

3.家校共育下構建小學美術智慧課堂的原則

家校共育下,小學美術智慧課堂的構建對學生美術核心素養發展極其有益,但要想真正發揮出智慧課堂的功效,就必須嚴格遵循四個原則,即主體性原則、問題導向原則、交互性原則以及資源統籌原則。

第一,主體性原則。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則是學生學習道路上的引導者、輔助者。在小學美術課堂上,這點也是如此,學生是課堂的主要角色,其需求是教師關注的焦點。也就是說,在開展小學美術教學工作時,教師要明確自身的定位,從學生的實際需求入手,盡可能地多關注學生,給學生提供適當、適時的指導和幫助,助推學生高效學習。

第二,問題導向原則。教師不僅要注重學生的需求,還應當將其轉變成課堂的重點教學內容,以問題為導向,以現代信息技術為主要手段,鍛煉學生思考、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特別是在重難點的突破中,更要給他們創造獨立思考的空間,讓他們經歷這個過程。

第三,交互性原則。課堂是一個龐大的生態系統,互動是構成該系統的重要元素,教師必須加強和學生的交流、互動,推動美術教學穩步開展。

第四,資源統籌原則。教師要事先從互聯網渠道搜集教學資源,并有效整合,以更好地發揮智慧課堂在學生美術核心素養培養方面的作用。并且,在常規工作中,教師也要加強這方面的積累,統籌安排,為后續工作順利開展提供堅實保障。

4.家校共育下構建小學美術智慧課堂的路徑

(1)借助電子白板,挖掘學生潛能

在常規的小學美術課堂教學中,一些教師將重心局限于基礎知識、技能的傳授上,在一定程度上忽視了對學生美術核心素養的培養與鍛煉。而且,源于各種主觀、客觀因素的影響,學生缺乏一定的生活閱歷和經驗,靈感方面有些欠缺,在美術創作中,往往只能簡單地聯系實際生活想象、創作。美術是一門藝術類課程,在培養學生審美情操和藝術潛能方面具有極其重要的現實價值。因此,教師在開展小學美術教學工作時,就應當牢牢把握學生的身心特點、學習需求,積極構建智慧學習平臺,以此挖掘學生的潛能,釋放學生的天性,讓學生盡情想象、創造。

以“元宵節里掛彩燈”這一課為例,本節課的重難點在于幫助學生了解元宵節的來歷和習俗,鑒賞各種彩燈,學習彩燈的制作方法;掌握制作裝飾燈籠的基本方法,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能力。在教學中,教師可以有效利用電子白板,打造智慧學習平臺,以此促進學生創作潛能的發揮。具體來說,教師先展示了課件,讓學生點燈猜歌迷。學生親身參與其中,體驗猜燈謎的活動,激活課堂氛圍,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積極性,讓他們切實感受到元宵節風俗活動的樂趣。接著,教師拋出問題:“同學們,猜燈謎是我國哪個節日的特色活動呀?”學生異口同聲地回答:“元宵節?!苯處熞朐掝}:“是的,元宵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之一,猜燈謎是一項特色互動,體現了古人的智慧和對美好生活的憧憬與向往。這節課,我們不僅要玩猜燈謎,還要學習怎樣制作一個美觀、有創意的彩燈?!鄙鲜隽鞒探Y束后,教師引領學生了解元宵節的來歷、風俗活動,包括賞花燈、吃元宵、舞獅子等,接著提問:“關于元宵節的來歷,其實有幾種不一樣的說法,老師給大家準備了一個趣味的傳說故事,大家想聽嗎?請看大屏幕?!边@個時候,教師就可以播放元宵節的來歷視頻,圖像、音頻的配合使整個傳說更加生動,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深入了解元宵節,也能夠使學生完全沉浸在元宵節這個傳統節日中,跟隨教師賞析各種各樣的彩燈,明確彩燈的制作方法,并運用課堂所學知識制作一個漂亮的彩燈。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可以適當融入環保理念,引導學生運用可回收材料制作、裝飾,并保證作品的美觀性、創意性。為了提高效率,教師可以在把握學生基本情況的基礎上,將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讓他們以小組為單位設計與制作彩燈。顯而易見,在上述過程中,教師將電子白板融入美術教學中,為學生創造思維、美術核心素養的發展搭建了智慧平臺,喚醒了他們的潛能,激活了他們的思維,為他們藝術創作能力、核心素養的長足發展筑牢了根基。

(2)制作微課視頻,驅動學生自主學習

家校共育模式對小學美術課堂教學提出了更高的挑戰,它突破了以往填鴨式教學的束縛,是一種更加多維、智慧的開放性學習模式。智慧課堂已經進入了大眾的視線,在持續學習、摸索中發現了智慧的落腳點,即微課。它是一種比較新穎的教學資源,是教學輔助工具之一,有利于轉變師生“教”與“學”的方式。在新時代背景下,小學美術微課教學的開展也要從多個方面入手,對微課形式、微課內容以及微課互動方式進行改革、優化,為以美育人目標的達成做好鋪墊。

以“葉子上的小‘血管”這一課為例,本節課的重難點在于幫助學生感知樹葉之美,用線描的方法表現葉子的形狀、葉脈和紋理;學會在觀察的基礎上,繪畫、制作各種形態具有美感的樹葉,獲得良好的創作體驗。教師并未按照以往的方式授課,而是緊扣本節課的主要內容,制作了微課視頻。具體而言,微課視頻在5~8分鐘,配上了適當的音頻,以此烘托氛圍,為學生呈現美麗的自然景色。在微課一開始,出現了手持樹葉的畫面,以此指明本節課的主題。同時,還展示了相關問題,如下:“你見過哪些樹葉?哪種樹葉的形狀最令你印象深刻?樹葉有哪些顏色?”對學生來說,上述問題沒有難度,且具有一定的吸引力,所以他們表現較好,會踴躍地闡述自己的觀點。當學生交流完畢后,教師就可以給學生展示一個九宮格圖,其中裝滿了各種各樣的樹葉。接著,播放與之相關的音樂作品——《樹葉歌》,以此引出本節課的內容。在此期間,教師不再是一味地用簡單的語言文字介紹本節課的內容,而是利用微課,給學生看了豐富多樣的樹葉圖片,這與學生接收信息的基本邏輯是契合的,且能夠有效避免學生長時間觀看文字而引發疲憊感、抵觸感。在介紹葉子的“血管”時,教師要對畫面切換的時間有精準把控,用好輔助工具,使學生正確辨別不同的葉脈,包括主葉脈、次葉脈、支葉脈、網狀葉脈、平行葉脈等。完成上述操作后,教師可以用繪畫工具將螺旋形、波浪形、弧形等不同形式的葉脈繪制出來,鼓勵學生借助樹葉實物,試著就樹葉細節意象進行提煉、說明。在微課的最后,教師展示了繪制樹葉的方法、技巧,并呈現了一些優秀的繪畫作品。不難看出,家校共育下構建小學美術智慧課堂,要求教師具備扎實的專業能力,特別是要在微課設計與制作上花費心思,不僅要保證微課內容的趣味性、可讀性,還要確保其具有一定的針對性、銜接性,為學生自主學習、探索提供重要幫助。

(3)基于智慧課堂,拓寬學生學習渠道

現今,互聯網技術飛速發展,為人們日常生活、學習乃至工作提供了更加高效、便捷的體驗。對學生來說,他們獲取知識、信息的渠道也愈加廣泛,不僅可以通過課本獲取,還可以從互聯網搜集、查找自己想要了解的內容?;ヂ摼W和學生的日常生活、學習存在密切的聯系,也是學生至關重要的學習渠道??梢哉f,小學美術智慧課堂就是在此情形下產生的,能夠讓學生學會通過互聯網學習美術,了解更多關于美術的文化知識、技能,樹立積極的價值觀念,能夠在網絡情景模式中有效解決問題,形成良好的美術綜合能力。

以“趣味文字”這一課為例,本節課的目標如下:①了解美術字的特點;②運用多種表現形式進行趣味文字的聯想設計;③培養學生豐富的想象力和表現力,提高學生學習美術字的興趣。教師可以試著轉變思路,鼓勵學生先從互聯網尋找相關的資料、素材,在它們的配合下完成自主學習。通過自主學習,學生能夠明確趣味文字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以及作用,在移動智能設備的幫助下,將實際生活中的趣味文字記錄下來,將其分享至班級網絡學習空間。這樣,其他學生、教師都可以看到,并就此發表自己的觀點、看法,達到交流、學習的效果。當然,在此期間,教師也可以鼓勵學生靈活地運用課堂所學設計趣味文字。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還可以適當拓展、延伸,讓學生充分利用課余時間,用3D打印技術打印立體文字,或是將自己設計的文字體現在包裝紙、衣物上。不可否認的是,以往的小學美術課堂教學中,學生通常只能在紙上完成自己的設計與創作,但在智慧課堂模式下,更多新穎、先進的事物成了學生現實生活中常見的內容,如趣味文字等,發揮自己的潛能、智慧,將其體現在生活中,美化生活環境。

(4)開展親子活動,促進家校共育

當今時代處于不斷的發展變化中,人們的生活壓力逐步增大,不少家長將大部分時間、精力都放在了謀生上,疏忽了對孩子的管理、教育。一些家長認為,教育是學校的責任,只要將孩子安全送到學校就可以了,無須配合學校、教師的工作。顯然,這樣的觀念是片面、局限的,不僅造成了學生家庭教育的缺失,也容易導致學生出現性格方面的缺陷。環境的影響是巨大的,而就家庭來說,其實就是最佳的教育環境之一,優質的家庭環境與親子關系對其日后成長發展有著不可小覷的作用。特別是對小學生而言,他們處于身心發展的初始階段,年齡不大,各項能力還沒有完全形成,更是離不開家長的關心、陪伴。但是,受到一些因素的影響,許多家庭難以及時實現切實有效的家庭教育。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就有必要開展互動性的親子活動,以此拉近家長、學生之間的距離,號召家長給孩子創設更優質的成長環境。需要注意的是,親子活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教師可以結合實際情況選擇,但不論如何,都應當提前策劃,確保親子活動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安全性。另外,教師還應以學生、家長為中心,扮演好引領者的角色,在必要時可提供指導和幫助,保證活動的有序開展。

以“廢舊物的‘新生命”這一課為例,本節課教師需要引導學生認識廢舊物品再利用的意義,提高環保意識;試著依據廢舊物品的利用,展開有創意的設計與制作,感受美、創造美。在講解完基礎知識的時候,教師就可以將學生、家長組織起來,圍繞環保這一主題,開展親子活動。在活動之前,教師要明確活動目標,并準備好相關的材料、工具,包括廢舊物品、剪刀、膠棒、雙面膠、畫筆、彩筆等。并且,教師要注重繪畫、制作方面的指導,以免學生、家長無法順利地完成作品。在活動中,教師將舞臺交給學生、家長,讓他們共同發揮自身的“聰明才智”,利用廢舊物品展開設計與創作。當他們制作完畢后,就可以進行成果展示,家長、學生以及教師共同評選,選出最佳的作品,并予以相應的獎勵。這樣一來,親子活動的開展就能給學生提供更加充足的親子時間,拉近親子之間的距離。在活動中,學生可以靈活地運用課堂所學的知識、技能制作美術作品,在深化知識與技能掌握的同時,形成良好的環保意識。除此之外,開展親子活動有效解決了家長缺乏陪伴孩子時間的問題,給家長搭建了良好的陪伴平臺。對學生來說,他們在家長的配合下完成美術學習任務,融洽的氛圍貫穿于活動的始終,家長感受到了孩子的奇思妙想,學生也在親子活動后學會了關愛家人,對家長充滿感激之情。

5.結語

總而言之,在教育改革不斷推進的背景下,核心素養理念也愈加深入人心。作為新時期的教師,必須緊跟時代發展步伐,通過家校共育使核心素養培養工作落實到位。在教學實踐中,智慧課堂是一個不錯的選擇,教師在構建智慧課堂的過程中要做到心中有數,通過電子白板、微課視頻等方式,有序推進智慧課堂教學,在完成基礎教學任務的同時,實現對學生美術核心素養的培養,為學生的可持續發展添磚加瓦。

參考文獻

[1]湯小琴.基于學科核心素養的背景——小學美術課堂情境創設的實踐研究[J].美術教育研究,2021(10).

[2]王國照.小學美術教學中提升學生核心素養的對策分析[J].美術教育研究,2022(13).

[3]蘇瑜.核心素養視角下的小學美術項目式教學研究[J].美術教育研究,2022(19).

[4]劉瑛樺,劉瑩.智慧教育融入小學美術課堂教學的嘗試——以《畫像磚》的教學為例[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22(06).

[5]夏秀明.智慧教室環境下小學美術課混合式教學模式探析[J].教學管理與教育研究,2023(07).

猜你喜歡
小學美術教學家校共育智慧課堂
影響小學家校共育的因素以及解決策略初探
《語文學科課后作業的有效研究》課題研究實施方案
淺談數學智慧課堂的構建
淺議如何化解家校教育的矛盾
基于網絡學習空間的小學數學智慧課堂教學策略研究
探究數學奧秘,創生智慧課堂
小學美術創新能力培養探析
小學美術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