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系統性紅斑狼瘡后新發尋常型銀屑病1 例報告并文獻回顧

2023-09-19 00:38曲昱穎劉晨李樹杰史冬梅
關鍵詞:氯喹膿皰銀屑病

曲昱穎,劉晨,李樹杰,史冬梅

(1.濟寧醫學院臨床醫學院,山東濟寧 272600;2.濟寧市第一人民醫院,山東濟寧 272001)

系統性紅斑狼瘡(SLE)是一種累及多器官的自身免疫性炎癥性結締組織病。銀屑病是一種免疫介導的系統性慢性炎癥性疾病,二者合并出現在臨床上并不多見?,F報告1 例SLE 確診治療后再發尋常型銀屑病的患者,并對既往國內報告的SLE 合并銀屑病相關病例的臨床表現及可能的發病機制進行匯總分析,以期提高臨床醫生對此類疾病的認識。

1 病例資料

1.1 病例簡介 患者女,32 歲。因反復發熱4 年,軀干、四肢紅斑丘疹、脫屑10 余天,于2021 年1 月18 日來本院門診就診?;颊咦允? 年前自然分娩后出現發熱,體溫最高39 ℃,伴頭痛畏寒,偶有雙膝關節疼痛;患者無皮疹,無明顯咳嗽咳痰。實驗室檢查:紅細胞沉降率(ESR)46 mm/1 h↑,C-反應蛋白(CRP)5.00 mg/L↑,免疫球蛋白A(IgA)2.00 g/L↑,IgM 2.72 g/L↑,IgG 15.9 g/L↑;抗核抗體定量測定>1∶1 000;補體C3 為0.54 g/L↓,補體C4 為0.088 g/L↓;抗SS-A 陽性抗體(+),抗Ro-52 抗體(+),抗雙鏈脫氧核糖核酸(dsDNA)抗體(+),抗核小體抗體(+),抗組蛋白抗體(+)。診斷為SLE。給予糖皮質激素沖擊聯合環磷酰胺免疫抑制治療2 周,癥狀好轉出院。出院后口服潑尼松每次10 mg,每日1 次,羥氯喹每次200 mg,每日2 次,規律服藥6 個月后自行停藥。停藥18 個月再次復發,遂來本院住院治療,給予甲潑尼龍20 mg 靜脈滴注、每日1 次,治療1 周后癥狀好轉出院。出院后規律口服潑尼松每次20 mg、每日1 次,羥氯喹每次200 mg、每日2 次,后加用嗎替麥考酚酯每次0.5 g、每日2 次,按此方案服藥至今?;颊甙l病及治療時間軸,見圖1。

圖1 1 例32 歲女性SLE 后新發尋常型銀屑病患者發病與治療的時間軸

近10 余天來,患者無明顯誘因出現軀干、四肢、頭面部可見紅斑丘疹、脫屑,見圖2。銀屑病薄膜現象(+),點狀出血征(+),Auspitz 征(+),有輕微瘙癢,皮膚反射式共聚焦顯微鏡(RCM)觀察符合銀屑病改變,見圖3。既往無其他基礎疾病,無銀屑病及SLE 家族史。

圖2 1 例32 歲女性SLE 后新發尋常型銀屑病患者就診時背部皮損特征

圖3 皮膚RCM 鏡下觀察1 例32 歲女性SLE 后新發尋常型銀屑病患者背部皮損特點

皮膚組織病理檢查:表皮角化過度伴角化不全,可見Kogoj 及Munro 微膿瘍形成,結合臨床,符合銀屑病,見圖4。

圖4 1 例32 歲女性SLE 后新發尋常型銀屑病患者皮膚組織病理學表現

實驗室檢查:24 h 尿蛋白定量1.63 g/24 h(正??贾捣秶?~0.15 g/24 h),ESR 31 mm/1 h(正常參考值范圍0~20 mm/1 h),補體C3 0.67 g/L(正常參考值范圍0.80~1.60 g/L),補體C4 0.093 g/L(正常參考值范圍0.10~0.40 g/L),尿蛋白(+++)。

患者診斷:(1)尋常型銀屑??;(2)SLE,狼瘡腎炎,口服消銀顆粒每次3.5 g、每日3 次;外用地奈德乳膏每次1 g、每日2 次;口服左西替利嗪片每次5 mg、每日1 次;口服甲潑尼龍每次20 mg、每日1 次,口服羥氯喹每次200 mg、每日2 次,口服嗎替麥考酚酯片每次0.5 g、每日2 次。治療6 個月后皮損基本清除,目前患者持續隨訪中。

1.2 文獻檢索 在中國知網、萬方數據庫、維普數據庫、美國國立醫學圖書館(PubMed)中以“SLE/(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and 銀屑病/(Psoriasis)”為檢索詞,同時追蹤相關報道引用的參考文獻,共檢索出2021 年2 月之前國內發表的同時符合SLE 分類標準以及符合銀屑病的實驗室檢查或病理檢查的中文文獻18 篇。

1.3 病例回顧分析結果 18 篇文獻中,符合診斷為SLE 合并銀屑病病例共33 例,加上本文所報告的1 例共34 例,并對以上文獻進行匯總分析。

本研究對SLE 合并銀屑病患者的性別、年齡、銀屑病與SLE 確診間期、銀屑病類型、銀屑病的治療、SLE 的治療及預后進行總結分析,見表1。

表1 34 例SLE 合并銀屑病患者的臨床特點

SLE 合并銀屑病性別構成,男性3 例(8.82%),女性31 例(91.18%)。男∶女=3∶31。該病多發生于成年女性,有20 例患者年齡為21~40 歲,男性患病高峰年齡段亦在21~40 歲,見圖5A。銀屑病先于SLE發病24 例(70.59%),SLE 先于銀屑病發病9 例(26.47%),不詳1 例。銀屑病類型:尋常型22 例(64.71%),關節病型2 例(5.88%),膿皰型6 例(17.65%),紅皮病型1 例(2.94%),不詳3 例(8.82%),尋常型∶關節病型∶膿皰型∶紅皮病型∶不詳=22∶2∶6∶1∶3,見圖5B。銀屑病先于SLE 發病∶SLE 先于銀屑病發病=8∶3,見圖5C。

圖5 國內銀屑病合并SLE 患者的臨床特點

2 討論

2007—2008 年進行的一次我國6 省的銀屑病流行病學調查,結果顯示,銀屑病的患病率為0.47%[18],與性別無明顯的相關性。本組34 例銀屑病合并SLE 患者,銀屑病的類型以尋常型為主,與單純銀屑病人群的分型占比類似。SLE 國內發病率不足1‰,男女患病比例為1∶9。本研究匯總的34 例患者以女性多見,提示銀屑病合并SLE 的患者也多為女性。

SLE 合并銀屑病在臨床上少見,患者多為銀屑病后再發SLE,SLE 后合并銀屑病極為罕見。這2 種疾病可偶爾伴發,推測是由于其二病有重疊的慢性炎性反應過程、共同的遺傳背景、相似的免疫調節機制。加拿大一項關于SLE 合并銀屑病的單中心研究表明,銀屑病平均在SLE 確診后(8.8±9.0)年被診斷,僅有1 例患者在SLE 之前被診斷為銀屑病,絕大部分患者為SLE 后再發銀屑病[19],這與國內報告的約有78.8%的患者銀屑病先于SLE 的結論相反。推測或許與種族或不同治療方案有關。國內學者研究表明,漢族人中存在SLE 與銀屑病共同易感基因,如NFKBIA(rs8016947)與IL28RA(rs4649203)[20]、TNFAIP3 與TNIP1[21]、PTTG1 與TRAT6[22]、TYK2 與TRA3IP2[22]等。此共同易感基因提示2 種疾病有相似的發病機制。本研究匯總的34 例患者中,僅有1例患者明確有銀屑病家族史,而SLE 和銀屑病均與遺傳有相關性,其他無家族史的患者是否存在某基因位點的突變還有待進一步研究。

SLE 是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發病機制主要是由于自身反應性B 細胞功能亢進,產生多種自身抗體引起相關器官和皮膚損傷,以及調節性T 細胞(Treg)功能減退、輔助性T 細胞(Th)功能增強促進免疫球蛋白的產生有一定的相關性[23];而銀屑病是Th17 介導的慢性復發性炎癥性皮膚病。這可能也部分解釋了這2 種合并病,SLE 多早發于銀屑病的原因,但銀屑病先發于SLE 的機制仍需進一步探討。

多項研究表明,白細胞介素-23(IL-23)/Th17軸是SLE 與銀屑病發病機制中的關鍵環節。IL-17在SLE 患者與銀屑病患者的血清中均高度表達[24-26]。IL-17 與IL-17R 結合,介導免疫反應,進一步促進銀屑病與SLE 的發生與發展[27]。Summers 等[28]還證實IL-17A 可促進SLE 患者炎性細胞及自身抗體形成,加重腎臟中免疫復合物的沉積,從而引起以及加重狼瘡性腎炎[28-29]。在銀屑病患者IL-12、IL-23高表達促進Th17 增殖及細胞因子IL-17、IL-22 分泌;在角質形成細胞中,IL-17 可刺激抗菌肽的產生,促進角質形成細胞增殖以及募集中性粒細胞,從而導致銀屑病發生[30]。由于SLE 患者有細胞凋亡缺陷,大量dsDNA 及核糖核蛋白釋放,與自身抗體結合形成核酸免疫復合物,使漿細胞樣樹突狀細胞(pDC)活化?;罨膒DC 分泌大量的IL-1β、IL-6、IL-23,活化的Th17 分泌大量IL-17[31-32],IL-17 可與染色質重組復合物結合共同作用于B 細胞,使其增殖并分化成漿細胞并維持生發中心的生成,不斷產生自身抗體,刺激大量炎性細胞生成引起相應的靶器官受損[33]。此外,其還可以分泌大量的干擾素-γ(IFN-γ)促進炎性樹突狀細胞(infDC)的分化,infDC可分泌IL-1β、IL-6、IL-23 誘導Th17 增殖,從而加強上述炎性反應過程[34]。在此,筆者推測SLE 可為銀屑病的發生提供含有大量IL-17 的一個炎性環境,使樹突狀細胞異常激活,打通IL-23/Th17 軸,從而導致銀屑病的發生與發展;同樣,銀屑病也可以為SLE 的發展提供相同的炎性環境,大量的IL-17 聚集使B 細胞功能亢進,進一步誘發或者加速SLE 的發生與發展,見圖6。

圖6 SLE 與銀屑病發病機制模式圖

匯總病例表明,銀屑病先于SLE 發病的病例中,SLE 發病前的銀屑病病程絕大部分(62.50%)都在5 個月~10 年,少數病程較長>20 年(8.33%);SLE先于銀屑病發病的病例中,所有病例SLE 的病程都在15 d~10 年間。本次報告的病例SLE 后4 年后新發銀屑病,間隔病程時間較短,在相對較短的時間內發生銀屑病可能與所用藥物有關??梢悦鞔_的是,9 例SLE 后新發銀屑病的病例中,有2 例為激素減量過程中出現了銀屑病,也有報告顯示在治療SLE 過程中,激素減量時誘發了銀屑病。另外,9 例患者中還有1 例為抗瘧藥羥氯喹治療SLE 過程中新發膿皰型銀屑病,國外也有關于羥氯喹誘發泛發性膿皰型銀屑病的病例報告[35],其具體的發病機制還有待研究,這提示在應用羥氯喹治療SLE 前,應詢問是否有銀屑病史和(或)銀屑病家族史??笽L-17/IL-23 的生物制劑為銀屑病的治療提供了新選擇;基于IL-17/IL-23 在SLE 發病中的作用逐漸得到公認,拮抗IL-17/IL-23 抗體治療SLE 也已經開始進入到Ⅱ期臨床試驗[36]。筆者認為對于此類合并癥患者的抗IL-17/IL-23 可能將使2 種共病均獲益。

回顧病例發現,34 例患者其中6 例輔助檢查顯示抗SS-A 抗體為陽性,而這6 例患者銀屑病的類型有4 例為膿皰型銀屑病,1 例為關節病型銀屑病??筍S-A 抗體陽性提示該患者病情較重,且與膿皰型銀屑病的發生有相關性,需要注意及時調整患者的治療方案。有研究表明,抗SS-A 抗體與SLE 光敏性皮疹有關[37],因此抗SS-A 抗體陽性的SLE 合并銀屑病的患者應禁用中波/長波紫外線治療銀屑病。

猜你喜歡
氯喹膿皰銀屑病
羊傳染性膿皰病的病原、流行特點、病理變化及防治
基于FAERS數據庫的氯喹與羥氯喹心臟不良事件分析
尋常型銀屑病治驗1則
氯喹和羥氯喹藥理特性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治療應用
氯喹和羥氯喹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治療中的臨床研究進展及其心臟毒副作用
7-氯喹哪啶加合物的制備和溶解性研究*
魚腥草外敷除膿皰
北方地區羔羊傳染性膿皰病的防治措施
尋常型銀屑病合并手指Bowen病一例
鈣泊三醇倍他米松軟膏在銀屑病治療中的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