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數字普惠金融與糧食生產
——基于河南省的實證分析

2023-09-20 03:47孫毅云李文啟
關鍵詞:普惠河南省糧食

孫毅云,李文啟

(河南工業大學 經濟貿易學院,河南 鄭州 450001)

1 現狀分析

農業是最根本的支柱性產業,糧食生產是農業發展的重中之重。糧食生產除對優良的自然地理環境有要求之外,資金也是必不可少的因素。糧食生產的每一個環節都需要大量的資金支撐,比如施用化肥、除去雜草、治理蟲害等,因此農戶糧食生產效果的好壞會直接受到資金的影響。財政與金融支持是進行糧食生產的重要資金來源,而2005年聯合國提出的普惠金融以其普惠性的特點能夠為糧食生產提供金融支持。

河南省一直以來都是我們國家的糧食主產區之一。據統計,河南省糧食產量連續5年穩定在6500萬噸以上,每年外調原糧及制成品3000萬噸。2022年中共河南省委在“中國這十年·河南”主題新聞發布會中指出:河南“國人糧倉”“國人廚房”“世人餐桌”的地位不斷提升。2015—2021年,河南省糧食產量大體上呈增長趨勢。在2021年,河南省糧食產量達到了6544.2萬噸,比重為全國總體糧食產量的9.58%。具體情況如圖1所示。

圖1 2015—2021年河南省糧食產量

雖然河南省的糧食產量在逐年增加,但是在糧食生產方面仍存在一些問題,比如糧食生產的基礎設施建設對資金的需求還很大,農村種糧勞動力老齡化嚴重等。因此,提升糧食生產水平,保障糧食安全依然是重要任務。保障糧食供給,除了政府制定相關政策,金融服務在糧食生產中也扮演著重要角色。銀行業一直是我國金融系統的核心,在調配我國金融資源方面有著重要作用。同時,數字普惠金融能夠推動我國銀行金融服務的可持續發展。通過《河南省金融運行報告2022》可以發現,河南省的主要銀行機構網點已經超過1萬個,其中農村金融機構與新型農村機構已經達到6000個??傮w上來看,河南省的銀行覆蓋范圍較廣,這可以為數字普惠金融的發展提供支持。提供貸款服務一直是銀行的主要業務,而數字普惠金融的重點服務對象就是農村地區的中低收入人群。重點了解貸款情況以及金融服務在農業領域的受重視程度和投入情況,可以通過涉農貸款數據進行反映。圖2是2015—2021年河南省涉農貸款情況。從中可以看出,截止到2021年,河南省涉農貸款達到24770.17億元,相較于2020年初增長2328.5億元。2015—2021年涉農貸款額度均呈上升態勢。

圖2 2015—2021年河南省銀行涉農貸款情況

從上述分析中可以發現,河南省數字普惠金融促進了農業發展不斷深入。數字普惠金融可以緩解傳統金融支持糧食生產的普遍問題。在傳統的農村金融市場,市場信貸供給主體比較集中,主要包括農村信用社和國有商業銀行等。當然,民間借貸等非正規金融也占了很大比重,這就會造成金融資源結構錯配,服務質量和效率不高等問題,對糧食生產產生制約[1]。對于農村金融在支持糧食生產方面存在的問題,數字普惠金融的發展為其指出了新的方向,數字普惠金融通過數字化形式的金融產品,使農戶的需求壓抑和對正規金融的排斥心理得以緩解,并且能夠擴大金融服務范圍,滿足糧食生產對于資金的需求,從供給和需求兩方面減輕農戶融資約束,推動糧食生產。因此,影響河南省糧食生產發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就是農村數字普惠金融的供給情況。目前,從數字普惠金融角度對糧食生產進行針對性分析的研究還較少,本文研究河南省數字普惠金融與糧食生產之間的關系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本文研究的目的是:從數字普惠金融視角,分析數字普惠金融是如何影響糧食生產,并通過實證分析研究兩者的關系及作用機理。文章首先基于河南省17個地級市的面板數據,通過實證分析研究數字普惠金融與糧食生產之間的關系;其次利用中介效應模型研究兩者之間的作用機理;最后分析農業科技投入對于數字普惠金融與糧食生產兩者關系的調節作用。

2 文獻回顧與研究假設

聯合國在2005年提出普惠金融這一概念,指的是在不違背商業可持續發展的原則下,在重視社會公平的基礎上,為各個階層提供金融服務,其重點服務對象為小微企業、農民、城鎮中低收入人群等群體。杜曉山[2]等把普惠金融帶進國內,是相對較早的一批學者。他們認為普惠金融的發展有著重要的作用,并且鼓勵通過發展普惠金融來滿足貧困地區以及偏遠地區客戶群體對金融的需求。從整體來看,普惠金融有利于金融公平,能夠推動共同富裕[3];同時,普惠金融還有利于解決收入差距,使中國目前的城鄉二元結構現狀得以好轉,經濟增長方式得到轉變,對于可持續高質量發展意義重大[4]。

隨著大數據、互聯網的發展,數字普惠金融逐漸融入我們的生產生活中,數字普惠金融與農業生產之間存在著緊密的關系。首先,從農業經濟領域來看,由于普惠金融體系能夠滿足大部分人民群眾對于金融的需求,因此對于我國來講,通過其來推動區域經濟增長有著一定的必要性[5]。隨著數字金融的迅猛發展,農戶在生產和生活的各個方面都受到了其深刻影響,不僅為農戶帶來了便捷,而且正規信貸需求結構也受到了影響[6]。其次,從對農業經濟的影響來看,解決普惠金融現實難題的可行路徑之一是數字技術,對于傳統農業金融模式下無法解決的信息不對稱問題,能夠提供行之有效的解決方法[7]。通過互聯網和大數據等技術手段,傳統金融機構在涉農金融服務方面不斷創新[8],比如農業銀行的產品“金穗惠農e通”,就是借助如今發達的互聯網技術,為與農業有關的客戶提供便利的金融服務。因此,農業作為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基礎,無論是其可持續發展,還是糧食安全,都離不開資金的支持,而數字普惠金融能通過和利用當下先進的技術,發揮其自身的普惠效應,從而為糧食安全提供保障。相較于傳統金融,數字普惠金融可以更好地推進農業發展,而糧食生產又是農業發展的重中之重,因此提出假設H1。

H1:數字普惠金融有利于促進糧食生產。

數字普惠金融以廣泛的覆蓋性、可滲透性等特點,正在深刻地改變著我國的農業生產方式,拓寬了農業生產的融資渠道,解決了農村融資難、融資貴、門檻高等問題,加快了農業生產方式的轉變,提高了農業科技創新水平。Lin等[9]指出,數字普惠金融對糧食安全的影響顯著且正向。部分學者通過研究發現,黃河流域中上游地區的數字普惠金融發展與當地的居民收入增長有著密切的正相關關系[10]。溫濤等[11]指出,數字經濟與鄉村產業的融合發展無論是對于農村的資源利用率的提升、還是對農業生產率、產業競爭力與效益的提升都有著重要作用。周利等[12]認為,通過數字普惠金融的發展,能夠有效減少居民貧困的產生,在各項子維度方面,數字普惠金融覆蓋廣度指數和使用深度中的支付指數都存在著明顯的減貧效應?;谏鲜龇治?可以認為,數字普惠金融對農業的發展具有積極作用,可以提高農業產值,增加農民收入,提高農村居民的種糧積極性,進而提高農業勞動生產率水平。同時,農業科技投入是確保糧食安全的支撐力量,是加快現代農業建設的中堅力量,也是提高農業科技發展水平的有效途徑。因此,提出如下兩個假設。

H2:農業勞動生產率在數字普惠金融與糧食生產的關系中具有中介作用。

H3:農業科技投入在數字普惠金融與糧食生產的關系中具有調節作用。

3 數據和方法

3.1 數據來源及變量定義

本文選取2011—2020年河南省17個地級市近10年的面板數據進行實證分析,在數據可得性的基礎上,對于該問題的研究時間控制在此區間內。數據主要來自《河南省統計年鑒》、北京大學數字普惠金融研究中心發布的數字普惠金融指數。變量具體情況如下。

①被解釋變量:糧食生產水平(Pgy)。糧食生產水平的量化借鑒閆晗、吳靜芬等[13-14]的研究成果,考察河南省糧食生產水平,采用單位面積糧食產量表示(千克/公頃)。

②解釋變量:數字普惠金融(Dif)。主要參考郭峰等[15]測算的數字普惠金融指數。本研究用數字普惠金融指數作為測度解釋變量的依據。并采用覆蓋廣度(Cb)、使用深度(Ud)以及數字化程度(Di)3個子維度指標進行穩健性檢驗。

③中介變量:農業勞動生產率(Alp)。借鑒張林等[16]學者的做法,對表示農業勞動生產程度的農業勞動生產率進行衡量。

④調節變量:農業科技投入(Rd)??萍蓟顒咏涃M是衡量科技投入的重要指標之一,但考慮到相關統計資料中沒有農業領域科技經費的詳細數據,本文借鑒焦青霞等[17]的做法,以農業科技活動支出*(農林牧漁業總產值/地區生產總值)對農業科技投入進行衡量。

⑤控制變量。本文借鑒已有文獻,參考當下農村糧食生產的實際情況,選取以下3個變量作為控制變量進行實證檢驗。

農業機械化水平(Tamp)。農業機械化水平一直是糧食生產的重要影響因素,本文選取農業機械總動力來衡量農業機械化水平。

政府助農財政支出(Gov)。政府助農財政支出以河南省17個地級市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支出中農林水支出的情況來衡量各地區政府助農財政支持情況[18]。

人力資本水平(Labor)。人力資本水平以從事糧食生產的人員數量作為本文測度人力資本水平的指標,具體參考王躍梅等[19]的計算方法:從事糧食生產人員數量=第一產業從業人員×(農業總產值/農林牧漁業總產值)×(糧食播種面積/農作物播種面積)。具體變量描述如表1所示。

表1 變量描述

3.2 模型的設定

3.2.1 基準回歸模型

為了檢驗數字普惠金融對糧食生產的影響情況,本文以糧食生產水平(Pgy)作為被解釋變量,以河南省17個地級市的數字普惠金融(Dif)作為解釋變量。將農業機械化水平(Tamp)、政府助農財政支出(Gov)、人力資本水平(Labor)作為檢驗的控制變量,構建基準回歸模型,具體模型如下:

Pgyi,t=β0+β1Difi,t+β2∑Controlsi,t+εi,t

(1)

其中,i表示河南省各地市,t表示年份;Controlsi,t為控制變量合集;βi(i=0,1,2)是模型的系數估計值向量;εi,t為隨機誤差項。

3.2.2 中介效應模型

為了考察農業勞動生產率(Alp)的中介作用,構建中介效應模型,具體模型如下:

Pgyi,t=α0+α1Difi,t+α2∑Controlsi,t+εi,t

(2)

Alpi,t=β0+β1Difi,t+β2∑Controlsi,t+εi,t

(3)

Pgyi,t=γ0+γ1Difi,t+γ2Alpi,t+γ3∑Controlsi,t+εi,t

(4)

其中,Alp為中介變量;αi(i=0,1,2)、βi(i=0,1,2)、γi(i=0,1,2)是模型的系數估計值向量;εi,t為隨機誤差項;其他變量和前文一致。借鑒溫忠麟等[20]的研究方法,采用逐步回歸法進行中介效應分析。首先,依次檢驗模型(2)、模型(3)和模型(4)里的系數α1、β1、γ2。如果系數α1、β1、γ2都顯著,則中介效應成立;如果至少存在一個系數不顯著,則采用Bootstrap法對其進行檢驗,當結果顯著時,則中介效應成立,否則不存在中介效應。其次,檢驗模型(4)里的系數γ1。如果顯著,則說明存在局部中介作用,否則為完全中介作用。再次,比較γ1和β1γ2的符號。如果同號,屬于部分中介效應,中介效應在總效用中的比例為β1γ2/α1;如果異號,則屬于遮掩效應,中介效應的比例為|β1γ2/γ1|。

3.2.3 調節效應模型

為了探討農業科技投入(Rd)所發揮的調節作用,構建調節效應模型,具體模型如下:

Pgyi,t=α0+α1Difi,t+α2Rdi,t+α3Difi,t×Rdi,t+α4∑Controlsi,t+εi,t

(5)

其中,Rdi,t為調節變量,表示農業科技投入;Difi,t×Rdi,t代表數字普惠金融與農業科技投入的交互項;Controlsi,t為控制變量合集;αi(i=0,1,2) 是模型的系數估計值向量;εi,t為隨機誤差項。

4 實證結果與分析

本部分主要基于上文的研究假設及模型構建,對得出的實證結果進行分析。

4.1 描述性統計

在整理各變量的數據之后,得到了變量的描述性統計結果,如表2所示。從表2可以發現,河南省的糧食生產水平存在一定的地區差異,其平均值為6046.44,最大值為7585.81、最小值為3629.64。同時,各地區之間數字普惠金融發展水平差異顯著,數字普惠金融最大值為300.47,最小值為僅為23.88,平均值為169.84。此外,農業勞動生產率、農業科技投入、人力資本水平、農業機械化水平、政府助農財政支出等各變量在地區之間也存在著差異。

表2 變量描述性統計

4.2 基準回歸分析

本文參考趙勇智等[21]的研究,進行F檢驗和LM檢驗后發現,在1%的水平下顯著拒絕原假設,并且進行了Hausman檢驗,得出選擇隨機效應模型進行檢驗較為合理。但是為了模型的穩健性,本文運用混合效應模型(OLS)、固定效應模型、隨機效應模型同時進行了回歸檢驗(表3)。其中,固定效應和混合效應(OLS)回歸分析結果僅作為參考。

表3 基準回歸結果

由表3可知,無論是隨機效應模型、混合效應模型,還是固定效應模型,解釋變量數字普惠金融與被解釋變量糧食生產水平均在1%上有顯著的正相關關系。由模型(1)的檢驗結果可以得出,數字普惠金融對于糧食生產水平具有顯著的促進作用,這與上述的假設一致,假設H1成立。數字普惠金融的發展為河南省廣大農村地區的發展提供了金融支持,從而促進了當地的發展,為糧食生產提供了支持。目前,河南省作為農業強省,已被規劃為我國重點的糧食生產基地,不僅是我國糧食戰略工程的主要部分,而且為河南農業數字普惠金融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條件。從上述分析可以得出,數字普惠金融的穩定發展,對于河南省的糧食生產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同時,農業機械化水平與糧食生產兩者之間具有顯著的正向關系。進行糧食生產最主要的工具之一就是農業機械,提高農業機械化水平也是促進糧食生產力提升的重要方面。政府助農財政支出的系數為負,且與糧食生產水平顯著相關,原因可能是隨著經濟結構的不斷完善,其他產業的優勢逐漸呈現,降低了對農業生產方面的支持。人力資本水平系數為負,且與糧食生產水平顯著相關,糧食生產勞動力的增加并未對糧食增產產生明顯影響,可能的原因是在糧食生產方面存在嚴重的青年人才流失問題。隨著社會的發展,糧食生產者老齡化問題越來越嚴重,因此糧食生產勞動力的增長,可能并不會對糧食生產起到顯著作用。

4.3 中介效應分析

為驗證假設H2中農業勞動生產率的中介作用,采用逐步回歸法驗證農業勞動生產率在數字普惠金融與糧食生產關系中的中介效應?;貧w結果如表4所示。從表4可以看出,首先,模型(2)中數字普惠金融的回歸系數為2.054,且在1%水平上顯著,說明發展數字普惠金融可以促進糧食生產,與前文基準回歸結果一致。其次,在以農業勞動生產率為被解釋變量的模型(3)中,可以發現數字普惠金融的回歸系數為0.004,且在5%水平上顯著,說明數字普惠金融與農業勞動生產率呈顯著正相關關系。再次,從模型(4)中,可以發現數字普惠金融系數和農業勞動生產率系數分別為1.261和202.241,且均通過顯著性檢驗。最后,數字普惠金融的系數由模型(2)的2.054下降到模型(4)的1.261,γ1和β1γ2的符號同為正,充分證明農業勞動生產率在數字普惠金融與糧食生產之間存在部分中介效應,且中介效應占總效應的比例是39.38%(β1γ2/α1)。實證結果符合假設H2的預期,即數字普惠金融的發展會推動糧食生產,且會通過促進農業勞動生產率的提升,進而間接提高糧食生產水平。

表4 農業勞動生產率的中介作用回歸結果分析

4.4 調節效應分析

模型(5)的驗證結果如表5所示。從表5可以發現,數字普惠金融與農業科技投入的交互項系數為1.291,且在1%的水平上顯著。這一結果表明農業科技投入在數字普惠金融對糧食生產的直接影響中具有顯著的正向調節作用,即隨著農業科技投入水平的提高,數字普惠金融對糧食生產的推動作用會進一步增強。這與上述的假設一致,也即驗證了前文假設H3成立。

表5 農業科技投入的調節作用回歸結果分析

4.5 穩健性檢驗

為了保證以上回歸結果的可靠性和穩健性,本文采用工具變量法、替換變量法以及Bootstrap方法對文章進行穩健性檢驗。

①工具變量法

本文選取以數字普惠金融指數的滯后一階項(Ifii-1)和滯后二階項(Ifii-2)組合作為工具變量,對原有模型重新驗證,進而降低內生性的影響(表6)。一階段回歸結果說明,工具變量與數字普惠金融顯著正相關;二階段回歸結果表明,數字普惠金融與糧食生產顯著正相關,這與前文實證結果一致。在考慮了內生性問題之后,假設H1仍然成立。

表6 考慮內生性問題的檢驗結果

②替換變量法

采用替換變量的方法對基準回歸結果進行穩健性檢驗。本文采用覆蓋廣度(Cb)、使用深度(Ud)以及數字化程度(Di)3個子維度指標替代數字普惠金融水平,分別對被解釋變量糧食生產進行回歸,其他控制變量不變(表7)。如表7列(1)、列(2)、列(3)所示,數字普惠金融的3個子維度與糧食生產均在1%的水平上顯著正相關。與上文的檢驗結果一致,說明假設H1的估計結果穩健,即數字普惠金融能夠促進糧食生產的核心結論保持不變。

表7 替換解釋變量的回歸分析結果

③Bootstrap方法

本文還運用Bootstrap法對假設H2也就是“數字普惠金融—農業勞動生產率—糧食生產”這一中介作用進行了再次檢驗(表8)?;跍刂吟氲萚20]的研究,認為當95%置信區間如果沒有0,則存在顯著的中介效應或者直接效應。

表8 Bootstrap方法檢驗結果

從表8中可以看到,在“數字普惠金融—農業勞動生產率—糧食生產”關系鏈中,中介效應與直接效應在95%百分比置信區間分別為[0.2419,1.6207]和[1.0749,7.3011],95%偏差糾正置信區間分別為[0.2852,1.7459]和[1.3491,7.6943],可以得出,以上均不包含0,也就是認為假設H2仍舊成立,即農業勞動生產率在數字普惠金融與糧食生產的關系中存在部分中介效應。

5 研究結論與政策建議

5.1 研究結論

本文立足于河南省17個地級市2011—2020年的數據進行實證分析,得出如下研究結論:就河南省來看,數字普惠金融發展對糧食生產水平具有顯著的正向效應,并且可以通過發展數字普惠金融促進農業勞動生產率的提升,進而提高糧食生產水平。同時,農業科技投入對于數字普惠金融促進糧食生產具有調節作用。這一結果與前文的假設及現實情況基本一致,因此,發展數字普惠金融對糧食安全有著極為重要的現實意義。

5.2 政策建議

根據上述的實證分析結果,對發展河南省數字普惠金融提出如下建議。

第一,積極搭建信用信息共享平臺,完善數字普惠金融征信體系。

一方面河南省各縣域應通過傳統政府征信和市場征信兩部分不斷完善適應數字普惠金融發展的征信系統,開展縣域中農民等群體信用登記評價,建立數據共享平臺,實現信息共享,這樣不僅可以保證每一個農戶的信用信息有源可溯,有據可循,在約束農戶方面有著積極作用,而且能夠改善金融機構與消費者之間的信息不對稱問題;另一方面,還要加大宣傳力度,提高農民等重點服務對象的征信意識,鼓勵其形成良好的信用習慣,保障征信市場秩序,營造積極健康的征信環境。

第二,提升農民的金融素養,積極培育新型職業農民。

農民作為數字普惠金融的重要群體之一,數字普惠金融要想快速發展,需要更加重視對于農民金融素養的培養。首先,目前廣大農民群眾的金融素養普遍不高,各地政府及負責部門可以從實際出發,與金融機構進行合作,積極展開金融常識、金融產品、金融風險防范等知識的培訓及普及,讓人們認可和接受,并加大宣傳力度,加強人們對于信用的觀念和意識,促進數字普惠金融可持續發展。其次,政府還可以對一些有實力或者有基礎的農戶進行金融服務的針對性培訓,比如利用互聯網進行線上的數字普惠金融知識教育,鼓勵農民以積極正確的態度對待金融服務,這樣可以拓寬融資渠道,進而推動糧食產業發展。

第三,強化數字普惠金融監管約束,改善縣域金融發展環境。

一方面,河南省各縣域要對數字普惠金融實施差別化監管,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對農業的信貸風險容忍度,使金融機構愿意放貸、敢于放貸,加大對發展數字普惠金融的支持力度。另一方面,以政府監管部門為主體,協同金融機構和征信機構,運用數字化技術,共同構筑數字普惠金融的風險安全防線,提高金融監管水平,增強金融風險的預警和防控能力,避免資本無序擴張,防范信息泄露和金融欺詐等,促進河南省數字普惠金融在規范中發展,為農業科技投入提供金融支持,推動糧食生產。

猜你喜歡
普惠河南省糧食
珍惜糧食
河南省樹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樹人教育交流中心
探索節能家電碳普惠機制 激發市民低碳生活新動力
河南省樹人教育交流中心
珍惜糧食 從我做起
請珍惜每一粒糧食
我的糧食夢
日照銀行普惠金融的鄉村探索
農村普惠金融重在“為民所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