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魚子纈技術在女裝設計中的應用與研究

2023-09-22 01:09深圳大學
時尚設計與工程 2023年4期
關鍵詞:魚子和服扎染

程 琪 羅 瑩 深圳大學

0 前言

在社會科技發展迅猛的今天,大眾對精華文化的追求也日益增長。近些年,傳統文化也因為一些新中式的熱潮引發人們的廣泛關注。魚子纈作為絞纈工藝中璀璨的一筆,由于受其工具和工藝限制的原因,這項傳統工藝在當代服裝乃至家居產品上的應用少之又少。因此,本文以魚子纈工藝為核心,結合當代服裝設計語言,進行更深入的一系列創新應用研究。

本次研究是基于魚子纈幾種工藝手法的一種創新再運用,著重分析魚子纈不同工藝技法的多樣性在女裝設計中的運用,使傳統文化工藝得到全新的解讀,并深入剖析魚子纈創新設計作品的設計方案,探究魚子纈設計中遇到的工藝、廓形和色彩方面的問題。本文探索魚子纈在現代女裝設計中更多可能的應用方法。

1 魚子纈的歷史來源

“纈”字在唐代才有其定義,唐代《一切經音義》說:“以絲縛繒染之,解絲成文曰纈”[1],很清楚地解釋了纈的本義是絞纈。唐代《嘲溫飛卿七首》:“醉訣幾侵魚子纈”和《戲高侍御七首》:“厭裁魚子深紅纈,泥覓蜻蜓淺碧綾”中將此類絞纈定名為“魚子纈”。絞纈的核心工藝是捆扎法,這種環扎的方法適用于各種紡織物中,在捆扎方法的基礎上改變捆扎圈數或者設計組合變化的圖形就能得到多種不同的花紋,而這些花紋的名目也各不相同,或以形分,或因色名,最常見并已有歷史記載定義的有醉眼纈、鹿胎纈、魚子纈,見圖1-1,圖1-2,圖1-3。

圖1-1 醉眼纈

圖1-3 魚子纈

醉眼纈,“醉”即是“暈”的形容,概念就是暈染的方形花紋,宋代曾慥《類說·拾遺類總·眼纈》中說道:“醉眼曰眼纈?!弊硌劾i的花型較大,每個花型大約在1 cm左右。鹿胎纈,因其圖案與梅花鹿身上的花紋相似而得名。鹿胎纈有紅、黃、紫3色,以色為底,以點為花,也有藍底白花的,每個花型大約0.6 cm,而魚子纈是絞纈技藝中最小最密的一種,是由平均大約0.2 cm大小如魚子般的小方點紋樣組成的染織紋樣。當染色拆線后,其花型密而小均勻排列,故稱之為魚子纈。制作時使用專門的鉤針鉤起需要防染的部分,并環繞打多道圈結,再進行染色。因其防染部位極小,故魚子纈對工藝的要求極高,魚子纈捆扎后的效果非常有彈性和肌理感。

2 魚子纈發展概況

2.1 國內

絞纈技術自東晉時期已有相關記載,在新疆阿斯塔出土的東晉建元二年(公元344年)的絳地絞纈絹,是迄今所知最早的絞纈實物,到南北朝時期,絞纈技術日益成熟,魚子纈和鹿子纈普遍用于婦女的服飾中[2]。唐時期(公元618-906 年),絞纈工藝發展推陳出新,花樣繁多,并傳至日本,日本正倉院現仍保存著一批中國唐代珍貴精美的手工藝品[3]。

2.2 國外

在日本的江戶時期(公元552-794年),當時的浮世繪畫中就出現了穿著魚子纈和服的女人。在當時,人們穿著魚子纈和服,形式豐富,色彩斑斕,當時普遍使用奢侈的高檔真絲面料來制作和服,主要的工坊是來自名古屋市的有松村和鳴海村。這些古老精美的手工藝品上的魚子纈圖案是以成千上萬計的點組合成面或者線的,見圖2,十分精致嚴謹。

圖2 攝于名古屋扎染博物館

在印度,絞纈方法被稱之為“bandhani”,bandhani源自梵語單詞“banda”,意為“打結”,最早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印度河流域文明時期,bandhani主要使用的顏色是黃色、紅色、藍色、綠色和黑色,當地人們相信不同的顏色有著不同的含義,如穿紅色可以帶來好運。

3 魚子纈的主要運用

魚子纈是通過勾勒布的一部分,然后用線捆綁所產生圈狀的效果,面料種類的不同、圖案的大小、線的張力、阻力決定了整體圖案的效果,而綁線的圈數和粗細則影響了形狀直徑的大小。在日本,手工藝人在基礎的工藝手法上通過改變布的紋理、纏線的粗細、點的間隔以及整體圖案的設計,以點成線、線成面,增加了魚子纈技術更多設計的可能性。

3.1 魚子纈在服裝上的運用

在日本江戶時期,就出現了大量的魚子纈和服,人們多用此技藝來制作上等的和服面料,魚子纈在高級絲綢面料上的效果像魚鱗般閃耀。當時制作華麗和服的絲綢面料,只留下線條和小面積的圖案設計,用一些微小的魚子纈填滿一個區域進行裝飾,這種效果被稱之為“ji-ochi”,見圖3。這種圖案設計沒有指向性的標記,所以工人需要在保持整體圖形設計的前提下,記住區域中每一排綁定的行數,才能不破壞大面效果,可見手工藝人的匠心。

圖3 魚子纈和服局部

不同魚子纈的工藝方法所產生的圖案特征各不相同,所用到服裝上的效果也不同。如hon hitta kanoko 像珠寶一樣精致華美,見圖4,而tsukidashi kanoko則更精細簡約,見圖5,這種節制內斂的圖案則更適用于中老年婦女的和服中。

圖4 hon hitta kanoko

圖5 tsukidashi kanoko

3.2 魚子纈在家居上的運用

魚子纈除了在和服上的普遍運用外,還常常出現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日本名古屋市近郊的有松鎮迄今已有400多年的歷史,是一座有著濃厚扎染歷史的城鎮。扎染作為傳統工藝一直流傳至今,著名日本浮世繪《東海道五十三次》的其中一幅《鳴?!っ镉兴山g》描繪的就是有松扎染的商店,可見有松扎染手工藝的歷史地位。有松當地的居民會使用魚子纈制作“ありまつ”的門簾,見圖6,譯為“有松町”,這些都成為了有松鎮的當地景觀之一。

圖6 有松鎮居民門口的門簾

4 魚子纈在現代女裝中的創新設計應用

4.1 設計目的和思路

隨著國家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關注和重視,傳統手工藝的興起勢必落實到產品設計上,并重歸于人們的生活中。具有傳統手工藝特色的魚子纈面料以及刷色染的黑白灰基調符合當下的流行色彩趨勢,同時也極具藝術性,有較高的表現性和創作空間。本系列設計也是基于傳統手工藝結合現代服裝語言來表達,來傳遞當代設計之美。

4.2 靈感來源

本系列的系列設計是將魚子纈真絲面料創新應用在現代女裝設計中,首先由于這款面料的特殊工藝性質,這些魚子纈面料的布幅較窄且有一定的彈力。在點、線、面的基礎上長約5 m 的面料中的每一塊圖案都有一定隨機性,也給這次的設計帶來了挑戰。

經前期的資料整理和系統研究后,初步形成了這次系列設計的方向。本次系列設計靈感來自于魚子纈面料中的點線面,見圖7,這些自然流暢且隨機的線條給設計帶來了靈感,及時捕捉到設計者的想法并通過反復嘗試各種立裁手法而設計。

圖7 魚子纈創新面料

4.3 廓形、面料、色彩

魚子纈面料在色彩上選擇黑、白、灰三色,以極簡的顏色為主,營造極簡利落的感覺。

其在廓形上,以現代感的X 型和H 型為主,部分上衣設計中收緊腰部,以塑造利落簡約的都市現代化女性為目的。

其在面料上,以天然棉、麻面料為主,選擇棉麻面料來與魚子纈搭配設計的原因:一是棉麻面料舒適且環保,遵循可持續環保的概念;二是在面料材質上與魚子纈真絲面料相搭配;三是在色彩上與魚子纈面料的顏色相搭配。

圖8 系列效果圖

圖9 魚子纈在現代女裝設計中的運用

5 結束語

對傳統絞纈工藝與歷史發展方法進行了分析,對傳統絞纈手工藝魚子纈進行了創新設計,并以工藝品面料作為出發點,對現代女裝設計進行了初探。將現代服裝設計語言與傳統手工藝相結合,探討魚子纈的服裝設計思路和方法。魚子纈時尚設計有一定的工藝價值、文化價值和審美價值,為絞纈時尚化設計發展提供更多有效的設計途徑。

猜你喜歡
魚子和服扎染
邂逅扎染 布里生花——從古法扎染師到新階層守藝人
日本伝統文化が中日の若者への影響――和服を中心に
白族扎染技術的傳承與發展
日本文化的象征:和服
那片稻田,是回不去的年少時光
魚子精華瓊貴乳霜輕然奢享,再續緊致經典
和服是如何演變的
和服是如何演變的
反春色彩 方巾扎染DIY
小孩子能吃魚子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