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森林康養基地規劃與監測研究
——以廣東安墩水美(國家)森林康養基地為例*

2023-09-27 08:23魏玉晗錢萬惠
林業與環境科學 2023年4期
關鍵詞:體感康養顆粒物

魏玉晗 錢萬惠

(1.廣東省嶺南院勘察設計有限公司,廣東 廣州 510599;2.廣東省森林培育與保護利用重點實驗室/廣東省林業科學研究院,廣東 廣州 510520)

森林康養基地依托優質森林景觀和生態環境,結合地方特色康養資源,提供促進人們身心健康的環境空間場地﹑基礎配套設施,在現代醫學和傳統醫學有機結合下[1],開展保健養生﹑康復療養﹑健康養老的服務活動[2-4],以改善人體生理和心理健康[5]。發展森林康養基地,有利于提升森林的生態價值與服務價值[6-7]。近年來,康養基地發展開始起步,集森林醫療﹑運動﹑康復﹑養生﹑養老﹑旅游﹑教育﹑文化于一體的森林康養,成為新時期林業發展新業態[8-10]。廣東省也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積極推進森林康養產業發展,2021 年認定10 個單位建設的森林康養基地為第一批廣東省森林康養基地。但如何開展森林康養基地的規劃與監測評價,是目前森林康養基地建設的重點和難點。本次研究以廣東安墩水美(國家)森林康養基地為例,提出全局性和針對性的改進建議,為建設管理水平高﹑經濟社會效益好﹑示范帶動作用強的森林康養基地提供技術支撐,實現廣東森林康養產業的高質量發展。

1 研究地概況

1.1 自然概況

廣東安墩水美(國家)森林康養基地(以下簡稱“康養基地”)位于廣東省惠州市惠東縣安墩鎮熱湯村和水美村,安墩鎮地處惠東縣北 部,地 理 坐 標 為 北 緯23°09′~23°37′,東 經115°01′~115°12′之間,區位交通便利,距惠東縣城50 km,距惠州市90 km,距廣州市250 km。安墩鎮屬南亞熱帶季風氣候,四季明顯﹑雨量均勻﹑陽光充足﹑氣候溫和。年平均氣溫22 ℃,年平均降雨量1 805 mm,年日照總數2 076 h,全年無霜期達350 d 左右。

1.2 森林資源現狀

安墩鎮林地面積達到4.20 萬hm2,森林覆蓋率達到80%以上,山體四季常青,自然植被以南亞熱帶常綠闊葉林為主,包括針葉林﹑針闊混交林﹑南亞熱帶常綠闊葉林。據2020 年森林資源管理“一張圖”數據庫,康養基地由桉樹人工林﹑南亞熱帶常綠闊葉林﹑針闊混交林等組成,近成熟林為32%,森林覆蓋率達97%,林分郁閉度為0.51??叼B基地森林資源數據見表1。

2 康養基地規劃

2.1 功能分區

康養基地總面積為1 660 hm2,康養基地倡導“結構優化”,強調“整體聯動”構筑功能完整﹑特點突出﹑優勢互補的新空間格局,分為8 個功能區(表2﹑圖1)。

圖1 森林康養功能分區Figure 1 Forest health function zoning

表2 森林康養功能分區面積Table 2 Statistics of forest health function zoning area

2.2 森林康養產品規劃

2.2.1 森林康養產品類型 根據森林康養市場需

要以及基地內各區功能需要的不同,森林康養采用不同的森林景觀﹑食材以及文化等作為資源及載體,搭配對應的養生﹑休閑以及康體等多種服務設施,以及開展康復﹑療養﹑健身﹑養老等不同類型活動,實現森林體驗﹑調節人體機能和延遲衰老等目標[11]??叼B基地根據自身條件將森林康養產品分為5 個類型,包括保健型養生產品﹑康復型養生產品﹑運動型養生產品﹑文化型養生產品﹑飲食型養生產品[12-13]。保健型養生產品主要在南藥林下經濟種植區和珍貴樹種發展區;康復型養生產品主要在水美溫泉康養區﹑森林溫泉療養區和森林醫學綜合區;運動型養生產品主要在森林運動區;文化型養生產品主要在紅色森林文化體驗區;飲食型養生產品主要在綜合服務區和森林醫學綜合區。

2.2.2 森林康養產品設計 森林康養五感體驗理念,以自營方式開展康復﹑療養﹑健身﹑養老等服務,以文化創意經濟﹑健康養生經濟﹑銀發經濟﹑兒童經濟等產業為營銷內容,基地康養產品體系分為紅色安墩﹑南藥種植﹑溫泉療養﹑森林運動四大板塊。

紅色安墩板塊包括紅色革命陳列館﹑紅色文化廣場﹑自然教育中心﹑南粵文化館等;南藥種植板塊包括森林食品種植﹑藥材科普參觀﹑茶葉林果種植;溫泉療養板塊包括溫泉度假酒店﹑森林溫泉酒店﹑森林浴場﹑中醫藥養生保健﹑康養度假屋﹑主題餐廳﹑保健按摩,溫泉種類多樣,聚集香薰﹑酒韻﹑魚療﹑中藥等百余種溫泉泡湯療法,美容養顏,舒緩身心;森林運動板塊包括森林戶外課堂﹑叢林探險拓展訓練營﹑山地自行車﹑森林瑜伽﹑太極修行﹑森林露營等。

在康養產品的配置上主要以減輕壓力﹑舒緩身心﹑增強體質﹑預防疾病的養生保健目的為主。通常以靜態活動為主,活動量相對較小。如:森林漫步﹑森林沐浴﹑森林吶喊﹑森林有氧操﹑森林藝術攝影,森林冥想﹑森林瑜伽﹑神經平衡鍛煉﹑森林禪修﹑森林藝術創作,森林氧吧﹑森林冷泉SPA﹑森林垂釣﹑茶室棋牌﹑森林景觀欣賞等。在森林康養課程的設置上,以實踐性課程為主,由多位領域的專家開展不同的課程,帶領游客通過五感體驗來感受森林康養帶來的收益。

2.3 森林康養設施規劃

根據功能分區及布局,康養基地將開展森林運動﹑康復養生﹑溫泉﹑中醫藥文化﹑林下種植等結合的森林康養活動的場所和相關設施建設,滿足森林康養基地的發展需求,各區具體森林康養設施建設項目見表3。

2.4 森林景觀規劃

2.4.1 針闊混交林景觀區 此區域為南藥林下經濟種植區北部﹑森林醫學綜合區東部和水美溫泉康養區,現有林分生態系統穩定,適宜在原來林分的基礎上結合森林美學原則,采取定株撫育﹑透光伐﹑生態疏伐﹑衛生伐﹑景觀疏伐進行森林撫育,補植套種優質觀花植物提升森林景觀效果。選擇的樹種主要有:臺灣相思Acacia confusa﹑荷木Schima superba﹑千年桐Vernicia montana﹑紅花荷Rhodoleia championii﹑紅錐Castanopsis hystrix﹑火力楠Michelia macclurei﹑黧蒴錐Castanopsis fissa。

2.4.2 彩葉林景觀區 此區域為紅色森林文化體驗區和森林運動區,林相單一,待桉樹采伐后,通過種植以綠色為主的速生鄉土樹種,具備成林速度快﹑效果顯著等優點。為了改善生態環境,采用混交種植的方式,種植3 種以上的樹種,將其轉變為多樹種﹑多層次的南亞熱帶常綠闊葉林。這樣做可以形成大面積的秋葉植物群落,增添觀賞亮點,還能通過盛花樹和色彩豐富的林地種植,提升森林景觀效果。選擇的樹種主要有:烏桕Triadica sebifera﹑黃連木Pistacia chinensis﹑水石榕Elaeocarpus hainanensis﹑楓香Liquidambar formosana﹑火力楠﹑山杜英Elaeocarpus sylvestris﹑灰木蓮Manglietia glauca。

2.4.3 森林康養林景觀區 此區域為森林醫學綜合區西部和森林溫泉療養區,對現有桉樹純林進行改造,待桉樹采伐后,改種以針葉樹基調為主的康養林,研究表明[14]針葉樹相較于闊葉樹可釋放較多的對人體身心健康有益的單萜烯類和倍半萜烯類植物精氣,以3 種以上樹種混交的方式,種植2 年以上實生苗,以一定的比例搭配芳香樹種和殺菌能力較強的樹種,喬灌草的復層植物群落搭配,構建生態系統穩定且具有康養功效的康養林。選擇的樹種主要有:濕地松Pinus elliottii﹑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白蘭Michelia×alba﹑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樂昌含笑Michelia chapensis﹑福建柏Fokienia hodginsii﹑山油柑Acronychia pedunculata﹑火力楠﹑山蒼子Litsea cubeba﹑陰香Cinnamomum burmanni。

2.4.4 療愈花園景觀區 入口游客服務區營造以中藥材植物為主的區域,此類植物一般是具有頂生花相的花大繁多的中藥材植物,通過地栽﹑育苗上盆移栽作壟等方法,營造景觀效果,成條狀﹑帶狀,色彩交替,花期一致?;ɑ芊N類以多年生草本和木本中藥材植物為主,兼具觀賞功能和經濟效益。選擇的植物主要有:廣寧紅花油茶Camellia semiserrata﹑黃 梔 子Gardenia jasminoides﹑遠志Polygala tenuifolia﹑常山Dichroa febrifuga﹑雞冠花Celosia cristata﹑黃花倒水蓮Polygala fallax﹑橙黃玉鳳花Habenaria rhodocheila。

2.4.5 珍貴樹種和林下經濟種植區 此區域為珍貴樹種發展區和南藥林下經濟種植區南部,林下經濟種植以林—藥模式和林—菌模式為主,林—藥模式,在林下種植耐蔭的肉桂﹑鐵皮石斛﹑草珊瑚Sarcandra glabra等藥用植物;林—菌模式,在林下種植培育松香菇﹑靈芝等菌類。

2.5 森林康養服務團隊規劃

森林康養服務團隊是由專業化﹑有素質的服務人才組成的團隊,明確服務人員的類型﹑數量,保證其服務能力可以滿足基地內森林康養項目的展開。

根據目前國內森林康養服務團隊的建設情況以及康養基地的總體規劃建設內容,規劃通過聘請﹑招聘﹑培訓等方式,形成“權威專家指導+專業人才服務”的康養基地技術人員團隊[15],對基地內的康養景點進行康養課程的開發設置及指導布置,針對不同層次森林康養群體的需要,提供富有森林綠色生命活力的﹑一站式向導解說服務,完善康養基地平臺開發的康養產品。

3 森林康養環境監測

對康養基地的空氣負氧離子濃度(N)﹑環境空氣顆粒物(細顆粒物PM2.5,可吸入顆粒物PM10,總懸浮顆粒物TSP)﹑空氣溫度﹑相對濕度等各項環境指標進行針對性監測,以便評價森林康養功能的效果。

3.1 監測方法

于2022 年6 月30 日在水美溫泉康養區的林內和林外各選擇3 個測試點進行采樣﹑測定,其 中 林 內 的 測 試 點1(東 經115°2′4.75″,北 緯23°15′41.63″)﹑測 試 點2(東 經115°2′5.10″,北緯23°15′41.33″)﹑測 試 點3(東 經115°2′5.69″,北 緯23°15′41.07″); 林 外 的 測 試 點4( 東 經115°2′4.28″,北緯23°15′41.17″)﹑測試點5(東經115°2′4.83″E,北緯23°15′40.94″)﹑測試點6(東經115°2′5.20″,北緯23°15′41.03″)。調查日當天從8:00—18:00 時每隔1 個小時測量1 次。測量空氣負離子濃度采用COM-3200PRO Ⅱ空氣負離子檢測儀在各基地同一測點的1.5 m 高度處檢測相互垂直的4 個方向,測量環境空氣顆粒物采用Metone Aerocet 531S 粒子計數器在各基地同一測點的1.5 m 高度處檢測相互垂直的2 個方向,待儀器讀數穩定后讀取數值,求其算術平均值[16]。使用小型氣象站 Kestrel 4 500 于1.5 m 處檢測氣溫﹑相對濕度和風速,以氣溫﹑相對濕度和風速等計算體感舒適度指數,并劃分等級[17-18]。

3.2 空氣負(氧)離子濃度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氣象行業標準《空氣負(氧)離子濃度等級》[19]劃分空氣負(氧)離子濃度等級(表4)。

表4 空氣負(氧)離子濃度等級[19]Table 4 The grade of air concentration of negative oxygen ions

森林康養基地林內空氣離子日平均濃度達到1 539 個/cm3(圖2),森林康養基地林外空氣離子日平均濃度達到1 438 個/cm3,林內空氣離子濃度略高于林外,林外在一天內的濃度波動大于林內,基地的日均值均達到Ⅰ級標準,在林內更適合進行康養活動??諝怆x子在早上的濃度呈現上升趨勢,在10:00 時達到高峰,林內的濃度平均值達到1 673 個/cm3,林內的濃度平均值達到1 684 個/cm3,隨后開始下降直到14:00 回升到高峰,14:00 之后林內的濃度隨時間緩慢下降,林外的濃度波動較大。

圖2 空氣負氧離子濃度Figure 2 Air concentration of negative oxygen ions

3.3 空氣質量

根據采集數據統計分析(圖3),森林康養基地林內TSP 濃度平均值20.07 ug/m3,林外TSP 濃度平均值33.92 ug/m3。林內PM2.5濃度平均值2.73 ug/m3,林外PM2.5濃度平均值3.24 ug/m3,林內外的細顆粒物濃度差距不大。林內PM10濃度平均值16.69 ug/m3,林外PM10濃度平均值24.41 ug/m3。林內的空氣顆粒物濃度平均值均小于林外,康養基地的環境空氣質量達到GB3095-2012 國家一級標準[20]。

圖3 空氣顆粒物濃度Figure 3 The concentration of atmospheric particulate matter

3.4 體感舒適度等級

根據采集數據統計分析(圖4),林內的綜合舒適指數為4.07~5.91,體感舒適等級均為8:00﹑18:00 時的體感舒適等級處于“極舒適”[17-18],其余時間點的體感舒適等級均為“舒適”;林外的綜合舒適指數為4.63~5.76,體感舒適等級均為“舒適”;林內外的體感舒適度等級總體上均處在“舒適”及以上水平。早晨和傍晚的體感舒適等級優于中午。林內的綜合舒適指數大致優于林外。

圖4 體感舒適度評價 Figure 4 Body feeling comfort evaluation

3.5 森林康養功能綜合評價

在康養基地內,以空氣負離子濃度﹑空氣顆粒物濃度和體感舒適度這3 項指標為標準,達到空氣負離子濃度在Ⅰ等級以上﹑PM2.5達到國家一級濃度標準﹑體感舒適度等級在“舒適”中的3 項標準,認為該場所具有一定的綜合康養功能。此外達到空氣負離子濃度在1 500 個/cm3以上﹑PM2.5濃度在3 ug/m3以下﹑舒適度等級在“極舒適”中的2 項標準以上,認為該場所具有較好的綜合康養功能。研究結果表明(表5):林內﹑林外在不同的時間段其康養功能表現出一點的差異性;除了林外14:00 時,康養基地的林內﹑林外都具有一定的綜合康養功能,而林內的10:00—13:00時間段和林外11:00—12:00 時間段表現出較好的綜合康養功能。

表5 森林康養功能綜合評價Table 5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forest health

4 結論與建議

4.1 康養基地的資源價值和旅游價值應當在保證其可持續發展的前提下,進行科學﹑合理的開發利用,規劃將基地功能區分為水美溫泉康養區﹑綜合服務區﹑森林溫泉療養區﹑森林醫學綜合區﹑森林運動區﹑紅色森林文化體驗區﹑南藥林下經濟種植區和珍貴樹種發展區。在推動森林康養基地發展的層面,不僅對風景資源和環境質量進行改善和提高,還要加強基礎設施﹑森林康養產品﹑森林康養服務團隊等的建設。

對基地的空氣離子濃度﹑環境空氣顆粒物﹑空氣溫度﹑相對濕度等各項環境指標進行監測,監測結果表明康養基地的空氣負(氧)離子濃度日均值﹑環境空氣質量在國家一級濃度限值以下,體感舒適度等級總體上均處在“舒適”及以上水平,林內空氣離子濃度高于林外,林內的空氣顆粒物濃度平均值均小于林外,林內的綜合舒適指數大致優于林外。林內的穩定性高于林外,林外受到外界環境影響較大,指標數據相對不穩定,林內的空氣負離子濃度從9:00—16:00 這時間段都保持在1 500 個/cm3以上,而林外的空氣負離子濃度波動性較大;林內的空氣顆粒物基本上保持在較低的濃度,而林外的空氣顆粒物TSP﹑PM10在中午14:00 時間段急速上升,波動性較大??叼B基地的綜合舒適度比較受到溫度﹑濕度的影響,林風速差異性不大,在林內早晚時段溫度較低時,綜合舒適指數優于其他時間段。從空氣負氧離子﹑空氣顆粒物﹑體感舒適多方面因素綜合評價可以看出,林內的綜合康養功能高于林外,其中林內更有利于森林康養的開展。

4.2 森林康養基地應依據場地開發建設適宜性條件,提出適當營造策略與模式,避免大拆大建。實行省﹑市﹑縣三級管理部門對康養基地環境監督管理;康養基地經營主體增強環境保護意識,嚴格落實各項環境防護措施,加強污染防治設備維護管理,杜絕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確??叼B基地可持續發展[21]。需活用現有基礎設施來發展康養產品,可適當選擇優質森林環境增設康養空間以豐富康養產品類型[22]。

森林康養的功能效果是由空氣負氧離子濃度﹑環境空氣顆粒物﹑空氣溫度和相對濕度等因素決定的,康養基地要積極加強森林景觀的改造和提升,對森林康養植物進行補植,打造各種植物精氣療養﹑高濃度空氣負氧離子療養﹑芳香療養等各式生態療養產品,加強康養植物的森林保健功效,強化基地康養功能。

猜你喜歡
體感康養顆粒物
體感交互技術在腦卒中康復中的應用
人體體感感知機械手設計與實現
康養太極:太極康養教學教研實踐創新初探
康養小鎮“康養+”發展模式探析
非觸控式的體感機械臂交互控制系統研究
南平市細顆粒物潛在來源分析
即墨溫泉:未來康養休閑之地
體感語境下的交互行為設計
森林康養地試點,可以先粗后細
錯流旋轉填料床脫除細顆粒物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