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亭湖區糧食生產的現狀與思考

2023-09-29 00:35王永超
農業開發與裝備 2023年7期
關鍵詞:亭湖區補貼糧食

汪 珺,王永超

(鹽城市亭湖區農業技術綜合服務中心,江蘇鹽城 224002)

0 引言

糧食事關國運民生,糧食安全是國家安全的基礎。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中國人的飯碗必須牢牢端在自己手中。近年來,亭湖區堅持把保障糧食等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作為“三農”工作的首要任務,在糧食生產中嚴格執行耕地保護制度,大力推進糧食作物品種優化、模式更新、技術集成等一系列提升糧食產能的有效舉措,為亭湖區的糧食生產保駕護航。

1 生產現狀

2021年,亭湖區糧食播種面積3.59萬hm2,平均單產476.3 kg/667m2,總產量254 243 t,其中:夏糧面積1.57萬hm2,平均單產374.7 kg/667m2,總產88 183 t;秋糧1.99萬hm2,平均單產556.4 kg/667m2,總產166 060 t。實現了糧食總產值336 045萬元,農業生產機械化率達到90%,良種覆蓋率達92%。與2019年相比,主要糧食作物的種植面積、單產、總產和產品的品質方面都有了顯著的提升,糧食綜合生產能力呈現穩步上升的態勢。

1.1 作物品種不斷優化

依托部、省級一批糧食重點項目的實施,亭湖區示范推廣了一批優良糧食作物品種:重點推廣了南粳9108、南粳5718、淮稻5號等優質水稻品種;推廣了鎮麥12、寧麥13、揚麥25等優良小麥品種;推廣了中黃37、皖豆14等專用大豆品種;推廣了裕豐303、沃玉3號等優質緊湊型玉米品種。通過不斷優化糧食作物品種,增強了優質原糧的供給能力。

1.2 不斷創新種植模式

在遵循“群眾自愿、市場導向、因地制宜、適度發展”的基礎上,通過打造“糧食+”模式建設了一批稻田綜合種養示范基地,推廣了稻蟹、稻蝦共作等高效模式,降低了農藥化肥施用量,不但減少了農業面源污染,而且也提高了稻米的品質。

1.3 強化技術集成

圍繞部、省糧食綠色高質高效創建、國家耕地輪作、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等一批重點項目的實施,集成應用了糧食生產全程機械化技術、小麥精確定量栽培技術、病蟲草害綜合防治技術等一批實用技術。通過打造糧食優質高效示范片、百畝攻關方,集中展示新技術的集成應用效果;積極舉辦各類培訓班,近三年累計培訓農技人員150余人次,糧食種植戶1 280人次,召開現場觀摩會15場次,主推技術到位率達到98%。

1.4 規?;a顯著提升

1.4.1 規?;潭炔粩嗵岣?。2022年糧食種植面積超過6.67 hm2的大戶達364戶,土地流轉面積達0.87萬hm2。其中:超過66.67 hm2的大戶20戶,種植面積達0.24萬hm2;20~66.67 hm2的大戶107戶,種植面積達0.34萬hm2;6.67~20 hm2的大戶237戶,種植面積達0.29萬hm2,規?;N植進一步提高。

1.4.2 “綠標”基地面積不斷擴大。按照“品種優質化、管理科學化、品質優良化”糧食優質生產的要求,亭湖區在2018年就建成了省級綠色農產品(稻麥)生產基地0.84萬hm2,2020年建成省級綠色農產品(小麥)生產基地0.88萬hm2,2021年建成了1.08萬hm2的全國綠色食品原料(小麥、玉米)標準化生產基地。糧食綠色生產基地面積顯著擴大。

1.5 品牌市場占有率顯著提升

1.5.1 品牌逐步做大做強。近年來,亭湖區大力實施品牌強農戰略,推進“亭有味”區域公共品牌+企業自有品牌協調發展。區農業龍頭企業豐溢農產品專業合作社生產的“良之泉”牌大米、華圣農產品加工廠的“龍照河”牌大米今年銷售額分別達6 000萬元和3 200萬元,分別比去年同期增加了33.3%和6.7%。

1.5.2 產銷模式不斷創新。傳統的稻麥加工企業的產品不僅暢銷本地市場,今年還積極開展了與上海、南京等地學校與企事業單位的合作。佳美嘉、金燦等家庭農場還利用線上平臺、網上商城,嘗試開展本地稻麥初加工產品的銷售,開展線上線下聯動,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績。

2 主要措施

2.1 惠農政策效益凸顯

惠農政策的落實關乎種糧農民的積極性,在一系列強農惠農政策的助力下,亭湖區對照省全年糧食生產重點工作清單和支持政策清單,針對不同規模的糧食主體分類施策,多渠道扶持農民,切實把惠農政策落到實處,讓種糧農戶得到實惠。

2.1.1 耕地地力保護補貼。這是一項對擁有耕地承包權的種地農民進行的補貼,補貼標準是120元/667m2。2022年亭湖區累計發放耕地地力保護補貼資金達3 856.53萬元。

2.1.2 稻谷補貼政策。這是一項支持對稻谷實際生產者和實施種植結構調整的實際經營者進行的補貼,鼓勵引導農民和新型經營主體穩定和擴大稻谷生產,保障農民種糧基本收益:單一主體種植水稻面積達到3.33 hm2以上的規模經營主體,補貼標準為100元/667m2,全區共補貼381戶,補貼面積達0.74萬hm2;對面積未達3.33 hm2的農戶,補貼標準為55元/667m2,全區共補貼21 013戶,補貼面積達0.74萬hm2。極大地調動了水稻種植戶種植優質糧食的積極性。

2.1.3 種糧一次性補貼政策。這是為了應對農資市場價格上漲形勢,保障種糧農民收益,確保國家糧食安全戰略和農業可持續發展,具體要求按照蘇財農〔2022〕13號文件執行。2022年,亭湖區種糧一次性補貼標準為30元/667m2,累計發放補貼資金1 624.65萬元。

2.1.4 農機補貼政策。補貼對象為行政區域內從事農業生產的個人和農業生產經營組織,補貼標準按照中央和省級財政農機購置補貼實行定額補貼。通用類機具補貼額不超過農業農村部、財政部發布的最高補貼額。一般補貼機具單機補貼額原則上不超過5萬元;烘干機單機補貼限額不超過12萬元;73.5 kW以上拖拉機、大型免耕播種機、大型聯合收割機、水稻大型浸種催芽程控設備等,單機補貼額不超過15萬元;成套設施裝備單套補貼限額不超過60萬元。個人和農業生產經營組織年度享受農機購置補貼最高限額分別為60萬元和100萬元。2022年,亭湖區累計發放農機購機補貼493.08萬元,受益農戶數達186戶,有效地保護了種糧農戶的積極性。

2.1.5 耕地輪作補貼政策。補貼對象為亭湖區各鎮、街道地塊集中連片面積2 hm2以上(含2 hm2),進行糧食輪作的大戶。補貼方式:通過財政“一折通”系統直接以現金形式補貼給農戶。通過第三方面積核實,符合輪作補貼條件的補貼標準為90元/667m2,亭湖區2022年發放補貼耕地輪作總資金達179.50萬元。

2.1.6 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補貼。2022年,亭湖區對承擔復合種植任務的種植戶中央財政補貼170元/667m2,省級財政補貼150元/667m2,合計320元/667m2,主要用于彌補播種、施肥、打藥、收獲等環節增加的成本。2022年亭湖區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面積達233.84 hm2,累計發放補貼資金112萬余元。

2.1.7 建設糧食綠色高質高效示范片。2022年,亭湖區爭取了一個部級小麥綠色高質高效創建(整縣制推進)項目,項目總資金400萬元,建設目標是建成5個萬畝示范片和20個千畝示范片,以采購物化產品補貼給示范片的小麥種植戶;今年,亭湖區還承擔了省級水稻綠色高質高效創建示范片建設任務,項目總投入85萬元,建成333.33 hm2示范片1個,66.67 hm2示范片3個,項目建設取得了預期成效。

3 難點問題

3.1 種植成本居高不下

由于亭湖特殊的地理位置,離城近,土地租金高,千元以內已經幾乎拿不到地,甚至部分基礎設施好、地理位置優越的田塊租金已經超過1 200元/667m2;加之,近年來化肥農藥等生產資料和人工工資漲幅明顯,盡管今年糧價有小幅上漲,但和種植高附加值的經濟作物相比,種植常規稻麥的比較效益不高,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約著糧農的種糧積極性。

3.2 基礎設施比較薄弱

雖然經過近幾年的土地整理項目、優質稻米項目和農業開發等相關項目的實施,建成了很多設施配套的高標準農田,但是還有很多路橋閘站不配套,田塊零星分散,不能滿足大型機械作業,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糧食生產全程機械化的發展。

3.3 勞動力匱乏

隨著城鎮化進程的加快,農村勞動力的轉移,從事糧食生產的60歲以下的青壯年幾乎沒有,都是以一些老弱病殘人員為主。尤其是到了關鍵農時季節,找人施肥打藥都比較困難,這也給糧食生產全程機械化帶來了負面的影響。

3.4 自然災害頻發

隨著全球氣候變暖,厄爾尼諾現象和拉尼娜現象輪番交替上演,干旱、臺風、病蟲害、倒春寒等不利天氣頻發,這些自然災害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給糧食生產帶來不小影響。

3.5 訂單份額不高

和兄弟縣區相比,尤其是和“射陽大米”“建湖大米”相比,亭湖的糧食品牌優勢并不突出,盡管亭湖地理位置十分優越,但在打造城市的“米袋子”“面袋子”方面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和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4 實踐與思考

4.1 “誰來種”的問題

隨著時代的發展,年輕人越來越不會種地,甚至部分90后、00后連基本的農具都不認識了,糧食生產勞動力匱乏。解決“誰來種”的問題需從兩方面入手。一方面,以培訓為切入點,讓普通農民成為新型職業農民,把職業農民變成種植大戶,鼓勵和支持種植戶建立家庭農場,把家庭農場整合成為專業合作社,再讓專業合作社走上農產品深加工的路子。通過一系列的升級,讓土地在持續產出穩定的前提下,流轉到更會種和更愿意種的人手中。另一方面,提升科技手段、減少勞動力投入也是解決“誰來種”問題的重要途徑?!稗r業的根本出路在機械化”,從自給自足的小農生產到智慧農業生產,科技化、機械化是解決“誰來種”問題的有效途徑。

4.2 “種什么”的問題

小麥是亭湖農民種植面積最大的糧食作物種類,產量穩定,農民收入穩步增長。2021年亭湖區小麥種植面積達到13 240 hm2,但這并不意味著每一戶農民在自家土地上種的東西都是最適合的。例如種小麥,面對寧麥13和揚麥25這兩種近年來廣受歡迎的品種,該怎么選?寧麥13的優點是成穗率高,缺點是抗倒力中等偏弱,高感條銹病、葉銹??;而揚麥25優點是抗倒性較好、熟相好,缺點是高感白粉病、條銹病。對于小麥種植戶來說,如果土質偏沙壤土,揚麥25顯然是比較理想的選擇,如果土質偏水稻土,則可以選擇寧麥13。

4.3 “怎么種”的問題

大力推行標準化生產、配方施肥、“三品一標”認證等措施,這是現代農業生產過程中所追求的目標,在亭湖已經不是什么新鮮事物。根據調查統計結果顯示:全區糧食生產采用良種和測土配方施肥的比例已經高達90%以上,實現標準化生產的比例約為66.5%。

4.4 “怎么賣”的問題

亭湖區毗鄰射陽縣,為什么相鄰土地上種出來的相同品種的稻谷有的只能以2.6元/kg的價格賣出,而有的卻仍舊能賣出3元/kg的好價錢?即使品質并不遜色多少,價格卻要差上很多?答案有兩個:一是品牌?!吧潢柎竺住毙纬闪似放菩?,獲得了市場的認可,上海、南京客商都愿意購買。二是走融合發展的路子,以求得更高的附加值,才是亭湖糧食產業努力的方向。

5 推進舉措

5.1 加大土地流轉的力度

一方面,把大面積良田流轉到種植水平高、管理能力強、配套設施齊全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手中,便于主推品種和集成技術的示范推廣應用;另一方面,繼續開展“小田變大田”改革,實現“集碎為整,一戶一田”,提高土地利用率和集約經營水平。

5.2 集成推廣新型綠色生產技術

在糧食生產中優化品種布局、加強技術集成,重點依托關鍵項目展示“新品種、新技術、新模式”的應用:一是以優質品種為突破,優化區域、結構和品種布局。穩定推廣目前生產中外觀、食味、品質突出的品種,示范優質專用品種。二是以農機農藝相結合,推廣糧食生產全程機械化技術、開展糧食生產病蟲害全程綠色防控技術和統防統治技術、充分發揮測土配方施肥技術在糧食綠色高質高效創建示范中的作用。三是形成一套較完善的優質糧食生產技術體系。

5.3 加快糧食綠色標準化生產進程

以0.84萬hm2省級綠色優質農產品基地、0.88萬hm2的綠色優質小麥基地等一批糧食綠色基地為基礎,力爭創建1.08萬hm2的全國綠色食品原料標準化生產基地,確保亭湖區糧食綠色生產面積達全區耕地面積的60%以上,持續加快糧食綠色標準化生產進程。

5.4 提高抗災應變能力

協調應用農業、生物、物理防治等綜合措施,有效控制稻麥病蟲害的發展,建立健全自然災害應急機制,及時開展抗災防御和災后補救工作,將災害損失降到最低,確保糧食生產綠色、優質、安全、高效。

5.5 強化品牌建設

依托“味稻小鎮”、省級綠色農產品基地建設、高標準糧田建設等項目,挖掘優質稻米的優勢,打響區域公共品牌。強化龍頭企業的培植,選擇起點高、規模大、帶動能力強的稻麥加工企業,優先扶植。做大做強優質原糧的深加工,延伸糧食全產業鏈,利用數字經濟與傳統農業相結合打造“互聯網+農業”,努力開啟糧食產業綠色高質高效發展新征程。

猜你喜歡
亭湖區補貼糧食
珍惜糧食
珍惜糧食 從我做起
新增200億元列入耕地地力保護補貼支出
請珍惜每一粒糧食
亭湖區菱角-茼蒿水旱輪作綠色生產模式
鹽城市技能人才隊伍建設現狀分析
互聯網背景下的農村科技服務現狀研究一以鹽城市亭湖區為例
“三清一改”農民能得到哪些補貼?
我的糧食夢
“二孩補貼”難抵養娃成本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