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聯網背景下的農村科技服務現狀研究一以鹽城市亭湖區為例

2019-09-05 13:33沈靜
現代農業科技 2019年5期
關鍵詞:互聯網

沈靜

摘要本文以亭湖區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為研究對象,通過發放調查問卷、實地調研等方法,掌握亭湖區農村科技服務運行現狀,分析互聯網與農村科技服務運行二者融合情況,總結出農村科技服務發展中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存在的問題及其原因。根據農村科技服務的發展現狀與問題,鑒于益農信息社服務內容的全面性和包容性,建議將益農信息社的建設作為契機和突破口提出切實可行的農村科技服務對策建議,以期進一步完善亭湖區農村科技服務模式,助力農業提質增效。

關鍵詞 互聯網;農村科技服務;益農信息社;江蘇鹽城;亭湖區

中圖分類號 F323.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9)05-0233-02

農村科技服務是提高農村生產力、助力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的重要途徑。在互聯網大背景下,如何運用互聯網信息技術加強農村科技服務,縮小城鄉“數字鴻溝”,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一項緊迫任務。本文以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為研究對象,分析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運營總體情況,調研鹽城市亭湖區農村科技服務發展以及與互聯網的融合現狀,總結出對當地農業發展及農民生產生活帶來的影響及目前存在的問題,提出切合亭湖區發展實際的相關政策建議。

1國內外研究現狀

1.1國外研究現狀

在農業科技信息服務方面國外比較重視實踐應用,一般將其作為農業信息服務系統的一部分進行推廣,故對農業科技信息服務模式方面的理論研究并不多見。

20世紀80年代以來,隨著計算機的普及和科技的發展,學者們開始將目光投向了與計算機相關的農業信息服務,主要包括電子數據庫光盤數據庫、電子圖書館等方面的研究與應用",如美國的MariaA.Porta就對AGRICOLA、AGRIS、CAB文摘和CRIS數據庫等進行了分析,提出了農業數據庫和數據庫使用的新進展,并討論了農業數據庫和計算機系統的延伸服務發展的特點。

信息技術是農業信息服務體系中不可缺失的一部分,因而信息技術在農業方面的應用性研究也是學者們研究的重點之一。C.AnnHollifield和JosephF.Donnermeyer指出,在21世紀,信息技術的獲取對于農村的發展也具有重要意義,同時還研究了影響農村居民一定時期內采用信息技術的參數。

1.2國內研究現狀

中國的農業科技服務體系源于20世紀50年代初的計劃經濟體制。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經歷了機構完善、體制改革政策調整等一系列過程,但仍不能滿足現代農業發展需要,各種口徑的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率總計不足40%41。孟鶴等認為,信息化建設在中國農村地區的快速推進為科技服務向縱深發展創造了機遇。為了解互聯網在農村科技服務工作中的應用現狀和成效,并分析其進一步廣泛應用面臨的制約因素,面向全國14個省級地區開展了問卷調查。結果表明,互聯網應用于中國農村基層科技服務已具備了一定的基礎條件并取得了成效,但在信息內容、服務基礎設施條件、受眾信息素質等方面還存在不足。

農業高校、科研院所、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及其他各類科技中介機構等也通過多種形式積極參與到農村科技服務之中,并發揮著重要作用。如北京市實施的“首都專家牽手農民科技服務工程”,推動了中國農業科學院、中國農業大學、北京市農林科學院等機構的專家深入郊區農村基層,開展技術培訓及新技術新品種試驗示范;陜西省探索建立了以大學為依托的農技推廣服務模式,充分發揮了西北農林大學等高校在農村科技服務中的作用間何曉等以南京農業大學網絡專家科技服務平臺為例,研究了長三角地區農村科技服務信息化創新模式。

2發展現狀

2.1亭湖區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調研

2.1.1調查對象。亭湖區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主要包含種養大戶、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農業園區、農業企業,涉及優質稻麥、特色果蔬規模養殖加工物流、休閑旅游等不同行業。

2.1.2調查問卷。主要調查生產基礎設施、生產管理經營績效、互聯網與科技服務、政策支持等情況,設計調查問卷,共72題。

2.1.3調查情況。調查范圍覆蓋亭湖區5個鄉鎮,收回有效問卷87份,其中種養大戶、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農業園區、農業企業問卷數分別占14%、25%、30%、4%、22%。調查樣本初步研究表明,在生產基礎設施方面,有82%的樣本在農產品品種及生產數量、生產安排方面依據的是上一年的市場行情;57%的樣本認為科技創新存在的問題是農業科技人員匱乏;80%的樣本認為發展現代農業的最主要途徑是加快農業科技推廣;在生產經營管理方面,僅有15%的樣本農產品使用網絡銷售,而65%的農產品主要目標市場是在周邊地區。

2.2農村科技服務發展現狀

2.2.1科技服務運行情況。亭湖區農村科技服務體系運行主要還是以政府主導、由政府提供政策扶持和農業技術支持、企業自主運營的模式。亭湖區實施科技人戶以來,每年選聘有一定文化程度、種養規?;蜉椛鋷幼饔玫膬炐愦髴糇隹萍际痉稇?,12年來培育的科技示范戶總量達到2萬余戶,推廣了農業新品種56個、新技術28項。區農業部門牽頭,建成村級服務站100個,每村選定2名技術指導員,配備了電腦、打印機、辦公桌椅等,為村民提供農技指導服務。為切實打通農業科技服務“最后一公里”,區農委開展了“首席專家技術指點、黨員干部包村蹲點、支部示范帶動建點”的創新農技推廣“三點"工作,由22名技術專家組成指點專家服務組,利用12316服務熱線、農業網站等平臺以及科研項目和“三新”技術展示基地等載體,深入基層與農民、農技人員通過“面對面"等方式,開展技術推廣、技術攻關、技術咨詢基層農技人員素質提升等工作。85名技術干部每人掛鉤服務1個農業村(居)開展包村服務,通過做給農民看帶著農民干、幫著農民賺,切實當好農業技術員農村政策宣傳員、農情信息員、農產品推銷員,確保所服務的村在特色產業發展、糧食產量農村綠化等現代農業發展指標明顯高于上年。

2014年4月,農業部啟動信息進村入戶益農信息社建設工作,第一批試點選定在北京、遼寧、江蘇等10個?。ㄊ校?、22個試點縣(市、區),建設主體包括村部、農業企業、農業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農資[J店等,由政府、服務商、運營商共同管理推進,服務內容包括農業公益、便民生活、電子商務、培訓體驗等4項服務。鹽城市亭湖區為全國首批全面推進信息進村人戶試點區,率先在全國建成了益農信息社示范點120個,發展了一批以益農信息社為載體的科技服務模式和載體。

2.2.2互聯網與農村科技服務融合現狀。亭湖區是鹽城市主城區,寬帶已經實現村村全覆蓋,其中配置計算機的村已達到95%,具備上網條件的達到91%,智能手機等移動終端設備普及率達90%,可見在基礎設施方面已很大程度,上具備了開展基于互聯網的科技服務工作條件。此外,建設了12316三農熱線工作站,在全區為農服務的各個產業選聘熱線專家負責接聽12316咨詢電話編發12316惠農短信。開通亭湖農業微信公眾號,建立種養大戶微信群QQ群。益農信息社在做好農業公益、便民生活、電子商務、培訓體驗4項基本服務的基礎上,不斷拓展服務范圍和內容。重點結合省農業科技人戶工程等項目的實施,將村綜合信息平臺、12316服務平臺、測土配方施肥系統等涉農平臺系統一網并入,形成一站式服務樞紐,有力提升了現代農業信息化水平。

3存在的問題及原因

3.1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問題

亭湖區新型經營主體擴面覆蓋,現有農民專業合作社391個、家庭農場127家,全區土地流轉面積、適度規模經營面積分別達2.13萬、2.07萬hm2,分別占總承包面積的84%、79%.,隨著農業經營主體隊伍的不斷壯大,也呈現出一系列發展問題。根據調查問卷顯示,新型經營主體面臨的一大困境是生產成本高,其次是技術人才和管理經驗缺乏。在投入成本和銷售收益差距不斷縮小的情況下,如何在夾縫中求生存是一個值得思考的課題。

3.2互聯網+農村科技服務融合問題

3.2.1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對互聯網的應用能力有待提高。據樣本調查,新型經營主體55歲以上的占18.8%,46~55歲的占50%,36~45歲的占18.7%,26~35歲的占12.5%,25歲以下的暫無;小學及以下文化程度占3%,初中占45.1%,高中占42.6%,大專及以上占9.3%;21%的經營主體通過互聯網查詢信息,發郵件聊天聯系的占63%,發布購銷消息的占12%,談判交易占4%。根據調查資料顯示,新型經營主體大多集中在46~55歲之間,文化程度偏低,運用互聯網接收科技服務的程度不高。益農信息社信息員大多從村農技人員、農資店主、農業企業管理人員中選聘,通常傳統農業生產技術過硬,但是對便民服務或電子商務接受程度不高,往往只能提供科技服務中的1~2個點,還不能連成一條線,更不能形成一個面。

3.2.2農村科技服務供需結構仍不平衡。亭湖區農村科技服務主要還是采用政府主導的服務模式。以互聯網為媒介開展的農村科技服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農業部廣門與經營主體的互動性、提高了信息傳遞的及時性,但是仍然存在著供需結構不平衡的現象,主要表現是供給結構和需求結構的不對應性。從新型經營主體通過互聯網關注的信息分布來看,新型經營主體由于種植面積、養殖規模生產方式、銷售方式及經濟水平等各有不同,通過互聯網關注的農業科技信息內容多樣,導致新型經營主體與農村科技服務的需求之間存在著明顯差異,多元化需求與農村科技服務供給之間難免存在不對稱性。

3.2.3農村科技創新成果轉化率較低。農村科技創新成果只有轉化為現實的生產力才能實現價值、才能充分體現農村科技創新的顯現度。由于農村科研單位與農技推廣部門門聯系相對不緊密,使大批農村科技成果僅僅停留在實驗室層面,并沒有得到實際的轉化應用。此外,農村科技成果的研發與農村生產、發展實際需求結合度不高,即使轉化了成果,但由于規模效益低,制約了農村科技成果的轉化和普及,造成人力、物力、財力的浪費,降低了農業科研人員的創新熱情。

4對策

4.1政府部門整合資源,高位協調

亭湖區于試點工作建設之初就成立了工作領導小組,由亭湖區政府分管區長擔任組長、農委主任為副組長、各鎮農業綜合服務中心主任為成員,定期召開領導小組會議,會辦益農信息社的發展狀況,研討出現的問題,提出工作建議。建議成立由區長為組長,分管副區長為副組長,成員單位擴大到農業財政、氣象、商務、科技民政、質監、電信等部門共同參與的工作領導小組,多方參與建設,形成工作合力,也能避免部”]間重復建設。同時,設立嚴格的服務事項人駐的審核機制,工作領導小組定期聽取益農信息社運營中心的工作匯報,強化對運營機構的業務指導和聯合監管力度。

4.2分階段、分批次打造益農信息社

針對亭湖區益農信息社已經在農業村居全覆蓋的實際,由于建設基礎、地理位置、產業基礎不同,120個信息社發展速度和層次各有不同,有的發展速度較快、前景廣闊,有的服務內容仍舊單一。因此,要以有限的資源來打造重點信息社,再在連片的重點信息社中選擇服務內容多樣發展、示范帶動能力強的信息社打造成為鎮級區域運營中心。通過運營中心和重點信息社來帶動周圍村居信息社及新型經營主體的協同發展,提高整體服務水平。

4.3提高經營主體的智能化管理水平

農產品銷售的標準化離不開生產的標準化,而生產的標準化離不開物聯網技術的應用。物聯網技術不僅可以應用于生產過程的調控,還可以為訂單農產品提供遠程實時監控服務。建議在產業規模集中、信息化基礎好的益農信息社中開展農業物聯網試點示范工作,建立可追溯的產業鏈條,從而提高農產品競爭力,助力農民增收致富。

5參考文獻

[1]吳超,于曉光.國外信息服務研究熱點分析[J].情報科學,2007,25(4):530-533.

[2] PORTA M A.Selected agricultural databases and computerized?systems[J].Computers and Electronics in Agriculture, 1986, 1(3):289- 297.

[3] HOLLIFIELD C A, DONNERMEVER J F.Creating demand: influencinginformation technology diffusion in rural communities[J].Government In-formation Quarterly ,2003 ,20(2):135- 150.

[4]丁彥,周清明.國外農業科技服務模式探析[J].世界農業,2013(1):28-31.

[5]孟鶴,劉娟,郭強.互聯網應用于農村科技服務的現狀與發展對策分析:基于對農村科技服務者的問卷調查[J].中國農學學報,2012,28(6):276-282.

[6]劉東.我國新型農村科技服務體系發展路徑分析[J].中國科技論壇,2007(8):114-117.

[7]何曉,余德貴,胡以濤,等.長三角地區農村科技服務信息化創新模式研究:以南京農業大學網絡專家科技服務平臺為例[J].安徽農業大學,2013,41(27):11210-11212.

猜你喜歡
互聯網
互聯網+背景下數學試驗課程的探究式教學改革
基于“互聯網+”的京東自營物流配送效率分析
互聯網+醫療保健網的設計
試論網絡大環境下音樂作品的法律保護問題
淺談大數據在出版業的應用
淺析互聯網時代維基百科的生產模式
“互聯網+”環境之下的著作權保護
“互聯網+”對傳統圖書出版的影響和推動作用
從“數據新聞”看當前互聯網新聞信息傳播生態
互聯網背景下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項目的實施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