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非物質文化遺產與藝術類職業院校課程融合探究

2023-10-08 01:35林昱胡慶玲
廣西教育·B版 2023年8期
關鍵詞:課程融合非物質文化遺產

林昱 胡慶玲

【摘要】本文分析非物質文化遺產與藝術類職業院校課程融合的必要性,闡明非物質文化遺產與公共基礎課程、專業課程內容融合的主要方面,從編寫非物質文化遺產教材、建設一支非物質文化遺產師資隊伍、創設優良的教學環境等方面闡述開展教學融合的策略,以更好地傳承與發展非物質文化遺產。

【關鍵詞】非物質文化遺產 藝術類職業院校 課程融合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23)23-0028-05

中華民族歷史悠久,有許多舉世矚目的民族文化瑰寶、優秀的傳統文化,這些文化是中華民族重要的精神財富,是中華民族傳承和發展的精神命脈。有不少優秀傳統文化以非物質形式存在,與人民群眾生活和勞動息息相關,通過人們口口相傳、世代傳承得以延續和發展。在豐富的優秀傳統文化中,有不少被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中華各族人民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文化多樣性中甚富活力的組成部分,以各種表現形式存在于社會生活中??梢哉f,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人類文明的結晶,是人類寶貴的共同財富,承載著人類的智慧、文明與輝煌。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規定,非物質文化遺產包括六方面內容,一是傳統口頭文學以及作為其載體的語言,二是傳統美術、書法、音樂、舞蹈、戲劇、曲藝和雜技,三是傳統技藝、醫藥和歷法,四是傳統禮儀、節慶等民俗,五是傳統體育和游藝,六是其他非物質文化遺產。其代表性項目有十大門類,分別為民間文學、傳統音樂、傳統舞蹈、傳統戲劇、曲藝、傳統體育、游藝與雜技、傳統美術、傳統技藝、傳統醫藥、民俗,其中有不少與藝術類職業院校課程融合度較高。筆者認為,藝術類職業院校應主動將非物質文化遺產融入教學體系中,自覺地傳承和發展非物質文化遺產,賡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血脈。

一、非物質文化遺產與課程融合的必要性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典型代表,具有豐富的歷史底蘊、思想內涵、經濟價值及社會效應,是文化精髓,也是優質的教育資源。藝術類職業院??筛鶕鐣瞬判枨?,將本地區的傳統音樂和傳統舞蹈與學科課程融合,將非物質文化遺產滲透到學科教學及學?;顒又?,促進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和發展。

(一)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需要世代傳承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是國家的精神財富,也是各族人民的無形資產和軟實力,通過傳播優秀傳統文化,可以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繁榮和祖國昌盛。職業院校的教育主體是青少年,青少年是國家和民族的未來,如果他們不了解優秀傳統文化,不主動傳承、發展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那么我國優秀傳統文化、非物質文化遺產將會失傳和斷絕??梢?,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是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必然要求,是立德樹人的根本要求,也是非物質文化遺產得以延續和發展的有效途徑。非物質文化遺產是各族人民世代傳承,被認定為文化遺產而組成的各種傳統文化的表現形式及相關的實體和場地,是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重要標志,它蘊涵著優秀傳統文化的精華。傳承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過程,也是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整理與提升的過程,因此學校要發揮教育主陣地的作用,利用好繼承、傳播及創新優秀傳統文化的育人平臺,發揮學校在傳承及創新優秀傳統文化中的作用,傳承好非物質文化遺產,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世代傳承、發揚光大。

(二)非物質文化遺產具有獨特的育人功能

非物質文化遺產蘊涵著豐富的精神內涵,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華,是文化自信的精神力量,具有強大的育人功能。比如,京劇、剪紙、圍棋、春節等非物質文化遺產,具有鮮明的文化特征和文化符號,承載著培育中華精神的力量,是立德樹人的主要載體。比如珠算,在計算器、計算機未出現前,它是一種計算神器,是我國算術的典型代表,人們都為習得珠算技能而感到自豪。又如春節,每當春節來臨,無論相距多遠,只要條件許可人們都會不辭辛苦回到故鄉與親人團聚,春節是親人間情感交融的典型活動,人們在這樣年復一年的熏陶中形成了落葉歸根的觀念,形成愛國、愛家、愛故鄉的深厚感情,這些都給予我們無窮的精神力量。因此職業院校要把非物質文化遺產引入校園中,開展非物質文化遺產進校園活動,保護、傳承和發展非物質文化遺產;將非物質文化遺產融入學校教育教學活動,有目標、有計劃地整合和運用非物質文化遺產中的育人要素;通過開展內容多樣、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將非物質文化遺產浸漬到學生的頭腦中,使學生領會和感悟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獨特內涵和文化特質,激發學生的家國情懷,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增強文化自信;在傳承中立德樹人,在發展中賦予非物質文化遺產新的生命力。非物質文化遺產蘊涵的深厚民族精神,是職業院校學生提升專業技能、職業品德和審美能力的重要資源。職業院校要利用自身的育人優勢,挖掘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精神內涵,發揮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獨特育人功能。

(三)民族文化傳承與創新的需要

教育部《關于推進職業院校民族文化傳承與創新工作的意見》明確提出:“職業教育是民族文化傳承創新的重要載體,推動民族文化融入學校教育全過程,推動職業教育與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才培養相結合,借民族文化之力,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為民族特色產業、文化產業發展提供人才支撐?!甭殬I院校的辦學目標是培養有職業素質和專業技能的職業人,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人多是民間的技藝人,他們通過技藝傳承保存這些遺產。雖然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的傳統方式與藝術類職業院校技藝傳授方式不同,但本質是一樣的,方法是相通的,都主要以師傅帶徒弟的方式傳授技藝,因此藝術類職業院校在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上擁有得天獨厚的優勢。但是我們要注意到,在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過程中,受狹隘的“密不外宣”思想影響,許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瀕臨絕境,比如皮影后繼少人。毫無疑問,需要有更多的人來學習、傳承、創新和發展非物質文化遺產技藝。因此藝術類職業院校要跳出傳統的技藝傳授方式,走現代學徒制發展道路,把非物質文化遺產更好地傳承下去。藝術類職業院校要以學科的形式記錄和傳播非物質文化遺產技藝,當好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把非物質文化遺產融入學科課程中,讓傳承有所本、發展有所依。這是民族文化傳承與創新的需要,也是歷史賦予職業院校的使命。

二、非物質文化遺產與學科課程的內容融合

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基本特點是不脫離民族特殊的生活生產方式,是民族個性、民族審美習慣“活”的顯現。它依托于人而存在,大多以聲音、形象和技藝為表現手段,并以口口相傳的形式得以延續,是“活”的文化及傳播中最脆弱的部分。因此,就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的過程來說,人的傳承就顯得尤為重要。因此藝術類職業院??筛鶕I特點把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中的民間文學、傳統音樂、傳統舞蹈、傳統體育、傳統美術、民俗等融入學科課程中,并在培養學生專業技能的過程中培養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技能,在專業培養中培育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

(一)非物質文化遺產與公共基礎課程融合

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有十大類,學??梢愿鶕舱n程的特點,選擇非物質文化遺產中的一部分或幾部分內容融入其中,使課程內容與非物質文化遺產內容相輔相成,形成一個比較完善的整體。例如,在語文教學中,教師將本土非物質文化遺產中的民間文學,比如《布洛陀》《劉三姐歌謠》《壯族嘹歌》《壯族百鳥衣故事》等引入課堂,引導學生閱讀民間文學,了解民間文化。例如,《劉三姐歌謠》具有以歌代言的詩性特點和鮮明的民族性,它分為生活歌、生產歌、愛情歌、儀式歌、謎語歌、故事歌及創世古歌等,人們從歌中可以了解壯族人民的生活、生產情態,感受民間傳統藝術活態文化的魅力。它是一種民族歷史和情感表述方式的文化體現,具有民族學、人類學、社會學、美學等價值。學生從中能了解到壯族傳統“倚歌擇配”的情況,知道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劉三姐歌謠后繼乏人,面臨失傳的危險,從而自覺地把劉三姐歌謠傳承下去,賡續民間文化。教師還可以將民俗文化融入語文教學中,讓學生了解廣西民俗節慶活動及其蘊涵的文化內涵。例如,“壯族三月三”、京族哈節、瑤族盤王節等具有鮮明特色的民族節日是當地少數民族的文化符號和文化象征,我們可以從這些節慶活動中了解民族歷史、價值取向、人生態度和生活情態等。在體育教學中,教師可以將搶花炮(壯族搶花炮)引入課堂中,把搶花炮當作一項體育運動項目,讓學生在搶花炮運動中鍛煉身體,感受壯族小伙強悍的個性和靈巧的天性,了解壯族的個性運動特征。

非物質文化遺產蘊涵的中華民族傳統美德、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等是寶貴的精神財富,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好素材。這些精神財富是“與生俱來”的,生活在這些民族群體中的人們,在耳濡目染中自然而然地形成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以及審美觀、處世觀、道德觀,等等。在思政教學中,如果教師將這些素材引入課堂,那么學生就會感到親切,易于接受。在此基礎上,如果教師能夠更進一步,把它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中,那么就會收到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在日常教學中,適當融入非物質文化遺產內容,讓學生在感悟非物質文化遺產豐厚的歷史底蘊和豐富的精神內涵的同時,提升民族情懷和人文素養,充分發揮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育人作用,提高職業院校學生傳承民族文化的意識,推動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培養更多的傳承人。

(二)非物質文化遺產與專業課程融合

藝術類職業院校的課程設置側重兩大類專業,一是舞蹈,包括民族舞、古典舞、國標舞等;二是聲樂,包括民族唱法、美聲唱法、通俗唱法、古典樂器、西洋樂器等。因此藝術類職業院??梢愿鶕O專業相應地將非物質文化遺產中的傳統音樂、傳統舞蹈、傳統戲劇等融入專業課程中,培養學生的專業特長,培育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愛好者、研究者、傳承人。

在舞蹈類專業教學中,教師可以適當加入非物質文化遺產中的傳統舞蹈項目,如壯族的扁擔舞、侗族的蘆笙舞、瑤族的長鼓舞等少數民族舞蹈。傳統舞蹈是各族人民在長期的生活和生產勞動中創造并世代傳承的一種文化形態,用來表現生活情態、風俗習性、民族禮儀、生產勞動等,是一種民族文化符號,深受廣大群眾喜愛。目前廣西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舞蹈有藤縣獅舞、田陽壯族獅舞、田林瑤族銅鼓舞、南丹勤澤格拉銅鼓舞、瑤族長鼓舞、瑤族黃泥鼓舞、瑤族金鑼舞、三江多耶、壯族打扁擔等九種,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實際選擇這些廣西本土的傳統舞蹈作為教學內容,培養廣西本土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舞蹈傳播者和傳承人,在傳承這些舞蹈的過程中創新舞蹈的表現形態,使這些舞蹈煥發新的活力。此外,教師還可以在教學中引入其他非物質文化遺產中的舞蹈項目,比如秧歌、龍舞、儺舞等,這些優秀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舞蹈項目都是傳統舞蹈中的精髓,具有深厚的歷史文化內涵,是民間文化的瑰寶。

在聲樂類專業教學中,教師也可以適當加入非物質文化遺產中的傳統音樂內容,培養學生學習傳統音樂的興趣。傳統音樂源于生活并流傳于民間,具有各式各樣的表現形式,有民間器樂曲、民間樂曲、戲曲音樂、歌舞音樂、曲藝音樂和民間祭祀儀式音樂等。傳統音樂大多是即興創作的,是人們口頭創作并口口相傳的,極少有完整的具有現代意義的樂譜,它們的聲調、音階與現代音樂有一定差異,具有明顯的地域與民族特色,直接反映當地勞動人民的思想情感和精神世界。地域性、通俗性、民族性等特點,是傳統音樂的主要標志,有的用當地的方言演唱,如果不熟悉當地的語言、習俗和文化,就很難把它唱好,也很難創作出新的樂曲,因此傳承有一定的困難。在音樂教學中,教師可精選部分具有代表性的傳統音樂作品作為教學內容,給來自不同地區和民族的學生學習,幫助這些學生傳唱本土非物質文化遺產中的傳統音樂。壯族民歌大多是表現傳統習慣的風俗歌,壯族人民慶?;榧逎M月、新居落成、老人生日時會唱祝酒歌,吊唁奔喪時會唱祭祀歌,遇見新朋故友時會唱會友歌,青年男女相遇時會唱情歌,他們以歌傳情,以歌達意。就情歌而言,就有抒情、初戀、連情、逗情、賭情、定情、盟誓、贊美、相思、忠貞、離情、叮嚀、痛惜、懷舊、重逢、苦情、嘆情、斗情、白頭偕老等內容。比如,那坡壯族民歌是百色市那坡縣壯族人民傳唱的一種民歌。那坡縣壯族主要居住于中越邊境,至今仍保存有古樸完整、多姿多彩的民間歌謠,被譽為“廣西民族音樂富礦”和壯族民歌的“活化石”。那坡壯族民歌按不同的聲調可分為雖敏、論、哎的呀、春牛調、請仙歌和盤銳等六大種類約160多套,其代表性的曲目有《雖待客》《論造》《酒歌》《盤歌》《祭祖歌》等。在內容上,那坡壯族民歌主要有神話傳說、人物傳記、環境變遷、歷史事件等,以敘事為主,是比較典型的敘事民歌。其中有傾吐苦難、控訴壓迫的苦情歌,有反映自然、生活經歷的農事歌,有向往美景的贊頌歌,有待人接物的禮儀歌,這些民歌多姿多彩。那坡壯族民歌與民間習俗相依存,歌唱程序相對穩定,內容豐富多彩,具有明顯的原生態特征,是壯族遠古歌謠文化的寶貴遺產。但是目前其賴以生存、發展的文化空間已經發生了變化,傳承的主要途徑正在消失,活動場地逐漸縮小,存在師承斷層現象。因此,教師在教學中可以把那坡壯族民歌介紹給學生,鼓勵學生傳唱、傳承和創作,并從中培養傳承人,讓那坡民歌煥發新意。除此之外,廣西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統音樂還有侗族大歌、瑤族蝴蝶歌、壯族三聲部民歌、吹打(廣西八音)、京族獨弦琴藝術、凌云壯族七十二巫調音樂、壯族天琴藝術,等等,教師可以適當選擇部分民歌并進行必要的處理,然后將之融入音樂教學中,使現代音樂教育與民歌教學相融合,培養民歌傳承人。

廣西的民族音樂、民族舞蹈資源豐富、獨具特色,有不少是非物質文化遺產,藝術類職業院??删x部分具有代表性的內容融入日常的課程教學中,把民間文學、傳統音樂、傳統舞蹈、傳統戲劇、曲藝、傳統體育、游藝與雜技、傳統美術、民俗等與現代藝術相融合,更好地培養本土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使本土非物質文化遺產煥發新的光芒。

三、開發非物質文化遺產教學資源,開展融合教學

教學資源是指所有能幫助學生達成學習目標、構成教學活動各要素以及實施教學必要的直接的條件。教學資源主要包括教材、教學環境及教學支持系統。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人類在勞動與生活中的智慧和經驗的結晶,具有豐厚的歷史底蘊、文化精神、經濟價值及社會效應,是優質的教育資源。藝術類職業院校要充分利用自身的優勢,深入研究非物質文化遺產,挖掘、開發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拓展非物質文化遺產與學科教學相融合的渠道,擔起傳承和發展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責任。

(一)編寫非物質文化遺產教材

教材是基本的教學資源,是教學的知識主體,也是學校開展教學活動的主要依據。廣西是多民族聚居的地區,有豐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在設置非物質文化遺產課程時,職業院校要充分調研,整理與職業院校育人目標、與專業技能相關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內容,鼓勵教師積極參與課程建設,組織教師對散亂于民間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整合、開發、提煉和運用,將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轉化為課程資源,開發、建設完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課程體系。

藝術類職業院校的專業屬性與教學特點與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的方式比較接近,容易相通,基于此,藝術類職業院??稍O置非物質文化遺產課程,組建由“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演藝大師+專業教學骨干”組成的教材編寫團隊,編寫非物質文化遺產課程相應的教材。藝術類職業院??筛鶕瞬排囵B目標,確定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與學科課程融合的切入口,根據藝術類職業院校和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的特點設置符合人才培養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課程,將民間傳統舞蹈和傳統音樂整理成具有民族特色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課程體系;按照藝術類職業院校人才培養方案和教學標準編寫校本教材。例如編寫壯族民族舞蹈和民族音樂系列教材。壯族民族舞蹈和民族音樂來源于生產勞動和日常生活,生動形象地體現了壯族人民的生產勞動和愛情生活等。人們耳熟能詳的壯族民族舞蹈有扁擔舞、繡球舞、采茶舞、斑鳩舞等;壯族民族音樂主要有串寨歌、看河、情誓等山歌。教師可從這些舞蹈和山歌中挑選出有代表性、深受人們喜愛的內容,分析這些舞蹈與山歌的文化內涵、舞技、韻律等,將其文字化、圖形化、課程化和系統化,形成非物質文化遺產系列特色教材,并開發相應的配套教案、課件、微課、視頻等數字化教學資源。這些教學資源既可以供職業院校教育教學使用,又可以供社會培訓使用,將受益面從學校擴大至社會,使非物質文化遺產從傳統的口口相傳轉變為現代的文字影視傳承,從小范圍傳承轉變為全社會傳承,從個體保護轉變為集體保護,創新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的方式。

(二)建設一支非物質文化遺產師資隊伍

教師也是基本的教學資源,藝術類職業院校要打造優秀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師資隊伍,就要充分利用社會、企業、行業、民間等多方資源,構建一支由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演藝大師、職教專家、專業課骨干教師組成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教學團隊,為培養素質高、技藝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提供全方位的師資保障。藝術職業院??善刚埛俏镔|文化遺產傳承人、有民族舞蹈和民族音樂才能的企業或社會藝人到校給學生上專業課,彌補學校非物質文化遺產教學乏人的不足。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及社會藝人在多年的工作中積累了較多的實踐案例,授課時更生動且有針對性,有助于學生了解非物質文化遺產豐富的文化內涵,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

藝術類職業院校要開放性地建設師資隊伍,優化教師隊伍結構。學??梢M具有民族舞蹈和民族音樂才能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及演藝行業大師,以專業實訓為重心,手把手地培訓學校的專業課教師,增強教師的實訓能力,從而全面提升學校師資隊伍質量。此外,學校要有計劃地組織教師“走出去”。一是組織教師深入少數民族地區開展采風和調研活動,體驗民間舞蹈和音樂的多姿多彩,提升教師的民族認同感,使教師將非物質文化遺產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從而培養優秀的師資隊伍。二是學校與演藝行業合作,讓專業課教師了解或參與演藝行業的運作,掌握演藝行業的用人標準,培養與演藝產業相關的專業人才。學??砷_展“以賽促教、以賽促學”的常規教學活動,引導專業教學團隊積極與行業接軌,精選并創新非物質文化遺產特色課程中的民族舞蹈和民族音樂,組織學生排練并積極參加各級各類演出和比賽,從而提升教師的專業能力。藝術類職業院??山M建校內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隊伍,由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行業演藝大師和專業課教師組成非物質文化遺產教學團隊,提升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和創新的效果和質量。

(三)創設優良的教學環境

教學資源也包含教學環境。教學環境指的是影響教學活動的各種外部條件。有組織的教學環境對教學具有直接、明顯的促進作用。藝術類職業院校要創設優良的教學環境,形成良好的教學氛圍,引導師生共同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職業院校的實踐教學主要有校內實訓和校外實習,這兩種形式是培養職業院校學生專業技能和實踐能力的主要途徑。實踐教學為學生搭建理論聯系實際、由課堂走向崗位的橋梁,能促進學生形成良好的職業素養和踏實敬業的工作作風。

首先,學??善刚垏壹?、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演藝大師參與到實訓基地建設,打造“理實一體化”的傳統舞蹈和傳統音樂傳承與創新教學實踐基地。其次,學??筛鶕俏镔|文化遺產教學的需要對原有的實訓場地進行改造,完善實訓場地建設,將非物質文化遺產引入校園文化建設,營造傳統舞蹈和傳統音樂的實踐教學環境。比如,以廣西壯族非物質文化遺產舞蹈和音樂為核心,在校內建立非物質文化遺產體驗館、壯族演藝技能傳承實訓室、壯族舞蹈隊、壯族音樂社團等傳統舞蹈和傳統音樂體驗和實訓場所及學生社團,讓師生感悟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豐富內涵和內在魅力,實現從非物質文化遺產自知到非物質文化遺產自覺的轉變。再次,學??蔀槠刚埖膫鞒腥肆可泶蛟烀褡逦璧富蛞魳穭撟鞴ぷ魇?,為演藝大師創建民族演藝傳承工作坊,為專業優秀骨干教師創建非物質文化遺產歌舞、非物質文化遺產音樂名師工作室,為學生建設非物質文化遺產舞蹈和音樂實訓館等各類實踐教學場所,形成以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演藝大師工作室為核心,學校名師工作室為支柱,演藝專業學生學習傳統舞蹈和傳統音樂的良好格局,為非物質文化遺產課程的“教與學”提供良好的環境和條件,為民族演藝技能的傳承與創新提供實訓、培訓和傳播場所。最后,藝術類職業院??膳c演藝公司或演藝團體建立“演、學、研”合作關系,通過校內實訓和校外實習,搭建非物質文化遺產“演學研”共發展的平臺,有效培養師生以市場為導向的意識,在傳承中創新民間傳統舞蹈和音樂,提高師生就業和創業能力,從而服務大眾、回饋社會,實現學校、演藝行業、社會多方共贏。

總而言之,藝術類職業院校要改變傳統的傳承理念,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課程建設,創建職業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教育新模式,合理設計教學活動,實施非物質文化遺產課程常態化,將非物質文化遺產與學科課程相融合,并將之貫穿人才培養全過程,實現非物質文化遺產課程與教育教學的有機融合,增強職業院校學生保護和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意識和能力,從而更好地保護、傳承和發展非物質文化遺產。

參考文獻

[1]楊靜,張晨,封世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奔向美好生活新時代[M].北京:東方出版社,2021.

[2]姚向東,孫建中.文化探索[M].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10.

[3]陳淑姣,白秀軒.非物質文化遺產概論[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6.

[4]黃崇芳.論廣西壯民族特色舞蹈在中職學前教育教學的應用[J].西部論叢,2018(8).

猜你喜歡
課程融合非物質文化遺產
應用型外語人才培養模式下日語視聽說類與文化概況類課程融合初步探討
“課程融合”視域下民辦高校電氣自動化專業漸進式多層次實踐教學體系研究
云南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文創產品研究
湘西苗族刺繡的數字化保護與傳承探析
基于“課證融合”的《外貿單證》課程教學改革研究
新媒體環境下信息技術課教學模式的創新與實踐研究
發酵工藝學和生物工程設備課程融合與探究式教學模式探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