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程懷信墓志銘看程氏家族在橫海鎮的割據

2023-10-09 12:17向傳君
文物春秋 2023年4期
關鍵詞:貞元舊唐書節度使

向傳君

(樂山市沫若書院,四川 樂山 614000)

唐代,朝廷曾經先后于開元年間(713—741)和大歷年間(766—779)在滄州設立橫海軍,軍事長官為橫海軍使。建中之亂中,滄州刺史程日華歸順朝廷,朝廷復置橫海軍,以其為軍使,開啟了程氏家族在橫海鎮的割據局面。貞元年間橫海軍升為橫海鎮,以程日華之子程懷直為節度使,此后程懷信、程執恭繼任節度使。橫海鎮地處河北腹地,地理位置特殊,又與朝廷長期保持順從關系,是朝廷牽制河北三鎮的重要力量。橫海鎮自建立開始,其歷史發展始終與河北的政局和朝廷的政策密切相關,對唐后期的政治發展有著重要影響。程懷信墓志記載了程氏家族割據期間的大量史實,不僅極具史料價值,有助于研究橫海鎮早期的歷史發展和程氏家族成員的生平仕歷,同時也能糾正《舊唐書》等傳統史料的謬誤,補充史籍對于河北藩鎮記載的不足,對于研究唐代藩鎮割據問題有著重要意義。

一、墓志及錄文

程懷信墓志(后文簡稱“墓志”)于1973年出土于河北滄縣風化店鄉達子店村,現藏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收錄于《河北金石輯錄》(圖一)[1]。志文為楷書,共計33 行,1040字,錄文如下:

圖一 程懷信墓志拓片

故檢校工部尚書兼御史大夫、江夏郡王贈尚書右仆射程公墓志銘并序」

故吏行軍司馬奉義郎、檢校尚書、戶部員外郎兼侍御史賜紫金魚袋吳秘撰」

唐貞元廿一年龍集乙酉七月十七日,橫海軍節度支度營田、滄景等州觀察處」置等使、檢校工部尚書兼御史大夫、江夏郡王程公薨于位,陽秋卌七。嗚呼!智足以」周物,才足以濟代,威足以止戈禁暴,惠足以」阜俗安人,而位不登于和鼎,壽不及乎」知命,悠悠彼蒼,謂之何哉?公諱懷信,字宗文,帝顓頊之裔。周宣王時程伯休父為」大司馬,式遏獷虜,厥功懋焉。宣王乃錫岐西之地以為之邑,今為岐山人也。曾祖滿,瀘」州長史,器掩士元,時稱展驥。王父皓,定州刺史,清同楊震,義不受金。嚴考曰榮,□」中大夫、滄州別駕,追贈澧州刺史,加贈陜府大都督,夙尚虛簡,尤淡聲利,雖跡」羈冠蓋,而煙霞之志渺然矣。公即都督府君之嫡子也,志氣通敏,風儀韶朗,」迥出群萃,孤標嶷如。少讀陰符,達性命之理,后司藩服,操殺生之柄。故使川」澄巨浪,地戢長蛇,昂焉英蹤,大振東表。初起家從仕,歷官至驃騎大將軍,封江夏」郡王,尋加御史中丞。貞元十一年,皇帝俾虔王充橫海軍節度使。公此」時也,身服苴麻,守在幾筵。王居京師,軍政未輯。黎元既病,戎馬生郊。詔乃起」復,授公左武衛大將軍兼御史中丞,充橫海軍節度留后。公孝根于內,物應乎外,故不下廬」室,而聲聞于天,及優詔至門,奪情居政。道義行而萬夫齊力,德刑詳而千閭飲化。水鏡」同潔,冰壺共清。十三年,制加橫海軍節度支度營田、滄景等州觀察處置等使、開府儀同」三司、使持節滄州諸軍事、行滄州刺史兼御史大夫、上柱國、江夏郡王。公儉以自肅,嚴而不殘。其事」君也,竭肝膽之誠,當腹心之寄。其立志也,盡清貞之節,全松柏之操。其訓師也,明賞罰之要,合孫吳」之術。其從政也,弘仁義之道,掩龔黃之化。其用人也,順杞柳之性,成杯棬之美。其獎士也,勤追琢之工,合圭璋」之度。有是六善,而加之以禮,故使祥風屢灑,沴氣不生。休蹤洋溢乎遐壤,美價流播乎中宇?!关ヒ荒?,制加檢校工部尚書,余如故。其年秋,公疾,既大漸,乃以章上聞?;实郯е?,詔令公」□男節度副使兼都知兵馬使、兼御史中丞執恭權勾當軍州事。及公之薨也,逾月而皇恩」□授執恭橫海軍節度支度營田、滄景等州觀察處置等使留后、忠武將軍,起復左驍衛將」軍、使持節滄州諸軍事、滄州刺史兼御史中丞,賜紫金魚袋。宜乎盛德之后,其胄必昌,金柯」□葉,郁映當代。其年八月廿九日,制追贈公尚書右仆射。公性本昭融,合于至真。及屬纊之際,而神」□□撓,是以身后制度,皆遺命也。以其年十月廿六日,歸窆于滄州城之東南隅卅里,□于先塋,禮也?!埂酢躏L劇氏,稟柔順之行,含貞芳之德,習纂組而女工具美,事舅姑而婦道彰聞。壽兮不永,先公而□,」□□合祔于玄宮。嗣子執恭、次子執撫等,皆欒棘迫心,銜哀刻石。銘曰:」

□□□□,□官守職。涉夏歷殷,簪裾翼翼。其一。

岐山之西,休父受封。自周逾漢,軒冕重重。其二。

昂然定府,潔己從政。竹馬甘棠,興」□□□。其三。

□□陜州,清虛寡仇。心源鏡朗,世事云浮。其四。

天資明德,貞以自勖。紫芝三秀,生芻一束。其五。

材侔杞梓,武掩韓彭?!埂酢酢酢?,□□□□。其六。

惟刑是恤,惟人是愛。政副宸衷,威行閫外。其七。

疾既大漸,魂而上升。福門斯啟,神理奚征。其八?!?/p>

□□□□,□□□□。朱穆弓亡,韓棱劍在。其九。

漢重三杰,晉悲九原。古今何有,令問常存。其十?!?/p>

二、程氏家族世系

據墓志所載:程懷信“曾祖滿,瀘州長史……王父皓,定州刺史……嚴考曰榮,□中大夫、滄州別駕,追贈澧州刺史,加贈陜府大都督”,可知程懷信前三輩世系為程滿—程皓—程榮。

程滿史籍未載。

程皓,《舊唐書·程日華傳》載:“(程日華)父元皓,事安祿山為帳下將,從陷兩京,頗稱勇力,史思明時為定州刺史?!盵2]2652《新唐書·程日華傳》也記載:“(程日華)父元皓為安祿山帳下,偽署定州刺史?!盵3]4567程元皓參與了安史之亂,并在亂軍中歷官至定州刺史,這與墓志中程皓“定州刺史”的官職吻合。由此可知,程皓、程元皓應為同一人。

然而,《新唐書·史朝義傳》記載,史朝義敗亡時,“偽恒州刺史張忠志、趙州刺史盧俶、定州刺史程元勝……等皆舉其地以歸”[4]?!杜f唐書·史朝義傳》也載:“又以偽官以城降者……定州程元勝……并加封爵,領舊職?!盵5]因此,程元勝也在安史亂軍中任定州刺史,并于寶應元年(762)歸順朝廷。從程元皓、程元勝之名來看,二人或為兄弟,先后任定州刺史。

由墓志及文獻來看,程皓(程元皓)至少有兩子,即程華和程榮。程華即橫海鎮的奠基者,后被唐德宗賜名“日華”,此事在《舊唐書·程日華傳》有載:“德宗深嘉之……賜名日華”[2]2653。程華(程日華)在兩《唐書》均有傳。

程榮,傳統史籍無載。據墓志記載,程榮為“□中大夫、滄州別駕,追贈澧州刺史,加贈陜府大都督”。其任“滄州別駕”,應在程華接管滄州之后。

程華之子為程懷直,據《舊唐書·程日華傳》記載:“貞元四年,(程日華)卒,贈兵部尚書。子懷直?!盵2]2653《新唐書·程懷直傳》也記載:“(程日華)子懷直擅知留事,帝以日華故,即拜權知滄州刺史?!盵6]4568

志主程懷信為程榮之子。關于程懷信的身份,《舊唐書·程懷直傳》記載其為程懷直的“從父兄”[7]2653,《新唐書·程懷直傳》也記載:“懷信,其從昆也?!盵6]4568實際上程懷信是程懷直的從弟,而非從兄。因為據《舊唐書·程懷直傳》記載:程懷直“(貞元)十六年卒,年四十九”[7]2563,按照虛歲計算,程懷直出生于天寶十一載(752)。而根據程懷信墓志所載,程懷信卒于貞元廿一年(805),“陽秋卌七”,故其出生于乾元二年(759)。因此,程懷信是程懷直的從弟。

程懷信至少有兩子,即墓志所載“嗣子執恭、次子執撫”。程執恭后改名程權[8]2563。程執恭(程權)在兩《唐書》等文獻中均有記載,而程執撫目前僅見于此墓志。

三、程氏家族與橫海鎮

墓志載,志主程懷信及其子執恭先后為橫海軍節度使,而對于程懷信的前任,墓志并未提及,其實是有隱諱的。梳理文獻可知,程懷信的前任是其從兄橫海鎮的首任節度使程懷直,而橫海鎮的奠基者為程懷直的父親程華(程日華)。

(一)橫海軍復置

程華(程日華)是橫海鎮的奠基者,兩《唐書》有傳,《資治通鑒》也有載。程華原為成德節度使李寶臣所屬易州刺史張孝忠的牙將,建中二年(781),李寶臣去世后,其子李惟岳謀求世襲節度使,遭到朝廷討伐。建中三年(782),張孝忠以易州歸順朝廷,后被任命為易定滄三州節度使(后賜軍號義武軍)。張孝忠派程華前往接管滄州。當時,前任滄州刺史李固烈在離任之際搜刮財物,為亂兵所殺。滄州將領擁立程華為滄州刺史,張孝忠于是任命他知滄州事[9]。

同年,幽州節度使朱滔叛亂,造成滄州與易、定二州之間往來艱阻。程華聽從滄州錄事參軍李宇的建議,向朝廷表達忠心,請求以滄州別為一使,“德宗深嘉之,拜華御史中丞、滄州刺史。復置橫海軍,以華為使”[2]2653。此時橫海鎮實際已經初步形成,只是名義上滄州仍隸屬于義武鎮。

關于程華(程日華)的去世時間,史籍記載不一:《舊唐書·程日華傳》作貞元四年(788)[2]2653,《舊唐書·德宗本紀上》作貞元二年(786)五月[10],《新唐書·程日華傳》作貞元二年[3]4568,《新唐書·德宗本紀》作貞元二年六月[11]123,《資治通鑒》作貞元四年十一月[12]。對此,殷慶雙考證為貞元二年,當時橫海軍還未升級為節度使[13]。結合各記載來看,當以此說為是,《舊唐書·程日華傳》和《資治通鑒》的記載均有誤。

(二)橫海軍升橫海鎮

據《新唐書·程懷直傳》載,貞元二年(786),程華(程日華)去世后,其子程懷直(752—800)自知留后,朝廷以程懷直權知滄州刺史,知軍州事。同年,程懷直遣使入朝,表請分滄州的弓高、東光、景城等縣建置景州,并請朝廷派遣官員任景州刺史。因“河朔刺史不廷授幾三十年”[6]4568,唐德宗非常高興,任命員外郎徐申為景州刺史,升橫海軍為節度使,以嘉王李運遙領橫海軍節度使、滄景等州觀察處置等使,擢程懷直為橫海軍節度留后。

關于橫海軍升節度使和建置景州的時間,史籍記載不一。除《新唐書·程懷直傳》將兩個時間點均置于貞元二年外,《舊唐書·程懷直傳》將兩個時間點均置于貞元四年(788)[7]2653?!缎绿茣さ乩碇救穭t記載:“景州,上,貞元三年析滄州之弓高、東光、臨津置?!盵14]《資治通鑒》則將橫海軍升節度使的時間置于貞元二年(786)四月[15]7450,建置景州的時間置于貞元五年(789)二月[15]7517。朝廷單獨以滄州建置節度使的可能極低,橫海軍升節度使之時,必然同時建立了景州,而朝廷同意建立景州,是在程懷直上奏表忠之后。因此,橫海軍升節度使和景州建置的時間,都應該在貞元二年(786)?!杜f唐書·程懷直傳》和《新唐書·地理志三》均有誤。

《新唐書·程懷直傳》載,貞元三年(787),程懷直正授為橫海軍節度使、滄景等州觀察處置等使[6]4568?!杜f唐書·程懷直傳》記載:貞元五年(789),“起復正授節度觀察使”[7]2653?!杜f唐書·德宗本紀下》也記載:貞元五年二月“戊戌,以滄景留后程懷直為滄景觀察使”[16]250。造成“貞元五年”記載的原因,或許是受到《舊唐書·程日華傳》所載程日華去世于貞元四年(788)這個錯誤時間的影響。程日華去世于貞元二年(786),則程懷直正授為節度使當在貞元三年。

(三)程懷信逐兄自立

程懷直任節度使后,愛好畋獵,以至于荒廢軍政,軍中多有怨言。時任橫海軍兵馬使的程懷信趁程懷直外出畋獵閉城門而不納,迫使程懷直逃往京師。此事《舊唐書·程懷直傳》記載為貞元九年(793)[7]2653,而《舊唐書·德宗本紀下》[16]259、《新唐書·德宗本紀》[11]127和《資治通鑒》[17]均記載為貞元十一年(795)九月。墓志亦載:“貞元十一年,皇帝俾虔王充橫海軍節度使。公此時也,身服苴麻,守在幾筵。王居京師,軍政未輯……詔乃起復,授公左武衛大將軍兼御史中丞,充橫海軍節度留后?!庇纱丝勺C,程懷信驅逐程懷直發生于貞元十一年(795)。而且,當時程懷信在服喪期內,故而有“身服苴麻,守在幾筵”“起復”等表述。

程懷信逐兄自立的事件,墓志進行了委婉處理,表述為朝廷任命虔王李諒為橫海軍節度使,因“王居京師,軍政未輯”之由,才任命程懷信為橫海軍節度留后。歷史的真相必然是程懷信驅逐兄長在前,其后朝廷才分別任命虔王和程懷信為節度使、節度留后。親王遙領節度使,在唐后期是慣例。從朝廷對待此事的態度可以看出,當時朝廷對藩鎮割據采取的是姑息政策。

程懷直逃往京師后,得到唐德宗優待。對于程懷直最后的歸處,《舊唐書·程懷直傳》記載有誤,文中記:“既而懷信死,懷直子執恭知留后事,乃遣懷直歸滄州。(貞元)十六年卒,年四十九,廢朝一日,贈揚州大都督?!盵7]2563但據墓志可知,貞元十六年程懷信仍在世,其去世的時間為貞元二十一年(805),既然當時程懷信仍在世,那么程懷直不可能歸滄州。此外,《舊唐書·程懷直傳》還錯把程懷信之子執恭記為程懷直之子。

由墓志可知,貞元二十一年(805),程懷信加官為檢校工部尚書。同年秋,病重,唐德宗以其子橫海軍節度副使兼都知兵馬使程執恭權勾當軍州事。七月十七日,程懷信去世,年47 歲。這一點和《舊唐書·順宗本紀》記載相符:貞元二十一年(805)七月“橫海軍節度使、滄州刺史程懷信卒,以其子副使執恭起復滄州刺史、橫海軍節度使”[18]。

程懷信墓志記載其“字宗文”,“初起家從仕,歷官至驃騎大將軍,封江夏郡王,尋加御史中丞”,“(貞元)十三年,制加橫海軍節度支度營田、滄景等州觀察處置等使、開府儀同三司、使持節滄州諸軍事、行滄州刺史兼御史大夫、上柱國、江夏郡王”。由此可知,程懷信在貞元十三年(797)正授為橫海軍節度使,其封號為“江夏郡王”。這些信息史籍中均無記載。

程懷信去世后,其子程執恭繼任為節帥。此次順利完成交接,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程懷信的提前準備,先任命程執恭為節度副使(即為儲帥),在其病重之時又請求朝廷以程執恭為“權勾當軍州事”,以便在其去世以后順利完成過渡。更重要的是朝廷對待河北割據型藩鎮世襲的問題仍采取姑息的政策,這也是橫海鎮雖然弱小,但程氏家族仍然能夠傳承數代的重要原因。

(四)程執恭(程權)獻地

貞元二十一年(805)八月,程懷信去世一個多月后,唐德宗授其子程執恭為橫海軍節度使留后、忠武將軍,起復左驍衛將軍,兼御史中丞。元和元年(806)五月,朝廷正授程執恭為橫海軍節度使,其后,累進檢校兵部尚書,封邢國公。元和六年(811),程執恭(程權)曾經入朝,唐憲宗遣其還鎮,加檢校尚書右仆射[19]。

唐憲宗即位以來,朝廷對待割據型藩鎮的態度發生了徹底改變,不再采取姑息政策,而是改為削藩,立志解決藩鎮割據問題。經過努力,朝廷平定了淮西等藩鎮的叛亂。元和十三年(818)二月,程執恭(程權)見淮西鎮被平定,內心惶恐,主動向朝廷獻地,結束了程氏在橫海鎮的割據?!顿Y治通鑒》記載:(元和)十三年二月,“橫海節度使程權自以世襲滄景,與河朔三鎮無殊,內不自安。己酉,遣使上表,請舉族入朝,許之。橫海將士樂自擅,不聽權去,掌書記林蘊諭以禍福,權乃得出”[20]?!缎绿茣椬诒炯o》也記載:元和十三年三月“己酉,橫海軍節度使程權以滄、景二州歸于有司,權朝于京師”[21]。

據《舊唐書》等史料記載,程執恭(程權)入朝以后,同年六月被改任為邠寧節度使[22],元和十四年(819)十一月去世,朝廷追贈為司徒[8]2564。

從程華(程日華)建中三年(782)開始據有滄州,到程執恭(程權)元和十三年(818)獻地于朝廷,程氏家族割據橫海鎮長達36 年,歷三世四任節帥(表一)。程執恭(程權)的獻地歸順,展現了唐憲宗在致力大唐王朝中興的過程中對藩鎮割據勢力采取的強硬措施產生了強大的震懾力[13],而河北割據型藩鎮正是在這樣的外部高壓之下不得不主動獻地歸順,從而助推元和中興的實現。

表一 橫海鎮程氏歷任軍使/節度使

程執恭(程權)獻地之后,朝廷多數時候都將橫海鎮牢牢掌控,并將其作為掣肘河北三鎮的一支重要力量,將割據勢力限制于河北三鎮,從而穩定了河北道的局勢。

程懷信墓志記載了唐王朝建中之亂后至元和中興前程懷信任橫海軍節度使前后的史實,具有較大的史料價值,不僅可以考證程氏先祖的情況,還可以彌補史籍記載中關于橫海鎮記載的諸多疏誤。墓志還反映了大唐王朝對待割據型藩鎮的政策,自建中之亂平息以后,唐德宗對待河北藩鎮謀求世襲和逐帥自立的行徑基本都是采取姑息的政策,這也是程氏家族能夠長期割據于橫海鎮和程懷信驅逐兄長后能夠順利繼任節度使的重要原因,對于研究唐后期的政治史和藩鎮割據的演變史都有著重要意義。

猜你喜歡
貞元舊唐書節度使
敦煌寫本P.2522的性質及《貞元十道錄》逸文問題
TINTIN’S CHINESE CHANGE-UP
唐末五代宋初定難軍節度使王爵研究
貞元時期韋應物紀行詩創作芻議
睿智與穩?。航庾x兩唐書中的狄仁杰
敦煌歸義軍節度使承襲制度研究(上)——張氏歸義軍節度使的承襲引發的有關問題
述往思來:《新唐書》的編纂思想和特點
唐末至宋初定難軍節度使及其僚屬的兼官與帶職
訛傳九百年可以休矣
——常袞與建州茶業無關
目不識丁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