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召縣中藥材產業發展現狀問題及對策

2023-10-09 08:48孟凡玉
南方農業·上旬 2023年7期
關鍵詞:產業發展中藥材

孟凡玉

摘 要 當前,以中藥材為基礎的中醫藥產業成為國家鼓勵支持的新興產業之一,中醫藥發展迎來天時、地利、人和的大好時機。中醫藥發展被列入國家戰略,發展中藥材產業意義重大。截至2022年12月,河南省南陽市南召縣以辛夷、山茱萸、杜仲為主的中藥材種植面積超3.47萬hm2,總產量達7 000 t,年產值達3.5億元;其中,辛夷種植面積達1.67萬hm2,年產干藥4 600 t,產量占全國總產量的70%。南召縣已培育中藥材新型經營主體295個、中藥材初加工企業10家。成立了中藥材發展中心,對該縣中藥材產業進行統一規劃建設,近年來重點建設“十大中藥材種植基地”“十大中藥材種苗繁育基地”,打造“南召十大道地中藥材”品牌。結合南召縣實際情況,闡述了當地中藥材產業的發展現狀,分析了當地中藥材產業發展存在的問題,并針對問題提出了加快規?;N植基地建設、強化人才引進培育和科研平臺建設、加強中藥材加工龍頭企業的培育、強化品牌建設、加強三產深度融合發展、創新農戶利益聯結機制及多渠道籌措資金等建議。

關鍵詞 中藥材;產業發展;河南省南陽市南召縣

中圖分類號:F326.12 文獻標志碼:C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3.13.057

近年來,河南省南陽市南召縣始終踐行綠色生態發展理念,依托當地資源優勢,探索林下經濟新模式,積極發展“林+藥”特色產業,推廣中藥材種植模式,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培育龍頭企業,壯大產業基地,打造知名品牌,推動中藥材種植規模迅速擴大,品種結構日趨合理,產業鏈條不斷完善。中藥材產業已成為南召縣推進鄉村振興的支柱產業。

1? 發展現狀

南召縣境內有各類中藥材253科1 100多種,其中常用中藥材有200多種。特別是辛夷,種植歷史悠久,早在元末明初就與山茱萸、冬花并稱南召縣三大特產。20世紀50年代以來,南召縣辛夷產量基本保持在全國總產量的40%以上,占河南省產量的70%以上。截至2022年12月,南召縣以辛夷、山茱萸、杜仲為主的中藥材種植面積超3.47萬hm2,總產量達7 000 t,年產值達3.5億元[1]。其中,辛夷種植面積達1.67萬hm2,年產干藥4 600 t,產量占全國總產量的70%;山茱萸種植面積達0.95萬hm2,年產干藥800 t;杜仲種植面積達0.67萬hm2[2]。南召縣已培育中藥材新型經營主體295個、中藥材初加工企業10家。南召縣成立了中藥材發展中心,對該縣中藥材產業進行統一規劃建設,近年來重點建設“十大中藥材種植基地”“十大中藥材種苗繁育基地”,打造“南召十大道地中藥材”品牌。同時,確定把辛夷、杜仲、黃精、白及、山茱萸、艾草及連翹等作為十大道地中藥材進行重點培育。南召縣先后榮獲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河南省政府及相關部門認證的“中國名特優經濟林辛夷之鄉”“綠色道地中藥材規范化辛夷種植基地縣”“河南省中醫藥健康旅游示范區”“河南省十大中藥材種植基地縣”“河南省中藥材產業發展十強縣”等稱號。

2? 存在的問題

2.1? 基地規模小而散

南召縣現有中藥材品種多,但基地規?;?、標準化程度低,中藥材質量參差不齊。盡管近年來大型企業帶動了一些農戶規?;N植中藥材,但集中連片種植面積超6.7 hm2和66.7 hm2的很少。同時,農戶規范化種植中藥材的意識還不強,種植、管理、采收都比較隨意,影響了中藥材的產量和品質。

2.2? 缺乏專業技術人才,科研創新能力不強

南召縣從事栽培、育種、加工和產品研發的高級技術人才奇缺,基層技術推廣體系中的專業技術人才更少,優質高產栽培及加工等技術推廣困難[3]。中藥材野生變家種,引種馴化、提純復壯和種苗繁育等技術不能滿足當前中藥材產業發展的需要。有關中藥材栽培和炮制的研究機構較少,產學研合作不足,直接影響南召縣中藥材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2.3? 缺乏大型加工企業

目前,南召縣尚無中藥材深加工企業,初加工企業僅有7家,加工能力嚴重不足,缺乏大型龍頭企業和國家、省級中醫藥產業大項目。中藥材加工是南召縣中藥產業發展中的關鍵瓶頸和薄弱環節,大量中藥材長期得不到有效的產地加工,產品附加值不高,不僅影響了從業人員的積極性,還嚴重制約了中藥產業的發展。

2.4? 品牌意識不強,產品知名度不高

南召縣中藥材品種過于分散,單品種的產量、產值普遍較低,一些優勢中藥材品種沒有產生較大影響力,還沒有培育出在全國叫得響的品牌。企業和農戶標準化意識淡薄,商標注冊、標準化認證、著名商標和馳名商標申報的積極性偏低,導致南召縣中藥材在市場上的競爭力不足[4]。同時,南召縣中藥材缺乏統一的策劃包裝、宣傳推介,知名度和影響力有待進一步提高。

2.5? 三產融合不充分

在南召縣中藥材產業發展中,雖然構建了集種植、加工、銷售、休閑、觀光于一體的完整鏈條,但各環節融合深度不夠,尚未形成發展合力,仍處于價值鏈的底端。

2.6? 利益聯結機制不健全

1)農戶在中藥材種植上沒有與中藥材加工企業及專業合作社等經營主體建立穩定的合作關系,種植方式隨意,種植管理粗放,往往造成藥材品質不高、市場價格下跌,給農戶帶來巨大損失。2)由于農戶多是“單打獨斗”,抵御自然災害的能力不強,缺少貯存設施、加工設備,產出的中藥材得不到良好保存和初加工,產值往往偏低。

2.7? 資金投入不足,缺口較大

中藥材種植是一個投資大、周期長、不可控因素較多的產業,需要政府加大資金投入力度,改善中藥種植條件,解決低產低效低質等問題。南召縣在中藥材產業的發展上,雖然不斷增加投入,但整體資金有限,不能滿足產業發展的需求。中藥材種苗繁育基地和種植基地基礎設施建設滯后,中藥材深加工項目也因為資金問題得不到落實,產能得不到有效釋放??傮w來看,南召縣中藥材加工仍然處于初級階段。

3? 對策

3.1? 加快規?;N植基地建設

1)南召縣應圍繞辛夷、艾草、杜仲、石斛、連翹、黃精、山茱萸、天麻、皂角及丹參十大道地中藥材進行重點培育。同時,大力打造皇后鄉天橋村辛夷種植基地、留山鎮官坡村艾草種植基地、崔莊鄉王莊村連翹種植基地、留山鎮玲瓏山村皂角種植基地、白土崗鎮桐梓村粉防己仿野生種植基地、南河店鎮郭營村黃精和粉防己仿野生種植基地、喬端鎮云霄曼白及種植基地、四棵樹鄉五朵山黃精種植基地、太山廟鄉羅溝村芍藥和迷迭香種植基地及馬市坪鄉貫溝村菊花種植基地等十大種植基地。2)鼓勵各類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自建種植基地,采用綠色生態栽培模式,實行規?;N植、科學化管理、標準化生產,保證中藥材的產量和品質。3)探索實施“龍頭企業+合作社+基地”模式和“合作社+農戶”模式,由龍頭企業、合作社向農戶提供種子種苗、栽培技術,與農戶簽訂購銷合同,合理確定中藥材的保護價,降低農戶種植風險,激發農戶種植積極性,逐步實現中藥材種植從分散生產向組織化生產的轉變[5]。

3.2? 強化人才引進培育和科研平臺建設

1)加大中藥產業人才引進力度,加強中藥高層次專業技術人才之間的交流,吸引更多的高端人才加入南召縣中藥產業發展隊伍。這不僅可以為產業發展帶來前沿的技術和方法,而且能為產業的提檔升級提供人才保障。2)強化職業技能培訓,加強校企、院企合作,培養一支扎根基層的集中藥資源保護、種植、加工和信息服務于一體的專業隊伍。3)提升現有技術人員的知識水平和業務能力。技術人員可通過進修、實習、考察等方法學習新知識、新技能,以適應新形勢下中藥產業發展的新需求。4)整合已有辛夷開發工程技術中心和京師北中道地藥材及艾草科研示范基地等平臺,組建新的中藥材開發研究中心,全面開展南召縣中藥材產地生態適宜性分析、中藥材規范化綠色栽培技術研究與制訂、南召縣道地藥材品質評價分析、中藥材延伸產品的開發等相關工作,為南召縣中藥材產業發展提供技術支持。

3.3? 加強中藥材加工龍頭企業的培育

1)制定打造龍頭企業的扶持政策,落實產業發展和鄉村振興銜接資金,采用以獎代補、貼息貸款等方式大力扶持規模企業,同時出臺防范自然災害風險的金融政策,在土地、廠房、設備、科研平臺、融資及稅收等方面予以政策傾斜,堅持扶大、扶優、扶強,培養一批起點高、規模大、帶動能力強、產品有一定優勢的龍頭企業。2)引導中藥材企業抱團發展,實施技術創新,提高產品技術含量和企業核心競爭力,逐步發展一批中藥材產業的高新技術企業[6]。優化產業鏈分工布局,鼓勵差異化、專業化發展,支持中藥材企業創建省級、國家級現代農業產業園。

3)設立中藥材發展基金,使用專項資金重點扶持中藥材企業,采取貼息、補助、獎勵、資金注入等方式,促進中藥材加工企業發展壯大。

3.4? 強化品牌建設

1)依托伏牛山、寶天曼的區域優勢,實施名牌戰略,塑造南召縣中藥材的“伏牛山石斛”“寶天曼辛夷”等一系列品牌。2)充分利用門戶網站、微信、抖音等新媒體宣傳南召縣的特色優勢中藥材品種,大力打造“南召辛夷”“南召艾”“南召野菊花”等中藥材品牌。積極推薦中藥材企業參加農業博覽會、中國國際農產品交易會、中國農產品加工業投資貿易洽談會等展銷活動,提高南召縣中藥材產品知名度,走品牌拉動銷售和生產的路子,促進南召縣中藥材產業實現跨越式發展。3)積極開展中藥材生產質量管理規范認證、道地藥材認證、規范化種植認證、地理標志認證、綠色中藥認證及商標注冊工作,爭創國家和省、市知名品牌,增加品牌價值,擴大品牌影響力[7]。4)加大南召縣藥膳養生理念和仲景文化的宣傳力度,充分挖掘傳統中藥養生保健價值,開發藥膳、美容、保健、休閑、康養農莊等特色項目,結合南召縣“伏牛山黃精”“鐵皮石斛”等特色食材,制作“黃精燉鴨”“排骨涼茶”“黃花苗(蒲公英)燉雞”“石斛宴”等養生藥膳,創立知名藥膳品牌。

3.5? 加強三產深度融合發展

依托南召縣生態優勢,推動中藥材與文化、旅游、康養等行業的深度融合,形成以中藥材為主導的大健康產業體系,實施“中醫藥+N”計劃,打造3個特色康養小鎮。1)建設喬端鎮中醫藥特色健康小鎮。以喬端鎮寶天曼景區和豐富的中藥材為依托,打造中醫藥康養基地,培養中醫藥康養品牌,建設中醫藥養生服務集聚區,構建集旅游觀光、健康養生、休閑娛樂、科普教育于一體的中醫藥健康服務全產業鏈,提高中藥材資源綜合利用水平,促進中藥材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2)建設石門鄉艾草特色小鎮。依托南陽華康艾制品有限公司集艾草加工、銷售、倉儲、體驗于一體的發展模式和艾草博物館的文化優勢,深入挖掘石門鄉艾草文化,向外推介艾灸文化。3)建設皇后鄉辛夷觀光小鎮。在參觀辛夷種植和晾曬加工基地的基礎上,繼續實施“種加游”一體化項目,著力打造“中國辛夷谷”觀光旅游品牌。

3.6? 創新農戶利益聯結機制

引導中藥材企業、專業合作社、種植大戶等新型中藥材經營主體全方位參與中藥材的種植、加工、銷售等環節,采取訂單帶動、利潤返還、股份合作等形式,逐步建立中藥材企業、專業合作社和種植大戶的信息共享、利益共謀機制,提高中藥材產業化發展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1)創新土地管護模式。企業、種植大戶流轉農戶的土地種植中藥材,由農戶負責管護,農戶可得到土地租金和管護工資,實現雙重增收。2)創新基地務工模式。引導周邊農戶與中藥材企業簽訂就業協議,建立長期勞務關系,實現穩定持續增收。3)創新種植模式。采取“合作社+基地+農戶”或“基地+農戶”的模式,與農戶簽訂中藥材種植協議,實行“三包三統一三標準”管理,即包種苗、包技術、包回收,統一管理、統一培訓、統一銷售,標準育苗、標準種植、標準采收,帶動農戶穩定增收,強化農戶收益保障,提高農戶種植積極性。4)創新入股分紅模式。對于沒有種植能力的農戶,引導其將土地、資金入股中藥材專業合作社,簽訂合作協議,農戶按協議享受分紅收益。

3.7? 多渠道籌措資金

1)建立政府引導、市場運作的多渠道資金籌措機制,積極爭取國家各項優惠政策,引導社會資本積極參與。南召縣政府應充分發揮“政銀擔”作用,對新型中藥材經營主體優先提供貸款支持。2)加大招商力度。重點引進華潤三九醫藥股份有限公司、云南白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等全國知名的一流藥企到南召縣投資建立中藥材標準化種植基地和深加工廠區,消化南召縣中藥材資源,引領中藥材產業縱深發展,促進南召縣中藥材產業提檔升級。3)南召縣每年從產業發展資金中拿出2 000萬元,采取“以獎代補”形式,大力扶持中藥材種植基地、加工企業、專業合作社、種植大戶。

4? 結語

南召縣中藥材產業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其存在的問題也較為明顯,這些問題阻礙了中藥材產業的進一步發展。筆者對南召縣中藥材產業發展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展開了分析,并提出了解決的對策,以期為南召縣中藥材產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一定的支持。

參考文獻:

[1] 廖濤,杜豐.河南南召:“中藥材寶庫”綻放異彩[EB/OL].(2023-05-18)[2023-05-27]. https://k.sina.cn/article_3913321082_e9408a7a0010170sx.html.

[2] 廖濤,李姿穎.南召縣“中藥材寶庫”盛產好藥材[EB/OL].(2022-06-28)[2023-05-27].https://news.dahe.cn/2022/06-28/1050714.html.

[3] 李京生,馬春,尉海玲.中藥材種植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C]//2011年全國中醫藥研究暨中醫藥科室管理學術研討會論文匯編.成都:北京中醫藥學會,2011:104-106.

[4] 張文斌.中藥材種植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探析[J].農業科技與信息,2017(3):23-24.

[5] 林世軍.發展中草藥材新產業 激活鄉村振興“新動能”[J].農業知識,2022(2):49.

[6] 黃丹,習洪斌,鐘志兵.中藥材種植、加工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江西農業,2021(4):29-30.

[7] 李井山.中藥材種植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探析[J].農家科技,2019(6):24.

猜你喜歡
產業發展中藥材
夏季中藥材田間管理做好這五點
中藥材促農增收
常被群體誤讀的中藥材
宋四清:種植中藥材 托起致富夢
9種常用中藥材的性狀真偽鑒別
海南黑山羊研究進展與產業發展思路
景德鎮陶瓷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策略探析
紅色旅游產業現狀分析及發展中管理問題研究
DNA提取4種中藥材方法的篩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