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建FDI 的非均衡分布及對經濟影響的實證研究
——基于閩東北和閩西南的泰爾指數分析

2023-10-09 09:31林佳麗
順德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23年3期
關鍵詞:指數值泰爾外資

林佳麗

(福建省商務發展研究院,福建 福州 350000)

縱觀福建的經濟發展戰略,從上世紀80 年代的“念好山海經”,到90 年代的山海統籌協調發展戰略;從閩東北、閩西南兩大協作區的形成,到推進兩大協同發展區建設,福建省不斷探索區域協調發展道路,最終形成閩東北、閩西南兩大協同發展區發展戰略。其中,閩東北協同發展區包括福州(含平潭)、莆田、寧德、南平四市;閩西南協同發展區包括廈門、泉州、漳州、三明、龍巖五市。

福建省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提出著力提高區域聯動發展水平,推動閩東北、閩西南兩大協同發展區建設取得更大進展。當下,FDI 已成為福建經濟發展的重要驅動力,FDI 地區分布狀況對福建經濟發展有著重要影響。因此,考察FDI 地區分布的非均衡狀況對于推動閩東北和閩西南兩大協同發展區建設、以及區域協調發展向更高水平和更高質量邁進具有重要意義。

1 福建FDI 分布狀況

2022 年1~11 月,福建省實際使用外資48.6 億美元,同比增長8.4%(折合314.6 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5%)。高技術產業、制造業吸收外資增長顯著,高技術產業實際使用外資增長30.5%,制造業實際使用外資增長63.1%[1]。實際利用外資呈現如下特點:

1)FDI 區域分布狀況。

福建外商直接投資分布呈現明顯的地域差異性,FDI 多集中分布于沿海地帶,內陸地區FDI 分布水平低。從閩東北和閩西南對比看,閩西南FDI 分布水平高于閩東北。如表1 顯示,閩東北四地市2005年外資總額占比30%,2021 年占比27.7%,閩西南五個地市2005 年外資總額占比70%,2021 年占比72.3%,閩東北和閩西南僅一個地市之差,但FDI 差距顯著,閩西南FDI 分布水平遠高于閩東北。從閩東北和閩西南內部來看,閩東北內部各地市FDI 分布非均衡顯著,主要集中于福州地區,2021 年僅福州地區外資占比87.9%,而莆田、寧德、南平外資嚴重貧乏;閩西南五地市外資分布差異也較為顯著,主要集中在廈門、漳州、泉州,而三明、龍巖地區外資分布低??傮w來看,閩東北和閩西南兩大協同發展區內部的FDI 分布具有相似性,FDI 多集中分布在沿海地帶,內陸地帶分布水平低,特別是福州、廈門和泉州較為突出,漳州和莆田次之,而三明、龍巖、南平等內陸地區與之差距較大。

表1 2005 和2021 年福建省九地市FDI 分布比重

2)FDI 產業分布狀況。

福建省FDI在三次產業的分布上具有較強趨勢性,外商投資從主要流向第二產業向集中分布第三產業轉變。如圖1,2005—2021 年福建三次產業的外商直接投資合同金額比重分布圖顯示,第一產業外資比重較為穩定,且一直保持低于10%的較低水平。第二產業外資比重整體呈現下降趨勢,從2005 年的78.64%下降到2021 年的15%,下降了81%,其中2012 年以前第二產業外資比重占三產之首,保持50%以上的水平,而2012 年后第二產業外資比重逐漸下降到50%以下,且逐漸被第三產業趕超。第三產業外資比重整體呈現波動上升趨勢,從2005 年的17.6%上升到2021 年的83.62%,提高了3.7 倍,特別是2012 年第三產業外資比重開始超過50%,并繼續上升成為三次產業吸引外資之首。三次產業外商直接投資的變動趨勢,是福建省產業結構不斷優化的結果。福建省進入后工業化時期,第二產業不斷成熟且比重趨于下降,第三產業逐漸崛起且比重超過第二產業,對外資的吸引力增強。

圖1 2005—2021 年福建省三大產業FDI 分布比重

3)FDI 資金來源。

福建FDI 資金主要來源于亞洲,2005 年以來,亞洲各國對福建投資呈現上升趨勢,2005 年福建省實際利用外商直接投資中僅亞洲地區占比88%,而發達的歐美國家對福建省投資僅占比11%;2021 年外商對福建投資的地域集中性更顯著,亞洲地區投資比重上升到94%,而其他五個洲在福建的投資極低,尤其是歐美國家投資比重不足1%[4]??梢姼=‵DI 資金來源多元化不足,對亞洲經濟依賴性強,且該趨勢仍在加劇。

2 FDI 地區分布差異的泰爾指數分析

2.1 FDI 地區分布非均衡程度的測量方法選擇與運用

1)數據來源與處理。

以2005—2021 年福建省及其各地市(包括福州市、廈門市、泉州市、漳州市、莆田市、三明市、龍巖市、寧德市、南平市)GDP 和FDI 數據為基礎進行分析。數據主要來源于福建省統計局網站、各地市統計局網站等。其中FDI 數據采用的是外商直接投資金額,鑒于外商直接投資金額在2005 年前后統計口徑不同,本文選取了2005 年后驗資口徑的實際利用外商直接投資金額數據。

2)測量方法的選擇與運用。

國內相關研究中,用于測量區域差異的指標眾多,如用變異系數、基尼系數、加權變異系數、泰爾指數等方法來衡量相對差距。本文擬采用泰爾指數來測度福建省FDI 區域分布的非均衡狀況,其優點在于泰爾指數可以對福建省FDI 區域分布的非均衡情況做進一步分解,既可以衡量閩東北和閩西南之間FDI 分布的非均衡狀況,還可以測量兩區域各自內部FDI 分布的非均衡狀況。

根據目前廣泛使用的泰爾指數公式和考察FDI 區域分布差距的需要,本文采用的Theil 公式如下[5]:

其中,T=TW+Tb

T、Tb、Tw、Twi分別為福建省FDI 地區分布總差距的泰爾指數值、閩東北和閩西南區間FDI 分布差距的泰爾指數值、閩東北和閩西南區內FDI 分布差距的泰爾指數值、閩東北和閩西南各自內部FDI 分布差距的泰爾指數值。GDPi、FDIi代表第i個區域(閩東北或者閩西南)的地區生產總值和外商直接投資金額,GDPij、FDIij表示第i區域(閩東北或者閩西南)中j地市的地區生產總值和外商直接投資金額。泰爾指數值分布在0~1 之間,數值越接近于0,FDI的地區分布越均衡;數值越接近于1,則FDI 的地區分布越不均衡。

2.2 FDI 地區分布非均衡程度的測量結果及分析

1)FDI 地區分布非均衡程度的泰爾指數測算結果。

根據FDI 地區分布的泰爾指數測算公式,可以測算出福建省FDI 地區分布情況的總差距泰爾指數值T、閩東北和閩西南區間FDI 分布差距泰爾指數值Tb、閩東北和閩西南區內FDI 分布差距的泰爾指數值Tw、閩東北內部FDI 分布差距泰爾指數值Tw1、閩西南內部FDI 分布差距泰爾指數值Tw2,閩東北和閩西南的區間、區內FDI 分布差距的貢獻率等,測算結果見表2 和圖2。

圖2 2005—2021 年福建省FDI 地區分布差距的泰爾指數值

表2 閩東北、閩西南和全省FDI 地區分布差距的泰爾指數計算結果

2)FDI 地區分布的泰爾指數結果分析。

根據FDI 地區分布的泰爾指數測量結果(如表2和圖2),可以得出如下結論:

第一,福建省FDI 區域分布總差距較大。如圖2 所示,FDI 區域分布總差距的泰爾指數呈現上升-下降-上升的趨勢,具體來看,從2005 年的0.180 3逐年上升到2008 年0.287 6 的頂峰后逐年下降,在2016 年到達0.114 9 的低谷后開始上升,特別是2017年后急速上升,增長幅度大。說明FDI 區域分布差距在2016 年之前表現為先擴后縮,總體較為平穩,但2016 年之后差距急劇拉大,縮小FDI 區域分布非均衡程度的行動迫在眉睫。

第二,閩東北和閩西南區間FDI 分布差距較小且平穩。圖2 顯示,閩東北和閩西南區間FDI 分布的泰爾指數值在2007 年前較大幅度逐年上升,2007—2017年之間呈現平穩下降趨勢,2017 年后呈現回暖趨勢??傮w來看,兩大區域間FDI 分布差距較小。

第三,閩東北和閩西南FDI 區內分布差距大且與總差距變動趨勢較為一致。圖2 顯示,閩東北與閩西南區內FDI 分布的泰爾指數圖變動趨勢與總差距類似,具體表現為2005—2008 年逐年上升,從2005 年的0.164 7 逐年上升到2008 年0.224 9 的頂峰,2008 年后逐年下降并在2016 年到達低谷0.105 1,2016 年后開始上升,特別是2017 年以后呈現急速上升趨勢,即閩東北和閩西南區內的FDI 分布差距在2016 年前從上升趨勢轉為穩步下降,2016 年后差距大幅度拉大。

第四,從FDI 分布差距貢獻度來看,福建省FDI分布差距主要源于閩東北和閩西南區內FDI 分布差距。泰爾指數結果顯示,在FDI 地區分布總差距中,區內差距貢獻度高達73%~95%,區間差距貢獻度只有5%~21%,圖2 更清楚地顯示FDI 區域總差距主要源于區內差距,特別是2008—2017 年,總差距圖與區內差距趨于重合,表明總差距主要由區內差距的拉大造成。從區內差距的貢獻度看,近幾年閩東北與閩西南內部FDI 分布差距貢獻度逐漸趨于接近,因此縮小FDI 地區分布差距要從縮小閩東北和閩西南內部差距上著手。

3 FDI 地區非均衡分布對福建經濟影響的實證分析

在考察福建省FDI 地區分布差異后,本文進一步考察差異對福建經濟增長的影響?;赩AR 模型,通過變量的平穩性檢驗、協整檢驗以及脈沖響應和方差分解分析,對福建省FDI 非均衡分布與經濟增長的關系進行實證分析。

3.1 變量選取和數據來源

選取國內生產總值(GDP)代表福建省經濟增長情況,記為Y;選取FDI 分布總差距的泰爾指數代表外商直接投資地區分布的非均衡情況,記為X。同時對數據作對數處理以消除異方差影響,記為LN(Y)、LN(X)。以LN(Y)和LN(X)為因變量,以這些變量的滯后值為自變量,建立VAR 模型來考察FDI 地區非均衡分布對福建經濟增長的影響。其中,GDP數據主要來源于2006—2022 年福建省及其各地市統計年鑒,FDI 地區分布差距數據來源于泰爾指數計算結果(詳見表2)。

3.2 實證分析

1)數據平穩性檢驗。

為了確保時間序列的平穩性,首先需要對時間序列數據進行平穩性檢驗。本文采用ADF 檢驗對LN(Y)、LN(X)這兩個序列進行了單位根檢驗,結果顯示變量LN(Y)一階差分在10%的水平下保持平穩,LN(X)一階差分在5%的水平下平穩,檢驗結果見表3。

表3 ADF 單位根檢驗結果

2)VAR 模型階數確定及協整檢驗。

根據AIC 和SC 準則,當VAR 模型的滯后階數為1 時,AIC 和SC 的值達到最小,因此VAR 模型的滯后階數為1。在確定滯后階數的基礎上,對福建省GDP與FDI 地區分布非均衡的關系進行協整檢驗,協整檢驗結果如表4。協整檢驗結果顯示,LNY與LNX之間存在一個協整方程,說明福建省經濟增長與FDI 地區分布非均衡存在長期穩定的協整關系,協整方程如下:

表4 Johansen 協整檢驗結果表

以上方程的回歸系數-0.034 533 表明福建GDP與FDI 地區分布非均衡程度之間存在反向的長期穩定關系。彈性系數-0.034 533 說明FDI 地區分布非均衡程度每擴大1%,GDP 將減少3.4%。因此,FDI地區分布非均衡程度的加深,對福建經濟增長產生負面的效應。

3)VAR 模型建立及穩定性檢驗。

LN(Y)和LN(X)為同階單整序列,滿足建立VAR 模型的前提條件。為研究福建經濟增長與FDI地區分布非均衡性的關系,本文以福建省GDP、FDI區域分布總差距為因變量,這些變量的滯后值為自變量構建VAR 模型。由于VAR 模型的滯后階數為1,為此構建VAR(1)模型如下:

如圖3 所示,由于VAR(1)模型特征方程的根的倒數值小于1,即都分布單位圓內,說明VAR模型是穩定的,滿足進一步作脈沖響應函數分析的條件。

圖3 單位根分布圖

4)脈沖響應分析。

為了進一步考察福建經濟增長與FDI 地區分布非均衡的關系,運用脈沖響應對LN(Y)與LN(X)這兩個變量做進一步分析,結果如圖4 所示。當變量LN(X)受到沖擊時,將對LN(Y)產生負面效應。當對福建FDI 區域分布非均衡產生沖擊時,脈沖響應值從第1 期的0 波動降低到第10 期的-0.007 1,第2期開始均為負數,即隨著福建省FDI 區域分布非均衡程度的加劇,對福建經濟產生負面溢出效應,且負面溢出效應逐漸擴大。

圖4 脈沖響應圖

5)方差分解分析。

方差分解分析將進一步考察福建FDI 地區分布非均衡狀況受到沖擊對福建經濟增長的貢獻情況,表5 方差分解的結果顯示,在福建經濟增長的方差分解中,相比于FDI 地區分布非均衡波動的貢獻度,福建經濟增長的自身累積效應更強,在方差分解中占主要份額,但經濟增長自身的累積效應呈逐年下降趨勢,從第1 期的100%持續下降到第10 期的96.62%,而FDI 地區分布非均衡的貢獻率逐年上升,從第1 期的0 逐期上升到第10 期的3.38%,即FDI地區分布非均衡狀況對經濟增長的溢出效應逐年增強。因此,縮小福建FDI 區域分布非均衡程度,尤其是閩東北和閩西南區內FDI 分布的差距是實現福建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必要舉措。

表5 LNY 的方差分解結果表

3.3 結論

泰爾指數測量結果顯示,2005 年以來福建省FDI 地區分布非均衡程度加劇,其主要源于閩東北和閩西南兩大協同發展區內部各地市FDI 分布差距的擴大。

FDI 地區非均衡分布狀況對福建經濟增長影響的實證分析結果顯示,FDI 地區非均衡分布程度與福建經濟增長存在長期穩定的協整關系,且FDI 地區非均衡程度的加劇對福建經濟產生負面溢出效應,且該負面溢出效應趨于擴大。

因此,縮小福建省FDI 地區分布的非均衡程度,特別是統籌閩東北和閩西南內部各地市FDI 分布差距,對于福建經濟的更快更高質量發展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4 對策與建議

閩東北和閩西南各地市FDI 非均衡程度的加深主要是地市間基礎設施、對外開放程度、產業吸引力等方面的差距影響外資的吸引力。因此,要縮小閩東北和閩西南FDI 地區分布的非均衡程度,就得統籌各地市在基礎設施、開放度以及產業發展水平等方面的差距。

1)強化基礎設施建設。

基礎設施建設直接影響著外資流向,三明、龍巖、南平等內陸地區以及沿海的寧德地區FDI 分布水平低很大程度上源于基礎設施特別是交通基礎設施的落后,因此解決基礎設施瓶頸是吸引外資的先決條件。一是加強交通基礎設施建設。重點加強三明、龍巖、南平和寧德等交通薄弱地區鐵路、公路、航運及現代化機場等建設,提高鐵路網覆蓋率,完善公路網布局,加強內河航運發展,優化航線網絡建設,加快建成現代化綜合交通樞紐建設,為外資的進入提供高效、便捷、安全的交通條件。二是加強協同區內交通互聯互通。加強閩東北和閩西南協同區內交通互聯互通,充分發揮福州都市區和廈漳泉都市區的輻射帶動作用,建設閩東北“一核四射一橫兩縱”和閩西南“一核六射兩縱”綜合運輸通道,促進兩大協同區內交通一體化。三是加強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加強三明、龍巖、南平等外資貧乏地區信息化、數字化和智能化建設,在大數據、物聯網、5 G 網絡等領域上著力,強化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推動數據信息共享。

2)加快開放開發步伐。

FDI 地區分布的非均衡很大程度上源于對外開放時間的早晚,沿海地帶開放開發早,逐漸成為外資的集中地帶。內陸地帶只有多措并舉,加大開放步伐,推進更大范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的對外開放,才能追趕引資步伐。一是強化外向型經濟政策扶持。提高三明、龍巖、南平內陸地區以及沿海的莆田、寧德等地區外向型經濟發展水平,加大穩外貿穩外資政策扶持力度,一方面加大穩外貿政策支持,在口岸通關、稅收優惠、企業紓困等方面推出更多優惠和支持措施,助力外貿保穩提質;另一方面出臺更多穩外資政策,特別是以制造業、高技術等為重點促進外資擴增量穩存量提質量的政策措施,引導外商持續加大先進制造、科技創新、現代服務等領域投資。二是深化對港澳臺交流與合作。加強內陸地區及部分外資貧乏的沿海地帶與港澳臺的交流合作,深化與港澳經貿、會展、旅游,以及與臺灣新能源、電子信息及高端裝備等領域對接合作,積極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打造產業轉移基地和平臺,吸引港澳產業聚集。三是主動融入“海絲”核心區建設。內陸山區地區積極融入“絲路投資”“絲路貿易”“絲路電商”“絲路飛翔”等,尤其擴大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雙向投資貿易規模。

3)提升產業吸引力。

經濟水平乃至良好的產業基礎是吸引外資的根本動力,因此要提升外資貧乏地區的產業發展水平。一方面要提升產業競爭力。外資貧乏地區應立足各自資源稟賦,做大做強優勢產業,強化產業競爭力,提高產業對外資吸引力,如閩東北協同區的南平重點發展文旅、茶產業等,寧德重點發展新能源新材料和先進制造業;閩西南協同發展區的漳州做大做強現代農業和食品加工等產業,三明重點推進旅游康養產業發展,龍巖強化紅色旅游業建設等[6]。另一方面要加強產業集聚效應。產業集群只有達到一定規模,才能發揮產業集聚和規模效應。福州、廈門、泉州及莆田等地區已經形成一批規模較大的產業集聚區,寧德以及其他內陸等地區規?;髽I較少,可探索跨市縣聯合招商引資,建立產業跨區域轉移激勵機制,依托地區特色優勢產業合作共建產業園,推進產業集群,發揮產業集聚效應,吸引外資集聚。

猜你喜歡
指數值泰爾外資
百忍寺
百忍寺
中外資管合作大有可為
人民幣債券為何持續受到外資青睞
外資進入A股:用其“利”防其“弊”
20條穩外資措施將出臺
要控血糖,怎么吃水果才對對?
要控血糖,怎么吃水果才對
幽默救命
御媛丹、崀霞湘溢、泰爾生物涉水直銷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