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農業技術推廣體系的改革創新與發展趨勢

2023-10-12 08:30李志強
優質農產品 2023年8期
關鍵詞:技術推廣農民體系

文︱李志強

農業經濟發展,可以極大地改變農村面貌,使農業生產具備更高效率,是農村保持和諧穩定的必要條件。農業經濟發展,需要以基礎設施的日益完善作為必要準備,大范圍推廣農業機械設備,更加注重農民生產技能的培養,在農業技術的應用推廣下,給農業經濟發展提供重要動力。

1.農業技術推廣體系的概述

農業的穩步發展,是需要建立在科學技術的基礎上的,科教興農這個概念推動了推廣體系的產生,農戶單單依靠辛苦勞作來進行創收是遠遠不夠的,仍然需要吸收更多的農業科技,將農業和科學有機的聯合起來,我國之所以要建立一套這樣的農業技術推廣體系,是因為它能更完善的推廣給廣大的農戶朋友們。

農業技術新體系的推廣,需要農業方面的科研機構人員與農業技術推廣體系工作者的聯合,也需要農業科學技術人員和農戶間緊密的合作,以我國傳統農業產業為基礎建立全新的科學體系,讓傳統和科技有效相結合,既能很好的保護傳統的農業創收,又能額外增加運用新型體系下產生的農業創收。農業推廣技術體系工作者通過講課、指導、實踐培訓等方式將各種農業技術傳遞給農戶,方便農戶能把各種農業技術很好的運用在農業生產中,而在實踐操作環節,可以把科學技術和傳統的方式聯合起來應用在農業生產的前面階段、中間階段和后面階段這三個階段當中。

因為我國每個地區的農業發展類型都存在差異,所以在推廣技術的時候,農業推廣技術體系工作者就需要進行實地勘查,依據不同區域所適應的農業發展類型來進行詳細的科學技術推廣計劃,將適用于當地的科學體系將農業技術傳授給農戶,因地適宜,在進行推廣工作時也不要盲目地灌輸農業知識,雖然推廣的最終目的之一是促進農業發展,但是,也要對農戶保持尊重態度,如果科學體系得不到農戶的接納與支持,則農業技術推廣工作就很難推行,要是管理的體系和溝通的方式不恰當,科學體系操作不恰當一定會阻礙農業技術推廣工作的進行。

2.農業技術推廣的意義

農業技術推廣是農業科學技術轉化為現實生產力的橋梁和紐帶,是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促進農村生產力發展的最有效措施,對農業技術推廣工作的開展進行探究,以促進現代農業的穩定發展?;谖覈丝诒姸嗪娃r業基礎地位的基本國情,農業在國民經濟中占據重要地位,只有走科技興農之路,不斷提升產品數量和品種,結合市場需求,培育出適銷對路的農業產品,有效增加農民收入,將農業大國改變為農業強國,穩步落實與推進中央“三農”政策,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科技不僅能帶動農業發展,也能對傳統農業進行改變和創新,完善產業體系的綜合性建設,在未來的農業發展領域采用科學的方式帶動農業發展展現其應有的優勢,促使我國經濟隨著科技、農業的發展而不斷提高,對現代化農業設施進行大規模地投入,正確對待科學技術與農業發展的相輔相成的關系,爭取優化農業發展體系,讓科學技術的發展有力推動農業生產、推動新農村發展與改革走向現代化加強科學管理的手段和方法,提高經濟效益。

3.我國農業技術推廣體系調查現狀

國內農業技術推廣已經出臺一系列法律法規,使推廣機構、人員實現了國家、省市、鄉鎮的層級明確化,相應的推廣機構也因此逐一設立,成為農民服務過程中的技術支持和咨詢服務平臺。農業作為國家產業經濟主體,需要有大量經費為技術推廣提供支持。一般情況下、國家和地方政府的財政支持,是農業技術推廣所用經費的主要來源。

基于農業技術推廣體系的為農民服務目的,做好細節性改革,以更強的服務水平應對農業生產和農民需要解決的技術難題,推動推廣體系的進一步完善,規避因缺陷和不足而影響到農業技術的改革創新。

農業技術推廣經過數十年發展,逐步建立起良好格局,具有多個主體廣泛參與、多渠道傳輸的基本特點。優化農技推廣模式運轉效果,要以市場法則為指導,在良好的競爭機制作用下,維護各個主體的相互作用力,積極轉化農業科技成果為現實生產力,真正起到增產作用。農業技術推廣強調主體競爭時的公平合法,堅決打擊良種推廣時的假冒偽劣產品、偽劣農資推銷等違法行為,在保障農民經濟效益的同時,提升推廣績效。

4.農業技術推廣體系改革思路

4.1 改革目標和原則

改革要以農業技術推廣體系機制的充分發揮,以及財政資金使用率的全面提升為目標,堅持做到五項基本原則。一是市場導向原則。在市場機制下,注重非政府部門的良好作用,將社會效益高、帶有公益性質作為農業技術推廣部門的重點服務對象。二是效果導向原則。要以落實目標要求為基礎,部門利益、地方財政利益要置于次要位置。三是因地制宜原則?;趪鴥绒r業生產條件、外部經濟環境的不平衡性,要以體現地區共性和自身個性為制度設計標準,盡可能地凸顯地區特點。四是優化隊伍原則。以優化隊伍為首要工作,全面提升農業技術推廣的人員素養。五是長短兼顧原則。新舊體制過渡中的連帶問題,尤其是分流人員安置都要考慮在內。

4.2 構建競爭機制

農業技術推廣經過數十年發展,逐步建立起良好格局,具有多個主體廣泛參與、多渠道傳輸的基本特點。優化農技推廣模式運轉效果,要以市場法則為指導,在良好的競爭機制作用下,維護各個主體的相互作用力,積極轉化農業科技成果為現實生產力,真正起到增產作用。農業技術推廣強調主體競爭時的公平合法,堅決打擊良種推廣時的假冒偽劣產品、偽劣農資推銷等違法行為,在保障農民經濟效益的同時,提升推廣績效。

5.我國農業技術推廣體系的改革和創新措施

5.1 政府加大政策扶持

國家實行了農業機械化補貼政策,并且不斷地提高其補貼的標準。隨著農民農作物種植的面積廣、范圍大,因而需要大型的農業機械設備實施操作。但是大型機械的價格昂貴,且農民們的購買資金較少,貸款的利息較高等等,都嚴重的制約著農民們的生產。因此就需要國家對于農民使用的農業機械設備購買給予一定補貼,擴大農民再生產的農業機械化水平。農民對于農業機械化的需求量增加,也就進一步帶動了當地制造工業的發展。

政府扶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是他們擴大農業機械化保有量的有利條件,確保農業機械維修行業與其順利建立密切聯系,使服務管理穩定下來,順利開展維護保養、故障維修等定期性服務項目?!叭摹薄叭铩辈∠x害防治等關鍵期,都是生產機械的重點維修保養階段,以便于更好地保障設備性能優勢,同時起到縮減農業生產成本、增大業務收入的良好作用,確保農業機械生產過程的安全性。

5.2 重視培養新型農民

農民必備實用技能的提升,可以通過人才培訓班普及農業生產所學的知識技能,或是農業論壇專家宣講知識、技術,或者是新聞發布會推廣最新研究成果,為農業技術應用的合理性提供有利條件。農業知識科普、技術交流研討、專家授課指導,都是農民學習最新生產技能的重要渠道??梢砸源迓錇閱挝豢茖W指導農民生產技能,積極培養農民的積極創新意識?;鶎涌萍既藛T要做到分級培訓、現場指導,使自身已有的實踐經驗和理論技能充分體現其價值,全面提升農民的農業生產力,鼓勵農民創建個人副業品牌,實現經濟創收。農業生產能手,要以專業技能和理論知識儲備為基礎,在系統化的知識技能和公關培訓之后,幫助農民探索出一條正確的農產品推廣之路。

5.3 構建高素質的推廣隊伍

農業技術推廣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農業技術推廣工作者的工作積極態度,和農業專業知識決定的,所以農業技術推廣部門需要加強農業推廣人員隊伍的建設來提高農業技術推廣效果。提高農業技術推廣效果可以從三個方面入手:第一,提高農業技術推廣人員的入職門檻,不僅要條件符合錄用標準還要注重錄用人員的素質。第二,對現在在職的推廣人員進行強化培訓,比如邀請專家來進行知識講座、定期舉辦農業技術推廣交流會和進行農業新技術的專項學習等來增強農業推廣人員的知識儲備和業務能力,讓農業技術推廣人員的專業素質和業務能力都能符合農業技術推廣的要求。第三,完善相關管理制度,比如完善工作與績效考核等制度,對農業技術推廣人員的推廣行為進行規范化,保證農業技術推廣人員能有效的完成推廣任務。

5.4 明確推廣機構職能定位

首先,對相關農業技術推廣人員和部門的工作進行明確分工,明確每個推廣機構和個人的職責所在,細化其中的公益性職責,并做好落實工作。其次,以農業部門的界定標準為依據,采取分工的形式確定了各個區域的農技推廣方案有針對性的特點,在這個過程中做好與農業部門的有關工作及其相應的組織工作,能有效的對推廣方案進行組織和落實,有較高的必要性。最后,對所有的農業技術推廣機構進行聯合,齊心協力推動農業技術推廣事業的合理發展,尤其是一些縣以上的農業技術推廣部門,要科學合理的對各鎮各鄉的農業技術推廣計劃加以指導,確保農業技術推廣計劃建立產業化和現代化的管理模式,同時采取吸納新型農業生產技術的手段,進一步提高農業技術推廣的質量。

5.5 合理應用現代化技術進行推廣

在傳統農業技術推廣中,實地考察是很常見的農業技術傳授方式,而實地培訓也非常受農戶歡迎。隨著現代科技的發展,計算機網絡技術得到普及,應運而生了各式各樣的網絡信息平臺。網絡信息的特點是傳播速度快,且范圍廣,所以農業技術推廣部門可以通過網絡信息平臺更新一些農業技術知識,讓農戶能及時接收到新的農業技術。農戶在接收新技術的過程中,有不了解不明白的地方,也可以通過網絡信息平臺與農業技術推廣工作者進行一對一的專項解答,幫助農戶更好的吸收農業新技術。

5.6 加強相關宣傳教育

為了可以避免農業生產的過程中出現安全事故,就應當結合當前農業機械化使用的實際情況,對當前廣泛使用機械的農村地區加強安全操作宣傳教育,通過開展安全教育講座的方式,從而提高農村居民安全生產意識。在課程開展的過程中,充分利用現代化信息技術,以視頻、圖片等方式通過計算機向農村居民提供安全操作資料,通過發放宣傳材料、刷寫安全生產標語等,提高農村居民安全生產意識,使農村居民了解農業機械化安全生產監理工作的重要性,積極配合監理人員的工作。

與此同時,機械化安全監理部門應當注重加強對相關宣傳部門的聯系,主動與宣傳部門進行溝通合作,從而加強監理工作的宣傳力度,引起工作者的重視,將監理部門的工作行為升級國家行為,從而使農監理工作高效開展。

5.7 適當增加資金投入

我國農業機械投入普遍偏低、重點研究缺失等問題,這與農業技術創新主體不是農業企業、政府和農業企業的研究開發投入量小息息相關。所以,國家擴大農業科技投入是首要解決的問題。

一是壓縮行政開支,使財政來源擴大化。通過改革和精簡政府內部機構的方式,實現國家財力有效縮減,在財政科技擴大投入量方面創造有利條件。

二是應用型和較強競爭性技術創新領域應減少投入,轉而將提升國家競爭力、利于國家安全的創新領域作為重點發展方向。

三是農業科技投入方式要積極轉變,從一般支持農業科研機構和科研人員,向重點支持項目轉變;以課題制作為國家科研計劃的主要推行方式,為項目招投標制度的全面落實奠定基礎;利用政府投標、創新主體競爭機制下的財政撥款,推動農業科研課題的逐步落實,為財政款項提高利用率創造有利條件。

5.8 提高配置農機設備的合理性

現階段,長期的農業結構單一狀態,只會影響到農機使用效果和推廣范圍。這就更加需要政府部門從當地實際情況出發,注重機械設備選用的合理性,盡可能地擴展設備使用權限,綜合衡量農機設備功能和價值,以更好地應對農業機械設備的集中使用狀態,與農業發展需求相符合。國內普遍使用的農機設備技術含量較低,限制了農業生產的械化水平。

結束語

現代化農業強調高效利用、合理分配農業資源,為土地產出和農業生產提供必要條件,促使其趨向于高產、優質。農業技術推廣是宣傳普及現代化農業生產技術與方法的必要手段,以更好地控制生產成本,獲取更大經濟效益。

猜你喜歡
技術推廣農民體系
智能制造技術推廣服務與實踐
農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鈣與您同在
構建體系,舉一反三
饸饹面“貸”富農民
農田水利技術推廣
對水稻機插秧技術推廣的思考
“曲線運動”知識體系和方法指導
中醫適宜技術推廣中的幾個認識誤區
“五老”以“三用”關愛青年農民
也來應對農民征聯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