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告別拖延癥,不做“擺爛”人

2023-10-15 05:43王新銳
中國眼鏡科技雜志 2023年10期
關鍵詞:快節奏干擾源患上

文 王新銳

在快節奏、高壓力的現代職場中,因信息過載和外部事務干擾,拖延癥成為常見的“職業病”。據中國社科院一項調查顯示:中國有80%的大學生和86%的職場人都患有拖延癥,1/2的人到最后一天才開始行動,13%的人必須有人催才能完成相應任務。

職場拖延癥不僅會影響工作效率,還可能導致工作質量下降、心理壓力積累等問題,甚至降低個人在團隊中的價值,影響職業發展。通過分析、了解拖延癥的成因,采取積極有效的行動和策略,能夠幫助我們克服這一難題,提升個人表現,助力職場發展。

研究表明,職場人患上拖延癥的主要原因有三點:一是沒信心,覺得完成工作任務太難,害怕做得不夠完美,害怕失敗,進而對工作任務產生抵觸情緒,能拖盡量拖;二是注意力不夠,快節奏的職場往往是多線程運作,沒有辦法及時處理完所有工作任務,被迫患上拖延癥;三是激勵不足,看不到回報,工作積極性的削弱導致工作進度放緩,產生拖延。

基于此,我們可以制定克服拖延癥的策略,提高工作效率:接到工作任務后,先明確目標,設置相應的時間管理計劃,將任務細分、落實到每一個時間段。拆分后的工作任務啟動成本和執行難度更低,通過高效的自我管理,讓工作有序進行,而細分任務較短的完成時間,也更契合多線程運作、干擾源多樣的職場環境。

因成功克服拖延癥登上TED的梅爾·羅賓斯表示,每個人在發揮行動本能與扼殺本能之間,有5秒鐘的窗口期。在此期間,每個人都有能力改變思維與習慣,可以制造“發起儀式”,通過這種簡單的心理干預將自己從空想中趕出來,屏蔽感受并擺脫拖延慣性,簡單粗暴地克服拖延癥。在工作中,我們同樣可以通過瞬時決策繞過進一步思考,避免“拖延思想”產生。

此外,我們還可以設定獎勵機制,人為設置完成任務的正反饋,提高對工作任務的興趣和投入;尋求外部支持,與同事、朋友分享工作計劃,得到外部監督;通過消除潛在干擾源,營造適合工作的環境,降低分散注意力的可能,集中精力完成工作任務。

拖延癥并非“絕癥”,通過上述方法并結合自身實際積極行動,建立更有成效的工作習慣,能夠幫助我們克服拖延癥,提升自己在職場和生活中的表現。

猜你喜歡
快節奏干擾源患上
長時間看手機會患上“眼癌”?
跟我一起……
松弛
輪式戰斗車輛在快節奏的動態演示現場
三電平H橋逆變器差模干擾源研究
基于可移點波束天線的干擾源單星定位方法
一種基于“主動加擾”技術的通信區域精準控制干擾源設計
發射機房控制電路干擾源分析
我患上了狂長頭發癥
爸爸總說孩子沒出息 陽光男孩最終患上強迫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