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過MRT觀察配戴離焦鏡片后視網膜周邊離焦變化

2023-10-15 05:43黃瑞琴司靜彬魏薩楊雪萍梁慧敏
中國眼鏡科技雜志 2023年10期
關鍵詞:參差眼軸右眼

文 黃瑞琴 司靜彬 魏薩 楊雪萍 梁慧敏

1 基本情況

患者,女,12 歲。

主訴視疲勞,視力下降。

裸眼視力:OD:1.0,OS:0.8。

既往病史:3歲確診左眼弱視,雙眼屈光參差。弱視訓練6個月后右眼壓抑治療。身體健康,無其他遺傳性疾病,無藥物過敏史。

外眼及眼底檢查:屈光介質清,眼底未見異常。

眼位及眼球運動:角膜映光正位,交替遮蓋:內到正,遮蓋去遮蓋:內隱斜,眼球運動正常。

視功能檢查:

調節反應:+0.50D

正負相對調節:+1.50D/-2.50D

調節幅度:OD:12.00D OS:10.00D

雙眼:11.00D

調節靈活度:

OD:20cpm OS:14cpm

雙眼:12cpm

Worth-4點檢查:4

遠眼位:BO:1Δ

近眼位:BO:8Δ,AC/A=2△/D

環戊酮散瞳驗光:

OD:+0.25DS=1.2

OS:+3.00DS/-0.25DC×180=1.0

眼壓:16/15mmHg

處理方法:

b.加強視覺行為干預,增加戶外活動。

c.每 3~6 個月定期復診。

d.0.05%阿托品每晚右眼一滴。

2 復查

2021年7月6日復查:

環戊酮散瞳驗光:

OD:-0.25DS=1.2

OS:+2.75DS=1.2

眼軸:24.20/22.94mm。視功能同前,雙眼屈光參差。

2021年12月11日半年后復查:

環戊酮散瞳驗光:

OD:-0.50DS=1.2

OS:+2.75DS=1.2

眼軸:24.30/22.99mm,雙眼屈光參差加大,MRT檢查雙眼視網膜周邊離焦性質:右眼呈現遠視性離焦,左眼近視性離焦(見圖1~2)。

圖1 右眼配戴離焦鏡片MRT

圖2 左眼配戴單光鏡片MRT

配鏡鏡片的處方:

OD:-0.50DS=1.2(離焦鏡片)

OS:+2.75DS=1.2(單光鏡片)。

3個月后復查:

MRT檢測雙眼視網膜周邊離焦性質由遠視性離焦狀態向近視性離焦狀態改變(見圖3~5),刺激眼軸增長因素消失,雙眼眼軸分別為 24.26/23.01mm,屈光度OD:平光=1.2,OS:+2.75DS=1.2,達到延緩近視發展,縮小屈光參差,促進雙眼視功能建立的效果。

圖3 右眼配戴離焦鏡片6個月MRT

圖4 左眼配戴單光鏡片6個月MRT

圖5 配戴單光及離焦鏡片后離焦量變化

3 討論

動物試驗表明,外界的視覺刺激對眼球生長發育起調節作用[1],Wallman等通過研究提出:眼球延長依賴視網膜周邊離焦,近視眼的視網膜中央呈近視性離焦,而周邊呈遠視性離焦狀態,周邊部物像成像在視網膜之后,為了與光學物像相匹配,促使局部眼球增長,近視度數不斷加深;反之,周邊視網膜相對中心凹呈現近視離焦時,則有助于減緩眼軸的增長[2]。鐘興武等提出“視覺依賴,對焦生長”的機制在正視化過程結束及眼球早期發育之后仍起作用,提示光學離焦可能是人類早發性近視發生與發展的重要原因之一[3]。

患者在生長發育過程中,雙眼屈光參差增大,是否雙眼存在不同的視網膜離焦狀態,采用MRT測量雙眼的屈光地形圖,檢測視網膜后到3°范圍內各部分的屈光狀態。在立體圖中將測量區域內對應點位屈光值進行3D形態的轉換及顏色化,其中縱軸上方為“+”,即遠視性離焦;縱軸下方為“-”,即近視性離焦。橫軸代表眼底各方位在水平方向的坐標,TRDV代表MRT測量范圍內所有測量點位離焦的平均值,RDV-15代表距離黃斑中心凹15°視場角范圍內所有測量點位離焦的平均值,RDV-30、45、S、N、I、T同上均為范圍內離焦的平均值。紅色代表遠視性離焦,藍色代表近視性離焦。從圖1、2中可以看出右眼呈現遠視性離焦狀態,左眼整體呈現近視性離焦,雙眼不同方向離焦量分別為(OD/OS):

雙眼顯示不同的離焦狀態,導致屈光參差不斷加大,因此,通過MRT客觀檢測周邊視網膜的離焦性質,可以提前預判近視發生、發展原因,進一步指導個性化的近視防控方案,評價近視防控方法的有效性。Lin等對國內中低度近視兒童配框架眼鏡后周圍視網膜屈光狀態的研究表明,用單光框架眼鏡矯正近視,可加重周邊視網膜遠視離焦,并且遠視離焦與被測視野角度增大和中心凹處近視眼度數增加成正相關[4]。改變周邊離焦的各類矯治方法,如角膜塑形鏡、周邊離焦接觸鏡、離焦框架鏡等均能夠有效控制近視的發展[5~8]。

基于以上原因驗配離焦鏡片,在配戴半年后,周邊視網膜由遠視性離焦向近視性離焦轉變,從圖3、4中可以看出雙眼整體均呈現近視性離焦狀態,不同方向離焦量分別為(OD/OS):

右眼除鼻側有少量遠視性離焦外,其余方向轉變為近視性離焦。刺激眼軸增長的因素消失,達到延緩近視發展的目的,雙眼屈光參差減小,促進雙眼視功能建立。同時在臨床工作中筆者進行了相關觀察,遠視的兒童青少年視網膜周邊是近視性離焦,而近視兒童青少年是遠視性離焦,可以通過MRT驗證周邊遠視性離焦導致近視發生與發展,可能為近視防控提供新思路。

綜上所述,眼睛的屈光發育與視網膜周邊遠視離焦、用眼行為等因素密切相關。在屈光矯正的過程中,應考慮到不同設計離焦鏡片可以對眼睛產生近視性離焦作用,達到延緩眼軸增長,減緩近視發展的效果,此外通過MRT檢測可以預測近視發生、發展以及指導臨床個性化近視防控。但由于本研究僅限于個體病例,存在個體差異,在后期的臨床工作中需進一步探討和研究。

猜你喜歡
參差眼軸右眼
掩其右眼
戴眼鏡會讓眼睛變凸嗎?
白內障患者IOLMaster500及IOLMaster700眼軸測出率比較
參差多態而功不唐捐
單純性近視患者鼻側象限視網膜神經纖維層厚度與眼軸及屈光度的關系
左眼右眼
近10a東莞地區4~22歲屈光不正人群眼軸長度特征分析
左右眼
硬性角膜接觸鏡在矯正屈光參差中的應用
屈光參差的配鏡原則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