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數學日記為媒 提升學生素養

2023-10-15 21:15鞠久虎
教書育人·教師新概念 2023年8期
關鍵詞:活教育數學日記綜合素養

鞠久虎

[摘? ? 要]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以數學日記為載體,與學生進行民主的互動。用順應新課、用“用眼如神”“腦力風暴”“心之所屬”數學思維記錄日常生活中的數學現象,提升學生的發現能力、反思能力、學習能力、思維能力,培養學生的數學素養;在知行合一中融洽師生關系;在實踐探索中深化生本新理念,進一步踐行陶行知的教學思想和教書育人理念,全方位落實立德樹人的基本工作任務。

[關鍵詞]數學教學;活教育;數學日記;綜合素養

在陶行知先生眼里,有了日常生活教育就能破除“死讀書、讀死書、讀書死”的中國文化傳統舊教導;有了日常生活教育,就能“隨手抓來都是學問,都是本事”,受到日常生活教育就能“增長自己的學識,增強自己的力量,增強自己的信仰”。教師要注重數學問題生活化,生活問題數學化的教學觀念,指導學生在實際的活動中學好本領,培養他們的數學能力。

一、學教變革中順應新課改

“數學日記”創造出一種幫助學生用數字的方式或自己的語言表達數字思維方式與情感的平臺。教師可以給學生提供更多“數學日記”素材,讓學生的數學日記成為“有米之炊”。

(一)“用眼如神”悟出情景數學信息

課本中的不少案例以及練習題插圖中都表現出了數學問題的實際情況,因此需要學生認真觀察圖文解答問題。對中低年級的學生來說,因為沒有基礎知識的積淀,也沒有數學的視野,對課本中給出的知識問題很難尋找正確的突破口,所以這時就要求教師引導學生用“眼”認真感悟。在初步接觸“圖文”應用題時,讓學生先觀察圖意,不要求他們編題,只要說出你看到了什么,“括號”是什么意思?要我們求什么?求解這個問題,是將兩個部分結合起來還是先在總數中去掉部分?最后再連著看圖畫說三段簡單的話,了解題圖的真正含義。以數學角度觀察圖畫,從畫圖中尋求數學知識,為數字課堂服務,慢慢地學生總能迅速從題目所提供的圖畫中正確的提取數字要素,并能做出相應的數字問題,這也是數學教師期望之所在。

(二)“腦力風暴”思出在游戲數學信息

心理學家埃里康寧基于幼兒主體活躍階段的理論研究提出,低年級小學生正是處在幼兒游戲活躍型和學習活躍型期的轉換過程,在這個時候的幼兒,有意注意占據了主體地位,以形象思維為主,根據教師學生水平以及各年級的特點,教師在教學中設置了很多游戲,期待著學生能從玩中體會數學味,讀出豐富數學信息。

(三)“心之所屬”領略實踐數學信息

學習的終極目的是“學以致用”,但在實際教育實踐中并不難看到,當真正面臨著生活實踐問題時,許多學生往往根本無法將學習與使用有機地聯系起來。為了使學生將數學教育與日常生活運用聯系到一起,教師們引導學生在生活中“找”,培育他們的“數學眼光”,促使他們用“心”領悟,從而開啟了學生的思維之窗。

教師可以通過布置“數學日記”,引導學生將數學知識與生活實際相聯系。學生日記節選如下:

日記一:在星期五,課上我們共同認識一個“0”,我知道了“0”只能代表“沒有”,在某些特別的地點還可能代表“起點”“開始”,如我們尺子上的“0”就代表“起點”。教師又要求我們回家尋找生活中的“0”。

日記二:星期六,母親帶著我出去玩,我坐在車子上正好找“0”?!?”可真調皮,一開始我就一直找不到,不知道它躲到哪兒去了。后來,我發現了一個“0”,它躲在商店牌子上的電話號碼里,媽媽夸獎我眼力好。后來在等紅綠燈時,我看見前邊一臺汽車的牌照電話號碼中有“0”,紅綠燈倒計時的計數器上也有“0”,就在我得意揚揚時,又看見對面駛過來一臺公交車,上面寫著大大的“101”,哈哈,又是一個“0”。母親說我是“火眼金睛”,我的心里樂開了花??磥怼?”的作用真大,人們的日常生活都離不開它。

布置這樣的實踐項目讓學生帶著目的去體驗,學生都樂于做這樣的工作,在找出不同數量之后,用自己喜愛的方式敘說出來。同時引導學生以數字日記的形式將所見所聞記錄下來,有利于全面提高學生的數學素質。

數學日記交流方式發揮學生的思維,訓練學生進行自主監控、自主反思,是養成學生好的數學習慣的重要途徑。教師們通過對生動而具體的課堂情景的設計,帶動學生探求新知,質疑問難,鉆研探索,歸納總結,遷移創造,構成了氣氛寬松活潑、同學互助、平等參與、自由開放、體現學生個性的生動活潑課堂,學生的學習也變得主動了,興致也更高了,活動意識很強,課堂教學也越來越高效,課后反思更加深刻。

二、歷練感悟中拔節學生素養

堅持寫數學日記可以讓學生有一雙“發現”的眼,去尋找周圍的數學,寫周圍的數學故事,用數學的眼睛看世界。學生可以每天尋找一些與數學有關的事情,從事情中,體會數學具有哪些意義,從這件事情中,能獲得哪些啟示。

(一)學生的發現能力進一步提升

學生的生活中處處有數學知識,如在回家的途中數一數所走的步數,再了解自身每一次的距離就能夠了解學校離家有多遠了;和母親去商店購物,就可以算一算100抽的餐巾紙和120抽的餐巾紙相比哪個更劃算;算算自己一學期的零花錢,了解自身需要節省什么錢;幫父母算算這個月的水電費,再了解一下家庭的日常生活費用;為自己制訂復習規劃、時間安排等,這些都是,數學日記讓學生們有機會了解更多,發現在日常生活中還埋藏了如此多數學知識。

日記三:今天我和小姨到超市去買東西。小姨首先帶我來到洗化用品柜臺,我原以為一般的洗發水的容量只有200ml、400ml、750ml的,沒想到最大有IL的,最小的有試用裝5ml的。"在飲料區,瓶裝飲料一般都是500ml-550ml,只相差了一瓶墨水的容量,不仔細看根本發現不了差別。在牛奶區,牛奶的瓶子看似差不多大,但仔細一看有200ml、350ml的,中間就差了150ml,也就差了3瓶墨水的容量。所以,我們買東西不能比瓶子的大小,而要看實際的容量。

學生要學數學,不僅僅要學書本上的知識,也要從生活中學,更要處處留心。

(二)學生的反思能力進一步彰顯

寫數學反思日記能夠給學生創造一種用自身的語言表達數學思維方式與情感的機會,也能夠加深對知識點的了解,包括自身的思考方法,能夠對自身所學數學內涵加以歸納總結,能夠反映對自身提問處理的對策,獲得必要的反省力量,從被動接觸變為主動參與。因為數學日記讓學生從機械性、反復性的題海戰術中擺脫了過來,讓學生感受到學習數學的快樂。

日記四:我是班上的數學課代表,許多同學碰到解決不了的難題就來找我,怎樣成功地應對挑戰呢?我的取勝法寶之一就是轉化。對于單位“1”未知的情況下,可以把單位轉化成已知。

(三)學生的學習能力進一步提高

一段時間后,學生變得對學習非常積極,能主動地與教師和其他學生交流,敢于向教師提出一些有爭議的、批判性的問題。在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同時,大力地表揚愛提問、會發現的學生,鼓勵學生一題多解,勤于表達,開拓他們的思維,逐步培養他們愛動腦的好習慣,掌握良好的學習方法,使學生學習數學的能力得到明顯的提高。課堂教學中釋放出活力,學生思想活潑,熱情高漲,真正成了學習的主角。

(四)學生的思考能力進一步創新

長期堅持撰寫數學日記,可以積極推動學生的邏輯思維發展,數學創造力的形成使學生逐漸具備了數學探索與數學創新的心向和習慣,這無疑為學生了解客觀世界創造了全新的視野和工具,也帶來了學生適應未來社會發展和創新未來世界的全新的能力、動力和智慧。

三、知行合一中融洽師生關系

數學日記也成為與師生溝通的重要紐帶。課堂教學是師生的雙邊行為,而每個學生是課堂教學的主角,透過“數學課堂日志”,學生遇事愿意和教師溝通;愿意和教師討論數學問題中的困難問題,對不同的解題方式也敢于提出;課堂教學上歡笑連連,學生處于愉快的學習氣氛中。教師指導他們對所學數學知識進行反思,根據課堂教學上的反思、作業上的習題,引導他們寫出高質量的反思日志。

陶行知先生說過:“獲得成功的教育依賴于師生融洽的學習環境?!睌祵W日記是連接師生之間重要紐帶,真正形成了和諧平等的師生關系。因為數學日記讓學生打開了心扉,讓教師更深入地認識學生,也能夠適時優化課堂教學,完善教學模式,讓課堂教學更加接近學生的生活。

四、實踐探索中深化生本新理念

陶行知先生主張重視學生的個性,強調學生具有無窮無盡的創造力。利用數學日記可以將學生的創造力激發起來,使學生有更多的時間和空間去體會生活,在體驗中提高思考能力,從而發展學生的綜合素質。

教師對課堂觀念的轉變,促進了學生得以更充分的發展成長,教師需要由關心學生的成績提高轉化為重視學生數學素養的提高,并意識到課堂教育是教和學的結合,教學必須人人積極參與,民主交流,互助協作。教師們對學生數學日記的選材方法與理念,也發生了很大轉變:從對學生的數字日記沒有篇幅要求,內容千篇一律等,到組織或帶領他們在同一素材里、校內外加強研討,學生深深體會到同樣的事物,但看的角度卻可能不一樣,而思考問題時得出的結論也是很多樣的。

日記五:今天下午作業完成后,我就和母親去商店購買。母親買了一個護手霜十塊錢,我又買了餅干,花了二十二塊錢,我就在心中算了一下總共是三十二塊錢。結賬的時候,媽媽先給了阿姨五十塊錢,但是,媽媽馬上卻說到了:"等一等,我還有2元。我很好奇,因為五十塊錢就已經夠了,怎么媽媽還給錢了呢?然后我又看到阿姨找了二十塊錢。我想了想,50-32=18元,52-32=20元,噢,原來這樣付錢就能夠得到一個整的二十元錢了。

《義務教育屬于課程標準(2022年版)》中強調,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在課堂教學活動中,教師和學生共享思想、經歷與學習,溝通相互的情感,尋求全新的認識,這樣的“學習共同體”,在學生得到發展的同時,及時把這些發現、感悟、成果記錄、整理、發表,教師也得到發展。

數學日記讓師生初步品嘗到成功的喜悅,在多年的數學實踐中,學生們寫下與數學知識相關的日記、運用數字方式記述日常生活中的數字現象,提高了他們的數學素養。形式多樣的充滿時代感和具有鮮明特點的數學日記,不僅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最主要的是能夠鼓勵他們對數學知識展開深入的思索,使他們對數學發現、數學思維、數學方法進一步認識,推動他們數學素養的提高。

參考文獻:

[1]梁麗瓊.基于核心素養的“數學日記”應用策略研究[J].教育藝術,2022(12):69+71

[2]崔麗華.數學日記——有效的課后延伸[J].小學教學研究,2021(31):67-68.

[3]徐福山.“數學日記”功能摭談[J].基礎教育論壇,2021(30):94-95.

(責任編輯:姜波)

猜你喜歡
活教育數學日記綜合素養
論陳鶴琴“活教育”理論的現實意義
反思性數學日記在糾正高中生數學解題錯誤中的作用
淺談小學數學教師專業化發展
提升小學生語文綜合素養的有效策略
“童詩”也精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