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動物養殖中易感疾病及預防措施

2023-10-17 13:51李志斌
養豬 2023年2期
關鍵詞:養殖場消毒飼料

李志斌

(安徽省黃山市黃山區新華鄉為民服務中心,安徽 黃山 245718)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我國畜牧養殖行業產生了較大突破,也面臨著新挑戰。畜牧養殖行業,除了要高度重視自身改革發展,更要關注動物的身體健康,明確哪些疾病的發生率較高,了解引起動物疾病的因素和預防措施,圍繞實際情況制定出相應方案,通過這些方案為動物疾病預防帶來幫助。但在目前的畜牧養殖行業,很多易感疾病影響了動物身體健康及生命,也導致該領域的發展受到負面影響。

1 動物養殖中的易感疾病類型

1.1 普通疾病

動物群體中的普通疾病主要是指內科疾病和外科疾病兩大種類,其中內科疾病包含病種較多,包括消化系統疾病、呼吸系統疾病、心血管系統疾病、血液系統疾病以及神經系統疾病等[1]。而外科疾病主要是指生產疾病以及外傷疾病。對于普通疾病基本上都是可控性疾病,及時采取治療措施便可在實現疾病控制,通常不會對養殖場造成較大影響。

1.2 寄生蟲病

在目前的動物養殖行業,患寄生蟲病的動物越來越多,該疾病涵蓋了3 種類型,分別是蠕蟲、節肢動物、原蟲。如果動物體內長時間存在寄生蟲,那么食用的營養物質無法被體內吸收,寄生蟲會吸食其中的營養成分。久而久之,動物由于營養成分攝入較少而無法快速發育,生長狀況較差,從而導致養殖收益有所降低。

1.3 傳染類疾病

傳染疾病和其他疾病的區別較大,主要體現在擴散方面,如果沒有將患該疾病的動物及時隔離,那么與該動物密切接觸的牛、羊、豬等也會染上該疾病。之所以出現傳染病,主要是因為微生物病原體的影響,其中細菌和真菌的影響較大。比如口蹄疫就是動物養殖中比較常見的疾病之一,也是相對嚴重的一種病毒,當牛、羊等發生口蹄疫之后,自身發育和健康將受到不利影響; 有些動物發生口蹄疫后,很多部位呈現異常狀態,即皰性病變,其中蹄部的出現率較高,還有些動物發生在口腔黏膜[2]; 感染這種病毒后,動物會出現明顯的煩躁、疲乏狀況,此疾病能夠在短時間內迅速傳播。傳染類疾病不僅與動物的接觸相關,而且與空氣流動擴散相關,因此做好疾病預防十分必要。

2 動物疾病的預防措施

2.1 預防接種和消毒

首先,養殖人員要考慮到養殖地的現狀及動物實際情況,分析何種類型的疫苗接種計劃比較科學合理,及時制定相應計劃。由于部分疫苗發揮作用的時間緩慢,因此采取提前接種的方式,負責人要將傳染病的季節特點作為主要參考,制定出可行性較強的接種方案; 遵循規范化的原則開展科學免疫工作,明確疫苗接種的流程、要求,查看疫苗有無超出保質期,在符合要求后才可以接種?,F階段我國推出的完全免費的口蹄疫疫苗,大部分是O 型、A 型二價疫苗。如果要注射疫苗,可以選擇這種類型。O 型、A 型二價疫苗的首次應用必須在出生30 d 內完成; 母畜2 mL 為宜,4 次/年; 50日齡以上的動物注射2 mL,30 d 后和120 d 后各注射1 次,每次每頭2 mL[3]。

消毒滅菌是控制傳染源關鍵,相關人員需制定出控制傳染源的有效措施,加大消毒力度及范圍,避免陷入病毒在養殖場不斷傳播的困境。實際養殖中,如果發現某動物出現異常情況,須及時調整異常動物所處位置,使其在隔離區域內飲食、睡眠、活動等,針對其之前活動過的區域進行消毒。糞便可利用生物熱殺死其中病毒; 還要高度重視對區域道路、墻角消毒的必要性,準備好2%的氫氧化鈉溶液,通過噴灑的形式消除區域道路、墻角的細菌,室內樓梯同樣采取此種方式消毒。

2.2 優化養殖場環境

對于畜牧養殖行業而言,要想有效預防動物疾病,應從養殖場環境的調整入手良好的養殖環境,對動物的健康成長有所幫助,也能夠避免細菌滋生的現象頻繁出現。具體環境優化可從以下幾點進行: (1) 對于養殖場所的選擇,要進行實地檢驗,確保動物在良好的生存空間內成長。(2) 以水土肥沃的草地為首選目標,確保是動物的食物質量符合要求,選擇草地的過程中,應將前期調查工作真正落實。(3) 查看該場地的舒適性及周圍環境,明確相關的溫度、濕度等是否符合要求,避免由于生活環境較差而加大動物疾病的發生率。(4) 保證空氣流通,以實現預防疾病的目的[4]。(5)養殖場所要保持較強的潔凈度,相關人員經常性消毒,及時把養殖場舍的垃圾、雜物、糞便打掃干凈,使動物在舒適的環境下生活。(6)了解驅除蚊蟲、鼠類工作的必要性,嚴格按照要求落實,保障飼料水質等不會被污染。(7)在動物養殖的過程中,要加大養殖場附近環境的消毒力度,無論是進入養殖場的人員,還是車輛,都要認真檢查并全面消毒,防止外來細菌對養殖動物的身體健康造成影響。

2.3 科學喂食

為動物制定合理的喂食方案,注重喂食時間和行為,食物要具有足夠的營養成分,提升動物的免疫力,避免其他疾病影響到動物的健康,使農戶獲得更加理想的養殖收益。動物飼養具有一定的復雜性,需遵循科學、規范的喂養方式,高度重視喂食工作,明確所養殖動物需要的營養成分類型,判斷它們的飲食愛好和習慣,針對飼料進行合理配置。市面上的飼料類型比較多樣化,在選擇時需謹慎,及時了解該飼料的生產廠家、生產時間,以合格且質量優的飼料為首選[5]。對于不同年齡段的動物,營養需求有所不同,因此要將各個時期的特點作為參考,注重對飼料的調整,將飼料搭配好。使用天然飼料喂養前,加強對飼料的處理,確保喂食時間的合理性。

2.4 增強養殖戶動物疾病防治意識

在動物養殖的過程中,相關部門應引導養殖人員轉變淡薄的動物疾病防治意識,結合實際情況進行專業培訓,為其講解動物養殖的正確流程、注意事項,闡明不同動物的身體情況養殖要點,提出養殖動物中發生率較高的疾病,引導養殖人員掌握預防這些疾病的措施,使他們將培訓中所學的知識和技能應用到具體養殖中,避免養殖動物頻繁發生疾病。動物飼養條件也至關重要,與動物的飼養效果密切相關,在實際工作中要加大動物飼養條件的管理力度。

2.5 加強對于患病動物的治療工作

在畜牧養殖的過程中,應高度重視已經患病的動物,針對該動物展開有效治療。治療的過程中,要加大動物身心健康的維護力度,使動物保持較強的心理承受能力,時刻陪伴接受治療的動物[6]。在最開始發病時,要考慮到動物的實際情況,將科學合理的防治措施落實,避免動物的病情進一步加劇,倘若動物出現了并發癥,這會再一次加劇動物的疾病,要及時到相關機構進行治療。為了避免養殖動物發生寄生蟲病,需將驅蟲藥浴工作真正落實,一旦發現寄生蟲存在牛羊周圍,要立即進行驅趕。開展驅蟲工作時需注意,要加強對藥劑特點的分析,以高效、無殘留的藥劑為首選,控制好驅蟲的時間和季節。

3 結論與展望

綜上所述,針對目前動物養殖業的發展,易感疾病是否得到有效預防和控制是當前的一項重要問題。在養殖工作中,經常會遇到動物發生普通疾病、寄生蟲病以及感染類疾病等,對養殖業可持續發展帶來一定威脅。對于這種情況,為打造良好的養殖行業發展空間,減少動物易感疾病發生,就要做好預防接種和消毒工作,不斷優化養殖場環境,科學喂食,增強養殖戶動物疾病防治意識,加強對于患病動物的治療工作,以此預防動物易感疾病的發生,獲得預期的養殖效益。

在動物養殖工作中,難免會遇到各種養殖問題,疾病對養殖業造成的損失是難以估量的。動物疾病的預防和控制對養殖場發展以及養殖戶效益有直接影響,相信通過加強預防、合理喂養、保證環境、并對疾病進行及時處理等工作的完成,將實現對動物疾病的預防與控制工作。

猜你喜歡
養殖場消毒飼料
如何做好家庭消毒
四種青貯法 飼料新鮮又適口
粵海飼料
羊飼料的營養成分及配制
專家建議這樣消毒
消毒攻略大派送
消毒,大頭有話說
規?;B殖場豬的繁殖障礙發生原因與防制
新建規模養殖場的環保新要求
烈日炎炎養殖場如何防暑降溫?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