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產業結構升級背景下湖南省高技能人才供給適配實證研究

2023-10-17 03:43任修霞肖穎
關鍵詞:高級化耦合度高技能

任修霞,肖穎

(湖南商務職業技術學院經濟貿易學院,湖南長沙,410205)

1 相關概念界定

1.1 產業結構升級的內涵

產業結構是指各產業的構成、各產業之間的構成比例以及不同產業之間的相互聯系。不同時期,產業的構成與各產業的構成比例以及各產業相互之間的聯系不盡相同,同時各產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也不盡相同。

關于產業結構升級,不同學者基于不同視角有著不同的界定。國外學者格里芬(Gereffi)認為,產業結構升級是當一個企業或經濟體的盈利能力或經濟水平提高之后,便會趨向于更具有獲利能力的資本和技術密集型經濟領域的一個過程[1]。Poon 認為產業結構升級的本質與前者基本相似,是企業成功地從生產勞動密集型低價值產品向生產更高價值的資本或技術密集型產品轉向的一種經濟角色的轉移過程[2]。國內學者劉曉認為,遵循普遍規律變動特點的產業結構轉型升級主要涉及產業結構的高度化、合理化以及產業結構合理化和高度化融合3 個方面[3]。王海寧認為產業結構升級的內涵本質就是產業由低技術水平、低附加價值狀態向高技術水平、高附加價值狀態演變的過程,它包括產業產出總量的增加,也包括產業結構的高級化。而產業結構高級化的特征表現為: 產業產值的占比由第一產業向第二、三產業間轉化并依次提高,各產業中的各生產要素結構的密集度沿著由勞動等原始資源逐級向資本、技術要素的路徑轉移,產品形態的比重逐級由初級產品向中間產品、最終產品占優勢的產業演進的產品形態依次轉移的過程[4]。綜合國內外學者的觀點,產業結構升級就是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與經濟發展模式的轉軌,其實質是產業升級從量變到質變的結果,是產業結構從低級形態向高級形態轉變的過程或趨勢。本文在實證分析時所采用的數據包括三次產業的產值結構、產業結構合理化和產業結構高級化。

1.2 高技能人才的內涵

學者們基于不同視角,對高技能人才有不同的界定。西方經濟學視角下勞動經濟理論對高技能人才的界定中,將勞動力劃分為上(決策層和管理層)、中(技術技能層)、下(執行層和操作層)3 個層次,而高技能人才即為其中間的技術技能層人才; 心理學視角下的高技能人才,是指經過一定時間訓練后,具有某項初、中級技能的基礎上,形成能進行自動化熟練操作的活動方式,并且在技術和工藝方面具備一定創新能力的人; 人才學視角下的高技能人才,這種人才不僅具備深厚的基礎理論和專業理論知識,而且具備高超的生產技藝和技巧,并能擔負技術含量較高的操作任務; 此外,這種人才不僅具備運用交叉技術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綜合技能,而且還具備較高的職業素質和敬業精神,并能適應政治經濟的發展[5]。高技能人才既包括技術技能型人才,也包括知識技能型人才和復合型技能人才,他們必須擁有較強的適應市場競爭的職業能力和崗位遷移能力,是具有成長的漸進性和崗位的針對性等群體特征和個人職業能力特征的人[6]。本文中的高技能人才是依據中央組織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發布的《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中長期規劃(2010—2020)》中對高技能人才的解釋,是指具有高超技藝和精湛技能,能夠進行創造性勞動,并對社會做出貢獻的人,主要包括技能勞動者中取得高級技工、技師和高級技師職業資格的人員。

2 高技能人才供給子系統與產業結構子系統指標體系構建

模型構建的前提是將高技能人才供給與產業結構視為兩個存在協同關系的子系統,而兩個子系統之間的協調適配度,可通過復合系統的有序度進行測量。本文圍繞高技能人才供給與產業結構升級的內涵,結合區域的實際狀況,遵循數據選取的科學性、動態性、可比性和可獲取性等原則,對高技能人才供給和產業結構兩個子系統,分別從規模和結構兩個維度構建指標。

針對高技能人才供給子系統指標的構建,依據《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中長期規劃(2010—2020)》中對高技能人才的解釋,將獲取高級技工、技師及高級技師證書的人數作為供給規模的具體指標。而供給結構主要考慮高職高專、中職和技工學校畢業學生數兩個指標。

針對產業結構升級子系統的指標構建,產業規模以地區生產總值、社會固定總投資兩個指標為代表,產業結構主要從三次產業的產值、產業結構合理化和產業結構高度化3 個方面進行評價。

產業結構合理化主要評價產業間的協調程度,也用來說明產業間的結構轉換能力和資源有效利用程度。借鑒于斌斌[7]的處理方式,使用泰爾指數的倒數來計算產業結構的合理化水平,其計算公式為:

其中,TL表示泰勒指數,i、Y、L分別代表行業類型數、產值和就業人數。當泰勒指數越小,ER值越大,表明產業結構合理化水平越高。

產業結構高級化指標說明產業結構沿三次產業逐級發展的程度。本文借鑒韓永輝等[8]的做法,通過如下計算方法來衡量產業結構高級化水平:

其中,Yit代表i產業在t時的總產出,LPit代表i產業在t時的勞動生產率,LPif代表i產業在完成工業化后的勞動生產率,n為產業部門總數。SH值越大,說明勞動生產率高的產業產值占總產出的比重越高,則產業結構高級化水平越高。

收集各項指標的數據,對評價指標進行標準化處理,并采用熵值法賦權,最終高技能人才供給與產業結構升級評價指標體系及各指標權重如表1 所示。

表1 高技能人才供給與產業結構升級評價指標體系及權重

3 模型構建

3.1 協調適配度模型

依據協同論思想,對高技能人才供給與產業結構升級之間的耦合度研究是衡量二者之間協調適配關系的關鍵。當高技能人才供給與產業結構升級兩個子系統能相互作用并呈現出正向功效時,說明兩者的耦合協調度較高,反之則說明耦合協調度較低。

(1)建立有序功效函數。設T、P分別為高技能人才供給和產業結構升級兩個子系統的綜合序參量,則Tij、Pij分別為對應子系統中第i個指標的第j個變量數據,具體值分別為Xij、Yij(其中i=1,2,…,m;j=1,2,…,n)。高技能人才供給子系統與產業結構升級子系統的有序功效函數分別為:

(2)建立總體綜合貢獻函數。設wi表示高技能人才供給子系統中第i個指標的權重,vi表示產業結構升級子系統中第i個指標的權重,其指標權重采用熵值法賦權。高技能人才供給子系統與產業結構升級子系統中指標的總體綜合貢獻模型分別為:

(3)建立耦合度模型。采用公式估算高技能人才供給與產業結構升級的耦合關聯度C:

耦合關聯度C代表著高技能人才供給與產業結構升級子系統相互作用的程度,根據耦合關聯度的計算結果,可將其分為4 個階段,具體見表2。

表2 耦合階段的判斷標準

(4)建立協調適配度模型。耦合度只能說明高技能人才供給與產業結構升級子系統相互作用的程度,并不能揭示兩者之間的耦合協調水平[9]。因此,本文引入了耦合協調適配度模型,采用公式估算高技能人才供給與產業結構升級的協調適配度HD:

其中,HD為協調適配度,C為T、P兩個子系統的耦合度,E為兩個子系統之間協調度的綜合評價指數。α、β分別代表了T、P兩個子系統的重要程度,本文認為兩個子系統同等重要,α、β均取值為0.5。根據協調度HD的大小,可將其依次劃分為以下5 個等級(見表3)。

表3 協調度判斷標準與協調等級

3.2 關聯度分析模型

計算出高技能人才供給與產業結構升級兩個子系統之間的協調適配度后,有必要進一步分析出二者之間相互作用的關鍵因素,鑒于二者的耦合作用兼具復雜性、多重性等特征,本研究運用灰色關聯度的計算方法開展深入分析。

(1)確定兩個指標間的關聯系數ξi(j)。

(2)計算關聯度。對各評價對象分別計算其各指標與參考序列對應元素的關聯系數的均值,以反映各評價對象與參考序列的關聯關系。關聯度計算公式為:

γij的大小可以反映高技能人才供給與產業結構升級兩個子系統中各因素間關系的密切程度,γij值越大,說明兩個指標間的關聯度越大,耦合性越強,反之則關聯度越小,耦合性越弱(見表4)。

表4 耦合作用強弱與判別標準

(3)計算各類指標的平均關聯度。在關聯度矩陣γij的基礎上計算各類指標的平均關聯度,公式如下:

4 實證分析

本文以湖南省2007—2021 年的時間序列數據為樣本,選取高技能人才供給與產業結構升級相關的評價指標,實證研究湖南省高技能人才供給與產業結構升級的適配度情況。所用數據來源于歷年《湖南統計年鑒》、《中國教育統計年鑒》和《中國勞動統計年鑒》,并對原始數據進行了標準化處理。

4.1 時序視角下高技能人才供給與產業結構升級協調適配度分析

根據耦合度模型和協調適配度模型,計算出高技能人才供給子系統綜合貢獻度T、產業結構升級子系統綜合貢獻度P、耦合度C與協調適配度HD,具體見表5。

表5 湖南省2007–2021 年高技能人才供給與產業結構升級的耦合協調度

耦合度方面,2007—2019 年湖南省高技能人才供給與產業結構升級的耦合度整體呈現上升的態勢,但2020—2021 年有明顯下降,整體未突破中度協調適配水平。其中,2007—2010 年兩者處于磨合階段,互動關系有所增強;2011—2019 年之間進入高水平耦合階段,說明高技能人才供給與產業結構升級之間在此階段有著高水平的良性互動; 自2020 年起,高技能人才供給與產業結構升級之間耦合度有所下降,重回磨合階段,該階段受新冠疫情等外部大環境因素的影響,各行各業發展受挫,高技能人才的培養、就業市場等均受到了沖擊。

協調適配度方面,2007—2021 年湖南省高技能人才供給與產業結構升級的協調適配度雖偶有下降,但整體呈上升趨勢。其中,2007 年屬于瀕臨失調狀態,表明湖南省高技能人才供給與產業結構升級之間在此時暫未形成良好的協調互動關系;2008—2015 年屬于勉強協調狀態,這一階段的協調適配度穩步增長;2016 年以后進入中度協調狀態,說明湖南省高技能人才供給與產業結構升級之間能夠實現良好的協調互動關系,但整體協調適配度仍有待提升。

4.2 高技能人才供給與產業結構升級協調適配度中的關鍵因素分析

按照灰色關聯度方法,利用MATLAB 軟件可計算出高技能人才供給與產業結構升級的關聯度矩陣(見表6)。測算結果顯示,高技能人才供給與產業結構升級的耦合關聯度為0.562 0—0.857 1,屬于中強度關聯,說明高技能人才供給與產業結構升級之間存在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關系。

表6 高技能人才供給與產業結構升級的關聯度矩陣

產業結構升級對高技能人才供給的影響方面,產業結構與高技能人才供給的關聯度(0.709 2)高于產業規模指標(0.642 2)。從產業結構上來看,產業結構高級化與高技能人才供給的關聯度(0.785 1)最高。毫無疑問,產業結構高級化必然對高技能人才供給的規模、結構都提出了更高要求,當高技能人才的供給適應地區產業結構的發展時,才能充分發揮高技能人才的能動效應,創造更大的社會效益。從產業規模上來看,地區生產總值對高技能人才供給的影響較大,湖南省地區生產總值近年來穩步上升,持續的經濟增長,意味著對高技能人才的需求也保持著高位運行。

高技能人才供給對產業結構升級的影響方面,數據表明,高技能人才的供給規模和供給結構與產業結構升級的關聯度分別為0.691 9、0.687 1,均具有較強關聯,說明地區高技能人才供給對產業結構升級的驅動力較為明顯。其中,在兩兩指標的關聯中,高職高專人才供給數量與產業結構高級化關聯度最高,達到0.857 1,說明高職高專人才供給是影響產業結構高級化的重要因素。同時,高職高專人才供給數量與產業結構升級的關聯度(0.702 3)高于中職和技工學校(關聯度0.672 0),中職和高職雖然都是培養技術技能人才,但其側重點不同,相較而言,高職高專人才在學歷、技術技能上更具優勢,其供給規模對產業結構的高級化和整體發展影響更大。

5 結論與建議

5.1 結論

產業結構升級背景下,湖南省高技能人才供給與產業結構升級之間的協調適配度至關重要。本文通過構建高技能人才供給子系統和產業結構子系統的指標體系,并建立耦合協調度模型,對兩者之間的適配程度進行了測量和分析,得出如下結論:

(1)耦合度方面,2007—2019 年間,湖南省高技能人才供給與產業結構升級之間耦合度不斷提升,其中2011—2019 年間,兩者有著高水平的良性互動; 而自2020 年起,兩者之間的耦合度有所下降,重回磨合階段。

(2)協調適配度方面,2007—2021 年湖南省高技能人才供給與產業結構升級的協調適配度雖偶有下降,但整體呈上升趨勢,整體協調適配度仍有待提升。

(3)產業結構升級對高技能人才供給的影響方面,產業結構與高技能人才供給的關聯度高于產業規模指標。其中,產業結構高級化與高技能人才供給的關聯度最高。

(4)高技能人才供給對產業結構升級的影響方面,高技能人才的供給規模和供給結構與產業結構升級均具有較強關聯。其中,高職高專人才供給與產業結構高級化關聯度最高。

產業結構升級背景下,高技能人才供給是支撐和推動產業結構升級的重要力量。而在產業結構高級化過程中,高職高專人才培養對提高產業附加值、推動技術創新和提升產業競爭力具有重要意義。因此,在實現產業結構升級的過程中,必須重視高職高專人才的培養和供給,以確保產業結構升級的可持續發展和長期競爭力。

5.2 建議

(1)優化高技能人才培養體系。一是建立健全高技能人才教育和培訓體系,提高其專業技能和創新能力,以適應產業結構升級的需求。二是鼓勵高職院校與企業合作,根據產業發展的需求培養符合市場需求的高技能人才。三是加強對技能勞動者的技能提升培訓,包括高級技工、技師和高級技師的職業資格認證,提高其在產業結構升級過程中的適應性和競爭力。

(2)強化產業結構升級引導。一是政府繼續推動產業結構升級,重點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和高技術產業,提高產業附加值和技術含量,以吸引更多高技能人才參與創新創業。二是加大對傳統產業的改造和升級力度,提升其技術含量和競爭力,為高技能人才提供更多就業機會。三是鼓勵和引導企業加大科研投入,推動科技成果轉化,為高技能人才提供更多發展空間。

(3)加強政策支持。一是建立完善的高技能人才激勵政策和產業結構升級扶持政策,為高技能人才提供更多發展機會和平臺,同時為產業結構升級提供更多的資金和政策支持。二是增加對高技能人才的培訓和資金投入,支持企業提高高技能人才的薪酬和福利待遇,增強企業對高技能人才的吸引力,提高高技能人才對企業的滿意度。三是鼓勵和支持高技能人才參與創新創業,設立創業扶持基金,提供風險投資和創業指導,為其創新創業提供保障。

(4)促進產學研合作。一是加強企業與高職院校、科研院所之間的合作,推動產學研合作,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提高高技能人才的就業質量和創業成功率。二是政府出臺相關政策,鼓勵企業與高等院校建立產學研合作基地,共同開展技術研發和創新項目,為高技能人才提供更多的創新創業機會。三是加強知識產權保護,鼓勵高技能人才積極投入創新研發,吸引更多高技能人才參與產學研合作,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結構升級。

產業結構升級背景下,湖南高技能人才供給與產業結構升級的協調適配能有效推動區域經濟發展和促進產業結構升級。政府、高職院校和企業應共同努力,形成合力,不斷優化高技能人才供給與產業結構,提高二者的協調適配度,促進湖南省高技能人才供給與產業結構升級的良性互動,為全省經濟社會發展注入新動力。

猜你喜歡
高級化耦合度高技能
中國北方蒸散-降水耦合度時空變化與水熱因子的關系
雙速感應電機繞組耦合度研究
關于推動機械工業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的指導意見
《關于推動機械工業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的指導意見》編制說明
城鎮化對產業結構高級化的影響研究
遼寧省經濟與生態環境耦合協調性分析
實施“五位一體”人才培養模式 打造高技能人才隊伍
中部地區產業結構高級化測度及效應分析
基于耦合度分析的家禽孵化過程模糊解耦控制系統
補齊高技能人才“短板”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